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

昆明,大學士郭之奇被馬吉翔和王坤氣得都想拿刀殺了這兩奸賊。

郭之奇從廣東冒着生命危險輾轉回到昆明後,便將廣州收復、滿州將軍哈哈木全軍覆沒,清平南王尚可喜連同其子尚之信被殺,靖南王耿繼茂反正,總督李率泰被殺的詳情向永曆一一奏明,請按制冊封耿繼茂爲歸義王,按大功晉周士相爲親王,以節制廣東諸軍,興師入廣西勤王。

不想,首輔馬吉翔卻因爲周士相從未賄賂過自己,且從來沒有向朝廷進過任何貢物便極力阻攔此事,他對永曆道:“親王國之重爵,不可輕封。晉蜀昔以滇黔來歸、復以勤王之功方得封。今士相止復粵省,若酬親王,他日當以何賞之?”

周士相所立功勞之大,已不下晉蜀二王。以一軍之力,斬一王反一王,又斬滿州將軍以下兵丁兩千餘人,殺總督以下官吏上百,俘虜總兵以下官員不計可數,實打實的收復了一省之會,這功勞遠比當年晉王兩蹶名王要大得多。論功,晉親王乃理所當然之事,可是永曆卻不想封周士相爲親王,因爲他實在是捨不得王號封爵,然郭之奇卻不能體察他這天子內心,一力爲那周秀才請封,且所言又是句句在理,更要緊的是,若依郭之奇所言,周士相得了親王號後便能立即整兵入廣西往雲南來勤王,這無疑就使朝廷安危多了一份保障。

自孫可望降清,清軍大舉攻入貴州後,永曆日夜擔心的便是清軍哪一天會突然殺到昆明城外,因此他盼勤王之師的心思便如久旱盼甘霖一般,巴不得各地明軍都來雲南勤王,保他這天子無事。可勤王之師卻要親王封號來換,這就讓永曆很是不高興了,倘若人人來勤王,人人都要親王號,那這親王豈不也太不值錢了些。

一方面捨不得親王封號,一方面卻又想讓人家來勤王,關鍵的是人家現在所立功勞也夠封親王,所以面對郭之奇的振振有辭,永曆真是很猶豫,幾次差點忍不住要說那便封了吧。正爲難時,馬吉翔這番話卻讓永曆一下收起任何要封親王的念頭,是啊,周士相年紀尚輕,如今只復了廣州,朕便要封他爲親王,那他日後若再復了一兩省,朕拿什麼封他?學那滿州胡夷般授個攝政王給他麼?功高可是震主啊,孫可望這個國主的教訓可不遠。

“士相封親王之事,朕意不可。”

“聖上三思啊!”

見皇帝聽了馬吉翔的話不肯封周士相爲親王,郭之奇心下大是着急,正待再勸,不想司禮監王坤卻又上來進了讒言,道:“士相驟得大功,氣傲性慢,當日復香山即恃功挾朝廷名爵,故老奴以爲親王事當緩晉之,免其以爲朝廷怕了他,亦或求着他,反失了臣子本份。”

王坤原本倒也不想和郭之奇唱反調,他雖無能,貪生怕死,可也知道廣東那邊有強軍興起對大明可是好處多多,一個親王封便封了吧,只要那周士相能夠率軍來勤王便行。可馬吉翔不住朝他打眼色,示意他也反對此事,念馬首輔那邊給自己也謀了不少錢財,內外又皆知自己和馬吉翔是同黨,所以王坤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便只得違心一說了。

王坤這話說的比馬吉翔還要狠上兩分,他不說周士相持功跟朝廷要官的事還好,一說永曆更來氣了。

上回廣東報捷,永曆大喜之下本是要封周士相爲國公的,結果就是因爲這要官的事,一下降了兩級只授了個興平伯。這事原本倒也淡了,永曆事後想想也有些愧疚,覺得對周士相還是虧欠了些,畢竟人家在廣東爲朝廷立了大功,只給個伯爵未免顯得他這做皇帝的太小氣。

可永曆生性卻是個犟性子,認定了的事一百頭牛都拖不回。犟性子其實也不是壞事,壞的卻是永曆每每想出的念頭都於國於己十分的不利,是最下下乘的選擇。當年他幾次在清軍未至之前就棄城逃跑,任憑那些忠心的臣子如何死諫勸阻,永曆都不願意聽,最後落到淪落爲孫可望傀儡的下場。永曆也從來不肯承認自己的過錯,至少從不會在臣子面前當衆說自己這個做皇帝的不對,便是愧疚也只是私下裡自己感慨,容不得別人提。臣子有什麼做錯的,他更是能記上許久,直到自己淡忘或是故意不去想這事,但若有人提起,卻是瞬間就會再次發作的。

