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蘇祿

月牙灣這裡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大建設,另外一邊,跟隨一起南下的諸多商行也是開始各自分散開來向整個南洋地區輻射。

南洋都已經到了,這裡島嶼衆多,大大小小的國家也很多,算起來可能又幾十上百個國家,當然了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和呂宋、蘇祿、文萊這些國家一樣,都是小國,非常小,佔據着一些島嶼,自稱爲王。

暹羅和安南都算是南洋地區的大國了。

如此多的島嶼、如此多的國家,這一次跟隨南下的大大小小商行都可以各自選擇自己要去的地方,然後自己去做買賣。

到了呂宋這裡,危險就已經很小了,想要去其它的地方,都可以沿着這些島嶼一路慢慢的過去,甚至於還可以通過麻六甲這裡,前往印度洋,去往天竺、斯里蘭卡以及阿拉伯地區。

這些商行跟着來南洋地區,那都是爲了錢過來的。

呂宋國太小了,顯然吃不下大家的帶過來的貨,而且這月牙灣被佔了,呂宋國都可以算是被滅國了,剩下的幾個城,也沒多少實力吃下多少貨。

所以在月牙灣這邊休整了幾天之後,大部分的船都陸陸續續的離開了月牙灣這裡,向着整個南洋地區的各個地方駛去。

天津遠洋貿易行這邊,杜明恩將林書鴻留在了月牙灣這裡,坐鎮和指揮這裡的建設工作,他自己則是帶着大部分的船繼續往西行走。

他的野心比較大一些,並不滿足於只在南洋地區這裡做點買賣賺點錢,說實話,他想要越過麻六甲前往天竺和阿拉伯地區,想去這邊看看。

反正船隊的條件還是很不錯的,

這沿途都又陸地,而且都有國度,各種各樣的物資都可以得到補記,以往大家又是有過往來的。

當年三寶太監下西洋,那也是到過這些地方,沿途的這些國家和地區都知道大明,也都知道大明的富饒,關係一向也是不錯的。

離大明近的,受到影響大的,很多都還是大明的藩屬國呢,遠一些的也和大明有過友好的往來,有錢的情況下,得到物資補給並不難,可以順利的西行。

黃金洲回來的時候,橫渡太平洋都做到了,西洋就更沒有什麼難度了。

浩大的船隊從月牙灣這裡出發,跟隨天津遠洋貿易行船隊的人依然很多,大家都覺得跟着他們比較安全一些。

船隊一路向西,很快就抵達了他們的第一站,蘇祿國!

蘇祿國的位置大概位於後世菲律賓蘇祿羣島地區,區域包括了蘇祿羣島、巴拉望羣島和馬來西亞的東北部。

這個時候的蘇祿國是一個信奉ysl教的酋長國,實行****的蘇丹制度,掌握整個國家的政權的主要就是三個王侯,成爲爲東王、西王和峒王,其中以東王的權力最大。

歷史上蘇祿國和大明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

永樂年間(1417年),蘇祿國三王曾率眷屬及侍從340人,遠渡重洋訪問大明,受到永樂皇帝盛情款待。

在回程途經德州時,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病逝,永樂皇帝派禮部郎中帶祭文趕赴德州,以藩王之禮安葬東王,還賜諡“恭定”,並親撰碑文(蘇祿國東王墓)。

東王病逝後,其長子回國繼任王位,王妃和另兩個兒子就留在德州守墓並定居,並且其後代一直居住在大明。

蘇祿島,蘇祿國國都所在地,同時也是整個蘇祿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和月牙灣一樣,蘇祿島上面的蘇祿灣也是一個天然的優質港灣。

此時,杜明恩所率領的船隊浩浩蕩蕩朝這蘇祿港這裡開來,好幾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在海面上連綿一片,氣勢恢弘,很快也是引起了蘇祿國人的注意力。

“大船~大船~”

“好多船~好多大船~”

港口內,看到海面上浩浩蕩蕩駛來的船隊,頓時忍不住驚呼起來。

如此大的船隻,如此龐大的規模,這絕對是以往很少、很少見到的,瞬間就在整個港口當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很快,消息就傳到了蘇祿國三王之一的東王戈達拉這裡,於是戈達拉立即帶人急匆匆的來到港口區這裡。

當看到港灣內的船隊時,他整個人也是忍不住張大了自己的嘴巴,一臉的難以置信,接着也是瞬間就驚恐起來,生怕這是敵對勢力過來入侵蘇祿國的。

“快~快~”

“趕緊去通知西王和峒王,立即調遣大軍過來~”

“立即派人過去問問他們是誰,來我們蘇祿有什麼事情?”

戈達拉很是着急,不過還是連忙下達了幾項命令。

如此浩大的船隊,如果是敵對國來入侵蘇祿國的話,足以輕鬆的將蘇祿國給滅了。

整個南洋地區的國家都非常小,國力也是非常微弱。

“到底是那個國家的船隊?”

