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熱氣球

“老劉啊,我就明白了,爲啥你一把年紀了都還如此吃香啊。”

回去的路上,朱厚照撓撓自己的腦袋,仔細的看看劉晉,也沒覺得劉晉比自己多出一個腦袋啊。

“哈哈,陛下,這可能是每個人喜歡的不一樣吧。”

“像陛下您後宮佳麗三千,她們可都是對您崇拜無比,佩服萬分啊!”

“我這隻有一兩個人欣賞,和您比啊,那真是差的太遠、太遠了。”

“這個郭晚妹也就是隻喜歡會詩詞歌賦的,她是不懂陛下您在機械和電磁方面的造詣,要是懂的話,肯定也是對您佩服萬分的。”

劉晉一聽,略微思索一翻說道。

這馬屁該拍還是要拍的,畢竟他是天子,自己是臣子的。

“哈哈,是吧,我就說嘛。”

“這個郭晚妹不懂電磁和機械,欣賞不來我的才華,詩詞歌賦有什麼意思啊。”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開心的笑了起來,一晚上的鬱悶也隨之而去。

嗯,沒錯,就是這個郭晚妹不懂欣賞,不喜歡機械和電磁。

自己後宮佳麗無數,一個個可都是崇拜自己的。

自己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的和她們討論下電磁和機械的問題,嗯,深入的討論,必須深入的討論。

“老劉,你這豔福不淺啊,都一把年紀了還才女給你暗送秋波,你這可要好好的把握機會啊。”

接着朱厚照又賊兮兮的笑着和劉晉說道。

“咳咳,我這都一把年紀了,還是不要耽誤別人的大好青春和年華了。”

劉晉頓時就尷尬的笑了笑。

自己都已經四十多歲了,再過幾年都要五十歲了,還是少去招惹這些東西了。

回到家中的劉晉,很快就將這件事情給忘的乾乾淨淨了。

第二天是週末,劉晉早早的起來,打算去大明皇家理工學院看看。

聽說最近大明皇家理工學院這裡有幾樣新的發明出來了。

這伴隨着大明基礎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基礎科學的發展,大明在各個領域都突飛猛進,尤其是科技領域,各種各樣的新發明也是層出不窮,很多後世的東西都相繼有人發明出來。

尤其是最近這幾年,伴隨着電力開始推廣,各種各樣相關的發明也是迅速的涌現出來,不僅僅豐富了大明人的生活,也是極大的提高了大明人的生產力。

來自後世的劉晉對於各種各樣的發明和新鮮的事物都始終保持着高度的關注,幾乎有什麼新鮮事物和發明出來的時候,劉晉都會去看看。

然後看到有價值的,值得大規模推廣的,劉晉也是會讓人買下專利,然後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和推廣。

像電燈就是如此,劉晉不僅僅養着一個龐大的團隊去研究這個電燈,還建立了大明電氣商行來推廣和發展電力相關的產業。

這大明電氣商行現在也是發展最爲迅速的一個商行,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產值越來越大,每年都可以爲劉晉賺取大量的財富。

同樣的也是因爲劉晉對於各種新技術、新發明的重視和大力的推廣,變相的也是推動了大明整體科技和技術的進步,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也是迅速的推廣和普及,促進大明的進步和發展。

從早期的蒸汽耕地機、收割機到火車,再到後來的內燃機,電力、醫療科技等等,這些新技術、新科技的發展和推動,這背後都是劉晉在不斷的砸錢進去支持。

如果不是劉晉在背後不斷的砸錢進去,大明根本就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發展到現在的這一步。

大明科技的發展速度比起西方百年的發展速度都還要更快。

而且隨着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最近這幾年來,這科技的發展速度和進步竟然越來越快了,隱隱有種歷史上一戰前後科技大爆發的趨勢,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勢頭越來越猛了。

和以往一樣,劉晉非常低調的來到了大明皇家理工學院。

這大明皇家理工學院現在是大明最爲知名的新式高校之一,和大明理工學院、京城機械學院、大明醫學院、大明財經學院等等並稱爲大明最牛的學院,是無數學子嚮往的聖殿。

每年的錄取率都極低,在全大明範圍內,這所大明皇家理工學院一年只招收三千名新生,但是報考大明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數量超過百萬,錄取率非常低,比起科舉考試來都絲毫不差。

這所大明皇家理工學院是劉晉和朱厚照一起出錢創辦的,所以也是掛着皇家的字牌,大明所有的新式學院裡面,只要掛着皇家兩個字的,基本上都是有朱厚照或者是弘治皇帝出錢創辦的。