王坤打在桂王藩邸時就伺候永曆,自然知道這位皇帝的性子,所以他不跟馬吉翔一樣從日後考慮反對周士相晉親王事,只將從前他做的讓皇帝不快的事情再提一下,便能收到比馬吉翔所言還要好的效果。果然,永曆不快了,怎麼也不肯封周士相爲親王。

“皇上,爾今國事艱難,清軍數十萬即將入滇,朝廷可用兵將不多,單靠晉王一人之力恐怕太過危險。此時多一分力量都是好的,廣東周士相麾下兵將數萬,且是擊敗滿州兵丁的強軍,若他揮師勤王,與晉王合力,雲南局面當不會崩壞太快。”郭之奇出於大局考慮,執意相勸。

馬吉翔卻冷冷一笑,道:“郭大人從廣東一回來便要力請封那周士相爲親王,卻不知得了廣東許多好處?”

聞言,郭之奇立時氣得滿臉通紅,指着馬吉翔怒斥道:“我爲興平伯請封王,全是出於公心,爲皇上,爲朝廷大計考慮,你安敢誣我!”

永曆再如何糊塗,也是知道郭之奇絕不是那種小人的,而馬吉翔的爲人,他這做皇帝的卻是很明白,因此便有些不快,狠狠瞪了眼馬吉翔,若不是他所言正合己意,只怕不免要訓斥他一番了。

馬吉翔也意識到自己攻擊方向錯了,輕咳一聲對永曆道:“皇上,其實非臣反對興平伯晉親王事,論功,興平伯足夠晉親王,然臣聽說清廷已派大軍入廣東征討興平,此時戰局未明,若興平不敵,朝廷卻已封他爲親王,那將來傳出來的便是我大明親王不敵清人的親王,於我朝影響頗大。”

永曆一怔,旋即明悟馬吉翔的意思,若此時就封了周士相爲親王,萬一他敵不過清廷簡親王濟度的大軍,那民間無知之徒就會說大明的親王打不過大清的親王,對明朝肯定不利。

王坤眼珠一轉,卻道:“若封興平爲親王,老奴卻不知正領軍在外的晉王會如何看此事。”

“這....”

永曆一個激靈,他知晉王李定國對同爲親王的蜀王劉文秀頗多猜忌,若叫他知道朝廷又封了一個親王,肯定會不滿的。而此間朝廷卻要一力仰仗晉王,卻不是仰仗廣東的周士相。輕重緩急,哪個更重要,他不能不慮。

想到晉王李定國正領軍對抗吳三桂,又想到自己前去拜訪蜀王時對方與自己所說的幾句話,郭之奇不由沉默,知道周士相封親王事怕是不成了。猶慮再三,他決定退一步,道:“皇上,便是不封興平爲親王,也當晉郡王,焉有功不賞!”

馬吉翔卻道:“莫待廣東再敗濟度捷報傳來,一併升賞?”

“唔...那便再等等?”

永曆這話是在徵詢郭之奇的意見,眼睛卻是看着馬吉翔的。郭之奇知道周士相封王事難成,皇帝現在想的是等廣東戰局分出勝負,說難聽點就是看看周士相有沒有命活下來,再考慮他的封賞之事。這皇帝,未免也太過寒人心了。

“臣告退!”

郭之奇失望從殿中退出,一路長嘆短噓,說實話,他其實並不相信周士相,可局面如此,卻又不能不希望太平軍能夠入廣西勤王,要不然單憑雲南一省,單憑晉王李定國一人之力,如何擋得住已入貴州的數十萬清軍。

卻不知廣東那邊,戰局究竟如何,已是五月了,算時間,怕太平軍和清軍已分出勝負,若太平軍勝,我這邊卻沒有爲周士相成功請封王,那可如何是好?.....轉而又想,若太平軍敗,那清軍必然已重新佔領廣州,那廣東局面便不堪收拾了。

成也好,敗也好,郭大學士都是憂心重重,真不知自己是怎麼從大殿一步步走到這裡的。突然,有一清脆的女聲喚住了他。

“郭學士請留步!”

“你?”

郭之奇停步轉身看去,卻見是一不認識的宮女叫他。

那宮女上前給郭之奇行了禮,爾後道:“奴婢是長樂郡主身邊伺候的,郡主知郭學士從廣東回來,所以叫奴婢一直在這等着,要是學士從皇上那出來,便請學士過去。”

想到那個救了自己一命的長樂郡主,郭之奇臉上難得有了些笑容,心道郡主倒是心急,好在我替她打探清楚了那土匪窩中的秀才究竟是誰,若她知道那秀才究竟是何人,怕是要驚喜連連了吧。

.........

咳咳,明天新的一月,若書友月票打賞給力,骨頭就再拼一回,爆個幾更。(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今天無更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284章 朕發誓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十章 萬歲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十三章 刁民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二百三十章 動搖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今天無更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284章 朕發誓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八十章 萬歲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二十七章 吏員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十三章 刁民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一千八十六章 瞞上不瞞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十一章 朝廷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