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

大涼山楊家壩,過年期間,楊大娃的家中每天都很熱鬧,不僅僅是村子裡的人時常來坐一坐,聽聽楊大娃講講外面的世界與生活,連帶着其它村子裡面的人也都時常有人過來特意找楊大娃瞭解下外面的世界。

“楊大娃,你看看你也年紀不小了,是不是該說個婆娘了?”

除了來找楊大娃瞭解山外的世界之外,自然也是少不了前來說媒的人。

以前的楊大娃家那是窮的叮噹響,當然了,這裡家家戶戶都差不多,也就是那些頭領、貴族之類的比較好一些,大部分的人都是窮。

楊大娃父母也是嘗試過給楊大娃說親,但都未能成功,窮也是分了很多檔次的,有窮的一無所有,有窮的吃不上飯,還有窮的只剩下錢的。

楊大娃家算是最窮苦的那種了,故而即便是大家都窮,這也沒有人願意嫁過來。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楊大娃家有錢了,建了漂亮的新房子,漂亮的很,有乾淨整潔,再加上楊大娃手裡面還有不少的銀子,這願意嫁過來的人就多了。

只是楊大娃現在顯然是有些看不上這大山裡面的姑娘了,一個個澡都不洗,髒的要死,身上蝨子、跳蚤之類的多的要死,楊大娃纔看不上呢。

他現在只想着將來在城裡面買房,娶漢人姑娘,那些漢人姑娘一個個又好看又幹淨,還勤儉持家,那纔是楊大娃最理想的婆娘。

至於這大山裡面的姑娘,楊大娃現在是看不上的,一定娶婆娘的心思都沒有,尤其是看到她們穿的土裡土氣又髒的要死的時候,一定慾望都沒有了。

楊大娃果斷的表示自己現在只想娶漢人姑娘,結果自然是引來了一陣嘲諷聲。

漢人的姑娘是那麼好娶的?

別的不說單單是彩禮錢就高的嚇人,隨隨便便都是要大幾兩銀子,當然這點銀子楊大娃現在是拿得出來,可是漢人又不僅僅只是看你的銀子,更重要的還是要看人。

漢人嫁女兒尤其是注重家庭門面,講究門當戶對,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姑娘那也是從來都沒有嫁給他們大山裡面彝人的。

你還想娶漢人姑娘,真的是想多了,還不如在大山裡面好好的挑一個漂亮姑娘娶回家來的簡單實在。

勸說楊大娃的人很多,但楊大娃似乎好像是鐵了心,就是不肯,最後楊大娃的父母也是沒有辦法。

兒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有些事情也是強求不來。

過年的時間總是短暫的,春節假期一轉眼的時間就要過去了,大年初二,熊牙子和楊山花再次挑着滿滿的一擔子東西來到了楊家壩。

相比起往年來,這一次熊牙子就大氣多了,不僅僅帶了大量的糧食,而且各種各樣的吃的用的、穿的都帶了一些過來,直接讓楊大娃的父母笑的合不攏嘴。

這漢人姑爺還是相當不錯的,孝順是真的孝順,每次來都挑很多的東西,還帶着楊大娃走出了大山,賺到了銀子,家裡面的生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日子算是過的和周圍人有些不一樣了。

伴隨着熊牙子的到來,整個楊家壩的青壯年一個個也都躁動起來,紛紛收拾起自己的包裹,帶上乾糧,準備着跟隨着熊牙子、楊大娃一起出山,到時候一起去前往成都去打工。

初二一過,初三一早,當熊牙子、楊大娃剛剛起來的時候,兩人的家門口這裡已經聚集了幾百個青壯人,這可把熊牙子嚇了一跳,還以爲大家是找自己麻煩的。

一問之後才知道,原來大家都是準備跟着自己和楊大娃一起出山去成都打工的,不僅僅有楊家壩的人,還有一些附近村子的那幾乎是天剛剛矇矇亮就已經起來趕到了楊家壩這裡。

有些人甚至於是昨天的時候就已經提前來到了楊家壩親戚朋友這裡,就爲了跟着楊大娃、熊牙子等人一起出去打工、賺錢。

好日子大家都想要,錢大家也都愛,楊大娃可以賺到錢,大家也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在外面賺到錢。

在這大山裡面是看不到什麼希望的,世世代代都是如此,對於他們這些底層的人來說,窮苦真的是世世代代的事情,而且愚昧無知也始終貫穿着一生。

大家從楊大娃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過上好生活、好日子的希望,所以想要跟着出去的人很多。

“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哦!”

