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

周士相啓程往肇慶前,金廈延平藩突遣使至廣州,來人是延平藩下參軍陳永華。

“人生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亦枉然!”

陳永華的大名天下誰不知,周士相接見了這位前世頗有名氣的英雄人物,不過他還沒無聊到問陳永華是不是另有一個“陳近南”大名。在和這位比自己還小兩歲的年輕人談話時,他更多的是關心對方來廣州的目的,或者說國姓爺遣來他手下最信重的軍師到廣州來想幹嘛。

陳永華首先恭賀太平軍大敗濟度,其後便告訴周士相,延平郡王已決定七月揮師北上長江,直取南都。

國姓爺入長江之役,周士相早就知道,因此倒沒有什麼驚訝,只是委婉提醒陳永華回去之後得與國姓爺說,要注重軍紀,且要速戰速決。南都堅城,大軍萬不可在城下多頓,若取江口當傾全力攻之,絕對不要幻想南都清軍會投降,更不能給清軍拖延機會,使其援軍入城,一鼓而下之方能成事。

“多謝興平好意,學生回去之後定當轉告藩主。”

陳永華來前延平藩下幾次軍議,藩主也好,大將也好,都對此次入江之役信心十足,藩主更是雄心勃勃,準備於孝陵祭祀太祖皇帝。藩下將士也是人人摩拳擦掌,秣兵厲馬要給清廷以重擊,卻不知興平怎麼會認爲藩主會幻想江南清軍會妥協,真要兵臨南京城下,藩主也好,將士們也好,哪個不盼着立即攻城,又怎會收力不發,給清軍以拖延機會呢。

陳永華不以爲是,但周士相如此鄭重交待,他也只能代他家藩主禮貌性謝過,接着便道出了所來之目的。

“我家藩主欲請興平率部入閩,如此我家藩主在海上直入長江,興平大軍在陸上牽制浙、閩清軍,水陸夾擊,清軍必不可當。若南都下,我家藩主以福建全省酬興平!”

鄭成功的底線是福建全省(除金廈外),另可和太平軍沿錢塘江劃分浙江,但這底線自然不可能一談就托出,總要雙方爭一爭纔是。

陳永華認爲周士相會接受這個條件出兵北上,因爲濟度大軍一滅,眼下東南清軍兵力空虛,福建的達素雖是橫在太平軍北上路上的一隻攔路虎,可實力在金廈海戰時就被鄭軍重創,所以根本沒有力量和太平軍對敵。鄭軍即將北上,若達素和浙江清軍聞知南京有警,肯定會調集不多兵馬入援南京,給鄭軍的南京之役造成麻煩。可要是太平軍從陸上壓境,福建和浙江二省的清軍便無力再行增援南京,此便達到了牽制二省清軍之目的。

潮惠之戰前,鄭軍上下普遍不看好太平軍,眼下,卻對太平軍的戰力毫不懷疑。試問,一支能全殲廣東清軍、濟度大軍的兵馬,若是再戰不過綠營兵守的浙閩二省,豈不是笑話。

南都是不能讓的,鄭家這幾年準備全是爲了一戰驚天下,取南都,不僅在政治上有重大意義,軍事和經濟上也對延平藩下補益甚大。單是江南賦賦之地便可養鄭家十幾萬大軍,這等要地,出大力的又是延平藩,陳永華相信周士相也不會獅子大開口,能得福建一省地盤已是意外之喜了。

其實陳永華來前,延平藩下有人提了另一個建議,便是請求太平軍讓出潮州供延平藩下安置軍民,此建議若換作以前,延平倒是會動心,當初爲了爭奪潮州,他可是不顧永曆朝廷禁令,悍然揮師攻打同爲明軍的郝尚久部,結果潮州沒得到,反把郝尚久硬生生的又逼反了。郝尚久被清軍進攻時,鄭成功又打的是坐山觀虎鬥,漁翁得利的心思,最後下場就是郝尚久敗亡,潮州被屠,鄭軍卻還是無法染指潮州。

金廈彈丸之地,單靠海貿只能解決軍餉,卻無法解決糧食短缺問題,潮州是魚米之鄉,若取潮州安置金廈數十萬軍民,鄭成功便不復再有糧草之憂。

取潮州以得一塊穩固地盤安置軍民一直是鄭成功的心病,在決定入長江奪取南京之前,鄭軍上下接連數年都是圍繞潮州做文章,但現在是否取潮州倒是次要的了,畢竟若長江之役若順利,有了南京和江南之地,區區潮州,延平郡王卻也是看不上了。此建議自然不被採納。

“興平意下如何?”

陳永華面帶微笑的看着這位比自己僅年長兩歲的風雲人物,想到對方這兩年在廣東所作所爲,心下不免有些感慨,也有些欽佩。區區一個生員,短短兩三年間便成了擁兵數萬,盤踞一省之軍頭,且相繼重創清軍,斬了僞清一個滿州親王、一個漢藩,降了一漢藩,這等戰績可是晉王所不如,延平也不如的。

論年紀,晉王39歲,延平37歲,周士相卻只27歲,一個比一個年輕,一個卻比一個能幹。單以威風而言,27歲的興平伯周士相現在可是如日中天的很,自家藩主只有奪了南京後方能一舉壓過這二人,否則,以興平功績,封王是遲早的事。晉王那邊又有天子和朝廷在手,雖藩主並不看重這個天子和朝廷,但畢竟大義名份在那,晉王這個親王也始終在名義上要壓過他家藩主的。若要蓋過這二人,唯有取南京祭孝陵!

藩主只請興平入閩牽制清軍,並不曾指定興平要取何戰績,只要南京下,便是太平軍尚不能取浙閩,藩主亦會派兵相助,怎麼算,興平都不會拒絕這等好事。不想周士相卻拒絕了,如當初延平藩拒絕與太平軍合兵攻打濟度一般,沒有任何遲疑的就回絕了。他告訴陳永華太平軍即將西征,根本無力兩線作戰,但因潮惠之戰時延平郡王在福建牽制了達素,故爲回報,他將命駐潮州的太平軍一部入閩,以牽制達素兵。

陳永華來時就是走的潮州,一路打探的也是清楚,那潮州太平軍的第五鎮都是降兵降將組成,並非太平軍四大主力鎮,周士相不以主力入閩,派第五鎮去能濟何事?

陳永華有些失望,相勸再三,周士相不爲所動,反覆強調他要馬上率主力入廣西勤王,此刻朝廷危在旦夕,身爲臣子者豈能不救天子。言語間卻是有些責怪延平郡王不顧朝廷生死的意思。

陳永華默然,只得告辭。起身時,卻聽周士相忽道:“不知陳先生可有籌備天地會的打算?”

“天地會?”陳永華一臉不解,這是何組織,聞所未聞。

周士相笑了笑,岔過此事,命桂永智送陳永華出府。正要與宋襄公安排一些事,肇慶送來急訊,卻是凌海將軍陳奇策病重,請他立即到肇慶。(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十章 公庫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六章 敬佩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十二章 憑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
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決戰 八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龍天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君主,爲天下公僕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三十四章 威脅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還顧得了你們!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四十章 公庫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投降 遜位 送太后第一百五十六章 都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輕第六章 敬佩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七百二十九章 怎的連官兵也殺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620章 應城大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三百零五章 漢人得勤快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五百零五章 隨俺馬鷂子殺敵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十二章 憑證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獵頭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五百二十七章 可是公主殿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281章 攻打增城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後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六百章 爲了糧食開戰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