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躁動的大明

衆人一一輪流仔細的看完劉晉寫給弘治皇帝的奏疏。

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涉及國家大事上面,弘治皇帝都很喜歡將劉晉的奏疏拿給大家看,徵求下劉晉的意見。

簡在帝心,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劉晉很少寫奏疏,但是每一次的奏疏,弘治皇帝都高度重視,所涉及的事情也都是關係大明江山的國家大事。

這一份奏疏之中不單單有關於海外私人殖民地的討論和建議,同樣也是有關於南洋各高官治久安的良策以及關於奴隸制度所帶來的弊端以及如何解決的方法。

其中更是有劉晉所看到的關於殖民化之後對大明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和影響,不僅僅有從海外滾滾涌進來的財富,同樣還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種族、宗教等等也是必然隨之進入到大明。

通過這份奏疏,衆人彷彿一下子就看清楚了未來百年內大明的發展情況,滾滾的財富從世界各地涌入大明,伴隨着財富的涌入,還有從世界各地匯聚到大明的新思想,新文化、新宗教和新的種族。

文明與文明之間的碰撞,種族與種族之間的競爭,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隨之洶涌而來。

如果大明不能很好的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係和事情,積極應對即將洶涌而來的各種碰撞,那麼未來的大明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奴隸所帶來的問題、外來種族、文明、宗教等等所帶來的問題,這些都會有着極其深遠的影響,很多影響甚至於會根深蒂固,並且一直持續下去。

正因爲看到了這樣的一種形勢,所以劉晉在最後也是提出了面對外來的文明,大明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但也要看納的是什麼東西。

唯有吸取了其它文明種族的精華才能夠不斷的壯大自我,如果精華沒有學到,反而學到了他們的糟粕,不僅僅無法壯大自己,甚至於還會影響自己。

“不愧是高人子弟啊~”

“乃當世之聖賢!”

劉健看完也是忍不住長長的感嘆一聲。

當大家還在爲眼前的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愁眉苦臉的時候,劉晉就已經看到了大明未來將來面臨的局勢,並且也是提出了相應的解決之策。

“陛下,臣以爲劉晉所言甚是,每一計,每一策都是爲了我大明的千秋萬載,爲了我炎黃子孫的繁榮昌盛。”

李東陽對劉健的話深表贊同,也是站出來說道。

“陛下,臣等也是深以爲然。”

其他的大臣互相看了看,也是紛紛表態。

不管是劉晉是不是看到了未來,就眼前來說,劉晉所說的關於海外私人殖民地的歸屬權之類的問題,也是符合大家的問題。

大明鼓勵私人在海外開拓殖民地,誰開拓的殖民地就歸屬於誰,當然了名義上還是屬於大明,只是殖民地的管理權、收益權、統治權歸屬開拓者。

這就足夠了。

西洋聯合商行大家可都是有股份的,如果真按照劉晉所說的去做,以後這錫蘭島就是歸屬於西洋聯合商行所有。

錫蘭島的產出和管理權方面都歸屬西洋聯合商行,每年只要往朝廷這邊交稅,朝廷對其它的什麼都不管。

這樣的政策對他們來說簡直太好不過了。

對於弘治皇帝來說,這也是可以接受的。

海外之地,遠離大明,無關緊要。

有人去打下來了,不僅僅可以傳播大明的威嚴,這打下來之後,他弘治皇帝只需要給道聖旨,下個任命書之類的,以後每年就可以白白的從這個殖民地這裡獲得一筆稅收。

這有錢好辦事啊。

從海外殖民地這邊不斷的收錢回來,就可以將大明內的人口不斷的外遷,同樣也是可以在大明大型水利,建公路等等。

同樣有錢了,大明就可以組建起更龐大的軍隊,更強大的艦隊,到時候就可以征戰四方,搶佔更多的土地。

一步步依託大明本土,打下更多,更大的疆域。

至於名聲什麼之類的,它有銀子香嗎?

以前大明是很在乎名聲,可是換來的是什麼?

換來的是大明內憂外患,換來的是大明自己的老百姓窮困不堪,換來的是大明內部的統治階層猶如吸血鬼一般只死死的盯着大明的老百姓來吸血。

現在呢,逐漸將大家吸血的對象轉移到大明之外的其它國家,大明的老百姓得以有了喘息的機會。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大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而然大明的江山就固若金湯,老朱家的千秋萬代就不是什麼問題。

老百姓要是活不下去了,老朱家的江山能夠持續多久?

