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這一千兩花的值

“重金求購鏡子?”

朱厚照一聽,小眼睛頓時就高興的眯了起來,興奮的對着趙二虎說道:“趕緊說說。”

“這是我剛剛在京城這邊聽到的消息,說有一個大戶人家嫁女兒,想要求購一面鏡子當嫁妝,願意出五百兩銀子,五百兩銀子啊,我們賣不賣?”

趙二虎一邊說也是一邊比劃,儘管跟着劉晉之後也算是見過了一點世面,但是對於五百兩銀子買一面鏡子的事情,他還是很難去理解,說到最後的時候更是激動無比。

“不賣,才五百兩銀子,這算什麼大戶人家,也就一般的水準吧,我還以爲能夠有多高呢。”

劉晉一聽,也是立刻搖着頭說道。

這走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這開頭就不能太便宜了,否則後面的價格就不好提上去了。

人買東西都是這樣,一開始便宜,後面賣貴一些的話,大家都不願意接受,這要是一開始就賣的很貴,後面稍微降下價錢,大家就會覺得很便宜,人心嘛,自古如此。

五百兩銀子遠遠還沒有達到劉晉的預期,所以根本就不打算賣,還要繼續再等一等。

“老劉,我覺得我們可以賣,不過賣小一點的出去,先可以讓更多的人見識下這鏡子,自然而然的就會有更多的人求購這個鏡子。”

“人都喜歡攀比的,知道的人越多,這追求鏡子的人就越多,特別是要讓那些名媛貴婦們體驗到這鏡子神奇,我們的價格才能夠賣得起來。”

“如果只是單純的這樣一直吊着的話,可能大家的胃口吊着、吊着也就沒了。”

朱厚照沉思一會,想了想說道。

他的話讓劉晉也是忍不住對他刮目相看,沒想到他竟然還能考慮到這一層,仔細的想一想也是很有道理。

這鏡子要賣出高價錢來,自然是要先少量的放出去一些,讓一部分的人先體驗到這鏡子的神奇之處,如此一來的話纔會有更多的人來求購。

“朱兄你說的對,是應該要少量放出一些來,先放出一些小的鏡子來。”

劉晉想了想也是支持朱厚照的看法,接着對趙二虎說道:“先放出一些小的鏡子來。”

……

李員外府裡上下都在張燈結綵,下人們忙碌不停,李員外唯一的閨女要出嫁,夫家是朝中一個四品大員的小兒子,儘管不是長子,但是這李員外的閨女嫁過去也是正妻,地位很不錯,更爲關鍵的這未來的女婿還是個讀書人,已經考上了秀才,就等着秋闈中舉,明年金榜題名了。

李員外雖然是個大地主,在京城外面有良田千畝,在京城裡面也有好幾間店鋪,家財萬貫。

但和親家公這種朝中的四品大員相比就相差甚遠了,所以對於這門親事,他是非常的重視,更何況這嫁出去的女兒也是他唯一的女兒。

李員外對這個小女兒那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從小就寵愛有加,現在女兒嫁的夫家又讓他非常滿意,這出嫁自然是要風風光光。

爲了讓自己的小女兒到了夫家不被輕視,能夠有一定的話語權,再加上將來自己的兒子如果能夠中舉,這仕途上自然少不了要親家這邊幫忙,這陪嫁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太寒酸,他也是拿出了自己的老本。

京城外面的良田拿出了三百畝,京城內上好的鋪子也是拿出了兩間,至於各種各樣的綾羅綢緞之類的那更是裝滿了幾車,金銀珠寶裝上了好幾箱,四個陪嫁妙齡丫鬟……

“生女兒真是賠錢的貨。”

李員外看着堆滿房間的陪嫁嫁妝,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這沒錢人家嫁女兒都是想着賺點彩禮錢,這有錢的大戶人家嫁女兒那都是要賠錢的。

“老爺,老爺,買到鏡子了,買到鏡子了。”

就在李員外心疼自己的財產時,管家帶着幾個人搬着一個梳妝檯一樣的東西走了過來。

“買到鏡子了?”

李員外一聽,頓時就喜出望外。

最近京城這邊颳起了一股鏡子風,據說在京城皇宮裡面有九面大鏡子,非常的清晰,能夠將人照的纖毫畢現,朝臣上朝進入太和殿的時候都要在門口整一整自己的儀表才能夠進入太和殿議事。

更是不知道從哪裡刮來一陣風說這出嫁要有鏡子陪嫁纔算是大戶人家,以前的那種銅鏡子已經淘汰落伍,根本就上不了檯面,上不了檔次了。

對於自己女兒的婚事,李員外格外用心,儘管很花錢,但是這錢該花的還是要花,對於這個鏡子,自然也是讓人出重金去求購一面。

無論如何也是要買到一面來,這話多少錢都已經不管關鍵了,自己家倒也罷了,自己這親家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能落了對方的面子。

“買到了,買到了,花了整整一千兩銀子纔好不容易買到了這一面鏡子。”

管家連氣也來不及歇口,豎起一根手指頭說道。

“一千兩銀子!”

李員外一聽,頓時忍不住眼前一黑,要不是眼前這個管家是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人了,他都要懷疑是不是對方騙自己。

“對,一千兩銀子都還是我磨破了嘴皮子對方纔賣給我的,對方本來想留着自己用呢。”

管家擦了擦自己額頭的汗水說道,接着對着搬鏡子的人說道:“把布掀開,這一千兩銀子其實花的還是很值得的,這梳妝檯拿出去,那絕對是最好的嫁妝。”

李員外看向那個梳妝檯,這梳妝檯是用紅木做的,漆上了紅漆,上面在刻上雲團圖案,同時還有一個個小抽屜,可以用來放東西,這設計和傳統的梳妝檯完全不一樣,給人的感覺就非常高大上。

當然這都不是最關鍵,最關鍵的是在梳妝檯上面有一面臉盆大小的圓鏡子,這鏡子光滑無比,非常的清晰,將前面所有的東西都照的清清楚楚。

“還真是纖毫畢現,清晰無比。”

李員外對着鏡子仔細的看了看,摸了摸,有些難以置信,這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鏡子,看清楚自己的樣貌,比起以往的銅鏡來真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這一千兩銀子花的值!”

第43章,組建船隊第99章,喜滋滋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401章,轟動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71章,流民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82章,刷題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558章,孩子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523章,月牙城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751章,喚醒狼性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18章,怎麼辦?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228章,商討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32章,地理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65章,百姓苦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46章,胡商哈西姆
第43章,組建船隊第99章,喜滋滋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401章,轟動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877章,開眼看世界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284章,大棚蔬菜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71章,流民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282章,刷題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182章,世界形勢第1558章,孩子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523章,月牙城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751章,喚醒狼性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891章,還沒打就已經慫了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18章,怎麼辦?第1651章,播種機朱厚照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709章,繼續遊歷歐洲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228章,商討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32章,地理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65章,百姓苦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46章,江南士紳大族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1390章,可不要好懶惡勞啊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222章,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1375章,太子選妃第1629章,巴黎協議第96章,10兩銀子一個第482章,怕他們不來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861章,蓬萊城的元宵節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46章,胡商哈西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