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

這幾年李廣恩一直在開建一帶活動,李定國二入廣東時,永曆朝廷封李廣恩爲慶豐伯,盼其能率兵響應定國。雖不願聽命永曆朝廷,但李廣恩卻一直想着爲舊主父子報仇,故欣然接受慶豐伯爵位,領其部出開建進攻肇慶清軍,在文德一帶斬清軍百餘人。

李定國退軍之後,李廣恩部遭到清肇慶總兵許爾顯重兵進剿,無奈退入山中。和廣東其他地區明軍一樣,李廣恩部也是缺醫少糧,苦苦支撐,直到肇慶府城突被凌海將軍陳奇策和鎮國將軍朱統所佔,這才知道廣東已發生天翻地覆變化。

接到太平軍使者送來的請貼後,李廣恩很是猶豫,此貼直接寫明廣州軍議爲共商勤王事,而他卻對永曆朝廷失望透頂,恨不得那個無能的朱由榔早死早好。然其夫人趙氏卻言今廣東全省已復,朱明江山中興有望,夫君當放下舊日成見,往廣州參與軍議,如此既能展心中抱負,又能爲寧夏王父子報仇,總比困居開建山中要強。

在夫人的勸說下,李廣恩遂回貼表態願往廣州軍議,其貼是緊隨威遠侯郭登第之後到周士相手中的。

威遠侯郭登第與已被永曆朝廷封爲淮國公的馬寶都是寧夏固原人。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破隆德時,郭登第和馬寶一同參加李自成的農民軍。李自成入北京後,馬寶因功升爲老營副營總,而郭登第則在馬寶手下任哨總。崇禎十七年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命馬寶率騎兵從一片石夾擊吳三桂,吳三桂引清軍戰馬寶,酣戰中,馬寶中炮。見馬寶中炮,郭登第忙下馬去救,結果雙雙爲清軍俘獲。後二人作爲戰俘隨清軍一起南下,又跟隨李成棟入粵,反正歸明。馬寶受封安定伯,郭登第則受封威遠伯。

順治七年尚可喜、耿繼茂圍攻廣州,永曆命馬寶和郭登第由肇慶攻清遠,藉以牽制清軍,但是被擊退。回師途中,爲搶奪糧草,馬寶竟然偷襲了東救廣州的友軍、原大順將領劉國昌部,此舉讓郭登第大爲不滿。順治八年,朱由榔從南寧逃到安陸,廣東大部淪陷後,郭登第和馬寶卻依舊堅持在廣西山區抗清。順治九年,李定國攻陷桂林、柳州進軍廣東時,馬寶率部出來接應。未過多久,因見孫可望實力強大,馬寶便率軍投靠了孫可望。郭登第卻未與他一起投孫可望,而是領着部下兵馬回到高州堅持抗清。

馬寶幾次易主,現今已被永曆朝廷晉爲淮國公,郭登第也已由威遠伯晉爲威遠侯。可與馬寶現在手下擁兵兩萬餘不同,郭登第這個侯爺手下只七八百兵,且廣州未復之前,他一直被清軍壓在神電衛一帶,若不是廣州突叫太平軍佔領,駐防粵西的清軍綠營兵紛紛易幟歸明,只怕郭登第這會多半出海亡命去了。

郭登第這人十分重情義,要不然當年也不會在一片石下馬去救中炮的馬寶,若非馬寶此後行徑頗是不合道義,郭登第也不會和他分道。所以雖不是太平軍親自解救他,但若非太平軍,粵西清軍也不會陣腳大亂,從而給了郭登第部喘息之機。因此郭登第將太平軍當作救命恩人,且他十分有自知之明,雖然周士相不過纔是興平伯,自己卻是威遠侯,爵位高了周士相一級,可他可不敢真將自己這個侯爺置於周士相那個伯爺之上。在回貼中,郭登第態度十分誠懇,言語都是自執下禮,此舉讓周士相很是滿意,若廣東這些國公、侯爺、伯爺們都能如郭登第這般識趣,他也不至於要動用武力解決他們。

靖氛將軍鄧耀的回貼和海北道周騰鳳的貼子是一塊到的,二人雙雙表示願意率其部前來廣州共議勤王事,並接受興平伯指揮。前者是明軍衛所武官出者,後者則是文官出身,兩人也是截至目前爲止,廣東境內正式表示認同周士相主宰廣東局面的永曆朝臣。而作爲第一個表示支持周士相的文官,海北道周騰鳳的意義更是重大。

鄧耀原先一直駐常海陵島,其部多是舟師,有兵三千餘。太平軍攻佔廣州後,原先進剿鄧耀的綠營兵爲求活路反歸降於他,使得鄧耀所部擴充至五千餘。周騰鳳是文官,其部多是招募而來的義勇,也以舟師爲主,戰鬥力不高,但其部卻是第一個來援救新會太平軍的,後因戰力實力實在不敵樑標相的廣東水師,這纔不得不放棄救援。周騰鳳部現有兵勇三千。

虎賁將軍王興、漳平伯周金湯,威定伯施尚義三人其實都是土匪、海盜出身。王興青年時勇武過人,各地勇士推其爲首領,聚衆數千,後被廣東官府招安。其爲盜時有一綽號叫“繡花針”,聽着好似女人,實則卻是鋒利之意,針扎人身痛的很。

王興在收到貼子後找唐王商量,唐王毫不猶豫就叫他響應,馬上率部前去勤王。王興向來敬重唐王,且所部又得周士相糧草恩惠,故欣然回貼表示支持。周金湯和施尚義二人年輕時都是土匪,受明朝招安爲官,清軍入廣東後,他二人卻又雙雙降了清,等到李定國率大軍入廣東時,二人又掉頭反正。不想李定國卻在廣東敗了兩陣退走,二人沒了退路,只得領着兵馬在廣東堅持。得益於太平軍的廣州大捷,二人麾下兵馬都是擴充不少,招降了許多駐防營兵。

除這七人外,廣東境內明軍力量較多的有宋國公葉標部、代國公施尚義部、豐正伯熊朝佐部、總兵王翰、張月、先啓玉、高進庫等人。他們要麼就是不願理會周士相,不想自損實力去勤什麼王;要麼就是唯總督衙門馬首是瞻,要麼就是觀望風色。且這幫人多是清軍降將,有從前李定國時入廣東時降明的,也有廣州被收復後降明的。

又等了三天,仍是未見這些傢伙有所動靜後,周士相對部下們說了一句:“順我者是爲忠,逆我者是爲奸。”

僅此一言便將這些加在一塊有兩三萬餘人的明軍將領全部定爲奸賊,周士相也是跋扈得很。接大帥令後,第一鎮、第二鎮、第八鎮、水師各部紛紛出動進逼,局勢驟然緊張起來,大有內訌之勢。(未完待續。)

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今天無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十章 礦工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十八章 剔發第十四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
第七百一十八章 本藩對不住將士們 完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們去湖南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九百九十六章 定武嫡侄第四百八十二章 錢不夠用了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慶軍議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爲何不死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旗今天無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一千三十九章 國姓逝世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範家遭了什麼罪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九百七十三章 暫罷朝會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開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孫可望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當兵就當新一軍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十章 老弱第一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六十章 礦工第八百八十五章 滿兵如牛馬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門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會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條約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開單章 求訂閱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十八章 剔發第十四章 勸說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七百零五章 打滿州易,打唐三水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以敬效尤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們還能不能幹第四百七十二章 信王爲何不見你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四百三十章 亂動亂叫者死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買馬第五百二十八章 董鄂發病第四百三十六章 陸豐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