弘治皇帝算是看明白了這些,所以一切都圍繞着這來轉,至於其它的都是不重要的。

“既然諸位愛卿都覺得此策甚佳,那就按照上面所寫的去辦,制定詳細的法律制度出來,另外劉晉奏疏之中所提到的奴隸、外國人在大明定居、購買房產、土地以及傳播宗教、婚配等問題,也應該儘快的制定出一個詳細的法律法規出來。”

弘治看了看衆人,既然大家意見統一,那就按照這個意思來去辦。

“陛下聖明!”

衆人紛紛齊聲的喊道。

上下的意見一致,利益訴求又一致,所以大臣的行動速度非常快。

很快大明朝廷這邊就頒佈了《大明私人海外殖民地法》,簡稱《殖民法》,殖民法明確的提出了大明朝廷鼓勵和支持私人、團體等到海外開拓殖民地,開拓出來的殖民地,大明朝廷這邊只徵收稅收,殖民地的管理權、統治權、收益權全部歸屬私人殖民地的開拓者。

當然,相應的也是對殖民地有很多要求,比如殖民地必須強力推行華夏之文明,推崇孔孟之道等等。

這些要求和規定,其實主要是還是爲了防止這些殖民地脫離大明的掌控,始終讓這些殖民必須要依靠大明,充當大明殖民全球的先鋒,而不是真的讓你在海外成爲國中國。

《殖民法》一頒佈出來,也是立即以袛報的形勢傳遍整個大明,同時大明早報也是詳細的刊登了殖民法以及有諸多名家對這部新頒佈出來的殖民法進行講解。

整個大明因爲殖民法的頒佈也是沸騰起來。

天津,淞滬、南京這三個對外的口岸這裡,一家家商行的東家們幾乎是要彈冠相慶了,特別是已經佔領了錫蘭島的西洋聯合商行。

整個西洋聯合商行的股東們都再次匯聚於天津,一個個滿臉笑容,原本懸着的心也是重重的落下。

大家投資的西洋聯合商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別的不說,單單是從錫蘭島上面繳獲的財物,交完稅之後,他們依然可以獲得二十多倍的收益。

而這僅僅只是錫蘭島上面繳獲的財物,相比起錫蘭島來,這根本就微不足道。

朝廷這邊的任命書也是已經下達了。

朝廷正式認命西洋聯合商行的胡獻爲大明錫蘭島第一任總督,同時也是向西洋聯合商行這邊頒發了一紙證書,正式將錫蘭島劃歸到西洋聯合商行的似有財產,給西洋聯合商行這邊發了一張超大的地契。

地契上面寫着,大明錫蘭島歸屬西洋聯合商行所有,再不違背大明利益之前提下,此契約永久有效。

也就是這錫蘭島屬於西洋聯合商行的永久性私人財產,這是得到了大明朝廷認可和承認的,同樣也是受到大明朝廷的保護。

就如同大明京津地區這裡的房產、店鋪、地產一樣,都是有地契的,只是這地契有點大,有點特殊。

但本質都是一樣的。

核心是這是大明的土地,屬於西洋聯合商行的似有財產,受到大明的保護,同樣也是必須要向大明這邊交稅,推行大明的所有的一切。

胡獻成了錫蘭島的總督,嗯,朝廷這邊不給俸祿,也沒有品級的那種,更不需要說來上早朝,不過弘治皇帝卻是允許這錫蘭總督有向自己寫奏疏的權力。

儘管如此,但是這對於無數的大明人來說,這絕對是值得振奮無比的消息。

以前當官只有進過科舉考試才能夠做官。

可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你不需要考科舉,只要你足夠強大,可以去海外佔領一塊殖民地,那麼你就可以成爲海外殖民地的總督。

雖然沒有朝廷俸祿和品級,但是所擁有的權力也遠不是大明本土的這些官員所能夠相比的。

如果這個私人殖民地是你一個人打下來的,那麼整個殖民地裡面你就是土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威。

