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

京城劉晉府上,不用上早朝的日子實在是太舒服了,特別是天氣越來越冷,寒風呼嘯,雪花飄飄,大早上三點鐘起來準備去上早朝,那種感覺,想一想都覺得一陣哆嗦。

左擁右抱的摟着自己兩個如花似玉的老婆睡到自然醒,心情好再來個晨練什麼的,這小日子它不香嗎?

反正劉晉是樂不思蜀,不想去上什麼早朝,說兩個月,不修滿,劉晉是絕對不會去上班的。

喝着早茶,吃着早點,劉晉也是悠閒的看看報紙。

穿越前誰還來看報紙?

但是現在,除了看報紙之外,似乎好像也沒有別的選擇了,慢慢的養成習慣之後,劉晉覺得每天看看報紙其實也挺好的。

“大明醫學報也算是辦起來了,現在不僅僅大明各地的大夫會訂閱,連普通人也會去訂閱,讀書看報紙,也算是能夠長知識、開眼界的,在這個知識傳播手段極其匱乏的年代,報紙的銷量還真是好的出奇。”

一邊看報紙,劉晉也是一邊仔細的琢磨起來。

大明醫學報每週發行一次,因爲藉助了大明早報的渠道,銷量也是一下子就飆升起來,短短几期,大明醫學報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三十萬份了。

不單單是京津地區,大明本土各省,海外各省,以及大明的附屬國,倭國、朝鮮、呂宋,甚至於連南洋地區的各個國家,都有人會訂購大明的報紙。

儘管傳遞上要慢很多,但是這並不妨礙這些地方的人看報紙,很多人已經養成了看報紙的習慣,一天不看都覺得難受。

三十萬份的銷量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

要做大明早報起初的時候第一期僅僅只印了一萬份,當然現在大明早報的銷量每一期都已經超過百萬份了。

如此多的人看報紙,而且能夠看報紙的,還捨得買報紙的,那都是大明的精英,通過報紙無形之中慢慢的對這些形成一些影響力。

這纔是劉晉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

大明醫學報的成功發行,它可以向大明上下普及很多醫學知識,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

人人都怕死,醫生所說的話,相比起一般人來說,還是更具有信服力的,醫生說早點結婚對孩子身體不好,容易導致生出來的小孩夭折。

可能大家起初不會信,但如果能夠拿出一些數據或者是典型的案例出來,那就更具有說服力,讓大家慢慢的相信,並且自然而然會慢慢的改變。

大明,它不僅僅要向全球不斷的擴張,殖民全球,同樣的,劉晉更加清楚,真正制約這個偉大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並不是表面上所看到的這些東西。

而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和文化。

有些東西它就應該隨着老祖宗一起塵封到土地,而不是一代又一代的危害着下一代,思想觀念的轉變,才能夠真正解放束縛住這個民族和國家的枷鎖,讓它真的騰飛起來。

“慢慢來吧~”

想到這些,劉晉笑了笑,繼續看下去。

看完了大明早報和大明醫學報之後,劉晉很快又翻看大明商報。

大明商報是一個專門介紹經商相關信息的報紙,並不是劉晉辦的,而是京津地區這些商行、工廠主的老闆們一起聯合起來辦的。

“羊毛,棉花的價格又漲了~”

“而且這一次漲的更加厲害了。”

很快,劉晉就看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信息。

棉花和羊毛的價格再次大漲。

去年年底的時候,棉花的價格大漲,差點就讓大明朝廷這邊決定立即攻打西域獲取棉花了,後來劉晉想辦法弄出了羊毛來替代棉花,所以這纔有了羊毛和棉花一起成爲重要紡織原材料的事情。

原本劉晉以爲,有了羊毛之後,再加上今年北直隸、山西、陝西、山東、河南幾省都有人看到了棉花的價格,在大規模的種植棉花。

今年這情況應該會更好一些,沒想到情況反而更加的嚴重了。

棉花和羊毛的價格都漲飛了,比去年的價格還要更高。

“這應該不至於啊~”

“據我所知,今年大明的棉花種植面積大了十幾倍,草原上的羊毛產量也是大了很多倍,可是竟然還無法滿足大明這些紡織企業對棉花的需求?”

劉晉皺起了眉頭,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想了想也是立即起身,準備去找王守仁瞭解下情況,王守仁的家的京城彩雲紡織廠是整個大明最大的紡織廠,製衣廠,對市場的情況肯定很清楚。

京城彩雲紡織廠這裡,王守仁此時也正在愁眉苦臉,家裡面們趁着自己去帶兵出征南洋的時候,竟然沒有聽從自己的安排,在今年又大規模的擴張了彩雲紡織廠的規模。

不僅僅在天津這邊建了一個大分廠,同樣也是在淞滬以及浙江老家這裡開了兩個分廠,新建的三個分廠,規模都非常大,比起京城這裡的這個廠,規模甚至還要更大。

如此巨大的規模,還南北同時佈局,雖然讓彩雲紡織廠的織布紡紗能力得到了飆升,但是卻也帶來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和更大的市場。

