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

監管嚴格和缺乏懲罰力度並不矛盾。

有很多規定讓你這不能做那不能做,但是禁令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監管也是發生了惡性事件之後打的補丁,你總是能夠在層層規則中找到漏洞。

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和財政部權力大了很多,很多08年以前合規操作到了08年以後可能不僅不合規,而且不合法了。

“另外我認爲應該加大企業職能,儘可能減少行政的干預。

比如國家開發銀行,可以從政策行轉變成金融機構,這樣來去履行他的職能。

我認爲金融類職能機構儘可能轉變爲企業,參與到市場化競爭中來,更加有利於我們的金融健康。”

周新在燕京召開的金融閉門會議上提了很多建設性意見,有不少都是等到走了彎路之後進行的彌補措施。

當然周新在閉門會議上的發言被不少人認爲過於激進,尤其是金融口的相關人士。

其實公僕們還好,因爲他們不能親自下場,但是對於金融類央國企的那幫人來說,周新的提議將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金融類央國企的那幫人他們是最雙標的,待遇要對標外資企業,穩定性要向公僕們看齊,工作強度要和燕京金融類事業單位一致。

穩定性、工作強度和高薪待遇都被他們享受完了。

至於爲什麼燕京會同意他們的要求,說白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在金融閉門會議後不久,華國刺激經濟的十項措施細節公佈,其中票交所的成立和國開行從政策行變爲市場化金融機構,都是周新意見的體現。

並且華國NewPay成爲了票交所的股東之一,雖然佔股很少,但象徵意義重大,燕京希望充分發揮NewPay在科技領域的優勢地位,讓票交所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對票據承兌情況進行監管。

至於周新對證券市場的建議,有關方面則稱還在研究,國內證券市場還需要時間來成長。

周新知道之後也沒有失望,他不指望自己的建議能全盤接受,真正意義上的註冊制哪有可能那麼快落地,別說2008年,就算現在是2018年要想落地,依然數不清的阻力擺在那呢。

“NewPay將以每股32美元的價格完成對美林證券全股本的收購,此次交易涉及到三方交易,由NewPay、美林證券和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共同完成。

先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參與NewPay的定向融資,成爲NewPay的第一大機構股東,再由NewPay完成對美林證券的收購”

NewPay成功收購美林證券,對資本市場形成了核彈般的影響,大型金融機構之間的併購速度在加快,富國銀行擊敗花旗收購美聯銀行,美洲銀行把目標轉向阿美利肯國際集團等等。

這次併購案之後的最大贏家絕對是NewPay,先後完成道格拉斯銀行和美林證券的收購,讓NewPay成爲全方位的綜合金融機構,業務將涵蓋商業銀行、信用卡、經紀業務、投資銀行、財富管理各個類型。

在NewPay龐大流量的加持下,這些業務會迎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美林證券偏向於NewPay,有非常多因素,首先聯邦認爲NewPay是一家好企業,和業務遍佈全球的NewPay相比,美洲銀行的吸引力有限,聯邦想借助這個機會,成爲NewPay的重要股東。

對美林證券的董事會成員、高管們來說,和NewPay合併,大家的利益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和美洲銀行合併,大家大概率連渣都不剩。

只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NewPay也不是善茬,收購公佈在獲得美聯儲批准正式完成後,彼得·蒂爾宣佈了總計人數1.1萬的裁員計劃。

NewPay以5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林證券,其中有500億美元都是美聯儲掏的,這筆收購案完成後,周新在NewPay的股份佔比下降到不足15%。

但周新依然通過獨特的股權結構擁有對NewPay的控制權,美聯儲在進行交易的時候希望廢除A/B股架構,在周新的堅持和保爾森的妥協下,A/B股的架構依然在維持。

“我們很高興能夠順利完成這一筆不可思議的交易。”彼得·蒂爾在簽字後的記者會上容光煥發,完全掩飾不住內心的笑容,臺下看着他如此得意的沃倫·詹森內心嫉妒的情緒不斷在翻涌。

明明NewPay最早的CEO是我。

成功收購美林證券的NewPay在資產規模上可能比不上最頭部的那幾家,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華爾街頂級金融機構之一了。

“蒂爾先生,NewPay在收購美林證券之後第一時間啓動了美林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方案,是否意味着NewPay對美林證券的現狀不滿呢?”記者總是唯恐天下不亂。

