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新會城中的震天誓言令得城外清軍士氣更是低迷,水師大營被焚後清軍營中糧草本就岌岌可危,尚之信孤注一擲決定強攻新會,雖得尚可喜事後同意,但遠在廣州的平南王除了派大將班志富前來爲世子壯聲勢外,卻是一粒糧食也運不過來。√∟,

三次強攻,除了損兵折將,軍中糧草消耗更是驚人,畢竟驅使士卒強行攻城必先使其吃飽,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將門出身的尚之信又如何能不知。

被太平軍炮火擊中陣亡的平南藩下副都統周元良曾在水師大火之後點計過軍中糧草,得出只夠維持三四日所需的結果。然而現在,清軍對新會的強攻已進行了八天,原本只能夠維持三四日所需的糧草是絕對無法維持這麼多天的,現在清軍卻依然守在城外,這代價便是大量隨軍民夫被餓死,當然,那些強攻死去的清兵也爲活着的人省下了一些口糧。

尚之信離開廣州時,廣州府奉總督衙門之命便在府縣徵集了三千多民夫供軍中差役。後尚可喜親自趕往新會,平南王爺親征,這軍中役使的民夫數目自然要隨之翻番。

據廣州府粗步點算,此次遣送軍中效役的民夫青壯總數達到了七千餘衆,這還不包括之前廣州府爲大軍籌措糧食時徵集的民夫數量。如此多的民夫被徵發至軍中,使得清軍規模從外圍看起來聲勢十分的浩大。

按清軍軍制,滿州八旗供給高於蒙八旗,蒙八旗又高於漢軍旗,而漢軍旗的供給又要高於綠營兵。

圍城大軍以尚可喜的平南藩下漢軍旗和耿繼茂的靖南藩下旗兵一部爲主,綠營爲輔,因此雖然廣東綠營兵人數佔了大軍一半以上,但在糧草供給上卻是漢軍旗兵消耗得更多。在漢軍旗的盤剝下,綠營兵的口糧便有限得很。爲了填飽肚子,綠營兵自然而然將盤剝的對象放在了比他們更低等級的民夫身上。

“拉夫子”對於普通百姓而言,無疑就是天降橫禍,這個時代無論明清哪方,對於軍中效命的夫子都是一視同仁同樣的虐待苛刻。被拉到軍中做夫子的百姓往往九死一生,十個能有一個活下來便算祖墳冒煙,祖宗顯靈了。

清軍尚未斷糧前,爲了讓民夫們有力氣做工,清軍多多少少還能讓他們吃個半飽,斷糧之後。這半飽便成了奢望。在大肆掠奪綠營兵口糧供旗兵食用,又想着用綠營去填新會這個無底坑,尚之信便停發了民夫口糧,甚至還暗示綠營將領讓部下去掠奪民夫們藏在身上的最後一點糧食,如此也好讓綠營兵們繼續充任攻打新會城的炮灰。

這個結果便導致大量本就處於半飢餓狀態的民夫被大量餓死,前兩天還好,民夫們都憑着口氣吊着,這幾日卻是開始大量的死人,光是擡到江邊丟棄的屍體就達上千餘具。剩下來的幾千處於嚴重營養不良。半死不活的民夫們也面臨隨時都會倒斃的危險。

民夫們不是沒有人想過逃跑,可在清軍的嚴密監視下,逃跑者的下場更加悲慘。有膽大的不願做餓殍的民夫趁着深夜不要命的往江邊跑,可等跑到江邊的卻是寥寥無幾。能成功跳江又能活着游出去的更是屈指可數。

清軍中不是沒有人建議過將這些民夫遣散。免得他們無謂死在這裡。但這一建議卻被尚之信狠心拒絕,他對諸將解說的理由是不容軍情外泄。他道眼下各地都知大軍圍城數月不克,突軍中大量遣散民夫,叫各地士紳百姓知道會如何作想?