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絕對有着無與倫比的誘惑力。

除此之外,海外私人殖民地的收益權、管理權都歸屬開拓者。

這也是讓無數人瞬間眼紅,爲之振奮無比,彷彿打了雞血一般。

想一想錫蘭島,想一想西洋聯合商行。

他們是真的賺大了。

錫蘭島如此重要的一個地方,如此龐大的一個島嶼,盛產寶石和香料的寶島。

現在竟然成了西洋聯合商行的私人之地,以後這錫蘭島,縱然是什麼都不做,每年挖寶石賣也能夠撐死西洋聯合商行了。

只要稍微會經營,這錫蘭島以後每年都可以西洋聯合商行帶來滾滾的財源。

別的不說,單單是修建港口,做中轉貿易都足以讓西洋聯合商行賺大了。

西洋聯合商行的股東們笑的合不攏嘴,那些沒有加入其中的人則是腸子都悔青了。

至於更多的人則是躁動起來。

西洋聯合商行可以做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做。

他們可以佔了錫蘭島,我們就可以去佔了緬甸,或者是佔了天竺,非洲也不錯,總之海外遍地都是寶地,只要佔下一塊,以後就可以不斷傳下去,留給子孫後代了。

一時之間,整個天津這裡都躁動起來。

一個個酒樓、茶館,青樓楚館,秘密的私人莊園內,諸多有實力的大佬們匯聚在一起,商量着去海外開拓私人殖民地的事情。

有野心勃勃的人甚至於還想要單幹。

海外之地,大大小小的國家不知道有多少,這其中有實力強大可以和大明相媲美的國家,但更多的都是實力弱小無比的國家。

很多國家可能僅僅只是一個島嶼,或者是很小的地方,只有一個縣,一個州、府怎麼大,對付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需要多強大的力量。

有個幾百人、上千人的精銳力量就足以輕鬆的拿下來。

只要能夠佔領一塊這樣的地方,所獲得的收益就會非常的龐大,投入小,產出高,更關鍵的是還可以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

而且在自己開拓的海外殖民地上面,自己就是土皇帝,寧爲雞口不爲牛後,在大明這塊土地,永遠都不缺少野心家,也永遠都不缺少那些自以爲是,想要自立爲王的傢伙。

在大明沒有什麼機會,現在機會給你了。

整個大明上下,人心浮躁,野心勃勃的人太多了,很多人都想着去海外發財,去海外當土皇帝,去海外打下一份傳承後世的基業。

不過更多的聰明人則是選擇和西洋聯合商行一樣,大家一起出力,一起出錢,出人,然後再去海外行動,要吃就吃大的。

錫蘭島算什麼,海外富饒之地多的是。

有的地方有珍貴的礦產,比如金洲,這裡的金銀產量非常的大,金礦、銀礦特別多,現在大明朝廷還沒有進攻這裡,如果能夠佔下來,不會比錫蘭島差。

還有的地方則是有特殊的出產,比如非洲這邊,有乳香、沒藥、象牙、犀角等等產出,這裡的土著崑崙奴又是戰五渣,輕鬆就能夠拿下來。

如果既沒有特殊的礦產,又沒有什麼出產,有人也可以,比如天竺內大大小小的國家很多,別的不說,人口非常多。

如果佔領這些地方,別的不說,單單是抓奴隸賣也能夠大賺特賺,要知道在南洋這邊,一個奴隸的價格都已經到四五十兩銀子了。

出海,開拓私人殖民地,這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成了無數大明人的追求。

有大地主變賣了自己家鄉的土地,籌集資金,召集鄉勇準備出海開拓殖民地。

有大商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集中起來,和人聯合在一起,組建起一個個商行,磨刀霍霍向豬羊。

有地方的大家族,人口衆多,霸佔一方,在族老、族長的號召下,所有人出錢出力,準備去海外建立屬於自己家族的私人殖民地。

整個大明上下都在躁動,除了這些人之外,躁動起來了的還有那些猶如吸血蟲一般一直以來都在吸食大明元氣的朱姓王爺。

PS:昨天晚上生了,男寶一枚,想認岳父的,估計要等下一胎了~~今天就一章了,昨天早上起來到現在,只斷斷續續的睡了不到四個小時~太累了,晚安!

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614章,先洗腦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558章,孩子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918章,普天同慶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954章,佛帝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66章,真是好用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5章,煮鹽第321章,金田、銀田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656章,朝鮮商行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342章,狀元及第第298章,大渣男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855章,這是好事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301章,免費建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6章,請客吃飯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879章,意義非凡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520章,都該殺第1771章,山民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64章,堆放如山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
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806章,天底下可沒有後悔藥吃第1297章,新一輪出海潮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614章,先洗腦第841章,旁門左道?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558章,孩子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第2095章,西班牙內戰第918章,普天同慶第310章,讓人絕望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727章,天津的夜第1587章,徹底撕破臉皮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954章,佛帝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66章,真是好用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2083章,糧食控制世界第5章,煮鹽第321章,金田、銀田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656章,朝鮮商行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2165章,一下子就變了第1407章,官府改革第342章,狀元及第第298章,大渣男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855章,這是好事第439章,熱淚盈眶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301章,免費建第1032章,波斯大軍被按在地上摩擦第1327章,發配北海牧羊、挖土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664章,首先要有法可依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6章,請客吃飯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879章,意義非凡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657章,木骨都束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422章,英雄紀念碑和烈士園林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604章,不只是黃金第1518章,並不是亂民,只是工人想要工錢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520章,都該殺第1771章,山民第1005章,虔誠的信徒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509章,申飭倭國第164章,堆放如山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2105章,登基大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