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國士無雙

湖廣蘄州。

李言聞和往日一樣正在鄉村行醫,對於方子的事情,他已經忘得乾乾淨淨了。

當時雖然心動天價的賞金,但也是出於試試看,能不能起到作用的心態,畢竟是關係到幾十萬人的大疫情。

“大伯,你這病啊應該是陳年頑疾了,每到陰雨天的時候,腳就會痠痛。”

“對,對,李大夫你真是神了。”

“不是什麼太大的事,這溼氣過重,風寒入骨,我這邊開一個方子,你自己去抓藥,這個內服,另外要經常多泡熱水,有利於體內血液循環,排出溼氣。”

“李大夫,這診費多少啊?”

“給個十文錢就夠了。”

“好,好,像李大夫你這樣的神醫可真是不多了,診費還收的如此便宜。”

“我行醫一向不重錢財,夠用、夠我養活一家老小就可以了。”

李言聞笑着開始寫方子,作爲走村串戶的鈴醫,他的收入其實是非常微薄的,每天要走很多的路,但是收入並不高,也就是勉強夠養活一家老小。

“李大夫、李大夫~”

這時有官差急匆匆的騎馬前來。

“這位官差大哥,不知有什麼事情?”

李言聞看看眼前的官差連忙問道。

“李大夫,你這下可是出名了,也發財了。”

“你上次獻上去的方子在江南這邊起到大作用了,江南幾十萬人靠着你的方子很快都治好了,疫情控制住了。”

“朝廷這邊的封賞都已經到我們這裡來了,你趕緊準備下,跟我回去領賞吧。”

官差興奮的說道:“十萬兩白銀啊,你這下再也不用到處走村串戶了,可以在城裡面開一家大醫館了。”

“啊~”

李言聞一聽,整個人都驚呆了,沒想到自己的獻上去的方子竟然真的有用,現在連賞賜都下來了。

十萬兩白銀啊,想到這裡李言聞都不淡定了,儘管一直以來都淡泊名利,行醫不爲錢財,但錢誰不喜歡,更何況是一下子十萬兩白銀。

有了這銀子,他以後衣食無憂,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開一家自己一直以來都想要開辦的醫館。

“趕緊收拾、收拾,跟我回去。”

“現在我們湖廣佈政使都來我們蘄州了,這下你可是真的出名了,大明日報都詳細的報道了此事,還將你的方子給公佈出來。”

“報紙上說了,你貢獻的藥方不僅僅救治了蘇揚兩地的幾十萬人,而且還可以造福我們整個大明,以後血吸蟲病就有治了,我大明長江流域以南再加上南洋諸省,海外諸多的殖民地、藩國,到處都有這個血吸蟲病。”

“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血吸蟲病之下,現在有了你的方子,不知道能夠救活多少人。”

“聽說蘇州和揚州兩地這邊正在刻碑寫傳,李大夫你的名字和方子都要寫在最上面呢。”

“而且連天子都知道了此事,還御批了‘聖手妙醫’四字呢,現在我們整個蘄州,乃至湖廣都覺得備有面子呢。”

官差很是激動,湖廣這邊出了名醫,連帶着家鄉人都跟着與有榮焉,湖廣佈政使以及諸多的官員都到蘄州這裡來了,親自給李言聞發放獎勵和送牌匾呢。

“李大夫真是厲害啊~”

“可不是嘛,我們蘄州這一帶大家都知道,李大夫醫術高,醫德更高。”

“沒想到蘇州揚州這邊的幾十萬人都靠李大夫的方子給救過來了呢。”

“這可是積大功德了。”

“可不是嘛,連天子都知道了,還親手批了字呢,揚州和蘇州都給李大夫立碑呢。”

周圍的村民一聽,頓時紛紛直點頭。

李言聞醫術精湛,收費又低,懸壺濟世,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只是沒想到,他貢獻的藥方竟然還能治好揚州、蘇州兩地的幾十萬病人。

李言聞匆匆收拾了自己的東西,急匆匆的回蘄州城去了。

蘄州城,此時此刻,整個城都在敲鑼打鼓,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蘄州這邊出名醫了,貢獻的方子就好了蘇揚二地幾十萬人,解決了血吸蟲的大難題,爲長江以南的大片地區治療血吸蟲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天子御批題字,朝廷賞銀十萬兩,湖廣佈政使親自前來蘄州這邊,這讓蘄州一下子就沸騰起來。

對於一個小地方來說,這樣的事情,那絕對是妥妥的大事了,足以值得所有人跟着高興的事情。

“本官按照天子旨意、朝廷命令特前來蘄州,向李言聞神醫送上‘聖手妙醫’牌匾一副衣服,上面的字是天子親自題字,命令工匠仿製而成。”

“另外朝廷賞銀十萬兩白銀!”

湖廣佈政使當着所有人的面,給李言聞送上了牌匾,上面的字是弘治皇帝親自題字的,同時再將一個裝滿了銀元大箱子打開,露出了裡面銀閃閃、滿滿一箱子的銀元。

這讓現場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睜大了眼睛。

十萬兩白銀啊!