彼得·蒂爾也完全不避諱:“沒錯,如果美林不是經營不善,也輪不到NewPay收購。

正是過去美林證券混亂的管理,自大的管理層,不嚴謹的風控,共同導致了美林的現狀,美林的財務狀況非常糟糕,NewPay在收購美林之後,我們需要對美林進行深刻的,從下到上的改革。”

在座記者們一片譁然,坐在彼得·蒂爾旁邊的約翰·塞恩臉色很不好看。

美林的前任CEO奧尼爾已經被趕走了,現在是紐交所-泛歐交易所的CEO約翰·塞恩接任。

紐交所-泛歐交易所是由紐交所和泛歐交易所合併而來,是阿美利肯和歐洲股票市場交易整合而來的結果。

約翰來美林是來救火,紐交所-泛歐交易所可比美林要更牛。

結果來了沒多久美林就被收購了,自己還親自簽字,簽字完還得被對面NewPay的CEO一頓羞辱,約翰有點繃不住。

臺下記者都沸騰了,很少有收購完這麼不給面子的,一般收購完多少會說一點場面話。

“蒂爾先生,你對美林的經營策略不滿,那爲什麼NewPay還要收購NewPay?以及下一步收購完成後,NewPay計劃如何經營美林證券?”搶到採訪權的華爾街日報記者問。

彼得·蒂爾說:“我是對美林的現狀不滿,現狀是結果,而過去美林的經營策略是原因。

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一年時間光是抵押貸款業務美林的虧損就超過了兩百億美元,美林低價出售風險資產來填這方面的窟窿,又帶來了新的潛在損失。這是經營策略的重大失誤。

未來NewPay會從科技、後勤和風控部門着手進行裁員,然後全球的財富顧問同樣需要精簡,我們會在未來三年內完成財富顧問的精簡計劃,我們將通過科技手段對美林進行改造,讓它成爲真正意義上的金融科技公司。”

記者見彼得態度強硬,雖然說話不給面子但是卻很有道理,他們轉而問美林的CEO:“塞恩先生,伱怎麼看蒂爾先生對美林的規劃?

以及你是否認爲在收購完成後,立刻進行如此大規模的裁員是合理的?”

約翰·塞恩顯然沒有那麼狂:“美洲銀行計劃裁員2.5萬人,富國銀行計劃裁員1.1萬人,貝爾斯登破產,雷曼兄弟銀行破產,金融機構們很艱難,適當的收縮是有必要的。

從NewPay過去對風險的監管成績來看,我相信他們能給美林帶來不一樣的面貌。

本身美林會接受NewPay的收購,很大原因是看在NewPay在風控的豐富經驗上,這有助於未來長期美林的穩定性和資產健康。”

NewPay收購美林證券堪稱本輪華爾街地震中的“強波”,被硅谷的互聯網企業們視爲硅谷對華爾街的勝利。

“一家成立10年時間的硅谷企業能夠收購有着百年曆史的華爾街貴族,互聯網存在無限可能!”

“這就是Newman的魅力,換成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做到。”

“Newman的穩健經營策略,讓其他電子支付軟件失去消費者信任,NewPay不僅能夠佔據電子支付領域絕對的領先地位,還能收購美林證券這樣的金融巨頭。”

“這就是差異,在前兩年大家都以爲百度支付逐漸趕上NewPay了,結果百度支付把百度拉下水,百度被拆分成百度和谷歌,百度和谷歌都宣佈退出支付業務,而NewPay的地位沒有絲毫動搖,在未來也看不到被動搖的可能性。”

“真是難以置信,一年前有誰能想到NewPay能收購美林證券?”

微博上硅谷的IT精英們發表對這件事的看法,大家爲NewPay收購美林而感到自豪。

而華爾街媒體同樣長篇累牘地來解讀NewPay收購美林證券的意義。

“我第一次注意到Newman,還是在1999年的時候,那時候在高盛的主導下,時代華納收購了一家在互聯網領域有名但是在外界名聲不顯的企業Quora,因爲交易金額巨大,這筆收購後來被譽爲世紀交易。

正是這筆世紀交易讓Newman成爲全美矚目的焦點,誰也沒有想到,十年不到的時間,一筆新的世紀交易會在Newman的主導下完成,而Newman也從棋子變成了棋手。

NewPay收購美林的意義絕對不亞於時代華納收購Quora,它在未來被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時候,會被當成金融危機中的標誌性事件,而Newman創辦的NewPay在這次交易完成後,成爲能和高盛比肩的金融機構。