“大家在外面要團結啊,不能被人欺負了。”

“做事要認真、要多跟楊大娃學習。”

“如果可以的話,記得稍個消息回來。”

“阿爸,不要去好不好~”

可是真到了要出發離開的時候,整個楊家壩幾乎都哭聲一片,終究是有太多、太多的不捨,尤其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出去過,自然是更加的不捨了。

父母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孩子捨不得自己的父親,妻子捨不得自己的丈夫,哭聲、囑託聲、離別時的哭喊聲響徹大山之中。

等到隊伍開始出發離開的時候,人們又爭相相送,一直目送着長長的隊伍消失在羣山之間的小路之中依然依依不捨,很多大一點的孩子更是足足送出了好幾裡地這才依依不捨的回去。

生活就是如此,爲了擁有更好的生活,離開父母和孩子,哭泣的不僅僅是家裡面的父母和孩子,這些青壯一個個也都忍不住的只摸眼淚。

足足走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楊家壩的打工隊伍這才抵達了最近的漢人小鎮,抵達小鎮的時候還把鎮上的人嚇了一跳,還以爲是彝族土司帶人來鬧事了呢。

得知竟然是準備去成都打工的,大家這才鬆了口氣,也就不以爲意了,因爲整個小鎮上面,同樣有大量的漢人青壯在準備着出發前往成都。

去年去成都打工的人基本上都賺了大把的銀子回來,大城市裡面的點點滴滴也是很快就傳開了。

今年要前往成都打工的人更多了,幾乎所有的青壯都準備去成都這邊看看,留在家鄉除了種地就還是種地。

而糧食現在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了,價格極其的便宜,別指望靠種地能夠賺錢,除非是你移民去黑土省、河中、遼東這些地方,擁有幾千上萬畝的土地,使用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你才能夠靠種地來賺到銀子。

否則就靠你家裡面的那幾畝地,你即便是種出花來,也僅僅只是夠自己填飽肚子,除此之外別想看到什麼銀子。

打工顯然就成爲了一個不錯的出路。

浩浩蕩蕩的打工隊伍從羣山的各個方向不斷的匯聚起來。

一個村幾十、上百號人,一個個村匯聚到小鎮,一個小鎮就有幾千上萬人準備去打工。

然而一個個小鎮的人也是開始匯聚到縣城,一個縣城就有幾萬人準備出去打工。

從四川的各個鄉鎮,一條條官道上面,浩浩蕩蕩的進城務工的隊伍朝着成都這邊進發,寒風呼嘯,刺骨凌厲,然而卻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

龐大的隊伍之中,有漢人、有彝人,也有苗人等等,楊家壩進城打工的隊伍就在其中,其特色的衣着打扮也是成爲了道路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隨着離成都越來越近,大家也是慢慢的發現,真的如同楊大娃所說的一樣,地原來也是可以很平、很平的,一直到視野之中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

一直到當大家看到一條條筆直、寬敞的水泥馬路,走在水泥馬路上的時候,大家才相信,原來這外面的道路也都可以如此的乾淨,走在上面的時候竟然連泥巴都沒有。

在看到馬路上有汽車、摩托車、自行車風馳電掣一般的走過時,大家這才知道,原來跟自己想象之中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原來竟然是這樣的。

大家這才知道楊大娃並沒有吹牛,原來這個汽車、摩托車的速度真的很快,帶着人和大量的東西還能夠猶如一道風一般的行駛,轉眼間就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之中。

當到了成都的時候,看到一棟棟高樓大廈的時候,大家這才知道了外面的房子原來真的很高、很高,就跟大山裡面的山一樣高。

而到了晚上的時候,當燈光亮起的時候,大家這才明白了什麼叫亮如白晝,楊大娃真的沒有騙人,這外面的世界實在是太精彩了,還有這漢人的姑娘一個個長的是真漂亮,也就難怪楊大娃想要娶漢人姑娘了。

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8章,大買賣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03章,美味海鮮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713章,大平原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029章,又敗了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771章,山民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492章,遠征倭國第986章,接弦戰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340章,放風箏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95章,玩物喪志第450章,雪糖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960章,述職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704章,西班牙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938章,高考2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380章,遭遇倭寇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466章,年底盤點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93章,移三族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85章,火車熱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
第644章,公辦學校和私立學校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8章,大買賣第1777章,漸漸的習慣和喜歡第203章,美味海鮮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713章,大平原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029章,又敗了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771章,山民第1522章,該殺,死不足惜第506章,你不夠資格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492章,遠征倭國第986章,接弦戰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449章,甘蔗大豐收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1588章,求救的猶太人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340章,放風箏第407章,大明必勝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95章,玩物喪志第450章,雪糖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74章,大涼山的人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1813章,石油價格大漲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363章,黑海鏢局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960章,述職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017章,開花彈的威力第178章,先用內帑購糧第704章,西班牙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082章,殺一儆百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1938章,高考2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380章,遭遇倭寇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957章,鼓勵生育和堅持移民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466章,年底盤點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893章,移三族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315章,賺錢的買賣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1583章,所向披靡火槍兵第1185章,火車熱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577章,埃及風雲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1546章,也不知道是好是壞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653章,徵召倭國武士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