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

從柳州回廣東後,周士相在肇慶停留了兩天,處理潮惠受災的事。

惠州知府馬安民潮州知府宋憲往廣東布政使司發來潮惠受災的急報,言稱境內受了風災,死傷百姓近千人,另有數萬百姓屋舍被大風吹毀,流離居所無處容身。風災雖已減弱,但卻又有水災,過境大風帶來瓢潑大雨,潮汕惠東等地雨量尤大,一些鄉鎮甚至都被淹沒,惠東城也被大水淹沒。很多地方官道被洪水淹沒,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下游一些河流上每天都有屍體衝下,一些村莊整座整座的被山上衝下的泥石流埋沒,很多睡夢中的百姓就此被活埋。

過往,不管明清,對於災情能夠做到的就是派員設賑災點,給予百姓一些能夠果腹的口糧,或者在城門口支上一些大鍋熬粥,再派人掩埋死難者屍體,再將孤兒和老人安置。要是災民作亂,便派涫軍鎮壓,如此便是難得的能吏善政,要寫入地方誌,在史書上也值得大書特書了。

然而,這些對於首次處置災情的周士相而言不夠。潮惠的災情引起了他的重視,傳令駐防潮州的第七鎮立即派兵救災。這是太平軍成立以來第一次動用軍隊救災,鑑於第七鎮多是從前清軍綠營,缺乏救災經驗,所以周士相連夜制定了救災手冊,儘可能的將前世有關軍隊的救災手段列出,以此指導第七鎮救災。除了第七鎮,周士相又命廣州的第三州蔣和部調一個旅立即開往惠州。

周士相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災情即是軍情”,救災如救火,各部接到命令後必須無條件救災,任何事情都要爲救災讓道。

調兵救災同時,周士相併令廣東布政使司往潮惠緊急調運糧食棉被等物資,號召廣東各地向災區伸出援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除此之外,周士相又從剛剛從湖南迴來的第二鎮第六鎮駐肇慶的第八鎮調撥了900頂帳逢快速發往潮惠。另令惠州知府馬安民潮州知府宋憲組織百姓救災,不得任由災民流離。同時廣州正在籌建的太平軍野戰醫院全體郎中護理人員也趕往潮惠,一方面救治傷員,另一方面開展災後瘟疫預防。

最後一道從肇慶發出的帥令明確要求潮惠官府必須嚴控民情,一旦發現謠言流出,必須立即予以闢謠,同時抓捕造謠傳謠者,傳謠者送入工礦充苦役一至三年,造謠者不問男女老少,不問居心,一律砍頭。

千年以來的歷史和前世經歷的一切告訴周士相,民智再如何開,謠言總是有市場,總能讓大部分百姓信以爲真,進而產生驚恐,懷疑和否定官府。而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幾乎都有謠言相連,如當年陳勝李廣在大澤鄉弄的魚腹丹書狐狸叫,黃巾軍的“蒼天已生,黃天當生”,元末韓山童在黃河上弄的獨眼石人等。

周士相不懼怕潮惠災民造反暴亂,也認爲這種可能性很少,但卻不能不防有心之人利用災民,畢竟一旦亂起,太平軍就要鎮壓,而不管取得何等的大勝,死去的都是無辜災民和百姓。廣東人口本就稀少,每一個人丁都極其寶貴,所以周士相絕不允許百姓被謠言所惑,也絕不允許任何一個百姓因此事而死。更不能讓一個百姓在災後因爲無房可住,無田可種而生活困苦。

在軍隊和官府組織救災同時,廣東的羅教徒也被組織起來,這件事是第二鎮的鎮將鐵毅在主導。鐵毅除了太平軍鎮將這個身份外,還有一個身份,那便是羅教的大引。

羅教又稱無爲教和羅祖教,大致在明成化年間興起,後一直在廣東和福建江西等地發展。羅教導人向善,傳至今日,已經形成自己的階級。如廣東的羅教,教徒按修行程度分爲9個階段,最高指導者叫“空空”,第二位“太空”,第三位“清虛”,第四位“書記”,第五位“大引”,第六位“小引”,第七位“三乘”,第八位“大乘”,第九位“小乘”。第**位授予初信者,第七位是入教後,通過誦經達到某程度的功德而獲得的;第五位是授予能給予結社金錢和精神援助,且能守五戒,足以爲模楷的信徒;書記擔任記錄文書的工作,由“空空”任命。從“小乘”到“書記”都可娶妻,是有俗世職業的在家信徒,上三位的“空空”“太空”和“清虛”則獨身,多半由僧人出任,是專任佈教師。