這是十年前的我完全想不到的發展走向,我原本以爲Newman會和其他硅谷富豪,比爾蓋茨、埃爾森、傑瑞楊一樣,完成原始財富積累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享受人生,對於事業缺乏新的進取心。

人生總是很難超越自己的巔峰,我在看到時代華納世紀交易的新聞後,由衷的羨慕這名華國年輕人,未來的人生可以盡情享受,結果Newman不僅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在更多的領域書寫傳奇。NewPay收購美林,正是Newman長久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阿美利肯夢的完美體現”

時代雜誌把周新的頭像和NewPay標誌作爲他們新一期的封面,華爾街日報在細數美林證券過往輝煌歷史,抒發一代傳奇券商的沒落,華國媒體則把重點放在這筆交易完成後周新到底有多少錢上面。

而華爾街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則想方設法聯繫NewPay,希望有白衣騎士出面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2008年對華國來說是難忘的一年,種種大事都集中在這年發生,從年初的雪災到年中的地震,再到奧運和全球金融危機愈發嚴重。

周新在雪災中捐了五千萬,在地震捐了價值5億rmb的物資,雖然有不少聲音說周新應該捐更多,但這種聲音沒能形成氣候。

2008年結束後,周新能意識到和阿美利肯之前的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ASML的EUV原型機已經造出來了,明明進度應該更快的新芯光刻機卻被一些關鍵技術節點給卡住了。

周新有預感,他們和EUV LLC之間的合作關係大概率要結束了,EUV LLC的配合程度明顯下降。

當然他並不怕挑戰,DUV足夠發展到7nm,在新芯主導下,華國的EUV技術進展並不能算慢,緊趕慢趕,早晚能攻克,又不是什麼天頂星技術。

周新現在有足夠的把握,阿美利肯在芯片上的限制策略大概率會落空。

“Newman,新芯霓虹那邊傳來消息,爾必達有意出讓股份或者生產線讓新芯接手。”胡正明說道。

這並不出乎他們的意料,新芯內部高層會議經常提到爾必達,存儲芯片是新芯薄弱的環節。

偏偏Matrix和小米每年龐大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又對存儲芯片有着不菲的需求。

這些需求最後都不得不交給三星和海力士,三星和海力士的價格要比爾必達更低,良品率要更高,他們沒有理由不選三星和海力士。

新芯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內部一直有聲音,要自己做存儲芯片。

周新不急,因爲他知道早晚爾必達都扛不住,與其另起爐竈不如直接接收爾必達。

“爾必達終於扛不住了。”關建英說。

回來述職的梁孟鬆說道:“他們都連虧了8個季度了,今年一季度估計最少虧2億美元,和去年同期一個水平。

扛得住纔怪,三星去年擴產,今年還要擴產,然後還要再降價,海力士也跟着降價,爾必達要被三星和海力士玩死。”

高麗的半導體企業都屬於把你幹掉,我再賺錢,沒把你幹掉之前,賺錢不重要,這招也是從霓虹廠商那學來的,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玩得比霓虹廠商還要嫺熟。

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12章 價格戰第105章 百人會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章 分享利益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67章 酸了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24章 估值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90章 Matrix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21章 合作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21章 合作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7章 反擊第13章 驚訝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345章 訪談第21章 看穿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13章 Quora金選請假條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96章 質疑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4章 估值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40章 IPO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97章 畢業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12章 價格戰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64章 在申海第311章 定價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23章 CAAS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09章 連環雷第10章 離京前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3章 一口回絕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67章 MIPad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
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130章 工藝難點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12章 價格戰第105章 百人會第46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章 分享利益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67章 酸了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24章 估值第71章 新興投資的成立與困境第99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完第366章 小米在擴張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90章 Matrix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21章 合作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21章 合作第292章 各方動向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7章 反擊第13章 驚訝第291章 真小人和僞君子第345章 訪談第21章 看穿第58章 最好的機會第113章 Quora金選請假條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347章 競爭對手第296章 質疑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324章 估值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40章 IPO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176章 企業類即時通訊軟件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18章 彎道超車第47章 反響強烈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24章 電子社區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97章 畢業第104章 曹永羅回國見聞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285章 臉書 臉聊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312章 價格戰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339章 環球同此涼熱第164章 在申海第311章 定價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322章 聯合研發機構第123章 CAAS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09章 連環雷第10章 離京前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3章 一口回絕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20章 蓋茨要見我?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367章 MIPad第364章 弱肉強食的世界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87章 首周銷量(6K)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