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悲哀

“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漢芯一號確實涉嫌造假呢?”胡正明問。

周新斬釘截鐵道:“公開,我們同步召開發佈會公開這一切,並且在公開場合譴責交大的這種行爲,從陳進到他的研發團隊再到幫他做技術鑑定的專家學者們挨個公開。

我會盡一切可能把這件事鬧大。”

胡正明沒有想到周新如此堅決,他雖然在阿美利肯呆了很多年,但是本質上他依然是華國人,對於這件事希望把事情解決維持明面上的體面:“這樣會不會把我們和華國方面的關係鬧僵。

我參加漢芯一號的發佈會,有大量級別不低的官員爲漢芯一號站臺。”

周新其實也想過要不要在陳進剛加入交大的時候就通過匿名舉報的方式提醒交大方面,說陳進簡歷存在虛假成分,對方在摩托羅拉和IBM工作過,但是並沒有擔任過芯片設計工程師。

後來周新放棄了這個想法,爲什麼?周新認爲與其在那個時間把這件事阻止,不如等漢芯一號出來後,把它作爲學術界的標誌性打假事件。

到了他這個級別,已經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隨心所欲不逾矩了。

周新說:“教授,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和申海方面通氣,然後再和交大通氣,悄悄就把這件事給處理了。

但是如果這樣做,大概率這個鏈條上的人都不會受到應有的懲罰,未來還有可能造成類似的事情反覆發生。

我們這次在漢芯一號發佈會結束後就意識到它有可能有問題,是因爲我們知道陳進的職業經歷和芯片設計不相關,如果未來再發生類似的事情,沒有這樣的巧合讓我們知道的這麼早,等到後果嚴重之後再發現嗎?

等到更加嚴重的後果產生後,在矯枉必須過正的思想下,可能會造成華國停止對所有芯片研發項目的資金支持。

不如這次就從根源上警告存在類似想法的人,在做之前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漢芯最後被曝光之後,芯片領域的學術界確實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反而是產業界開始搞類似的騷操作。

周新繼續說:“至於因此造成新芯和申海市方面合作上的嫌隙,又或者是和華國層面的嫌隙,我認爲這件事應該分成兩個方面來看,首先受到影響的個人,他們肯定會對我們產生不好的想法。

這種想法是否能夠影響到新芯在華國的投資和經營?如果就因爲極少數人的反感,這種反感還是因爲我們做正確的事導致的反感,能夠影響到新芯科技在華國百億美元規模的佈局,那我認爲我要重新審視華國的營商環境了。”

最後那句話並不是戲謔或者威脅,而是周新真實的想法,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百億美元的規模都非常誇張。

周新繼續說:“教授,你不用太擔心,這件事再怎麼樣也只是侷限在很小的範圍內,對新芯科技整體不會產生影響的。”

周新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和胡正明達成一致後,周新從曹永羅那裡搞來了兩片漢芯一號的原片,曹永羅在跨國電話裡說道:“漢芯的價值確實高,我聽他們專業人士說過,漢芯可能爲我們國家減少上百億的外匯損失。

從2000年開始我們每年要花上百億rmb進口DSP芯片,漢芯一號後續實現產業化後,在這上面的外匯可以節約很大一塊,所以科技司那幫人才會這麼上杆子跑到申海去參加漢芯的發佈會。

漢芯和新芯聯手,未必不是一種強強合作。”曹永羅說。

曹永羅身處鵬城,他的消息來源主要是燕京,自然不知道漢芯的問題所在。

新芯科技在收到漢芯一號之後在申海留了一片自己做測試,然後把另外一片寄到硅谷,提供給周新,周新在硅谷這邊找專門的測試機構做測試。

周新在收到漢芯一號後暗自感慨曹永羅的神通廣大。周新作爲業內人士,當年聽說過很多漢芯一號相關的傳聞,他知道漢芯一號的原版芯片一共只有10片。

陳進就從國外買了10片然後把摩托羅拉的logo磨掉換成了漢芯的字樣,這數量搞的和仙俠小說裡的天材地寶一樣珍貴了。

10片曹永羅能搞來2片也是不容易。

周新屬於是有了結果去找答案,找專門機構測一下一週時間都不用。

Matrix的品牌就是找摩托羅拉買的,漢芯一號就是摩托羅拉的568芯片,周新把摩托羅拉方面找來做佐證,順便找他們來聯合起訴陳進還有涉及到的主體和個人也是很輕鬆的一件事。

“教授,你看了我發給你的調查報告嗎?”

