第70章,皇帝也窮啊

“這2文錢一個的蜂窩煤,它竟然能夠年賺百萬兩銀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弘治皇帝也是不敢相信這個數字,他原先都估摸着可能指不定還會虧本呢,2文錢一個蜂窩煤,要從山上開採回來,還要碾碎、和黃泥混合、壓制成型,再加上運輸等等,各個方面的開支都很大,能夠維持運轉就不錯了。

沒想到僅僅只是開始的半個月竟然賺了5萬兩白銀,這可是五萬兩白銀啊,可不是5萬文銅錢,這個時代的白銀購買力還是非常強大的,來自美洲的白銀可還沒有大規模的流入。

“朱先生,這蜂窩煤一個賣2文錢,看似不賺錢,這一個蜂窩煤,我們的利潤其實也不高,但是要看數量,量一大,利潤就非常可觀了。”

“這蜂窩煤配上蜂窩煤煤爐,它既可以用來燒水、做飯,也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用來煮茶,可以說即便不是冬天,大家對它的需求依然非常的旺盛。”

“家家戶戶每天都要用到它,別的不說,單單是我們北京城,這有幾十萬戶,上百萬的人口,這一家一戶,每天即便是燒2塊蜂窩煤,也就是4文錢,這一天整個京城就要用掉幾十萬塊蜂窩煤,近百萬文錢的生意。”

“算下來這一天整個北京城要用掉的蜂窩煤它就花掉大幾千兩銀子,我們半個月的時間賺5萬兩真心不算什麼。”

“現在我們的產量還有限,煤爐還不夠普及,等到大家都使用蜂窩煤,我們的產量也能夠跟上的時候,這每個月能夠賺到的錢還會更多。”

“朱先生就等着日進斗金吧。”

錢有財笑了笑,接着開始給弘治皇帝伴着手指頭算了這筆賬,僅僅只是簡單的一算,在場的所有人這才意識到,這看似不起眼的蜂窩煤竟然也潛藏着如此大的利潤。

“原來如此,看來這價錢還是定高了一些。”

弘治皇帝這才煥然大悟,接着想了想又說道。

他的話讓錢有財嚇了一跳,趕緊連忙說道:“朱先生啊,這2塊錢一塊的蜂窩煤已經很便宜了,再降價格的話,我們就可能要虧本了,我們現在也是靠着薄利多銷才能夠賺些錢。”

錢有財一邊說也是一邊再次仔細的打量下弘治皇帝以及身邊的劉健、謝遷、李東陽等人,他實在是不明白,這個弘治皇帝爲什麼有錢不賺,實在是讓人想不通。

“我也只是這樣說說~”

弘治皇帝笑了笑回道,以前的時候,他還真沒有想從這蜂窩煤裡面賺錢,可是現在知道這蜂窩煤一年能夠賺上百萬兩白銀,自己可是大股東,佔6成,也就是說單單這個蜂窩煤的生意,一年就可以給弘治皇帝帶來至少60萬白銀的收益。

如此龐大的收入,他這個當皇帝的也不淡定了。

沒有辦法,他這個皇帝也窮啊,大明朝廷更窮。

他弘治皇帝當了10年的皇帝,省吃儉用也不過才攢下了百萬兩白銀而已,大明一年的稅收都不會超過300萬兩白銀,國庫大部分的時間其實都空蕩蕩的,連老鼠都懶得光顧的那種。

這一年60萬兩白銀的進項,他弘治皇帝豈能不心動,豈能輕易就放棄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就好~那就好~”

錢有財擦了擦自己額頭上面的汗水,他真心怕這個朱先生再一句話說要降價,這好不容易有個賺錢的營生,還指望着靠這個攢點家底呢。

“走吧,去西山看看。”

弘治皇帝的心情大好,臉上都掛着笑容,想了想也是準備去西山這邊看看劉晉,要不是劉晉,自己想要一年賺到60萬兩白銀,那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別看他是皇帝,號稱坐擁四海,富有天下,但其實日子過得真心苦巴巴的,捨不得吃也捨不得穿,沒有辦法,實在是窮。

自己的內帑好不容攢點銀子,朝廷上下都盯着,總是想方設法的讓弘治皇帝從內帑之中拿錢來補貼國庫。

弘治皇帝可以預見,這消息一旦傳開了,估計第二天就有大臣會上書將這煤炭收益的錢納入國庫。

這錢來之不易,花起來卻是猶如流水一般,能夠多60萬兩白銀一年,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偶爾接濟下國庫,那都可以更加遊刃有餘。

“這劉晉還真是個人才,不僅僅解決了老百姓過冬取暖的問題,竟然還能夠賺到錢,實在是難得。”

前往西山的路上,弘治皇帝的心情很是不錯,坐在馬車裡面,也是笑着和身邊的劉健、謝遷、李東陽說道。

“確實是一個人才,當然這更重要的還是陛下慧眼識真金、知人善用,更是有一顆菩薩心腸,愛民如子,心裡面念想着老百姓過冬取暖的問題,所以纔會有現在的蜂窩煤。”

劉健也是笑着點點頭,接着藉機也是向弘治皇帝拍拍馬屁。

這一次,弘治皇帝還是很受用的,仔細想一想,還真是因爲自己關心老百姓冬天取暖的問題,所以纔會在錢有財的木炭店遇到劉晉,也就有了蜂窩煤的事情。

弘治皇帝一行人坐着馬車朝西山走去,剛剛出北京城城門的時候,卻是發生了一點小意外。

原來此時天寒地凍,天氣變的非常寒冷,和往年一樣,這一到冬天的時候,很多活不下去的人就會成爲流民,附近離北京城近一點的人就會向着北京城這裡涌來。

這北京城畢竟是大明的京師,人口繁多,更是權貴雲集之地,流民來到這裡,即便是乞討又或者是找份事做,買苦力什麼的,也比其它的地方要更容易很多,總是能夠混到一口飯吃,熬過這個冬天。

只要熬過了冬天,等到來年開春,天氣變暖,萬物復甦之後,最艱難的冬天就算過去了,這些流民自然而然又會回到自己來的地方,再次拿起自己的鋤頭,在田裡面辛勤的勞作起來。

只是,今年的冬天,實在是太冷了,這一次的流民數量比起以往來要多很多,整個北京城的一個個角落裡面都能夠看到他們的身影,現在城門口這裡就同樣聚集着幾百個想要進城的流民。

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551章,一面倒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331章,小公舉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16章,大城條約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440章,偷襲第1734章,汽車熱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264章,鯨魚進京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298章,大渣男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97章,沒有缺口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867章,黃金灣第144章,京城最亮第815章,各懷鬼胎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630章,一團糟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00章,去京城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75章,張氏兄弟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61章,厚照城第420章,論功行賞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305章,開始鍊鋼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248章,海魚行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876章,玩物喪志第864章,由哭轉笑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
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551章,一面倒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331章,小公舉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716章,大城條約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440章,偷襲第1734章,汽車熱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264章,鯨魚進京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434章,軍制改革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298章,大渣男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297章,沒有缺口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1684章,公審大會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867章,黃金灣第144章,京城最亮第815章,各懷鬼胎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630章,一團糟第362章,鹽商聚會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100章,去京城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75章,張氏兄弟第467章,富可敵國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1761章,厚照城第420章,論功行賞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305章,開始鍊鋼第384章,抵達寶島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307章,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女子死在生孩子上面嗎?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248章,海魚行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876章,玩物喪志第864章,由哭轉笑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746章,認清現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