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

京城乾清宮尚書房內。

“陛下,工部右侍郎孫槃和工部主事丘野等負責成長鐵路修築的官員發來電報,電報說想要修通通往四川成都的鐵路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請求陛下及朝中諸公重新再三考慮此事!”

工部尚書楊一清將孫槃發來的電報遞給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仔細的看了起來,電報之中孫槃、丘野等人詳細的講述了蜀道的艱難,講述了修築鐵路所需要面對的困難,認爲在這樣的地方修築鐵路,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可以修築鐵路, 其花費恐怕也會非常巨大,根本就是用銀子鋪出一條鐵路出來,對朝廷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同時也是在電報之中直言,只有親自走一趟纔會知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絕對不是什麼誇張的形容詞,而是真真切切的非常艱難,即便是靠走路都已經難如登天了,更何況是要修築鐵路, 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你們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看完,隨即將電報命人拿給劉晉、王守仁、佀鍾、韓文他們來看。

劉晉結果電報,仔細的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也是默不作聲,將電報又遞給佀鍾、王守仁他們看。

蜀道難,我又豈會不知道?

還說親自走一趟,我又不是沒去過雲貴川這些地方,山川險峻、地勢起伏極大,這些我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爲清楚的知道蜀道難,也清楚的知道天府之國對外交通的不便,所以才力主要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

天府之地如果能夠打通對外交通的脈絡,那麼大明的整個西南都可以變的富裕、穩定起來,就像後世, 伴隨着成都的崛起和迅猛的發展,西南地區的經濟以四川成都爲中心,迅猛的發展起來。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以前的時候,出川外出務工的人非常多,但是隨着四川、成都的發展,外出務工的人大量的減少,大家在四川都可以找到工作,整個西南也是發展的極其迅猛。

天府之國,四川盆地的重要性對於整個大明瞭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四川盆地搞好了,那也是一個超級大糧倉,是一個魚米之鄉。

現在的四川,人口都非常多,根據大明戶部的人口普查,四川這邊的人口數量超過800萬人了,絕對是一個人口大省。

但是因爲四川的交通極其的不便,故而四川的人口沒有辦法像其他省一樣大規模的遷移到關外、海外去,只能夠繼續窩在四川,導致四川這邊的人地矛盾依然非常的尖銳,大量的士紳地主等等佔據着大量的土地,真正耕種的農民卻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 生活困苦。

又沒有辦法像其它地方的人去大城市裡面務工, 故而云貴川這幾個地方, 現在已經可以說是大明最窮苦的地方了。

這裡的交通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人出不去,外面的又進不來。

大明其它地方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都已經在起飛了,發展的極其迅猛,但是四川這邊呢,發展的非常緩慢,因爲外面的機器很難運輸進來,懂技術的人又不願意來四川這裡。

因爲到哪裡謀生都可以,日子都可以過的相當不錯,沒必要去四川這裡吃苦受累。

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四川對外的貨物、信息往來都非常的慢、非常的少,發展自然而然會滯後,甚至於都比不上很多新納入大明的疆土。

鐵路肯定是要修的,修通了鐵路就打通了四川發展的脈絡。

四川大量的多餘人口可以源源不斷的遷移到海外、關外各省去,四川本身也是可以迅猛的發展。

四川的發展,同樣也是可以的帶動雲貴川渝地區的發展,成都如果可以成爲和天津、淞滬這樣的新興工業城市,自然而然就可以吸引大量雲貴川地區的人前去成都這邊工作、生活、定居。

難,肯定難!

但並非真的就無法修建,內燃機都出來了,各種各樣的工程器械、機器也都是猶如雨後春筍一般的涌現出來。

開山挖洞,架橋鋪路也是完全可以打通一條道路出來的,現在基建技術可是已經達到了極大的發展。

有鋼筋水泥的,又有各種各樣機械設備的,劉晉纔不相信,連一條通往四川的鐵路都修不通。

其他人也是互相傳遞着將孫槃等人發來的電報給看完了,一個個也都在思索着。

“陛下,臣以爲正是因爲四川通往四川的道路非常的艱難,我們更應該要修建通往四川的鐵路。”

“天府之國,四川盆地,這是一個不會屬於江南的魚米之鄉,四川的人口超過800萬,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果修通鐵路的話,完全可以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關外和海外去。”

“另外四川關係這個西南地區,如果修通鐵路到四川,帶動四川的發展,那麼就可以穩定整個西南,不管是雲貴的土司,還是烏斯藏地區的土司,只要四川穩定、繁榮,朝廷能夠通過鐵路迅速的調遣大軍和糧草入川的話,他們都是翻不起任何的浪花。”

“這是朝廷爲什麼要不惜代價修築長城鐵路的原因,不僅僅是爲了四川,更是爲了整個西南的穩定、發展。”

“至於說修築鐵路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臣以爲是因爲孫槃、丘野等人對於新型機械沒有什麼瞭解。”

