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

初七日,安親王嶽樂親率滿漢兵馬一萬三千人自正陽門出,經大校場再出外城上方門,浩浩蕩蕩開向溧水。

兩江總督郎廷佐、大學士額色黑、固山額真碩爾輝、江寧左佈政朱國治等文武官員出正陽門相送,恭祝安親王大軍奏捷,一舉擒拿大賊張煌言。

大軍出上方門時,嶽樂傳下軍令:“勿令海寇逃走一人,以左近郡縣酬有功將士!”滿漢將士聞聽此令,皆是精神振奮,俱呼大清萬萬歲。

隨同嶽樂進軍溧水的有滿州正藍旗都統穆裡虎、固山額真努力、都統索裡拜等,滿州披甲兵將8oo餘人。另有漢軍鑲黃旗下都統劉良佐、韓大勳、黃州總兵宋勇、徐州總兵張天福、揚州副將蔡起士、淮安參將丁之元等將。

劉良佐此人原和高傑、劉澤清、黃得功同爲明弘光朝江北四鎮之一,後以兵十萬降清,隨清豫親王多鐸進攻江南。順治五年封二等子爵,隨徵南大將軍譚泰剿叛鎮金聲桓、王得仁於江西,授散秩大臣。不過之後卻一直不被清廷重用,只於順治十年晉爲漢軍都統,但卻是個領俸祿無實差的旗下閒職。這讓劉良佐十分鬱悶,當年他降清時可是帶兵十萬,現在卻是個空頭都統,此中差距不可謂不大。

然而想到被清廷處死的劉澤清,劉良佐卻又感到萬分慶幸,畢竟他活着,劉澤清死了。本以爲這輩子就這樣了,不想老來卻來了機遇,安親王嶽樂向朝廷指名要他下江南。

嶽樂將劉良佐從旗下要來的原因是劉良佐曾參與過江南和江西之戰,對當地情形十分熟悉。另一個原因則是眼下滿州兵將凋零,清廷不得不開始啓用那些不被他們重用的漢軍將領,畢竟這幫漢軍將領雖說不是滿蒙大兵的對手,可用來對付明軍卻都是個頂個的好手。濟度在廣東的慘死一定程度上也打擊了滿州八旗的保守勢力,令得重用漢軍,以漢制漢的聲音再次高漲起來。

大軍出城前,爲了讓劉良佐賣力,嶽樂曾與他言道若能擒殺大賊張煌言,他便可以向朝廷保劉良佐爲江南江安提督,加總管銜。

江南提督現爲管效忠,但嶽樂已經知道皇帝已經下旨捕拿管效忠,改以樑化鳳爲江南提督,不過這個江南提督主要負責的是江南右(江蘇)軍務,而江南江安提督則爲江南左(安徽)各府軍務提督官。之所以有兩個提督之設,卻是清廷考慮到江南省轄境極大,境內不論是人口還是錢糧都爲中國屈,若以一人出任提督軍務,勢必權柄過大,有潛在風險,所以纔有江南江安提督一設。只是一直以來江南江安提督都空缺,江南左各府軍務由兩江總督直轄。去年,戶部曾有提議,將江南行省拆分爲江蘇和安徽兩省,若劉良佐能夠出夠江南江安提督,那必然就是任安徽提督。

單是一個提督便足以讓劉良佐爲之賣命,況還加一個總管銜呢。所謂加總管銜,乃是清廷給予地方軍政大員的一個特權,類似便宜行事,意轄境軍務和政務,該總管提督都有權過問,並先行處置,再報朝廷。論起來,權柄之重不下巡撫,甚至能和總督並肩。

安親王如此擡舉自己,劉良佐自是感恩戴德,鞍前馬後奔波效勞,忙得是不亦樂呼。諸綠營將領中,徐州總兵張天福是資歷最老的,當年在遼東隨祖大壽降金的明將張天祿便是他的同胞兄長。張天福這人卻是沒有沾過他哥哥的光,其以義勇從軍,積功至總兵。弘光朝時,大學士史可法督師,令張天福率兵屯瓜洲爲前鋒,結果清軍下江南,其兄張天祿一紙書信便招了張天福率所部六千人降清。時人皆嘆史閣部用人不明。

嶽樂部出了上方門後,便沿官道向溧水挺進。因存了擒殺張煌言之功換取皇帝對自己的寬恕,嶽樂進軍之心頗是急切,唯恐去的慢了又叫張賊跑掉。

安親王心急,可大軍行軍總要有個順序,有個章程,總不能一聲令下大傢伙一齊撒腿就跑吧。那樣的話,跑不了多遠,這兵就得自己瓦解掉。

嶽樂早年曾隨豪格平定過四川,在諸王年輕一代之中也算是翹楚之輩,很得滿州上下和皇帝、太后看重,要不然也不會能在議政王公大臣會議上壓了濟度一頭。南方戰局險危,皇帝先想到的也是他安親王,而不是其他年輕諸王。因此雖求功心切,嶽樂還是按着性子,並沒有出加快行軍的命令。

江寧通往溧水的官道要經過方山一帶,爲左山右水之勢,沿途盡是丘陵,小山連綿,過了方山又是秣陵關,整個山勢地形頗是險峻,很適合伏兵。因此行到方山下,都統索裡拜見此山雖不高,但山形險峻,官道至此變得狹窄,便建議安親王派一部在前爲先鋒,大軍在後,這樣避免有被伏擊的危險。

嶽樂聽了卻是輕笑起來,說道索裡拜未免太杞人憂天了,浙寇在溧水,海匪又在崇明,他們如何會出現在方山上。話雖這麼說,嶽樂卻還是納了索裡拜的建議,命都統穆裡虎領滿兵在前,漢軍綠營隨後。

穆裡虎領命後,便率滿兵騎馬在前。待滿兵過去一會後,嶽樂才令漢軍綠營跟進。

山上草木叢中,卻隱藏着一雙眼睛。一棵幾人抱不過來的大樹下,總旗額爾德木尼低聲咒罵幾句,然後問身邊的安軍使吳重山:“吳安使,韃子分了前後隊,咱們怎麼辦?要不要信號?”

吳重山搖了搖頭:“放他們過去,咱們的任務是堵住這邊的口子,其他的事交給友軍便是。”

穆裡虎領滿兵一路疾馳,很是順利,但越往山中行,穆裡虎就越覺得不對勁,因爲這山上未免太靜了些。

“籲!”

穆裡虎勒馬止住,於馬上四處探望,心下隱隱不安,總感覺兩側坡上的草叢中似乎埋有伏兵。(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五章 辮子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上要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三十七章 麻煩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監和文官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千四十九章 擲杯爲號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百零五章 亂象第五百一十三章 擒賊先擒王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帥錯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一千零八章 賊秀才先動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鋒營出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三百一十六章 將軍府做壽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五章 辮子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六百七十章 有違祖制第一百五十八章 滿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