廣東羅教上三位的空空太空清虛是誰,目前軍情司還沒弄明白,就連鐵毅這個繼承乃師大引之位的高級教徒也不知道。有人猜測,羅教上三位很可能是出家人。

周士相對於漢人的宗教沒有排斥感,且一直想扶持出一支可以和當世乃至後世所有外來宗教相對抗的宗教來,羅教教義導人向善,組織又嚴密,加上軍中羅教徒衆多,故周士相一直便默認羅教在軍中傳教。鐵毅等人又不斷在教徒之中宣傳週士相是羅祖化身,後來又宣傳週士相是嶽武穆重臨人間,帶着大夥殺韃子,所以周士相這個大帥在羅教徒心目中威望很高。

那神秘的上三位一直不露面,某種程度上週士相倒成了羅教的大首領。對於這個局面和引導,周士相也是樂見其成,但卻從來沒有對此做出過明確指示,持的態度是不支持也不否認,一切只看羅教自己的發展,又是否能夠爲自己所用。若羅教的最終發展偏離了周士相爲它設定的軌道,那周士相毫不介意來一次大清洗,哪怕如鐵毅這種身居高位的羅教徒,他也會毫不猶豫將其拿下。而軍情司一直在秘密調查“上三位”,若是查出那三人究竟是誰,周士相給予的指示便是將他們從這世上抹除。

宗教絕不能駕凌政權之上,宗教更不能有法外特權。任何宗教都是哄騙世人的工具,奈何這世上偏偏就有人信,而這個騙子市場,周士相不佔領,其他人也會佔領,那些教義暴力的宗教更是其中的翹楚者。所以周士相不以爲自己這個兩世爲人的大帥變相扶持羅教有什麼不可。

隨着社會進步,文明進步,漢人的宗族在將來肯定要被打散,因爲宗族恰恰是阻擋生產力解放的最大障礙物。宗族實則就是地主士紳在主導,這些人從來都是解放人口的最大敵人,廣東“建村設鄉”能夠取得成果,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於宗族給予了無情打擊。但是沒有了宗族凝聚漢人,後世之人若腦袋發暈,不承認不重視中國爲漢人的中國,漢人的利益就是中國的利益,只對外人搖尾討好。那麼,一個能夠凝聚漢人號召漢人的宗教便變得格外重要,佛教不行,道教不行,便看這個羅教行不行了。

漢人需要一個能夠爲自己代言的工具,需要一個能夠維護自身利益的工具,政府如果做不到,那宗教便必須要做到。

鐵毅以大引身份發出指示,命令各地羅教徒配合官府救災,這點周士相格外讚賞,吩咐軍情司予以配合,積極宣傳羅教徒在救災中的表現,吸引那些沉迷宗教的百姓轉而加入羅教。

連着兩天,肇慶的臨時軍帥府人來人往,忙碌異常。事實證明太平軍的軍事運轉十分有效,接到救災命令後,駐廣州的第三鎮立即向惠州派兵,潮州的胡啓立也不敢有任何耽擱便將所部三個旅盡數投放災區,救災同時維持秩序,抓捕刁民地痞。潮惠兩地的官府也組織了各鄉各村的保安隊生產自救。

該安排的都安排了,剩下的事用不着周士相,也不必他親自前往潮惠坐鎮,畢竟只是局地受災,災民規模數萬,不是遍及廣東的大災難。周士相決定去文村,時間緊迫,他連回廣州的時間都沒有。這邊軍帥府正收拾準備前往文村時,一個客人不請自來。

來人是周士相的好兄長,生意上的好夥伴——大清廣東提督唐三水。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八章 逃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章 知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九十七章 降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復仇之戰的號角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直隸總督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八章 逃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帥是騙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許欺負我額娘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八百章 江蘇巡撫仍是你來做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九百四十二章 庫恩布 于成龍第一百一十六章 軍法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贖城費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陰謀是陽謀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二百三十三章 決戰 三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七章 知縣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逆我者亡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拋棄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九十一章 賈老賊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吳三桂破潼關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九十七章 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