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舉人的信

餘額不足

翌日一早,女神醫高文心小姐脫了樂藉,被一頂小轎悄然接出城去。

晌午,禮部尚書王瓊被皇帝恩旨赦免出獄。白髮蒼蒼的王尚書一出刑部大獄,便猶如凱旋而歸的英雄般,被趕來迎接的官員們圍起來噓寒問暖,那番作派真是轟轟烈烈.朝中官員來了大半,三位大學士雖然不方便露面,也遣人送了賀儀。

尚書府上大排筵宴,一班有文采的官員,不免分韻鬥詩、恭賀奉迎一番。酒至半酣,王瓊端起杯來走到大廳中央,團團一揖道:“諸位同僚好友,王瓊觸犯天顏,犯罪入獄,多虧諸位好友多方施以援手,王某才得脫牢籠,王某真要多謝諸位了。這一杯酒,老夫敬大家!”

王瓊說罷,舉起杯來一飲而盡。他雖在家中設酒答謝諸位同僚,仍謹守着禮儀,爲先帝穿着一身重孝,白髮白鬚,滿面的正氣。前來賀喜的官員見尚書敬酒,紛紛起身應和。

吏部尚書馬文升笑道:“王尚書道德文章,天下敬仰,身爲禮部尚書後更是克盡職守,那日爲了勸誡皇上守禮,一時激憤衝撞了聖駕,原本算不得什麼大事,縱然我等不上書求免,皇上也一定會赦了大人的。”

王瓊聽吏部天官如此讚譽,不禁欣然一笑,走回席前坐下道:“馬尚書過譽了,我華夏上國乃禮義之邦、食禮之國.聖人創五禮,我等便該懂禮、習禮、守禮、重禮。此乃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的大事,身爲臣子的豈能見君有過而不言?但能勸得皇上守禮,漫說坐牢,縱是一死那又如何?”

王鏊連連點頭稱善道:“聖人以禮明德,以禮敬德,所謂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大人犯顏直諫堪稱百官之表率,我等上折求恕,乃是份內之事”。

右都御史、總督宣化、大同、山西軍務的兵部侍郎劉宇劉大人聞言忽道:“據下官所知,皇上親軍侍衛統領楊凌楊大人今晨曾向皇上爲大人求情,他是皇上跟前的紅人,說不定此番大人出獄出力最大的便是楊大人呢”。

王瓊聽了拂然不悅,冷笑道:“一介孺口小兒,仗着是東宮舊臣,得以出入朝堂之上,他懂得什麼?哼!老夫規勸皇上回殿守靈時,就是他讒言阻止,老夫一怒之下才使硯擲他,他豈會爲老夫求情?”

楊芳聞言道:“楊凌進言爲尚書大人求情,此事確是有的,不過......依本官看來,他必是見尚書大人入獄,羣情洶洶、百官憤怒,爲免自已成爲衆矢之的,才這般惺惺作態!”

刑部侍郎趙簡之一拍大腿道:“正是,老大人在獄中這幾日想必還不知道,那楊凌還向皇上進言,着天下富省官員不得在本省任職,美其名曰杜貪防污,如今鬧得是烏煙瘴氣、一塌糊塗”。

“甚麼?”王瓊驚怒道:“治世之道,不以法令爲亟,而以教化爲先。若要杜貪防污,該當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以制度戒貪,何如以道德教化?這不是捨本逐末嗎?”

工部尚書徐貫瞧見周圍官員論及楊凌提諫的這條新政大多頗有微辭,心中暗喜,他微微一笑道:“王尚書說的是,善法令禁於一時,而教化維於可久,此等經國之論,豈是他區區一個同進士出身的秀才懂得的?”

吏部侍郎焦芳原本在吏部任職,是王瓊的老部下,迫於顏面不得不來道賀,但他心胸狹窄之輩,王瓊出於私心曾經打壓於他,焦芳一直耿耿於懷,此時冷眼旁觀,見他們對新帝寵信楊凌,使他竄升迅速大多心懷嫉恨,心中不由暗暗冷笑,悄悄打起了自已的算盤。

兵部尚書劉大夏蹙着白眉道:“嗯,老夫也覺得那小子鬧騰的有些不象話了,昨兒皇上突然出宮去了西郊皇莊,夜裡西郊山谷中彩霞漫天,神機營左哨軍奉聖諭駐紮在那裡,今日朝上老夫問起昨日之事,皇上竟說是觀看夜間演武,依老夫看,嘿嘿......”。

劉大夏說到這裡住口不語,只是不斷搖頭。

王景隆和他那幾位知交好友坐在廳邊自成一席相陪,聽了他們說話,趙雍笑道:“諸位,聽到了麼?如今朝中百官對那奸佞多有不滿,只是可惜拿不住他不法的實據,我等若能立此奇功,豈不快哉?”

