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選擇

羅定窮山惡水,境內州縣又經連年兵災,所存人口不足萬數,加之地處明清勢力之間,乃明清雙方想要前進必拔之地,所謂數戰之地也,顯然,這樣一塊隨時都會發生戰事的地盤並不符合太平營的利益,也根本無法供太平營發展壯大。

古往今來,任何一方勢力想要得到發展,靠得無非是人口和錢糧,養兵就要有錢有糧,想要有錢有糧首先就得有人,有人有錢有糧才能做些諸如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事,用後世網絡小說的話說,就是種田種田再種田,然後拿錢糧、拿人口、拿先進的制度和武器蠻橫的推倒對方。

偏偏,羅定這個地方缺得恰恰就是人口和錢糧,沒人沒錢沒糧怎麼玩?

裹挾百姓壯大自身實力是一回事,可世上沒有靠裹挾百姓,光搶不種能走到底的!就是李自成在後期也是大力在湖襄發展根據之地,張獻忠跑來跑去還不是跑到四川想安生髮展一下麼,若不是清軍突然進關,恐怕大西朝和大順朝還真能上演個“順西爭霸”來。

裹挾只是一種手段,絕不是目的。

如果沒有一處可以發展的安身之地,就是再裹挾十萬百姓入營,周士相也不認爲可以和廣州的兩個漢奸王爺一較高低。這連耿繼茂、尚可喜都不定打得過,況那蒙八旗、滿八旗?

兵要多,兵要練,兵要吃喝,裝備要升級,怎麼辦?高樓大廈之下必有地基,想要真正成爲一支讓清軍聞風喪膽的軍隊,首先就得有個能安生髮展的地盤,這地盤就是高樓之下的地基,少不得!

周士相反覆思量之後,決定拿羅定城這塊雞肋和太平營這上萬人同高州方面做個交易。他不求太多,只求南明廣東當局能夠將地處沿海地區的廉、雷二州任取一縣供太平營就食駐防就行。只要對方能夠答應,太平營名義上聽誰的都不是問題,反正他現在打得也是永曆天子的旗號,要得也是永曆天子的大義,至於實際聽命於誰,根本不重要。

真有了安生之處,到時候是不是聽調聽宣那是以後的事,這年頭,擁兵的軍將不聽調的多了,永曆天子都指揮不動南明最大的軍頭孫可望,難不成死死盯着他這千把號兵不成。

至於爲何要選廉州或雷州一縣,而不是選高州又或瓊州?答案卻又簡單,因爲周士相之前聽宋襄公說過,真正控制高州的並非四府巡撫張孝起,也不是廣東總督連城壁,而是西寧王李定國麾下的總兵勒統武。

李定國的大名無論前世今生那都是赫赫有名的,起初周士相打定的主意也是往廣西投李定國,只因後來不願寄人籬下,將反清的國運和個人復仇的家恨寄於他人,這才藉着程邦俊招攬大樵山衆匪的機會鼓動胡老大他們奪取羅定,以便能在華夏徹底淪於異族的前夕能夠據一方有所作爲。說一千道一萬,打鐵還須自身硬,只要自己手下有兵,何須再要假他人之手!

既存了自立之心,周士相當然不肯到高州去,一怕李定國的兵馬不肯接納他們,二也怕被李部所吞,畢竟大西軍實力太過強勁,太平營和他們相比,不過是個剛剛會爬的小娃娃。

小娃娃如何能和壯漢交手?

如此一來,高州自然被周士相排除之外,而且高州境內南明各方勢力很多,有李定國的軍隊,也有四府巡撫張孝起的兵馬,聽說還有幾支隸屬總督連城壁的人馬在那就食。周士相不知道這幾支勢力之間是如何達成在高州駐防的協議,但他知道,高州其實也並不富裕,同時支撐這麼多兵馬就食,怕高州百姓早就苦不堪言,自己再率太平營這萬把人一頭扎進去,恐怕也得不到多少錢糧支撐。

於其吃別人的殘湯剩飯,不如另謀出路。瓊州,就是後世的海南島,從長遠發展來看,瓊州倒也是個好地方,因爲瓊州遠離大陸,不用擔心清軍會渡海而擊。沒有威脅,自然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力發展,攀科技樹也好,科技大爆炸大搞發明也好,不管成與不成,起碼能夠安生做事,不必今日擔心明日。

可遠離大陸固然可以不受外敵進攻,可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遠離大陸上——周士相手中可沒有水師!

倘若有一支類似鄭成功的強大水師部隊,周士相自然二話不說就奔瓊州,可他沒有,休說一條船了,就是一個水手他也沒有。而且,瓊州島漢人稀少,島上多爲土著居民,如黎族等。周士相不是對島上土著居民抱有敵視,只是身爲漢人,他潛意識裡就有漢人至高的思想,換後世的話說,他就是一個漢.納。

漢.納者,只接受同族,只肯定同族的利益,一切以本民族的利益至上,其他民族,願爲漢族者,欣然接受,不願爲漢族者,則刀槍相向。漢族,有着這個世界最高最先進的文明,其他民族,大多尚處落後,因此文明自然要融合落後,難不成反過來讓野蠻吞併文明不成。

漢族本身也是在不斷融合外族,數千年的歷史早已證明,漢族的包容性遠勝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因此周士相這個漢納絕不是極.端種.族主.義者,相反,他是個務實的民.族.主.義者。他很高興那些非漢族能夠自動融入漢族這個大家庭,享受漢族創造出的文明,並與之一同進步。在人類情感上,他更沒有對什麼民族斬盡殺絕的念頭,而是希望所有的民族都消失,當然,這個消失不是指那些民族**消失,而是他們統統成爲漢人。

只有成爲一家人,成爲一個民族,華夏纔不會有動亂,纔不會有那鮮血銘刻的八個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總之,瓊州島的土著居民多於漢人並非是周士相不願前往瓊州的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他手裡沒有一支水師,一支可以稱霸南洋的水師!

沒有水師,就沒有辦法大規模運輸人口,也無法對外征伐,十年、二十年....在無法從大陸獲得大量漢人充實瓊州的情況下,周士相是根本沒辦法將太平營打造成一支擁兵十萬,甚至更多的勁旅。

況且,在瓊州發展的再好,也不過是個島,想要驅逐胡族,恢復中華,以一島之力顯然是難以實現的。鄭氏臺灣,後世蔣氏臺灣都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周士相是不會到瓊州去的,因爲那樣做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這一生可能再也無法回到大陸,回到家鄉。

“廉、雷二州任選一縣,若巡撫大人同意,我太平營從今往後便大人馬首是瞻!”

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
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力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一千九十三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經一百二十四章 兇光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四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八十五章 賊祖宗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二百四十三章 決戰 十三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七十七章 吞併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六十一章 反詩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九百五十九章 親軍辦案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過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一千零六 滿蒙援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戰保船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八百二十七章 直白的語言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臨以爲我死了麼?第九百零八章 梅花山 可不訂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百六十七章 攻守 六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爲順民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