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

河南林縣,林縣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紅旗渠所在的那個林縣,那個飽受水資源短缺的林縣。

整個林縣因爲獨特的地理結構和地理環境,這裡極度缺水,十年九旱,而且大旱連年,林縣的旱災遠不是其它地方的旱災能夠相比的。

在其它的地方旱災頂了天就是沒有收成,莊家絕收,但是在林縣這裡,旱災的時候,那是連人畜的飲水都要成爲問題,河干井涸,往往挑水都要去幾十裡之外。

林縣十分貧窮,全縣山嶺起伏,溝壑縱橫,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整個林縣都是飢餓與乾旱之中度過。

大旱之下,易子而食,因爲一擔水鬧出人命的事情實在是太常見了。

此時此刻,在林縣通往外面的管道上面,成千上萬的林縣人拖家帶口的往外遷移,準備移民到遼東、西域、南洋等地區去。

反正不管去哪裡都可以,只要離開林縣這個地方就可以了。

自從朝廷開始組織移民,前期移民到外面的林縣人陸陸續續的將消息傳回來,整個林縣就開始掀起了移民的浪潮。

特別是這一次,伴隨着朝廷下發了移民百萬去西域的文書下來,林縣這裡的人,幾乎是十室九空,不管有沒有名額,幾乎所有的人都準備往外移民。

離開林縣的官道上,成羣結隊的林縣人在往外遷移,有的推車手推車,有的挑着擔子,有的揹着包裹,想着外面的世界去遷移。

“鄉村親們,大家可千萬別信那些人的話,這外面的世界那有家鄉的好。”

“這西域遠在千里之遙,據說都是荒漠地區,比我們林縣還要更加的乾旱呢,還有哪裡有大量的韃子,那些韃子都是殺人不眨眼的。”

“這遼東自古以來都是苦寒之地,聽說冷的不行,去了哪裡,冬天都要被凍死的,哪裡是什麼好地方。”

“還有這南洋,那是蠻夷之地,瘴氣橫生,蚊子都大的可以吃人,多的連牛都可以吸乾。”

“大家還是先冷靜下,金窩銀不如家裡面的狗窩,外面再好,那也不是我們的故鄉不是,這林縣再不好,那也是我們的老家不是。”

“大家不要輕易被人矇騙了,還是先冷靜下,今年只要租我家的田地種,我只收三成的租子,三成啊,就收三成!”

地主老財林老爺站在道路旁邊,看着成羣結隊、拖家帶口往外面遷移的人,整個人都心急如焚。

今年遷移出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十室九空,十戶人九戶人都在往外面遷移,往外面去移民。

本來嘛,一開始林老爺覺得他們的生死和自己也沒有什麼關係,遷移出去就遷移出去吧,他們遷移出去之後自己還趁機將一些人的田地給搶佔了。

還有一些人遷移出去,便宜賤賣了田地,這都讓林老爺給吃了進去,他一下子就佔了很多的田地,甚至於都還準備着今年該漲租子了。

畢竟大明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銀流入,這導致了大明的物價開始上漲,銀子不再和以前一樣值錢了,不漲租子的話,這生活水平都要下降了。

然而很快,林老爺就傻眼了。

因爲遷移出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以前世世代代、祖祖輩輩都租林老爺田地耕種的那些租戶幾乎全部都決定移民出去。

這眼看着馬上就要春耕了,可是竟然沒有人來向他租田,要是以往,都不需要說,這些人自己都會到自己家裡面來求着自己多租一些田給他們種。

沒有人租自己的田種,這田總不能自己去種吧?

林老爺慌了,開始苦口婆心的勸說這些人了,讓他們不要移民出去,自己不僅僅不漲租,而且還降租。

但是依然沒有人理會林老爺,大家都知道消息了,只要願意移民出去,不僅僅足夠的水喝,還有大量的田地,還是屬於自己的田地,誰還會願意待在林縣這個破地方?

“王老根,你都一把年紀了,你這還要移民出去?”

林老爺看到一個老人,急匆匆的走了過去說道。

這個叫王老根的,年紀已經五十了,從林老爺爺爺開始就給林家種田了,幾乎是給林家種了一輩子的田地。

“要啊,就是死也要死在外面,死在自己的田地上。”

王老根鄭重的點點頭,握緊了手裡面的木棍,眼神之中都是帶着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在他的身邊,王老根的兒子,一個個也都如此。

聽到王老根的話,林老爺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這故土難離,落葉歸根,你這又是何苦呢?”

“你們家給我家種了幾代人的地了,只要你不出去,今年我只收你們家兩成的租?”

“林老爺,我們祖祖輩輩給您家種地,最終卻是連飯都吃不飽,現在只要移民去西域和遼東,我們就可以有自己的田地了,誰還給你種地啊。”

王老根的兒子笑了笑搖搖頭說道,說完也是繼續上路,路還很長呢,但是他們走的很堅定,眼神之中都是希望,腳下的路一點都不苦。

“你們都瘋了嗎?”