胡正明說:“看過了,陳進的行爲比我預想的還要惡劣。

我們也做過測試,我本來以爲漢芯一號只是沒辦法達到他們宣傳的標準,在測試過程中也確實發現漢芯一號沒有達到宣傳標準。

比如漢芯一號並不能實現演示中所提到的MP3播放和指紋識別功能,它也沒有208只管腳,只有144只管腳等等。

結果我沒想到芯片本身居然是直接用的摩托羅拉的DSP芯片。

這太誇張了,陳進的行爲遠超我的想象,這是怎麼通過技術鑑定的?中間的流程一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胡正明很憤怒,對於這種行爲。

胡正明甚至感到悲哀:“當時給陳進站臺的我都認識,鄒院士,他是做材料出身,他當年可是原子彈核心元件甲種分離膜的核心研發人員。

後來他去科學院申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當所長的時候,那時候我第一次來燕大講學,他聽說之後執意讓我去他們那講課。

他不應該看不出漢芯的問題,怎麼會讓它就這樣通過了驗收,還說符合國際一流標準呢。

包括許居衍我和他也認識,之前華晶在成立的時候,他擔任華晶的總工程師,我和他聊過圍繞華國芯片產業聊過好幾次,鄒世昌看不出來是有可能的,畢竟他是做材料化學出身,可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但是許居衍可是華國成立後第一批半導體人才,他從56年開始接觸集成電路,他不可能看不出來漢芯有問題,這是怎麼了?”胡正明說到後面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56年華國剛成立沒多久的時候,由黃昆和謝希德兩位前輩大牛在燕大開了個半導體專業化培訓班,這個班裡有後來中芯國際的董事長和創始人之一王陽元,有電子工業部的總工程師,同時也有許居衍。

周新說:“也許在華國芯片產業進展緩慢的二十年裡,大家的初心早就變了。

你剛剛也說了許居衍之前是華晶的總工程師,華晶失敗纔有的華虹,見過的失敗多了,心境也會不一樣的。”

胡正明長嘆一聲:“我支持你把這件事鬧大,連院士都配合他們,不鬧大未來還指不定鬧出什麼幺蛾子來。”

胡正明繼續說:“還好你發現了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之間的聯繫,要不然我們光是從芯片本身出發還拿漢芯和陳進沒有辦法。”

對漢芯來說,他們完全可以說沒有達到宣傳的水平,這是正常範疇,是因爲宣傳需要。

但是漢芯一號和摩托羅拉的DSP芯片除了logo完全一樣,這是無論如何都解釋不通的。

胡正明提醒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這兩塊樣品芯片是從哪裡來的?來路不正的話,我怕交大那邊不認,說這不是漢芯一號。”

周新說:“你放心,這是交大拿給信息產業部備案的樣品,我會讓信息產業部那邊找到備案的申報表並且出函,把這件事跟信息產業部說清楚,他們估計巴不得趕快和漢芯還有陳進切割。”

周新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和曹永羅在電話裡說清楚後,曹永羅在電話那頭張大嘴巴:“周新,你可算坑慘我了,剛剛申海纔開了新聞發佈會,你後腳就要打他們的臉。

還要我配合你找信息產業部出函說明,這下真的把我也坑進去了。”

周新說:“你這叫什麼話,這件事早晚會被人捅出來,陳進把事情做的這麼粗糙,你以爲能瞞一輩子嗎?

這種事不可能在所有時間欺騙所有人的,早晚會有人發現,越早發現對整個學術界乃至行業的損害越小,對信息產業部來說也是做了切割,避免了後續追責追到他們頭上來。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我相信你能把這件事給圓回來的。”

曹永羅在電話那頭苦笑:“這件事真不好辦,我會盡量幫你找他們出函,但是我不能保證保密。

你知道的在這種機關消息傳的是最快的,我估計我前腳找人幫你們出函,後腳申海那邊就知道了。”

周新說:“知道了,我只要個函,有了函之後我的證據鏈纔算完整。”

事情和曹永羅預計的一樣,第二天信息產業部的函從燕京寄出來,新芯科技還沒有收到,申海方面就找上門來:“胡總,漢芯相關人員一定會處理,但是我們希望這件事的處理可以儘量低調。

不要搞的公開化,畢竟前腳我們才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對技術進行了認證,後腳就召開新聞發佈會影響不好。”

胡正明說:“抱歉,這件事不是我能決定的,周新說要親自處理這件事,所有證據都在他那,雖然他是我的學生,但是我沒有辦法左右他的決定。”

“您能勸勸他嗎?這件事如果公開的話會對申海的聲譽造成極大程度的影響。”

胡正明表示沒有辦法:“我勸過,勸不動,這不是我能夠阻止的。我只能說盡量幫申海這邊勸他別把事情鬧大。”

胡正明和申海方面拉扯的時候,周新已經在鵬城召開新聞發佈會了,由曹永羅擔任他的全權代表。

南方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出醜的是申海市,和我鵬城有什麼關係?

