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

天子棄國出逃讓得知消息的太平軍將領和官員感到震驚之時,貴州通往廣西的官道上,四千多滿蒙騎兵瘋狂的打馬向着東方狂奔,騎兵的後面緊跟着一支一眼望不到頭的步軍,粗略估算怕不下萬人。

這支正着急趕路的兵馬便是接到線國安求援急報後,由清軍統帥多尼從雲南緊急調往增援廣西戰場的清軍。統帥是固山額真、寧南靖寇將軍羅託,另有固山額真伊爾德、阿爾津等滿州將校隨軍,漢軍將領則有原屬五省經略洪承疇統帥的左標提督李本深、右標提督張勇、總兵劉芳名、高第、白廣恩等將。

多尼原是想調吳三桂的兵馬北上增援平郡王羅可鐸,以求打通出黔通道,不想吳三桂卻百般推託,託辭其部在磨盤山之戰損失太大,嫡系精銳幾乎盡喪,現在部下皆是未經整合的降兵,實難放心使用。若冒然率領這些降軍北上,恐有再次譁變危險。

多尼年輕氣盛,知這是吳三桂藉口,大怒之下便欲往吳三桂軍中奪其兵權,卻被五省經略洪承疇苦苦勸住,說吳三桂部下損失太大當不假,未必就是託辭。再者,吳三桂新納馬寶、高啓隆、馬惟興等明將,降兵之數已超其本部兵馬,此時無事尚可,明將各安其命,也各自認命。可若真驅這些降將北上,一旦叫他們知道北面已叫太平軍封鎖,廣西和湖南也被太平軍所佔,恐立時就有復亂風險。並且滇西尚有李定國、白文選等部明軍活動,元江等地也是新近平定,需留吳三桂鎮守。否則,吳三桂北上之後,李定國等人必率軍再來,那麼好不容易打下的雲南地盤就會再次易手,弄得不好,那逃到緬甸的朱由榔也會再回來。

洪承疇說的句句在理,多尼無奈,只得聽了他勸,另調羅託所部和左標提督李本深、右標提督張勇等漢將領軍北上增援平郡王羅可鐸。

羅託接令後,對於多尼不調吳三桂的漢兵北上,卻調滿蒙子弟北上感到不滿,但軍令如山,

羅託不敢違令,只得率所部四千餘滿蒙騎兵並李本深、張勇所部綠營兵北上,抵達貴陽時,線國安柳州敗捷傳來。

線國安之敗讓本以爲廣西戰局穩操勝盤的多尼亂了方寸,在和洪承疇商議之後,多尼認爲羅可鐸那邊可以暫緩增援,反而是已經打通廣西缺口的線國安必須馬上增援,否則廣西缺口就會被太平軍再次堵上。到那時,廣西太平軍很可能會和湖南太平軍一樣,在兩省交界處修上叫人望而生畏的血肉防線出來。那樣就意味着清軍若想打通北上通道,不論是在貴州還是在廣西,都要付出比現在多得多的傷亡。而這個代價,顯然是清軍難以承受的。不想付出代價,則只有走川陝一途,可真要選擇走那條路,同樣也意味着幾十萬大軍,幾年的準備,無數錢糧和資源投入才取得的雲貴兩省重新被明軍所佔,這同樣也是清廷無法承受的,更不是多尼這個年輕氣盛的王爺能夠承擔下來的。

於是,多尼改了軍令,命羅託軍改向奔廣西,而這時羅託部已經從貴陽出發數日,接到改向軍令後不得不再次回頭,一來二去耽擱不少時間。加上糧道被斷,清軍補給困難,不得不沿途打糧,這一路進展自是緩慢。

線國安在慶遠久盼援軍不至,急得一連往雲南發去數求援快馬,多尼也沒有辦法,只能催促羅託加快行軍。太平軍再次發起攻勢後,線國安苦撐數日,只感慶遠隨時都會失守,於是手書一封派人送往羅託軍中,請羅託無論如何也要在七天之內趕到。

看到線國安這份只差說你再不來,我就完了的求援信,羅託知道不能再耽擱了,要不然線國安一敗,他就是趕到廣西也沒用。

在羅託的嚴令下,清軍輕裝急行,風疾火燎的朝着廣西增援而來。退往都勻的廣西巡撫陳維新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籌措糧草供應羅託所部。當清軍終於從貴州趕到廣西南丹州時,又一個敗績傳來,卻是線國安已經放棄慶遠府城,正向河池州退卻。

從接到線國安書信到現在不過才五天,線國安卻已經丟了慶遠府城一路後退,羅託下意識的就感覺到情況不妙,急忙派隨軍額真阿爾津領人快馬趕往河池州,要線國安務必守住河池州城,絕不能再後退一步。可是,當阿爾津趕到河池州城時,看見的卻是大羣清軍潰兵,不管漢軍還是綠營,都在頭也不回的往南邊跑。而不遠處的河池州城中火光四起。

阿爾津被眼前所見嚇了一跳,拉過一個正在逃跑的漢軍旗軍官,問他線國安在哪裡。那軍官見是滿州將領,忙領着阿爾津去找線國安。

阿爾津找到線國安時,線國安正領着一衆部下在收攏潰兵,看到阿爾津到來,線國安先是一喜,隨後卻是面色再悲,怎麼也喜不起來。阿爾津只道河池州城已叫太平軍佔領,便上前寬慰線國安不用擔心,羅託正帶着大隊援軍趕來。不想,線國安卻搖頭說河池州城並沒有叫太平軍佔領,而是那些潰兵在城中搶劫放火。

阿爾津一愣,u看書(ww.ukanhu.com)問線國安太平安現在何處。線國安苦笑一聲,說自己也不知道。

連敵兵的影子都沒看到,就一路倉皇逃跑,手下的潰兵還把州城給放了火,阿爾津氣不打一處來,喝斥線國安道:“你是如何帶的兵,怎生亂成這樣!”

線國安理虧,沉着臉不吱聲,一衆清軍將領也是個個不敢言。

阿爾津揚鞭指着濃煙四起的河池州城道:“你們馬上回去把城中火滅了,羅託大軍馬上就到,不管太平軍在哪,河池州城不能丟。要是太平軍來攻,我們可以殲敵於城下。”

阿爾津這番話,如果是在從前,線國安真的會心動,可是他現在是真的一點信心和底氣也沒有。無論是柳州北城野外的那場會戰,還是慶遠的攻城戰,太平軍的表現都讓他震憾,原本自視甚高的信心也被太平軍極大的打擊,特別是慶遠城被太平軍用藥子崩塌那一刻,險些讓他當場崩潰。

線國安真的是沒有膽量再和太平軍打下去了,他不以爲羅託能帶來多少援軍,更不以爲這河池州城能被守住,所以他默不作聲,根本不答阿爾津的話。(未完待續。)<!--flag_qvduw-->

第十九章 晦氣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十一章 朝廷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六十章 礦工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
第十九章 晦氣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二十二章 混亂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六百七十四章 明人欺我百年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臉了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兩位大學士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滿韃子不可信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七百四十五章 滿兵前,漢軍後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勤王救天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百四十九章 三路進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抗命變遵令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一百六十五章 攻守 4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十一章 朝廷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爭奪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雲南易幟 洪首傳邊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六十章 礦工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關外第三百零四章 願降,別放炮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八百七十一章 風吹麥浪第293章 滿大爺跑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