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

“陛下,許公、李公所言甚是~”

“新學乃是歪門邪道,不足爲道,只有我儒家纔是正道,是安邦治國之道。”

“新學興起,我儒家式微,長此以往,則正道崩塌,國家動盪,人倫道德盡皆淪喪,我大明危矣!”

“是啊,陛下,必須嚴厲禁止新學,大力支持和鼓勵我儒家正道,正本清源,復我大明之朗朗乾坤。”

“陛下,新學之徒,上不學效忠帝王,下不知禮義廉恥,所授之學,全是奇巧yin技,叫人偷懶耍滑,理應嚴厲禁止。”

“……”

一個接一個大臣不斷的站立出來,一個個都將新學視爲洪荒猛獸,似乎正在不斷的毀掉大明一般。

恨不得現在就將新學給徹底的打倒,這樣一來,他們纔可以保住他們儒家,正本清源,大明纔可以得意繼續繁榮強盛下去。

劉晉仔細的看着一個個站出來的大臣,這些大臣級別都不高,也就是四品、五品的官員,同時也有一個特點,都是年紀比較大。

除此之外這些官員都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屬於傳統的士紳,家裡面有很多的田地,以前是靠着收佃租過了一輩子的好日子。

可是隨着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迅猛發展,他們都沒有來得及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潮流,沒有去興辦工廠,也沒有去海外積極興辦種植園之類的。

簡單來說那就是新的時代紅利,他們是一口都沒有嚐到,但自身原有的基礎卻是在新時代之下被衝擊的體無完膚。

擁有大量的土地,可是卻找不到人來給自己耕種,家裡面收不到多少佃租,想要再和以前一樣,靠着佃租來維持住體面的生活,已經不可能了。

故而也是一直以來對反對新學,最反對資本主義和海外殖民的人。

在他們看來,大明就該回到以前的樣子,沉浸於大明王朝的美好之中,農民就應該死死的束縛在土地之上,世代爲他們耕種土地,給他們當牛做馬。

他們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讀書,考功名,同時有錢了不斷的兼併土地,擁有過更多的土地,收更多的佃租。

這纔是他們希望和熟悉的生活,而不是去開什麼工廠,去海外弄什麼殖民地之類的,這些對他們來說,太過陌生,也不熟悉,害怕、反對、不願意接受,甚至於要將它掐滅掉。

說是反對新學,但隨着站出來的大臣越來越多,隱隱之間已經向着反對辦工廠、辦作坊、反對移民和殖民海外的趨勢。

“……陛下,臣以爲理應限制工廠的規模和數量,工廠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大量的農人離開土地進去工廠之中務工,致使江南有大量的良田荒蕪,原本江南乃是魚米之鄉,可是今年,江南地區的糧食產糧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良田荒蕪無人耕種,又有大量的逐利之人,將大量的良田用來種植桑葉以養蠶牟取暴利,亦有商人將良田該種茶葉、棉花、桑麻等等。”

“長此以往,原是魚米之鄉的江南都將不再產出一粒糧食,更何況其它之地,據時我大明將要面臨前所未有之饑荒,國本動搖,社稷動盪。”

有來自江南的官員,痛心疾首的向弘治皇帝提起江南這邊的情況,土地無人耕種,不是荒蕪就是用來種一些七七八八的東西,反正在他們看來,種糧食纔是根本,至於種其它的東西,那都是浪費土地。

聽到這個官員說要限制工廠的數量和規模,朝中的一些大佬終於坐不住了,特別是那些最近這幾年纔開始投資工廠和作坊的官員。

“陛下,臣以爲此言差矣~”

戶部尚書佀鍾站立出來,他一開始也是屬於傳統的官員,不過這兩年,他的幾個兒子也投資了幾個工廠,生意都很不錯,賺到的銀子比以往靠佃租收到的多很多、很多。

聽到有人說要限制工廠的數量和規模,他立即就着急了,你反對新學就反對新學吧,好好的扯到工廠上面,還要限制數量和規模。

這不是要自己的老命嘛。

好不容搞起幾個紡織廠和水泥廠來,生意做的火熱,銀子數的開心着,這要是自己的工廠找不到工人或者關閉掉的話,自己喝西北風去啊?

“這些年來,我大明堅持對外開疆拓土,同時也是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新得到的疆土之上,這本身就會導致我大明原本兩京十三省人口的流逝,自然而然會有一些土地無人耕種,但大多數也都是一些乾旱的下田,上田肯定是有人耕種的。”

“其次,農人在田地之中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所得都還不夠一家人吃飽飯,可是在工廠之中,一個月至少也是能夠拿到四兩銀子,足以養活全家還有結餘,兩夫妻一起在工廠做工的話,一年下來,還能夠存下幾十兩銀子。”

“老百姓不僅僅能吃得飽,而且還可以吃上肉,這難道比起以前了辛辛苦苦種地還吃不飽飯來,老百姓自然懂的如何去選擇,種地的人變少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說江南會出現饑荒,這純粹就是胡說八道。”

“江南總的糧食產量是少了,可是人口也變少了,大量的人口流逝,所需要的糧食也會減少,雖然土地荒蕪了一些,但也不至於出現饑荒,更何況有番薯、玉米等作爲補充,又有南洋大米,根本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江南地區的糧食價格已經連續八年下跌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如果真的缺糧的話,糧食價格就不會下跌了。”