一句簡單的不容軍情外泄便決定了數千名民夫的悲慘下場。夫子營中每日哀號的慘象令得清軍也不忍入營探看,只叫營中將死去之人拖至江邊丟棄,如此做法令得這譚江裡的魚蝦倍加肥美起來。

有清軍將領更往深處去想。世子留着這麼多快餓死的民夫在軍中,怕也有效當年祖大壽或是去年由雲龍之舉的用意吧。

前明崇禎年間祖大壽守大淩河城,去年由雲龍守新會,這城內百姓最後可都是作了軍糧的!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無法決定自己生死的民夫們現在最盼望的事情莫過於清軍一舉破城,亦或城裡的賊兵大潰清軍,這兩者不管發生哪樣,都能結束他們眼下悲慘的境遇。

每一次被嚴密看押在營中等侯城頭清軍傳來破城喜訊,每一次卻都被深深失望,接連三次,指望清軍能夠破城的民夫們已經不剩幾個,更多的則是幻想城內的太平軍能夠大敗清軍了。

因此,當城內震天的誓言傳至城外,傳至大營每一個角落時,還能動彈的民夫們都掙扎着從地上爬起,爬到他們能夠看到的地方,望着前方的新會城沉默無語。當他們中有人看到看押他們的清兵此刻無一不是耷拉着腦袋,望着新會城垂頭喪氣時,他們的眼中開始閃爍着異樣光彩。

城內太平軍接二連三的震天動靜令得本就士氣低沉的清軍格外頹喪,軍官們臉色陰沉的看着城頭一言不發,士兵們則有些畏懼的抱着刀槍縮在一邊。沒有任何聲音,也沒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只是絕望。

隨同尚之信一起出帳觀望的都統班志富、秦國成,廣東綠營總兵林善志、督撫標兵參將胡國立、靖南藩下都統耿仲德以及隸屬平南藩下的一干協統、參將,人數大致有十多人。

班志富奉尚可喜之命前來新會替世子助陣,可他也不是神仙,面對李定國數萬大軍都難以攻克的新會堅城,他這百戰老將也是無可奈何。打心眼裡,班志富並不同意世子強攻的決定,他認爲當下應該是撤兵解圍回廣州,因爲和新會城相較,南明孫、李二賊內訌纔是大事。

小小一座新會城,區區一支不過數千人的太平軍實在是不值得平南王興師動衆,只要堵住三江口不使太平軍有進犯廣州的機會,再抽調精兵進逼高州。等到南明二王內訌消息確認,這太平軍不敗也得敗了!

畢竟這太平軍不過是支孤軍,沒有李定國的支援,在廣東清軍的腹心之地,面對實力遠超於他的廣東清軍,這太平軍能翻騰起什麼浪花來?

那賊秀才能守住新會,無非是仗着此城過於堅固,易守難攻而矣!若賊秀才真敢率兵出城,班志富敢向平南王拿人頭保證,他只要率幾百人的馬隊就能一舉擊潰這支烏合之衆!

然而事情並不是他班志富能夠決定的。雖然他知道平南王他老人家對世子的決定也有猶豫,但最後還是支持了世子。這與其說是平南王也認爲新會城不能丟,倒不如說是平南王認爲世子的權威不能受打擊。而世子這邊其實也是騎虎難下,身爲平南王世子,又是第一次領兵出征,不管從哪方面講,尚之信都不能接受失敗,因爲他不能失敗!

能做的班志富已經盡力都去做了,臨來時他曾親自到總督衙門和廣州府去了一趟。爲的就是要他們趕緊湊一批糧草送過來。可是幾天過去,廣州那邊還是一粒糧食也沒有送達。

這倒不能怪廣東總督李率泰和廣州知府朱國榮沒有盡力,而是短期內他們也實在是湊不出來糧食,誰讓前頭爲了籌措大軍糧草時搜刮乾淨了地面。現下真是刮不出來糧食了!要怪也只能怪樑標相無能,要不是他,大軍能缺糧嗎!

一想到跑得不知蹤影的樑標相,班志富就是莫名火氣。可火氣剛上來就又生生按了下去,這節骨眼就是殺了樑標相又濟得什麼事,還是得解決眼前的難題。看城中這動靜。怕是再強攻三次也難以破城,還是想想怎麼勸世子撤兵吧,這新會是不能再呆了。

念及此處,班志富掃了一眼一衆俱是喪着臉的將領,嘴巴一張便要開口勸世子撤回廣州,可沒等他開口,尚之信卻突然咬牙切齒道:“城中使這一出,那賊將分明是欲蓋彌彰,想要騙我解圍,我偏不如他意,傳我將令,三通鼓後再行攻城!”