楊霖搖頭道:“難,朝中百官誰不耳目靈通?他若有岔子,早該被人揪住了。”

趙雍冷冷一笑道:“趙老弟,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楊凌奸詐狡猾,行事小心,才叫人尋不得他把柄,找不到把柄,我們不能送他一點麼?”

王景隆聽了奇道:“這要如何送得?楊兄可有甚麼妙計?若有真憑實據那也罷了”,他壓低嗓音道:“若是僞造證據陷構大臣,這可是大罪呀”。

趙雍冷笑一聲道:“順卿,若非楊凌激怒令尊,老大人豈會一怒之下驚了聖駕?老人家年逾七旬,還要受牢獄之苦,身爲人子,這仇若是不報,真是枉爲昂藏七尺的男子漢了”。

王景隆被他激的臉一紅,急忙說道:“小弟怎麼不想着替家父出這口惡氣?只是實無憑據奈何的了他呀!”

趙雍傲然笑道:“辦法還不是人想出來的?你前兩日曾去楊府託楊凌爲世伯斡旋,今日正好借這個因由上門謝恩,主動與他攀交,哼,待和他廝混的熟了,我們再見機行事”。

他說到這兒也低下聲音輕輕地道:“便真的找不到,那便栽些髒物給他,到那時扼其七寸、百官彈劾,還扳不倒他麼?只要做的巧妙,他有什麼證據說是我們栽髒?”

趙雍的父親是吏部侍郎,這個衙門整治人的手段趙雍多少也聽過一些,他對楊凌倒是沒有私人恩怨,只是早聽得父親和叔伯長輩們對楊凌頗爲不滿,認定他不是個好官,想做個仗義除奸的英雄。

王景隆聽了先是一喜,想了一想忽又作難道:“可是......楊凌明日便去督造帝陵,難道我追去帝陵攀交不成?”

趙雍剛剛想出一個足以讓楊凌倒臺的重罪,一聽這話更加歡喜,不禁眉飛色舞地道:“甚好,他不在家,府中只餘一班沒有見識的女眷,更方便我等行事了”。

王景隆翻了翻白眼,沒好氣地道:“趙兄,楊府只餘一班女眷,我如何能登門拜訪?”

這一說趙雍也呆了,楊霖卻呵呵笑道:“我有法子了,今天皇上不是脫了犯官高廷和的女兒樂藉身份,貶入楊家爲奴麼?嫂夫人纏綿病榻久矣,一直尋不得良醫,王兄今日可去楊府答謝一番,然後提及想攜妻診病,諒來楊凌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如此一來他縱然不在家,王兄豈不是也可登堂入室了麼?”

楊霖聞言大喜,讚道:“不錯,此計甚妙,順卿且依計行事,待摸清楊家底細,再徐圖之!”

王景隆聽了也不禁不喜,不知爲何,心中忽地翩然躍上兩個楚楚動人的美婢倩影來。

陽光下富有江南風韻的高府花園明媚俏麗,轉入那道已被蒼苔染成碧綠色的石門,腳步輕輕一動,九曲迴廊下水池陰影處的叢叢金紅色的游魚便聞聲攸然游去,逃向草叢深處。

假山石上垂下藤蘿無數,從池塘上憑空搭起一道簾蓬,直連到曲折石廊上的根根橫柱上,將陽光掩住,只在枝葉間瀉下無數斑駁陸離的光影。

這樣靜謐優美的景色,楊凌卻全無心思欣賞。昨夜他護送正德皇帝回京,早上派親兵隨劉瑾去教坊司傳了聖諭,護送高家小姐回來,他卻奉命留在了宮中。

楊凌還道小皇帝又有什麼貪玩的主意,想要支使他去做,想不到散朝後正德皇帝卻告訴他,朝中大臣對他滯留京城不奉差使多有不滿,要他明日即趕赴泰陵,楊凌無奈只得答應。

如今的身份地位他已甚是滿足,也不想再求聞達,只想多些時間陪伴幼娘,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他不是含着金飯匙出生的王侯公子,想要有份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些事,就必須得去做的。然而泰陵完工至少也得四個月,他還有多少個四個月可以消磨?