“臣以爲,應該大力鼓勵工廠和作坊的興辦,因爲一個工廠能輕易的養活成千上萬的人,能夠生產出大量的布匹、水泥等等,極大的豐富了我大明的商品,豐富百姓的生活。”

“對於閒置田地的問題,更多的應收是學習遼東、河中、黃金洲等地,採用機械化耕種,提高效率,以更少的人力來耕種更多的土地纔是正道。”

“而不是所謂的關閉工廠,將人給趕回農村去種地,種地如果能夠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的話,老百姓自然會去種地,在工廠當工人如果做不下去的話,工人自然會離開。”

佀鐘聲音洪亮,每一個字都清晰的傳遞到金鑾殿的每一個角落。

“佀公所言有理~”

“我大明關內的大量人口遷移到海外和關外,總不能說將這些人又遷移回來吧,將得到的上好土地又讓給那些蠻夷吧?”

“有些人啊,不思進取,又不知農人的辛苦,就該讓他們去好好體驗下農人的艱辛,他們就知道爲什麼沒人種地了。”

“是啊,是啊,他們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只想着自己的田地無人耕種了,沒有佃租收了,就覺得要關閉工廠,讓人回去給他們種地,這可能嗎?”

“種地連飯都吃不飽,誰會去種地?”

很快,支持佀鐘的人也是紛紛站出來,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吃到了時代紅利的人,幾乎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工廠、作坊、商行、海外種植園等等之類的。

對於他們來說,以前收佃租的那點糧食換成的銀子,和他們靠工廠、作坊、商行等等做賺錢的銀子相比,根本就微不足道。

讓他們再和以前一樣去收佃租,收那點糧食?看都看不上了。

聽到這些大臣的話,劉晉嘴角也是露出了笑容,這些年來,自己拉着很多人一起辦工廠的作用體現出來了。

自己不急,有人就先急了。

想要限制工廠的數量和規模,這無疑義是和朝中這些大資本家們作對了,自然而然就有人站出來反對的。

再看看龍椅上面的弘治皇帝,他面無表情,不用想也都知道,此時此刻弘治皇帝內心之中的想法了。

弘治皇帝和太子可是大明最大的資本家了,有着極其龐大的產業,麾下的工廠、商行、海外的殖民地、種植園等等不知道有多少。

現在要限制工廠的數量和規模,這豈不是在挖弘治皇帝的錢袋子?

更何況,這些人還想着將人弄回到農村去種地,再重複以往千年歲月重複的一切?

這是弘治皇帝絕對不能接受的,他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陛下,臣以爲張公所言甚是~”

“有些人雖然位居廟堂之高,卻是不知百姓疾苦,竟然揚言要將人重新趕回到土地上去給他們種地,讓他們收佃租。”

“然後這些農人過着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日子。”

“他們反對新學,覺得新學所傳授的東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濫的東西,會讓老百姓好懶惡勞,那麼臣以爲就應該讓他們去嘗一嘗勞作的辛苦,去體驗下耕種的艱辛,而不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端起碗吃飯又放下碗來罵娘。”

劉晉站立出來,鏗鏘有力的表面自己的態度,你不是覺得新學教的東西沒用嗎?

你們不是說要將人弄回到土地上去耕種嗎?

那好啊,你們先去嘗一嘗種地的滋味再說。

“嗯,愛卿所言有理~”

“這樣吧,反正現在也是海清河宴,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大臣,也算朕在內吧,每個人都去收割十畝麥子然後再研磨成麪粉,體驗下耕種的辛苦。”

“不過剛剛說新學所授、所轉眼出來的東西都是奇巧yin技,是下三濫的大臣們,必須用最傳統的辦法去收割麥子,去研磨麪粉,畢竟不能偷懶耍滑,人要勤奮才行啊,使用機械會讓人懶惰的。”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起來,立即就下旨了。

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582章,建州女真第603章,黃金熱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194章,魯班獎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93章,朱厚照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203章,美味海鮮第513章,彈劾第672章,轟然倒下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1630章,一團糟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614章,先洗腦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64章,就是便宜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66章,萬木匠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738章,科提王國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28章,爭論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2章,琉球糖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888章,腸癰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876章,玩物喪志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330章,殷商後裔?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413章,都瘋了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997章,真香(加餐)
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1201章,天才朱厚照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582章,建州女真第603章,黃金熱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194章,魯班獎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687章,建築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第445章,杜明恩的建議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93章,朱厚照第383章,一個不留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203章,美味海鮮第513章,彈劾第672章,轟然倒下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2191章,編寫新的全球史第1630章,一團糟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614章,先洗腦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610章,凡我大明子民所到之地皆爲國土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64章,就是便宜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66章,萬木匠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738章,科提王國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128章,爭論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172章,兒行千里母擔憂第452章,琉球糖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888章,腸癰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593章,歐洲那一套在大明不管用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876章,玩物喪志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330章,殷商後裔?第410章,用銀子堆死他們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839章,豐收的季節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520章,一個都別想跑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413章,都瘋了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997章,真香(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