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

惠州兵改編後,太平軍便在騎兵旅、水營、炮營外有了七鎮兵,其中老四鎮,新三鎮。

七鎮分別爲葛義的第一鎮、鐵毅的第二鎮、禿子蔣和的第三鎮、邵九公的第四鎮、趙自強的第五鎮、蘇納的第六鎮、胡啓立的第七鎮。其中第一至第三鎮實有兵員8250人,第四至第七鎮則實有兵員7575人,七鎮合計兵員五萬五千餘人,再加上騎兵旅的兩千餘兵,水營的五千兵,炮營的五千兵,鐵人衛800兵,整個太平軍的兵力規模從東征前的兩萬人擴大了兩倍多,實際擁兵七萬餘人,另有同等數量的保安隊力量。

換言之,東征一役後,周士相能夠實際調動指揮的兵馬已經超過雲南的晉王李定國,成爲僅次於金廈鄭成功的南明第二支重兵集團。而在擁有的地盤上,周士相已經穩壓鄭成功一頭,實際據有廣州、潮州、惠州三府之地。

鎮將人選上,葛義、蔣和、邵成國爲大樵山出身的老弟兄,鐵毅是被解救的礦工出身,齊豪是大西軍出身,其餘全部是降將。按投降太平軍時間計算,邵九公最早,其次爲趙自強、蘇納、胡啓立。

在鎮將這一層,降將便佔了一半,往下旅校、營尉一級則更多,周士相讓軍帥府做過統計,現軍中降兵總數爲3萬餘人,佔了太平軍總數的五成,餘下五成則是羅定一路往投的青壯,內中香山子弟最多。被清軍徵發的各地民夫加入太平軍的也達到了近兩萬之衆。

軍官中,降將出身的佔了六成左右。其中綠營出身又佔一半,餘下漢軍出身佔了三成,剩下兩成爲滿州和蒙古出身。大樵山當初起事的幾十人爾今活着的不過五人,除了三個鎮將,另外兩人是旅校。雖然都是位居高位,但僅以陣亡率而言,大樵山的那幫人陣亡率堪達九成。因爲只剩幾人的緣故,所以太平軍中非降將出身的軍官大部出自羅定和香山子弟,且都是擔任營尉、衛尉、安軍中使這一級,算得上是太平軍的骨幹力量。

人口方面,廣州有50餘萬,惠州有近80萬,潮州有近18萬(現有13萬餘,強行遷至惠州和廣州的有四萬餘),三府之地百姓人數已達140餘萬。140萬人口放在後世沿海發達地區或是河南、四川這樣的人口大省,不過只是一個市的人口,現在,卻是廣東全省一半的人口。南明其他軍隊所佔的肇慶、高州、廉州、瓊州、雷州本就是窮鄉僻壤,人口能有百萬已是極點。而仍被清軍佔領的韶州和南雄兩府人口約在四十萬至五十萬之間。

整個廣東的人口,周士相和宋襄公做過最樂觀的估計,當在300萬左右。而清軍入廣東前,廣東人口數量據崇禎十二年的黃冊統計顯示爲1256萬人。二十年間,廣東總人口下降了四分之三,除了正常死亡的便是死於兵災,當中被清軍屠殺的約有500萬人,僅潮州和廣州兩城被殺百姓就有140萬。有些地區,如羅定直隸州則是更被殺得只剩數千人。

(廢話一句,當代某些史學家以明末人口幾千萬,清亡卻有四億多來推算,結論顯示“我大清”對於中國人口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殊不知他那幾千萬人口是被清軍殺剩下來的,枉死的億萬生靈被他們選擇性的忽視了。再者漢人人口的增加是漢人骨子裡重視子孫繁衍,清廷出於統治需要也需要大量漢人爲他們生產,再加上有能填飽肚子的薯類作物,漢人這纔在200多年間人口達到四億。但要是沒有這200多年的異族統治,恐怕漢人人口數量早已超過十億。活下來的幾千萬人尚能繁衍至四億,試問枉死的一億多人又能繁衍多少出來?

此段話的人口數據並非骨頭信口開河,僅以清廷自己記錄的屠殺史料便能大致推算死於大規模屠城的漢人約有一億多,這還不算那些鄉間百姓。當然,死於明軍之手和農民軍之手的百姓也有很多,但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死於清軍之手多的。畢竟清軍入關以後是有組織的屠殺漢人百姓,原因便是其根本沒有糧草供應餓得快要死的漢人,爲了穩定,便只能採取屠殺這一簡單而粗暴卻十分有效的“和諧”手段。這兩段話不計費,純屬寫到這一時有感。)

人口的大量減少使得太平軍在佔領區內推行的建村設鄉,土地集中耕種基本未遇任何阻力,即便是在香山,除了鐵毅搞的幾起滅門,太平軍也未在各鄉對地主進行鍼對性的消滅,原因便是有大量無主荒地可供耕種,使得土地矛盾不那麼突出。

軍部的一幫降將參謀和佛郎機人在詳細總結了東征幾戰得失,並分別到各鎮視察後,上報一個結果,那就是若能發揮蒙古騎兵優勢,則在沒有地利的情況下,太平軍依舊可以和同等規模的清軍做一次野戰對決,且贏的希望佔到六成。

這個估算是建立在太平軍已經徹底融合降兵,並得到休整、補充軍械錢糧、各級指揮也磨合到位,且士氣高昂的前提下。所以周士相看完這份報告後只是一笑了之,沒有按這報告上那些傢伙樂觀的估計立即西進廣西。

解決潮州和惠州軍政事務後,周士相便要回到廣州着手整合盤踞在肇慶、高州、廉州、雷州四府的明軍。強硬也好,合作也好,這些派系複雜的明軍都要統一歸於太平軍建制內,周士相也必須建立一條從廣州經肇慶再至羅定往高州的糧草運輸線。以高州爲西進據點,入廣西梧州,其後再決定是奪取桂林、柳州打通和昆明的聯絡通道,還是入貴州打清軍的後路,迫使他們回撤。

惠州兵淘汰下的四千多人沒有就地遣散,因爲當中不少是土匪,這些人手上沾過血,又嚐到過搶掠甜頭,已經很難放下刀去做一個老實巴交的種地農民或是繼續從前的漁民生涯。若是就這麼將他們遣散,這幾千人多半就會重操舊業,禍亂惠州。

故周士相命將這些人分幾批發往廣州,一部安置香山,一部安置在南海,餘下安置在增城。

廣州各縣早已落實建村設鄉,村村有保安小隊,鄉鄉有保安中隊,縣裡有保安大隊,再加上駐軍力量,這些被分散發往數十個村子屯田的惠州兵被嚴密監控,縱使他們有心做亂,面對從上而下已織成一張強力網的太平軍,只怕稍有苗頭就會被立即鎮壓。有幾百老弱因爲沒有威險被就地遣散,周士相命惠州各縣官吏將他們領回家鄉安置,免得在外流浪。能動的給予一些田地自食其力,不能動的則由官府幫忙安排一些可以餬口的夥計。

大戰過後人心思定,潮州要穩定,惠州也要穩定,廣州那邊在穩定的同時卻要緊急備戰。(未完待續。)

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更新說明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
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顧我爹孃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職明白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更新說明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辮子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五百五十八章 屍堆如山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來勤王的麼?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八百零五章 誰作孽,誰來受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請給我一點創作寬容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舉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個皇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圍?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九十五章 老婆?齊王?安南?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四百八十一章 賜婚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