楊凌想着心事,一下下向前走着,正覺難以開口對幼娘說出離開的話來,忽地聽到悠悠揚揚若有若無的一陣琴聲叮咚傳來,他知道那是雪裡梅在撫琴,停下腳步傾聽了片刻,心中愁緒更勝,楊凌不禁悠然一嘆,繼續向前走去。

石廊綠葉掩映,一踏進來便覺涼爽幽靜,楊凌拐過一角,忽見曲廊探出半彎,懸在水上築了個荷葉狀小亭,亭蓋翠綠,四柱卻是木材本色,顯得古色古香。

亭下池水盪漾,池上俏生生一個人兒憑欄而坐。她一襲青衣,雙手扶着欄杆,下巴優雅地搭在手背上,臨水照影,秀髮如墨,額上只繫着一條白綾。

楊凌不覺放緩了腳步,那青衣少女聽到腳步聲忽地回頭望來,楊凌見這少女似是從未見過,不覺怔了一怔。

那少女回頭瞧了他一眼,忙站起身來匆匆走上兩步,向他盈盈拜倒道:“文心已候着大人多時了,大人的大恩大德小婢此生無以爲報,請大人受小婢一拜!”說着跪在地上端端正正磕了三個頭。

楊凌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少女就是自已救回來的那位女神醫,他連忙虛扶了一把道:“小姐請起,切勿如此稱呼,楊凌實在慚愧的很,未能讓皇上赦免了你,可是如今這奴僕的身份只是用來應付外人的幌子罷了,女神醫名滿京師,楊凌是絕對不敢以婢女相待的”。

楊凌一邊說,一邊打量她,昨夜她額上流血,臉有淚痕,披頭散髮滿面漲紅,早上睡醒時也難看的很,這一打扮起來可就耐看的多了。

她的五官不算絕美,既沒有幼娘那般嬌俏、也憐兒那般妖媚,但是眸正神清,由裡到外周身上下都給人一種纖塵不染的感覺,那種風華卻非僅憑相貌便可具備的。

高文心輕輕起身,低聲道:“高家逢難,小婢家破人亡,如今已是無家可歸的人了,大人救了我,這份恩德便是山高海深,何況聖旨是那般容易更改的麼?大人能做到這樣地步,已是小婢想都不敢想的結局。小婢也不敢再存癡念了,只想做楊府一個小婢,高文心三字,從此不提也罷”。

楊凌昨夜見到她時,這少女也如尋常女子一樣,驚慌失措驚駭欲絕,想不到現在神情沉靜如水,言談落落大方,與昨夜竟判若兩人。

楊凌聽她如此說,心中不由暗暗叫苦,家裡一個玉堂春、一個雪裡梅已經身份尷尬不清不白的了,要是再摻和進來一位女神醫,那楊家的後花園可真的太熱鬧了。

楊凌忙道:“左右不過是一個空虛的身份,小姐何必介懷?我知道小姐是許了鄰村李員外家公子的,回頭我便着人去與李公子知會一聲,早日接你過門完婚”。

高文心嘴角露出一絲似譏誚、似自嘲的笑意,淡漠地道:“大人,李公子家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他又是堂堂的舉人身份,你認爲他會娶一個犯官之女、一個進過教坊司的女人麼?”

說到這裡,她原本平靜的眼神忽然涌上一層霧氣,悲傷地望着楊凌。楊凌頓時語塞,躲閃着她的目光道:“小姐一介女流,無妄之災從天而降,你又哪有力量抗拒呢?凡有幾分天良,誰又會忍心苛責與你?這樣吧,我立即修書一封,說明原由,着人送去李府”。

高文心張了張嘴,還未及說話,楊凌已轉身急急去了,高文心怔怔地佇立半晌,才悽然嘆道:“世事冷暖,人情如霜,文心到此地步已經不堪之極了,楊大人,你又何苦多事,讓我再蒙羞慚?”

楊凌想不到救了人還有一堆爛攤子要自已收拾,如今他住的是高家的宅子,無論高文心是小姐還是丫頭,待在這兒都夠叫人彆扭的。

其實他心中也忐忑不安,不知道那位李舉人是否在乎高家落難,是否在乎高小姐進過教坊司,如今他也是急病亂投醫,只希望能憑着自已的身份和聲望,修書一封講明經過,希望能讓那位舉人老爺相信。

楊凌回到書房,急急地寫了封信,交給老管家要他立即赴李府一趟,老管家一輩子待在高家,雖說如今高家落了難,可是對舊主仍極有感情,一聽楊大人要撮合小姐與李家完婚,立即取了書信興沖沖奔李家村去了。

楊凌剛剛遣走管家,王景隆就攜了四色禮物登門拜訪來了。楊凌瞧他上次忍怒含恨,軟語相求的模樣,只道王瓊一出獄,這位王公子是再也不會上門了,想不到王尚書剛剛開釋,他便來道謝了。

王景隆存了“結納”之心,這番神情動作可就自然多了,再不是上次登門那種敢怒而不敢言的表情。楊凌也不想與門生故舊遍天下的王尚書結仇,見這位王三公子十分的熱情,也不好失了禮數,連忙奉茶款客,場面話不鹹不淡的嘮了半天,王景隆才話風一轉,提出要攜妻子上門求醫,請楊家這位女神醫爲她診治。

