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豐收的原野

大明遼東。

因爲去年掃平了女真各部,再加上原本就已經征服的草原,所以整個遼東地區變的無比的安全起來。

弘治十三年冬的時候,朝廷就已經從河南、陝西、山西三省遷移了三十多萬人口到遼東地區。

弘治十四年,伴隨着朝廷財政改革,國庫充盈,朝廷的移民力度更大,整個弘治十四年,朝廷從河南、陝西、山西三省遷移了上百萬人口到遼東地區。

當然不僅僅是遼東,朝廷同樣也是遷移了數以百萬的人口到交趾、象林、鄭和、南洋四省這裡,以鞏固大明對這些地方的統治。

伴隨着大量移民的到來,原本顯得荒蕪的遼東地區開始熱鬧非凡起來。

遼東原先僅僅只是遼東都司,但在今年,朝廷撤銷了遼東都司,設置了遼東省,管轄整個遼東地區。

遼東省所管轄的地方非常的廣,大致上相當於後世東三省,外加被毛子給佔去的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區。

當然遼東省還並不是大明現在面積最大的省,現在大明面積最大的省份是草原省,草原省幾乎管轄了整個北方草原地區,面積非常的廣袤,不過人口卻是非常的稀少。

此時正值金秋之際,遼東地區的溫度開始急速的下降,但是在遼東地區的一片片原野上面,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鐵嶺南山村。

整個南山村的村民都無比的忙碌,正在忙着收割小麥,儲存小麥。

李大毛帶着一家老少拼命的在自己的田地裡面幹活,整個人累的連一口氣都不敢歇。

無它,他家裡的田地實在是太多了。

他是去年冬天移民到這裡的,朝廷這邊鼓勵移民開墾土地,種植莊家,所有開墾出來的田地都屬於開墾者所有,並且還免去三年的稅賦。

遼東這裡地廣人稀,土地極其的肥沃,物產資源無比的豐富。

整個弘治十四年,李大毛一家人都在拼了命的去開墾土地,在南山村外面,一家人整整開墾出了上千畝土地。

很多時候,其實很多田都沒有開墾出來,僅僅只是弄了一個田埂就算是圈住了,是自己家的土地了。

但農人嘛,自然是都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所以李大毛一家也是拼了命的幹,儘可能的在自己的田地上種滿了小麥、土豆、玉米、番薯、大白菜等等。

整整忙碌了一年,眼看着遼東這邊的天氣開始變冷,到了收穫的季節了,李大毛一家又開始愁眉苦臉了。

種的地太多了,一家人都忙不過來了。

“呼~呼~”

李大毛一邊喘着粗氣,一邊拼了命的幹活,時不時站起來看下自己種的麥田,臉上洋溢着笑容卻又帶着一絲絲憂愁。

大豐收啊,真正的大豐收。

儘管因爲田太多,他的管理上非常的粗放,根本就沒有像以前在河南老家的時候一樣進行精細化的勞作。

但是這遼東的土地是黑土地,非常的肥沃。

河南這邊的土地都已經經過了漫長歲月的種植,其實肥力有限,是不如遼東地區的。

土地肥沃,即便是沒有精耕細作,再加上遼東這裡雨水充足,今年又風調雨順,小麥大豐收啊。

對於李大毛這樣的農人來說,莊家大豐收,這自然是最期盼的事情,這意味着自己一年辛辛苦苦的勞作沒有白費。

而且真正讓人高興的是,朝廷免了三年的稅賦,這些田地又是自己家的,這意味着,眼前田地之中所有的糧食都是自己家的。

這纔是最讓他高興的地方。

如此多的糧食,他們一家人敞開肚子了拼命的吃,也足以吃很多年了。

以前在河南的時候,家裡窮的揭不開鍋,一年忙到尾,一家人都吃不上幾頓飽飯,甚至於吃餃子都是極其奢侈的事情。

來到遼東之後,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以後頓頓白麪饅頭,甚至於頓頓吃餃子都不是問題。

有如此多的糧食,一家人根本吃不完,還可以養豬、養雞、養牛、養羊,以後吃肉也都不是問題了。

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這讓李大毛一家也是充滿了幹勁。

當然不僅僅是李大毛,所有移民到遼東的人也都如此。

剛剛開始是帶着極其不情願的態度遷移過來,很多人甚至於是倒黴的抽到籤才移民來遼東的。

但真正到了遼東之後,才發現這裡的好。

朝廷重視,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土地肥沃,隨便開墾,開出來就是屬於自己的。

遼東雖然寒冷,但寒冷有寒冷的好處,那就是隻要幹上半年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基本上就可以窩在家裡面舒舒服服的躺着了。

很多人都已經寫信回自己的家鄉了,勸自己家鄉的親朋好友也一起移民過來,這也是朝廷能夠大量從關內各省大規模移民出去的原因。

嚐到甜頭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帶動更多的人出去移民。

不過,李大毛也是比較憂愁。

自己種的田太多了,可是天氣都已經開始變冷了,這小麥再不收起來,到時候就要爛在地裡面,這是農人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糧食都是一滴滴汗水所換來的,怎麼可以就這樣浪費在田裡面。

可是自己一家人真的忙不過來。

不僅僅是小麥,還有玉米、番薯、土豆、白菜都沒有收穫。

糧食太多了,家裡面都裝滿了,又要臨時去蓋糧倉,實在是沒有辦法,也都只能夠找個空地,將糧食堆積起來。

此時此刻的李大毛,真的是痛並快樂着。

“大毛~大毛~”

就在李大毛準備彎腰繼續賣力幹活的時候,一道熟悉的聲音喊了過來。

“大柱~”

李大毛看着來人,暫時放下了手中的農活。

“大柱,你不去收糧食,怎麼有空跑我這裡來?”