聞言,班志富和諸將都是嚇了一跳,人人俱是想道軍心都已低迷到這個程度,世子殿下還要攻城,這不是自取失敗嗎!

“殿下不可!”

班志富急了,也顧不得這麼多人在,直接就道:“再行攻城只能是自取其辱!”

聞言,尚之信腮巴子猛的一顫,目帶凶光狠盯住班志富,也不顧眼前這人乃是跟隨他父親三十多年的老部下,破口就是大罵:“你這老匹夫說什麼!”

衆將一聽這話,都是嚇得愣在當場,人人寒心,班志富先是一愣,旋即臉上青紅一片,看着面前這個他從小看到大,也一心想要扶保的世子殿下久久無語。

半響,他神情恢復鎮定,後退一步垂首請罪道:“殿下息怒,末將失語了!”說這話時,班志富心中悲苦至極。

尚之信此時也清醒過來,知道剛纔自己性子上來一時昏了頭,竟口出惡語傷了父王身邊第一親信的心,心下十分後悔,卻礙於當着這麼多人面不好向班志富賠禮,便怒哼一聲,揮手示意班志富不必如此。

班志富擡頭後卻是不再看尚之信,而是默默又退了兩步,站在諸將外圍不發一語。

經歷剛纔一幕,諸將均是心有餘悸,無一人開口說話。尚之信也是沉默不語,一臉怒氣盯着新會城。場面一時陷入僵局。

在場衆人,除班志富外,便是都統秦國成最尊,其次是靖南藩下都統耿仲德。眼下班志富勸阻被罵,又無人再敢開口相勸,雖尚之信也沒再提攻城之事,但事情不能再這麼僵下去,總要有個決定出來,要不然再拖下去個兩三日,這大軍自個就要瓦解了。

秦國成有心開口相勸,可想到班志富的下場卻感到心寒,尋思世子現在是騎虎難下,自己出面恐怕未必能令其改變主意,倒不如由耿家人出面相勸的好。世子不給自家人面子,總要給外人一些面子的吧。想到這裡,秦國成便側過臉去看向耿仲德,不想對方似乎知道他的意思,故作未見反扭過頭去。

這一幕氣得秦國成在心中大罵不已,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上前一步,嘴巴一動開口道:“殿下”

剛說了兩字,邊上耿仲德卻突然“咦”的一聲,秦國成聽了更是氣惱,先前要你出面你不肯,現在卻來做什麼。擡頭便要怒瞪他一眼,卻也同樣“咦”了一聲,隨之神情凝結在那,後背如墮冰窖般寒氣直涌。

秦國成和耿仲德的視線都落在西邊譚江之上,而那江上卻不知何時多出來一支船隊。

一支紅色的船隊。

以下是骨頭的一些心裡話。

本書自發書以後,除例行一次分類推薦外,再未受網站任何推薦,甚至上架也是骨頭自行要求,當然上架之後也是沒有推薦的,故而一直不未讀者所知,也是無法上漲,如今也不過區區2000。不過,承蒙這2000位本書的讀者厚愛,現下訂閱也有300多,按比例來說算是不錯了(能不能賺到錢是另一回事)。我相信如果我的勤快一些,不是老爲瑣事斷更的話,這本書的成績將會更好。

曾記得去年夏天,我不斷的發佈家中有事的通知,使得很多讀者在留言區埋怨,也讓一些訂閱的讀者棄書而去。但正如我一直在強調的那點,《漢兒不爲奴》這本書我不會太監,我會一直寫下去直至完本。

今天,終於去看了房子,如果沒有意外,年前將會分到新房,計劃明年六月進行裝修,如此算是一家三口有了個窩,不用在大過年的租人家房子住了。

放下心頭大事,骨頭晚上又喝了一杯,動筆之前先寫下這幾段話,只爲向我的讀者說一聲,你們放心,我會努力,我會堅持!(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十章 出征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十七章 豪傑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四章 投奔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
第四百九十一章 東勳英烈 可不訂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八百七十四章 巴圖魯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銃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五十章 出征第七百三十二章 破金陵 不封刀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五百六十八章 瘋狂 崩潰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榮在此!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五十章 出征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靖海將軍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五百二十四章 矯詔封王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十七章 豪傑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五百零八章 陣斬馬雄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勞師動衆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五十八章 《告鄭經書》第四章 投奔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