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

寧國安寧城寧王的王宮之中,寧王正在和手下的大臣們討論着寧國的發展問題。

“殿下,現在棉花的價格下跌了近2成,蔗糖的價格也是下跌了1成,另外今年我們寧國所經手的奴隸直接腰斬,不及去年的一半。”

“估計今年我們寧國的國庫稅收要下降至少三成。”

寧國左丞相劉養正無奈的向寧王彙報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現在的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尤其棉花、蔗糖、茶葉、香料的競爭尤其激烈,價格越來越低。

“這棉花、蔗糖的價格下跌我是知道的,爲何這個奴隸的數量直接腰斬了呢?”

寧王一聽,皺着眉頭問道。

“殿下,主要是因爲以前重要的奴隸產地東歐地區現在納入了大明的疆土,成爲了大明的黑土省,故而失去了重要的奴隸來源,再加上奧斯曼帝國自從被大明收拾一頓之後,實力銳減,已經無力在從歐洲掠奪奴隸。”

“而我們寧國一直以來,最主要的奴隸來源就是從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手中購買奴隸,這對於我們的影響非常巨大,直接導致我們手中的奴隸貨源越來越少。”

“現在最大的奴隸來源地已經是非洲和西歐了,主要販賣奴隸的是倭國,他們在西歐這邊肆意掠奪奴隸,成爲了最主要的奴隸供應商。”

“但這一塊的買賣我們插手不進,主要是由天津遠洋貿易行、四海商行等大明大商行所壟斷。”

劉養正連忙解釋道。

“這樣下去可不行啊,這兩年我們寧國的稅收是越來越少了,現在連根本的奴隸貿易都下降嚴重,再這樣下去,到時候我們都要喝西北風了。”

寧王聽完,皺起了眉頭。

“這各個殖民地、藩國現在都在大搞種植園經濟,到處都在種棉花、甘蔗、香料、茶葉,很多地方也都在大規模的搞畜牧業,導致棉花、羊毛、蔗糖、茶葉的價格越來越低。”

“但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大明這邊,大明地域遼闊、人口衆多、物產豐富,其產能越來越高。”

“以糧食來說,現在大明的糧食多到根本就吃不完,價格極低,單單是新增的黑土省,其一年產出的糧食都足夠整個大明吃上幾年。”

“大量的糧食向歐洲和奧斯曼帝國進行傾銷,價格比他們本地產的還要便宜,質量又好,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競爭對手。”

“他們大量的使用機械化耕種,一個人可以耕種幾千畝的土地,而世界其它的地方,一個農民最多也就是耕種幾十畝土地,這已經是到極點了。”

“基礎性的農產品,糧食、棉花、羊毛、茶葉、香料之類的估計着以後價格還會下降,根本就別想賣出價錢來,各個地方的糧食產量都過剩。”

“殿下,我覺得我們必須要學習大明和南非殖民地,發展工業和加工業,否則長期下去的話,我們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劉養正提出了發展工業的想法,基礎性的農業是越來越不行了,玩產量比不過大明就算了,其它的殖民地、藩國也是在不斷的競爭。

“可是發展工業的話,需用非常龐大的資金,並且對於基礎設施是有着一定要求的。”

李士實站出來說道:“以鋼鐵廠爲例,投資建造一座鋼鐵廠,至少都是需用上千萬兩的白銀,並且還需要大型的鐵礦爲依託才能夠滿足鋼鐵廠的需求。”

“我們寧國雖然現在國庫還算充盈,但要這樣投資下去的話,很快就會捉襟見肘,並且這些技術型的大型工業,都是需用大量人才的,尤其是新學的人才,他們才懂的如何更好的冶煉鋼鐵、製造機械等等。”

“我們寧國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才,即便是現在我們寧國的大量紡織廠,一旦機器出現問題,也都需用從大明找維修人員過來維修。”

“還有殿下一直想要修建安寧城到德里的鐵路,這條鐵路非常的長,預計至少需用投資10億兩白銀進去,而且所需要的鋼材、火車、技術人員、工人等等都需要從大明這邊過來,我們的花費可能還要更多。”

說到這裡,李士實也都停了下來,鐵路一直都是寧王的心頭的痛啊。

大明這邊鐵路修的風風火火,一條接一條的修,彷佛不要錢一般,據說連通往四川的鐵路估計都快要完工了。

自己這邊呢,只是想一條安寧城到德里的鐵路,加強下西天竺的各地的控制和交通,然而當計算了一番造價之後,寧王卻是遲遲不敢下手動工去修建這條鐵路。

寧王現在確實是很有錢,多年來的奴隸貿易以及從寧國的大肆掠奪,讓寧王坐擁幾億兩白銀的龐大的身價。

這寧王宮都修建的極其奢華、翡翠玉石、珍珠瑪瑙、珊瑚等等,那是因有盡有,裝飾的極爲富麗堂皇。

從離開大明時的落魄,需用借錢過日子的境地,到了現在富甲天下,坐擁幾億兩白銀的龐大的財富,還打下了這個龐大的寧國,寧王可以說是非常的成功了。

然而,也正是如此,寧王對於手頭上的錢也看的很重,輕易是不捨得花錢的,大量的錢財都被寧王囤積在了自己的府庫之中,他甚至於都相信大明第一銀行,沒有將銀子存到銀行裡面去。