周圍的這些人基本上一輩子都沒有一次性見過如此多的銀子。

這是何等龐大的一筆財富。

李言聞滿臉笑容的接過了牌匾,再命人將裝着銀子的箱子擡進自己的家裡面去,整個人都有暈乎乎的,彷彿被天上掉下來的巨大餡餅給砸暈了。

這下子開醫館的錢有了,還有大量的剩餘,這輩子是不用爲錢的事情發愁了。

再看看周圍,原本很多人對李言聞這種走村串戶的鈴醫是很看不起的,鈴醫沒有什麼地位,又窮的很。

但是現在,大家看李言聞的眼光都變了,誰能夠想到一個小小的藥方竟然能夠換來十萬兩白銀,連天子都驚動了,還御批了。

......

京城尚書房,弘治皇帝正在仔細的閱讀劉晉提交上來的奏疏。

奏疏裡面詳細的說明了這一次蘇揚二地血吸蟲病的情況,防疫工作,以及後續相關的事情。

疫情已經控制住了,病人也是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治療,蘇揚二地的秩序已經恢復,生產生活恢復正常,周圍區域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波動,疫情算是過去了。

但劉晉在奏疏之中也是詳細的說明了疫情之外的一些事情。

比如倡導推廣健康、衛生的生活飲食習慣,要求大明各地的城市、農村對糞水進行管理,建立化糞池,不能隨意的排放人畜糞水,以免污染水源,傳播疾病。

這個事情看起來似乎好像僅僅只是個人的事情,但上升到國家的層面,那就是關係到大民千家萬戶的健康安全。

以前朝廷根本就不會去管這些事情,但是經過這次的疫情之後,就必須深刻的意識到,在大明各地推廣這事情的重要性。

一旦出現疫情,損失就會更大,更嚴重。

推廣也是爲了老百姓的健康和衛生,爲了大明的長治久安。

接着就是劉晉提議要在大明長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南方諸省,對血吸蟲病進行清理,要求各地官府組織百姓清理釘螺進行集中的銷燬,同時將治療血吸蟲病的藥方進行推廣,讓更多的人知道。

這叫預防和治療相集合,針對危害極大、傳染性強的血吸蟲病進行轉向的行動,以防止再出現蘇州揚州二地的情況。

再最後,劉晉更是強調了建立起完善防疫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認爲大明現在和世界各地之間的往來越加頻繁和密切,同時城市發展迅猛,人口朝城市集中。

各種各樣的疫情必然還會出現,會對大明產生巨大的威脅。

同時也是指出了現在大明官府當中缺少應對疫情的機制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權責劃分不輕,款項劃分不明等等。

劉晉順帶着也是遞交了一整套的方案機制,以此來建立完善的應對機制,保證大明的安全。

弘治皇帝看的很仔細,也是看的很慢。

儘管劉晉的奏疏沒有其他大臣那般風采飛揚,甚至還提到了諸多不雅之詞,什麼糞水之類的,其他大臣是絕對不會去寫這些東西在上面的,但是劉晉寫了,寫的很直白。

但是弘治皇帝詳細的看完之後,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劉晉做事真的一向都讓他非常的放心、非常的喜歡,蘇揚二地的疫情,劉晉很快就控制住了,而且還很快就找到了治療的方子。

但劉晉不僅僅看到這件事情,更是看到了以後長遠的未來,提出了構建完善機制的事情,這讓弘治皇帝再一次對劉晉刮目相看。

“國士無雙啊,國士無雙啊!”

“有劉晉在,我大明無憂啊!”

弘治皇帝長長感嘆一聲。

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1331章,小公舉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185章,火車熱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734章,汽車熱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775章,獻寶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577章,真好吃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48章,大買賣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220章,爭相降價第2069章,青黴素第469章,新軍制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586章,開戰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25章,孫夫子第1041章,黑海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42章,開業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96章,傻眼了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1950章,南州城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652章,解放軍戶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
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1331章,小公舉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1234章,天竺北方的情況第1185章,火車熱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6章,發財的路子第2151章,要飛翔天空的牛人第1734章,汽車熱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886章,實用性電燈第775章,獻寶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577章,真好吃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510章,弘治庚申條約(昨天的)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48章,大買賣第436章,深得帝心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424章,吃香的軍戶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220章,爭相降價第2069章,青黴素第469章,新軍制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1940章,前往南非殖民地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982章,先揍葡萄牙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1199章,大明故事第586章,開戰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2162章,人如豬仔第25章,孫夫子第1041章,黑海第1156章,張懋的請求第1678章,大明版城管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42章,開業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296章,傻眼了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1950章,南州城第2116章,差距太大了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984章,回家過年的年貨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652章,解放軍戶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105章,爲了一夜暴富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241章,招生和離別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2107章,忙着選美的藩屬國第1659章,蕭條的南京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