本來在城市層面鵬城就和申海是直接競爭關係。

曹永羅自己也是個知名企業家,在鵬城有不少的媒體資源,加上週新和摩托羅拉兩大加成,幾乎知名媒體的記者們都到場了。

摩托羅拉華國區的總裁還一臉茫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被總部安排來鵬城參加這個新聞發佈會。

整體氣氛非常嚴肅,現場幾乎只有黑白灰的色調佈置,曹永羅拿着一沓演講稿走上了演講臺,臉色極其沉重:

“今天由我代表周新先生在這裡召開新聞發佈會,對半個月前交大在申海召開的漢芯一號發佈會做一個迴應。

以下是周先生的原文:”

臺下的記者們有種預感,大事要發生了,申海的事跑到鵬城來開新聞發佈會。

牽扯到交大和周新,這不是大事是什麼?

曹永羅在臺上把事情講完後,背後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個簡短的視頻:

“漢芯一號經過了摩托羅拉內部測試,認爲就是摩托羅拉568系列的DSP芯片,它的源代碼是從摩托羅拉內網下載的源代碼,我們已經找到了幫陳進下載源代碼的員工,我們將追究這件事中所有涉及人的責任,包括申海交大這樣的涉事主體。”

臺下記者們不知道視頻裡的白人男子是誰,摩托羅拉華國區的總裁知道,是摩托羅拉的總裁高爾文先生。

曹永羅解釋道:“剛剛這位是摩托羅拉的總裁高爾文先生,同時我們也邀請到了摩托羅拉華國區的總裁羅伯遜先生到場,後續會由摩托羅拉方面追索陳進博士法律責任。

我接着念周新先生的話了:

漢芯事件對華國的科研和技術創新信譽造成了嚴重損害,這不僅僅是陳進一個人的問題,也不僅僅是陳進的研究團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舉報陳進的問題,更是整個流程鏈條上的問題。

我想問技術鑑定組的各位專家,你們是怎麼認證漢芯一號是原創?陳進從摩托羅拉盜取的源代碼,他根本就不知道源代碼的含義是什麼。怎麼就讓陳進在新聞發佈會上聲稱漢芯一號做到了很多摩托羅拉原芯片都實現不了的功能的”

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337章 交易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17章 售價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89章 A1E芯片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34章 聖誕節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72章 終章第319章 含金量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3章 驚訝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06章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7章 反擊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6章 riot拆分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96章 銷量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06章第269章 被坑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23章 CAAS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11章 定價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80章 三條路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264章 公有云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06章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64章 在申海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338章 引爆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05章 ipod發佈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47章 反響強烈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
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48章 供應鏈的鏈主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294章 試探底線第118章 一魚多吃的高盛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100章 NewPay的突飛猛進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348章 東京購物第193章 新芯科技的又一員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337章 交易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283章 支付戰爭第17章 售價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89章 A1E芯片第157章 給華國互聯網人的建議(4k)第34章 聖誕節第84章 發佈會上第225章 去舊金山前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372章 終章第319章 含金量第115章 世紀交易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3章 驚訝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97章 開發者大會第237章 周新接受採訪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9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轉型第214章 開始忽悠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106章第204章 還是太年輕了(4K)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37章 反擊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26章 riot拆分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196章 銷量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172章 爲什麼總是Newman?第354章 一些吐槽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106章第269章 被坑第275章 時隔多年的查理羅斯秀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290章 互聯網空間的戰爭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123章 CAAS第59章 1999年的ASML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98章 Newman的查理·羅斯訪談節目2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311章 定價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139章 在紐約的日子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280章 三條路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264章 公有云第240章 去獅城的目的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06章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64章 在申海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338章 引爆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05章 ipod發佈第177章 天馬行空的設計第47章 反響強烈第63章 電子支付的前景第201章 風雨欲來(4K)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5章 承上啓下的發現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