現在你說修一條鐵路,一次性就要掏超過10億兩白雲出來,自己將自己給掏空了都可能還不夠,還需要對外舉債,寧王自然是不幹了。

沒錢的日子寧王是過夠了,再也不想想人借錢。

這有錢就修,沒錢就這樣拉倒,反正對於寧國的通知來說,這鐵路也不是必需品,實在是不行的話,那就先修一條公路吧。

修公路相對就便宜多了,水泥、沙子、人工什麼的都是便宜的東西。

“10億兩白銀~”

寧王聽到這裡,心裡面就忍不住抽搐起來。

“要是我當初購買了埃及運河的股票就好了,單單是這筆投資,我就可以有3億兩白銀了,再咬咬牙,這修這條鐵路的銀子就有了。”

“當初要是聽人的話勸說,將銀子拿去大明這邊購買各種各樣的股票也好了,現在隨隨便便也能夠翻個好幾倍,修鐵路的銀子也有了。”

想到這裡,寧王是腸子都悔青了。

一直以來寧王還是非常傳統的寧王,不太相信銀行,更別說股票了,當然埃及運河的股票,還是因爲當初寧王嫌少,沒看上,故而也就沒有跟着大規模的投資,只投資了少部分,大部分的銀子都讓他放在了府庫裡面成爲了鐵疙瘩。

誰知道這埃及運河的股票一路飆升,越來越值錢,多年過來,現在都已經價值300多兩銀子一股了,當初的100萬股如果要了,那就價值3億兩銀子了。

現在寧國發展變的緩慢起來,主要也是因爲寧王這種不捨得投資的原因,這有錢了就只想着埋進地窖裡面。

而不是說拿着去投資修建道路、鐵路,辦工廠等等,自然而然的,這錢沒辦法生錢就算了,也是導致寧國這邊的通貨緊縮,市面上的錢慢慢變少,影響經濟的發展。

“工業還是要發展的,先建一些鋼鐵廠、水泥廠、玻璃廠這些,儘可能的實現這些東西的自給自足,什麼東西都需用進口的話,價錢貴不說了,量也無法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

寧王思索一翻,想了想也還是覺得劉養正所說的有道理。

現在基礎性的原材料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大明人勤快無比,在四海不斷的擴散、在各地不斷的發展,糧食、棉花、蔗糖、茶葉、香料等等的產量也是不斷的增長,大家都在拼了命的種這些東西、賣這些東西,價格自然是越來越低了。

唯有那些工業產業,價格依然非常的昂貴。

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鋼鐵、船隻、機械等等這些,價格是一年比一年貴,貴就算了,還非常的好賣,有錢都要排着隊去等着。

只是劉養正和寧王發展工業的想法是好的,但卻是忽略了一個事情,工業是建立在新學基礎上的,沒有大量的新學人才,你怎麼可能造的出汽車、摩托車、大輪船、機械這些東西?

即便是可以造的出來,質量也是沒有辦法得到保證,更別說和大明、南非的產品相競爭了。

“殿下,大明內閣首輔劉晉的兒子劉達求見~”

這時有太監來到寧王身邊,向寧王通報道。

“劉晉的兒子?”

寧王一聽,也是微微驚訝起來。

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71章,神器水泥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115章,全家福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704章,西班牙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551章,一面倒第203章,美味海鮮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強大第885章,考成制度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363章,價格戰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5章,煮鹽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414章,硬槓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2228章,全球糧荒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876章,玩物喪志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
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71章,神器水泥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115章,全家福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704章,西班牙第1590章,大熔爐之赤霞城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551章,一面倒第203章,美味海鮮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999章,一面倒的屠殺第1644章,給子孫後代留家業第1250章,大明人的富有強大第885章,考成制度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363章,價格戰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625章,大明忠實的小弟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509章,價值連城的橡膠園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914章,你是劉公的兒子?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5章,煮鹽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345章,誰纔是獵物?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642章,思想和個性的解放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414章,硬槓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2228章,全球糧荒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595章,大明第一屆足球比賽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743章,飄了的坎蘇二世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539章,文官們請戰第1864章,學問不分高低,達者爲先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605章,弘治皇帝的不滿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545章,取消戶籍限制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876章,玩物喪志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496章,亂了,真的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