丁大柱和李大毛都是南山村的,也都開墾了很多田地,家裡面也同樣在忙着收莊稼,現在竟然有空跑過來。

“大毛哥,來了一些朝鮮人,專門幫人收麥子、玉米、土豆、番薯什麼的,我僱他們,估計着這兩天就可以全部收好了。”

“你要不要僱人啊,你要的話,現在就去找他們的頭人談價格去,去晚了的話,他們可能就被別的人給僱走了。”

丁大柱連忙說道。

“朝鮮人?”

“僱人收麥子?”

李大毛一聽,頓時就微微一愣。

自己種了一輩子地,一直以來都是自己種,自己收,即便是有空了,那也是去幫別人收,什麼時候想過要僱人來收自己家的麥子。

“對啊,你種了怎麼多,你們自己收,要收到什麼時候啊,到時候還被全要爛在地裡面,而且冬天很快就要來了,我們還要爲過冬做準備呢。”

“這些朝鮮人的工錢並不高,可以給錢,也可以給糧食,一個人幹一天,給五十斤麥子就行了。”

丁大柱笑了笑說道。

“五十斤麥子,他們怎麼不去搶?”

李大毛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吼了起來。

以前他們在老家的時候,給人收麥子,這一天管頓飯都算不錯了,還五十斤麥子,誰會給你?

你這哪裡是來幫忙收麥子的,這是來搶麥子的。

“大毛哥,話不能怎麼說,現在就這個價,朝鮮那邊的土地少,有很多人都到我們遼東這邊來做工了。”

“價錢雖然貴,但是能夠剩下很多的時間,而且怎麼多麥子,我們自己也收不過來啊。”

丁大柱笑了笑說道,這個價錢確實是很貴,五十斤麥子啊,價錢真心不是一般的貴,但是他還是僱了。

“要管飯嗎?”

李大毛想了想又問道。

看看自己家的田地,一家人真心忙不過來,兩夫妻累死了,估計也是很難在下雪前收完,縱然是沒有辦法,價錢貴,還是要僱人,這麥子要是爛在了地裡面,實在是太可惜了。

多好的麥子啊!

“要管飯,一天兩頓就行。”

丁大柱回道。

“還要管飯?”

“還一天兩頓?”

李大毛都要炸毛了,自己以前在老家做事,做一天能夠有一頓飽飯吃就算滿足了。

“沒辦法,都是這樣,想要僱他們的人太多了,大毛哥,要的話,趕緊啊,不然讓別人先僱走了,到時候就只能自己收了。”

丁大柱無奈的笑了笑。

朝鮮人也是真會做生意,現在有很多的朝鮮人到大明這邊來做事。

單單是遼東這邊就有很多的朝鮮人來這裡伐木、建房子、修路、幫人收麥子、種地等等,在朝鮮這邊,他們日子過的很苦,吃不飽飯,也賺不到錢。

但是到了大明這邊,不僅僅可以吃飽飯,還能夠有不錯的工錢,反正朝鮮和大明都可以自由的往來,大明這邊的錢好賺,大量的朝鮮人就到大明這裡來做事。

遼東省和朝鮮相鄰,來遼東就更加的方便了,坐船都不用。

“走,走,貴就貴點吧,把糧食先收了再說。”

李大毛看看自己的廣袤的田野,想了想也是咬咬牙準備僱人了。

自己太累了,而且一天忙到晚都未必能夠收完,沒有辦法了。

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384章,抵達寶島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557章,中轉點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298章,大渣男第1621章,去河中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269章,猜字謎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396章,敗家子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938章,高考2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93章,朱厚照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16章,回京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88章,夜課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715章,煤油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87章,撒錢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719章,舉國歡慶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
第2175章,這是時代的要求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384章,抵達寶島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557章,中轉點第1152章,鬥牛士的劍第737章,就回本了?第1266章,大明早報的採訪(二)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370章,再次來天津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1859章,移民們的新年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1012章,一個都不放過第180章,割肉的滋味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940章,這是爭奪生存空間的時代第298章,大渣男第1621章,去河中第679章,思想控制第1939章,當爺爺了第1579章,奴隸商人們的盛宴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078章,嚴師才能出高徒第2008章,有人搞鬼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866章,班師回朝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996章,爲什麼要叫香港?第763章,清掃黃金洲東海岸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269章,猜字謎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396章,敗家子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938章,高考2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541章,給他們發錢也是可以促進消費的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319章,無法無天的孫家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93章,朱厚照第443章,殖民計劃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116章,回京第502章,一把利刃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88章,夜課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715章,煤油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87章,撒錢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499章,開炮就完事了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2077章,飢寒肆虐的歐洲1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2055章,這真是一個奇蹟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939章,新時代的挑戰第1047章,大明對東歐的政策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719章,舉國歡慶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167章,全民炒股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665章,重賞之下出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