市場方面還好,伴隨着大明在全球殖民,大明的商人來往五洋七洲,將大明的商品源源不斷的販賣到全世界,布匹生意算是所有生意當中最好的。

大明的布匹不僅僅價格便宜,而且花紋、色澤亮麗,又結實耐用,行銷全世界各個地方,藩屬國朝鮮、倭國的人喜歡大明的布匹。

黃金洲的土著們也喜歡大明的布匹,中東人、波斯人,甚至於在印度洋這邊的葡萄牙人也都喜歡大明的布匹,銷量非常大,一船又一船的布匹運往世界各地,都不夠賣。

但現在卻是出現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原材料價格飛漲,關鍵是還非常難買到。

這一次,並不是有人故意囤積居奇,而是正常的市場反應。

“我早就跟你們說了,今年不要再建新廠了,今年不要再建新廠了。”

“這下好了吧,棉花和羊毛都買不到了,到時候那麼多人,那麼多機器,全部都要停下來。”

王守仁看了看王貴、王福說道,這兩人一直在管理着彩雲紡織廠。

“少爺,我們哪裡敢不聽你的話,這一切都是老爺要求的。”

“老爺說,現在大家都在拼命的擴張,如果我們不跟上的話,到時候就沒有辦法保持住市場龍頭的地位了,這對於我們王家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事情。”

“所以儘管少爺你一再叮囑,但是老爺還是要求我們必須要擴張,保持住龍頭地位來。”

王貴有些無奈的說道。

王家現在還是王守仁他爹王華說了算,儘管王守仁現在的官職似乎好像也已經不會比他爹低多少了。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老王~老王~”

這時,一臉笑容的劉晉帶着朱厚照笑呵呵的走了過來。

因爲和王守仁同期,再加上又一起出徵了幾次,都是老熟人了,所以劉晉在私底下都喜歡叫王守仁老王。

額,一種來自後世的惡趣味,隔壁老王。

“見過太子殿下~”

看到朱厚照,王守仁連忙恭敬的帶人行禮。

“免了~”

朱厚照無所謂的擺擺手,劉晉也真是的,帶自己來這紡織廠幹嘛,又沒有什麼好玩的。

“老王,這次過來找你,是想要找你瞭解下這羊毛和棉花的價格爲什麼會突然間大漲,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今年羊毛和棉花的產量都增長了很多倍,應該不至於出現價格飛漲的事情。”

劉晉也是沒有什麼廢話,直接就開口問道。

“哎呀~”

“我也正在爲此事煩惱呢。”

“在我們去南洋出征的時候,家裡面沒有和我商量就大肆的開了幾個分廠,在天津、淞滬、浙江,連開三個大分廠,現在羊毛和棉花的價格飛漲,我都要頭痛死了。”

說到這事,王守仁也是無奈的嘆口氣說道。

“你家連開三個分廠?”

“去年的時候,你不是說強調做成衣嗎?”

劉晉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想了想頓時就明白棉花和羊毛的價格爲什麼會飛漲了。

說到底還是國人的尿性。

任何一個行業或者產業,只有看到有人發財了,立即就會一窩蜂的擁擠進去,所有人都爭先恐後的進入這個行業。

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將這個行業給擠爆,變成一片紅海。

大明的紡織業,前面嚐到甜頭的人太多了,靠着新式紡紗機和織布機,迅速的積累、發展起來。

其他人看到也是紛紛進入這個行業,這兩年更是迎來了爆炸式的發展,大明各地新開的廠太多了,這新增的紡紗機和織布機都不知道有多少。

即便是增加再多的棉花和羊毛產量,也架不住大明商人、地主、大家族等等瘋狂的投資到這紡織行業裡面去。

特別是今年,大明的南方、江南等地區開始發力,這新增的工廠、紡織機和織布機等等,自然而然這棉花和羊毛的價格要飛漲起來。

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537章,羊毛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864章,由哭轉笑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115章,全家福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396章,敗家子第2115章,全家福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16章,回京第780章,聖人之心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838章,鄙視鏈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2033章,窮啊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228章,商討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78章,朕好心痛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639章,囂張抗稅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954章,佛帝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560章,淘金生活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519章,發財了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960章,述職
第951章,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537章,羊毛第1703章,唐伯虎總督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864章,由哭轉笑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115章,全家福第1371章,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龍旗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91章,水泥馬路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396章,敗家子第2115章,全家福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116章,回京第780章,聖人之心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838章,鄙視鏈第2177章,對讀書人不能太好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288章,要下放地方的朱厚照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980章,彭氏木業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533章,是你們害了金陵第1109章,不翼而飛的消息第1840章,要相信機器的力量第380章,遭遇倭寇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2024章,礦業專營?第2033章,窮啊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228章,商討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78章,朕好心痛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639章,囂張抗稅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954章,佛帝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1888章,當官就是熬啊第560章,淘金生活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381章,這也太準了吧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549章,索圖的野心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519章,發財了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960章,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