楊凌這才恍然,只道他是因爲這個緣由才前倨後恭,本來對他的態度還存着幾分疑慮,這時也頓時釋疑。

他略一盤算,如果李家公子見了自已書信肯接納高小姐,爲了掩人耳目,不致讓幼娘生病的事被人揭穿,還是要三不五時的請高小姐到府上來的,幼娘本來就沒有病,這個順水人情不妨送於王景隆,當下一口答應。

王景隆又敘談一會,見今日楊凌會客,廳下只有四名家僕侍候,並未喚出上次見過的那兩位美婢,知道今日無緣得見了,只好悵然若失地告辭離去。

楊凌送走王景隆,在書房又坐了會兒,喝了兩杯茶的功夫,老管家就急匆匆地趕了回來,楊凌見了大喜,連忙把他迎進來問道:“老管家,書信送到了麼?李家公子怎麼說?”

老管家氣得臉色脹紅,憤憤地道:“老爺,小人拿了您的書信趕去李員外府上,李家居然象避瘟神似的,連門都不讓我進,只叫我將書信從門縫塞進去,老奴候了小半個時辰,李家公子才寫了封信,又順着門縫兒塞出來,從始至終,居然連面都不見”。

楊凌聽了老管家這話不禁心中一沉,他急忙要過那位李公子的回信,展開來仔細讀了起來。這封信是一封典型的文言文,文字偏僻、內容高深,這位假秀才讀着那位真舉人文謅謅的書信還真的頗爲吃力。

楊凌一個字一個字看了半天,才大致明白了信的內容。這位李公子的信中絕口不提高家遭難的事,也不提高小姐進過教坊司的事,信中先講了一通女子應遵守的禮義廉恥,後邊又自豪地從李家上五代至今出仕入宦的光輝事蹟,最後很客氣地問了一句,大人是要我這個舉人做你家婢女的夫君嗎?

楊凌看完了頓時噎在那裡,他正發呆的功夫,韓幼娘喜孜孜地趕了進來,說道:“相公,我今早做了酸梅湯鎮在井裡呢,你要不要喝上一碗?”

楊凌拭了把汗道:“嗯......幼娘啊,去給我拿套褥子涼蓆夾被,相公今晚不去後院了,就在這書房裡睡”。

第410章 應變第18章 除夕烽火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309章 蜀道難行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429章 各出絕招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48章 糊塗升官第53章 錦衣提督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113章 不做君子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18章 除夕烽火第201章 毒因欲起第95章 舉人的信第220章 歡喜冤家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17章 人性本惡?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223章 表兄風流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8章 惹上官司第38章 長夜漫漫第376章 霹靂震雲開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225章 妒後第59章 培養海盜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79章 奸詐兄弟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285章 海上談判第43章 錦衣百戶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189章 君行塞上第348章 除草先尋根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440章 秘密第275章 聖喬治旗第12章 拖得拖得第466 三個條件第311章 三探獄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208章 談笑用兵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41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各自籌謀第72章 廷杖十奸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457 捕蟬第463 訓妻VS虐夫第87章 正德頒詔第44章 明月難圓第416章 唯一選擇第257章 開拔!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51章 五箭連珠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318章 回家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335章 皇庵護法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2章 偷渡時空第82章 黃米白米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422章 飛蛾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7章 青蛙理論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372章 戰地玫瑰第337章 跳大神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158章 各取所需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90章 焦芳用計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360章 運籌軟禁之中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6章 走出山坳
第410章 應變第18章 除夕烽火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309章 蜀道難行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429章 各出絕招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48章 糊塗升官第53章 錦衣提督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113章 不做君子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18章 除夕烽火第201章 毒因欲起第95章 舉人的信第220章 歡喜冤家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217章 人性本惡?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223章 表兄風流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8章 惹上官司第38章 長夜漫漫第376章 霹靂震雲開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225章 妒後第59章 培養海盜第177章 正合朕意第379章 奸詐兄弟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285章 海上談判第43章 錦衣百戶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189章 君行塞上第348章 除草先尋根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440章 秘密第275章 聖喬治旗第12章 拖得拖得第466 三個條件第311章 三探獄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208章 談笑用兵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41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各自籌謀第72章 廷杖十奸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457 捕蟬第463 訓妻VS虐夫第87章 正德頒詔第44章 明月難圓第416章 唯一選擇第257章 開拔!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166章 兵出正奇第51章 五箭連珠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318章 回家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335章 皇庵護法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2章 偷渡時空第82章 黃米白米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422章 飛蛾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16章 愛的謊言第17章 青蛙理論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372章 戰地玫瑰第337章 跳大神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158章 各取所需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90章 焦芳用計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360章 運籌軟禁之中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6章 走出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