“朝廷這邊說的難道都是真的?”

“誰知道外面的世界會怎麼樣,林縣有什麼不好的。”

林老爺呆呆的看着一步步往前走的王老根一家,再看看這管道上面遷移的龐大隊伍,儘管人人衣衫襤褸,但雙目之中卻是充滿了希望。

“不行,不行~”

“再這樣下去,縱然是整個林縣的土地都是我的,也沒有人給我種地了。”

林老爺意識到了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於是趕緊急匆匆的往林縣縣衙這邊趕去。

他要去和林縣的知縣反應這個問題,必須要讓知縣出面,禁止這些人遷移出去,否則整個林縣從此以後將名存實亡,偌大一個林縣到最後可能連幾千人都沒有。

林縣縣衙,林老爺急匆匆的來到這裡,一到林縣這裡才發現,整個林縣衙門這裡聚集了大量林縣的士紳們,此時一個個都林老爺一樣,非常的着急。

“哎呀,我家的租戶全走光了,這眼看着馬上要開春,硬是沒有人來找我租田地種地。”

“可不是,我家的也一樣,我哪裡,十個村莊走空了九個,剩下一個也在準備着遷移出去,都沒人了,十室九空,以後誰來給我們種地啊?”

“是啊,是啊,沒人給我們種地,我們吃什麼、喝什麼?”

“官府這邊也不管一管,鼓勵什麼移民,這簡直就是禍國殃民的政策,我們這些士紳以後都要餓死了。”

衆多聚集在一起的士紳、地主們一個個都着急的討論着,情況實在是太嚴重了。

林縣這裡遷移出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貧窮的林縣,算是整個河南最窮苦的地方,現在也是整個河南移民最積極,最徹底的地方,整個林縣的人幾乎都在往外面走。

衆多士紳、老爺的求見,很快林縣的知縣李如鬆也是急匆匆的走了出來。

看到李如鬆出來,衆多的地主、士紳們也是趕緊着急的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出來,核心的意思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如鬆這邊必須立即馬上出面,封鎖林縣外出的管道,嚴厲禁止林縣的人遷移出去。

“各位,我知道大家的心情,也能夠理解大家的擔憂。”

“我也同樣對林縣的未來憂心忡忡,畢竟有人才有一切,林縣人大量外出遷移,整個林縣也將名存實亡,我也已經向州府這邊彙報了我們林縣的情況,想必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

“至於現在大家所說的事情,恐怕我是沒有辦法去辦,因爲朝廷是鼓勵移民的,朝廷這邊已經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官府做好移民相關的工作,不得影響移民工作的開展。”

李如鬆看着眼前這些林縣的地主、士紳,也是趕緊說道。

林縣的情況,他太清楚不過了,這裡算是整個河南最窮的地方了,這裡嚴重的乾旱缺水,大家會大舉移民出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眼前這些地主、士紳,他們這些急了,羊都走了,他們這些狼就沒有羊吃了,這縱然是佔着大量的土地,可是如果沒有人給他們耕種,他們也只能喝西北風了。

“李大人,這事情已經到了十萬火急的地步了,你這邊如果再不行動的話,再過上幾天的時間,我們林縣都要走空了啊。”

林老爺着急的說道,這遷移出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着急都不行了。

“我已經向州府反應情況了,現在大家要出去,我也是沒有辦法,一來這是朝廷的命令,二來,人要走,縱然是留住一時,也留不住一世啊。”

李如鬆無奈的說道,他都已經決定離開這林縣了,西域、南洋等地需要大量的官員,他也是已經向上面申請了。

看着眼前這些地主、士紳們着急的神色,他心裡面也是忍不住感嘆起來,沒想到竟然有一天這地主、士紳們會擔心自己的田地沒有人耕種的情況。

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40章,恩師在上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032章,大破產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857章,編戶爲伍第348章,工匠學校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845章,退股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426章,搞事情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033章,窮啊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51章,天津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440章,偷襲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986章,接弦戰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32章,地理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040章,南洋公主長大了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363章,價格戰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525章,蘇祿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
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40章,恩師在上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122章,機會來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623章,大明真正的藩屬國第2032章,大破產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857章,編戶爲伍第348章,工匠學校第742章,佔領錫蘭島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845章,退股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426章,搞事情第1334章,大明皇室的影響力第1838章,吃肉自由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033章,窮啊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151章,天津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440章,偷襲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631章,各產業年底總結(下)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676章,打贏的可能性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986章,接弦戰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437章,西班牙人的謀劃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38章,世界如此奇妙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32章,地理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440章,帶回來3000萬兩銀子的財富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040章,南洋公主長大了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363章,價格戰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926章,南洋的奴隸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570章,建設淞滬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268章,關於留學生第525章,蘇祿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