戈達拉實在是想不通,整個南洋地區到底又那個國家能夠組建起如此龐大的船隊來,而且如此大的船隻,也不是他們能夠造出來的,他們的技術根本就造不出如此大型的船隻出來。

很快,伴隨戈達拉的命令下達。

蘇祿港口這裡立即又十多艘小船急匆匆的朝着船隊這邊划過去,與此同時也是有人急匆匆的開始去通知西王和峒王,去調兵遣將過來,不管如何,面對如此浩大的船隊,他們也是嚇的半死。

“這就是蘇祿國?”

泰山號上面,杜明恩用望遠鏡仔細的看了看整個蘇祿港。

此時的蘇祿國受到了ysl教的影響,整個國家上下都信奉yisl教,實行****的蘇丹制度,所以在建築方面,這建築的風格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英雄,隨處可見圓鼓鼓的屋頂。

這一點和大明是迥然不同的,很具有異域風味。

“蘇祿國到了,也不知道我們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好價錢~”

徽商號上面,祝本端和馮相也是看着眼前的蘇祿港,心裡面滿是期待,他們第一次來南洋,這一次也是投資了很多的銀子。

儘管在月牙灣這裡的時候已經見識了南洋的富饒,但這畢竟沒有開始進行貿易,所以心裡面也是沒有什麼底氣,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的。

“在蘇祿這裡,我們隨隨便便賣點貨就好,現在大家都還沒有分散,競爭畢竟激烈,我們肯定賣不出太高的價格了。”

“等過了蘇祿,到時候我們這些商行就會分散開來,我們直接去暹羅這裡,到了那個時候,競爭少了,價格就由我們說了算,才能夠真正賺大錢。”

“在蘇祿這裡嘛,我們還是先了解下南洋地區的物價情況來,多看少買賣。”

旁邊的馮相卻是一點都不擔心,反倒是有自己的規劃,都已經想好了。

“去暹羅?”

“我已經打聽清楚了,很多商行都會去暹羅,會不會太多人去了,這南洋地區大大小小的國家很多,沒必要跟着一起擠到暹羅去吧?”

祝本端想了想說道。

“大大小小的國家是很多,不過大多數都和這個呂宋、蘇祿差不多,都是小國,只有暹羅和安南才比較大一些,能夠吃得下更多的東西。”

“而且去暹羅和安南,也是爲了先打通商路,方便以後賺錢,這和一個大的國家做買賣賺錢,還是和一個小的國家做買賣賺錢?”

“大家可都精着呢,也就是一些小商行和個人纔會去小國家和小地方。”

馮相笑了笑說道。

“還是馮兄想的長遠~”

祝本端對着馮相拱拱手佩服道。

“我也不過就是隻能夠看到這一點,真正想的長遠的還是劉晉啊,敗給他,不冤。”

“這天津遠洋貿易行拿下了月牙灣,以後在南洋就又一個據點了,輻射整個南洋,西可進天竺、阿拉伯地區,東可下澳洲,這纔是大手筆。”

“我們這都是小打小鬧,以後就是經營某個航線發點小菜。”

馮相笑了笑搖搖頭,現在對劉晉可是佩服的很。

“聽說太平洋準備穿過麻六甲前往天竺和阿拉伯地區,你說我們要不要跟着過去?”

祝本端點點頭,接着想了想又說道。

“不去,那邊太遠了,這一來一回耗費的時間太久了,我們可消耗不起。”

“我們先去暹羅這邊,將帶來的貨賣了,然後再進南洋地區這邊的沉香、犀角、象牙、寶石、玉石、珊瑚等等回大明,一來一回就可以了。”

“至於更大、更遠的市場,還是等明年再說吧,先穩住了南洋這邊再說,先佔住了暹羅這條航線來。”

馮相毫不猶豫的搖搖頭,去天竺和阿拉伯地區或許是真的賺錢,但時間太久,捨近求遠,不明智,先吃到嘴裡纔是真的,以後有機會再來吃更多的地方。

“馮兄說的有理,我其實是很想去天竺、阿拉伯地區看看的,這出了大明之後才發現,這世界真的很大,很想去世界各地都走一走、看一看。”

“這歐洲地區,聽說我們的絲綢都可以當等價的黃金,這瓷器也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應該錯不了,劉晉應該不會騙人,不過去歐洲實在是太遠了,一步步來吧。”

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029章,又敗了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21章,金田、銀田第492章,遠征倭國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335章,才子雲集第527章,一本萬利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753章,治權分離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358章,取銀子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992章,朱厚熜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285章,電與磁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731章,教化他們第838章,鄙視鏈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586章,開戰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477章,慌了第335章,才子雲集第2137章,騎士聯盟
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667章,國士無雙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029章,又敗了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2023章,煩躁的弘治皇帝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731章,教化他們第112章,有話要說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321章,金田、銀田第492章,遠征倭國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335章,才子雲集第527章,一本萬利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704章,完全不同的人生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209章,羣臣激憤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753章,治權分離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870章,美麗的夏威夷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358章,取銀子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788章,機械與傳統的力量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992章,朱厚熜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1285章,電與磁第764章,最不缺的東西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947章,懶散的崑崙奴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731章,教化他們第838章,鄙視鏈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1321章,封城抓人第586章,開戰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404章,不可輕啓戰端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585章,女真三部聯合第1477章,慌了第335章,才子雲集第2137章,騎士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