像大明皇家醫學院,這是弘治皇帝出資創辦的,目的是爲了改革太醫院,提高太醫院的醫學技術,效仿大明醫學院所創辦的院校。

此外還有大明皇家軍事學院,這毫無疑問也是弘治皇帝出錢創辦的學校,目的是爲了培養專業的軍事人才和將領,現在大明軍中幾乎所有的將領和軍官全部都是從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畢業纔出來的。

劉晉重視科技和技術的發展,也知道要從教育上出發才能夠事半功倍,不僅僅大力的普及新式教育和學校,建了大量的小學和中學。

更是出資建立了十幾所專業性的高等新式院校,這幾十年的時間下來,也是培養了大量的新式人才,推動了大明科技技術的進步。

當然,現在大明的高校數量還是非常少,算上朝廷創辦的、各個地方創辦的以及一些大貴族、大商人、大商行之類的創辦的。

整個大明的高等院校依然僅僅只有幾十所,和後世幾百所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的。

但也正是因爲數量少,招收的人數少,故而也是有點後世西方精英式教育的味道在裡面,會讀書的纔有機會去上這些新式的高校,不會讀書的還是早點去學點技術、去參加工作比較好一些。

大明皇家理工學院已經創辦有20多年的歷史,每年朱厚照和劉晉都要在這所學院裡面投資上百萬兩銀子。

“時間過的真快啊!”

“當年我親手種下的樹木都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

漫步在大明皇家理工學院的校園裡面,時不時看看這裡一張張年輕充滿活力的面孔,再看看校園裡面綠化的大樹,劉晉也是感嘆連連。

當年建校的時候,自己在這裡親手種下了幾顆銀杏樹,現在也都已經長的很大了,枝繁葉茂。

整個學院內的環境非常不錯,綠化很好,到處都是修建、保養好的草坪,鮮花和樹木非常多,其中還有大量的名貴樹木。

學院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進行植樹,種植的樹木往往都還是名貴的樹木,每一株樹木往往都代表着一個學子,經常都有學院畢業的學子回來看看自己當年親手種下的樹木。

這久而久之,整個學院裡面隨處可見的名貴樹木,夏天的時候綠樹成蔭,這到了秋天的時候,整個校園內也是一片金黃之色,景色非常的漂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錢花的倒也值了。”

看着優美的校園,再看看學院裡面這些勤奮的學生以及以往畢業出來的諸多優秀學子,劉晉也是覺得自己這個銀子沒有白花。

眼前的這個學院爲大明培養了大量的科技技術人材,推動了大明在諸多科技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銀子砸在教育上面永遠都是不會錯的。

“或許回頭應該建議天子建立大明科學院和大明工程學院,以此來進一步的推動大明科技的發展,也是給大明的科技技術人才更高的身份和地位。”

很快,劉晉就想到了一個事情,一個繼續推動大明科技技術發展的辦法,那就是從朝廷的層面來肯定科技技術的貢獻和作用。

可以不去當官,但是這身份地位還是要確立的,要尊重科技、尊重人才才行。

“快看,快看!”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

就在劉晉思索着大明科技以後發展道路的事情時,不遠處的一處草坪這裡,衆多的學生們正在興奮的大喊大叫,一下子就吸引了劉晉的注意力。

劉晉也是連忙看了過去,只見一個巨大的氣球正在緩緩的升空,在氣球的下放還有一個大框子,裡面有兩個學生,周圍衆多的學生都在興奮的大喊大叫。

“熱氣球?”

看到這個大球,劉晉頓時就喊了出來。

第847章,越演越烈第465章,老劉,佩服~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522章,眼紅了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252章,火爆銷售‘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537章,羊毛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73章,招工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497章,恐怖火槍第31章,比數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646章,必須爭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285章,電與磁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466章,年底盤點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646章,必須爭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704章,西班牙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59章,暈船第16章,請客吃飯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478章,南洋航線第855章,這是好事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577章,真好吃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300章,建乾清宮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434章,軍制改革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993章,洗劫倫敦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979章,大明人來了
第847章,越演越烈第465章,老劉,佩服~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522章,眼紅了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252章,火爆銷售‘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537章,羊毛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73章,招工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081章,狠辣的大明人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497章,恐怖火槍第31章,比數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646章,必須爭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第1285章,電與磁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466章,年底盤點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646章,必須爭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095章,大明休沐法典第698章,勢如破竹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704章,西班牙第403章,你看報紙了嗎?第187章,一本萬利第159章,暈船第16章,請客吃飯第1755章,梁贊城下第478章,南洋航線第855章,這是好事第965章,整治江南官場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966章,掃黑除惡1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577章,真好吃第1016章,都在等消息第300章,建乾清宮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017章,鬧吧,死命鬧吧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434章,軍制改革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993章,洗劫倫敦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979章,大明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