“京城機械廠這邊依靠內燃機技術,研究出來各種各樣的新式機械,這些機械極大的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將很多不可能的事情都變成了可能。”

wWW▲ tt kan▲ ¢ o

“另外,孫槃、丘野等人身爲工部官員,不思進取,不學習和知悉新的工程基建技術,臣以爲既然他們沒有本事,那就換有本事的人去負責此事,長成鐵路的修建,臣以爲可以交給工程學院這邊來負責,讓他們來修築這條鐵路。”

劉晉第一個站出來,闡明修築鐵路的重要性,同時也是直言孫槃、丘野他們這些工部官員思想陳舊、見識少,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看看鐘藩就不一樣了,在治理長江這一塊做的就很不錯的,大量的利用各種各樣的新式工程機械,修築荊江大堤都修的如火如荼。

到了孫槃、丘野這邊的時候,他們竟然說修築鐵路有困難,是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還要天子再三考慮此事,還暗暗的隱喻自己沒有走過蜀道,不知道蜀道的艱難。

“陛下,臣以爲劉公所言有理。”

“現在運輸方面有汽車來運輸,挖掘方面有挖掘機和推土機,即便是遇到了岩石之類的,也可以使用鑽孔機、還可以使用炸藥來開山鑿石,各種各樣的工程機械都非常的多,效率也是非常高。”

“工部左侍郎鍾藩來電就詳細的說明了在湖廣荊江修築荊江大堤的事情,電報之中重點強調了工程機械的強大,以前修築大堤可能需要十萬人來修築,但是現在利用各種各樣的工程機械。”

“有個幾千人就足夠了,而且修建的速度比起以前十萬人肩扛手提的速度還要更快,預計今年年底的時候就可以將荊江大堤給全部修好,讓荊江北岸成爲一片良田沃野。”

“四川的蜀道確實是非常難,但我相信以我們現有的技術以及各種各樣的工程機械,完全是可以修築一條鐵路通往四川的,甚至於在未來還可以修築從四川到重慶、湖廣,四川到雲南、雲貴、廣西等地的鐵路。”

王守仁也是跟着開口道。

他當初爲了看看機械的效率,可是特意創辦了彩雲紡織廠,如今已經成爲了大明最大的紡織廠,以生產成衣暢銷全球而聞名,一年賺的銀子有上萬兩。

所以他對機械也是花了一番的功夫去好好的研究,甚至機械的強大和高效,同時以前又負責修建南京長江大橋,見識過大量工程機械的效率,在長江上都能夠修建大橋出來,還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無非就是開山鑿石,無非就是架橋挖洞嘛,用人力來做的話,可能確實是不可能,但是用機械來的話,完全是有可能的。

“陛下,劉公和王公所言有理,臣也以爲既然孫槃和丘野他們覺得不可能,無法完成,那我們就應該換有本事、能完成此項任務的人去做此事。”

“長成鐵路,關係我大明的長治久安,關係我大明對西南的穩定和發展,豈能因爲有困難就退縮。”

佀鍾也是跟着說道,這個孫槃,還說讓我們重新再三的考慮,我們是經過了再三的考慮之後才做出這個決策的,不然你以爲爲什麼要修長成鐵路?

現在大明的局勢非常好,要錢有錢,又非常的穩定,大家的心也比較齊,都在想着搞好建設,治理好國家來,不趁着這個時間去修這個鐵路,以後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變故。

難道說要等到以後朝廷沒錢?

朝局動盪了?

還是說等到朝野黨爭不斷的時候再來修?

PS:大家有沒有覺得人其實也是一樣的,在有條件的時候要抓住機會把自己的人生大事給辦了,比如娶妻生子,買房安家、學業和事業上的進步,有時候一旦錯過了機會,到時候各種各樣的煩心事情就會讓你無非集中精力和財力去辦這些大事。

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03章,回家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章,雪鹽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251章,選房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43章,日進萬金第34章,黃金洲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888章,腸癰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152章,電話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48章,廷議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535章,價格飛漲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464章,新的潮流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381章,兩腳車?第480章,拼了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544章,先決條件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64章,鯨魚進京第838章,鄙視鏈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98章,大渣男第19章,練字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822章,不依不饒
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103章,回家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8章,雪鹽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1064章,全部抓起來第251章,選房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43章,日進萬金第34章,黃金洲第1320章,弘治皇帝的警告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2002章,李大回來了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46章,移民的另外一個好處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600章,都成了球迷第888章,腸癰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77章,弘治皇帝心中的裂痕第2152章,電話第2222章,石油、石油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48章,廷議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1848章 ,金山和銀山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535章,價格飛漲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56章,上面太有錢可不太好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464章,新的潮流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561章,辣椒熟了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039章,你以爲你們是大明?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008章,天子會爲我報仇雪恨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381章,兩腳車?第480章,拼了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544章,先決條件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64章,鯨魚進京第838章,鄙視鏈第1325章,我更不想當皇帝了第298章,大渣男第19章,練字第865章,賺錢利器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1822章,不依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