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

“蘇老闆~”

蘇明的雜貨店,因爲這一次進的貨很多,各種各樣的貨都進了一些,整個雜貨店都一下子變的擁擠起來,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看的眼花繚亂,連自己和夥計都有些找不到貨物了。

這進店來的客人一看也是都紛紛說道。

“蘇老闆,你這店裡面的貨比以前多了很多啊?”

“可不是嘛,以前的時候就那麼一些貨物,我都能夠數的過來了,這一次竟然多了怎麼多貨物。”

“哈哈,這不是通火車了嘛,這初入就方便多了,所以也就多進了一些貨物,而且現在的價格比起以前來,至少便宜一半。”

蘇明笑着向自己的顧客推薦起來。

“這個鹽是上好的雪鹽,產自天津長蘆鹽場,一包剛好是一斤,只要5文錢。”

“這個鋤頭、鐮刀、榔頭、鎬頭什麼的,這都是產自北直隸的鋼鐵廠,用料足,質量好,價格也很便宜,只要以前的一半。”

“還有這些各種肉乾什麼的,有來自河中地區的肉乾,不到20文一斤,都是上好的牛羊肉乾,還有這些來自黃金洲的魚乾,據說京津地區的人都會買來給孩子、孕婦吃,非常有營養,對身體很好,價格也非常的便宜,幾文錢一斤。”

“這個麪粉是來自遼東面粉,我們大明最好的麪粉了,也只要幾文錢一斤。”

蘇明這一次是真的進了很多貨,現在也是急着將這些貨給賣出去回籠資金,畢竟這一次是真的拿出了不少的銀子來進貨。

實在是長安這邊的貨非常的便宜,比漢中這邊都要便宜很多,以前沒有同鐵路的時候,漢中這邊的交通也不算多方便,貨物的運輸成本比較高,價格並不便宜。

長安這邊就不一樣了,處在大明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樞紐,各種各樣的商行、商品彙聚於此,價格便宜、種類齊全,要什麼有什麼。

“價格好便宜啊!”

前來購買商品的人一聽,頓時就紛紛睜大了自己的眼睛,這個價格確實是很便宜。

“哈哈,當然便宜了,這鐵路通了,商路就通了,外面的商品可以源源不斷的進來,我們四川的特產也是已經源源不斷的賣出去。”

“大家可以都進一點帶回去。”

蘇明高興的笑着直點頭。

今天過來的這些人其實都是四川各地的一些商店老闆,因爲知道蘇明一般會在這個時候去外地進貨,所以都會在這個時候來蘇明這裡相應的進一些貨,有點類似於分銷商。

以前的時候出川進貨可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一般的商人根本就沒有這個勇氣組織人手出川去進貨,所以也只能夠從蘇明這種商人的手中分銷一些貨物。

“當然要多進一些貨物了,好貨又便宜,我們川人總算是能夠從鐵路上回一些好處了。”

“可不是嘛,修這條鐵路可差點了要了我們川人的命啊,這前前後後捐款都捐了好幾次,這幾年銀子沒賺多少,倒是捐出去不少了。”

“這都是值得的,現在去長安啊,坐火車,一天的時間就到了,輕輕鬆鬆,舒舒服服,這火車啊,可真是一個好東西。”

“運貨能力啊還非常的強,一次性幾十節的車廂,能夠拉很多的東西,以前很多笨重的東西根本就運不進來,現在都可以輕鬆的運進來。”

蘇明也是笑着和這些掌櫃們聊着天,討論着四川的變化。

“這進來容易,出去也容易了。”

“現在又不少人都跑去長安、開封甚至於京津地區打工呢,聽說哪裡在工廠裡面做事,一個月都有幾兩銀子呢,還包吃住呢。”

“我也聽說了,有不少的人都出去打工呢,在京津地區幹建築、體力活什麼的,收入一個月差不多都有10兩銀子呢,下得去力氣,這收入可是相當可以的。”

“一個月10兩銀子,真的假的啊?”

“一個月10兩銀子根本就不算什麼,在一些工廠、作坊當中,如果要是懂機器,有技術的話,一個月幾十兩、上百兩銀子的都有呢。”

“我有個老鄉在京津地區賣我們四川的麻辣串,一個月都要賺十多兩銀子呢。”

“嘖嘖,這外面的人就是有錢啊,這銀子也太好賺了。”

“可不是嘛,我們賺錢多難啊,這出川進貨都是在鬼門關走一趟呢,來回一個月的時間,人都要瘦掉幾十斤呢。”

“你們有沒有去買那個三輪摩托車啊?”

“買那個東西幹嘛,老貴了。”

“是啊,拿東西是真心貴,一輛三輪摩托車竟然要上千兩銀子,不是搶錢嘛,我們要多久才能夠賺到上千兩銀子啊。”

“現在不需要那麼多錢了,現在只需要200兩銀子就可以買一輛,我看這個三輪摩托車就很好用,力氣大的很,裝個上千斤東西都可以跑的飛快。”

“只要200兩銀子啊?這降的也太多了吧。”

“可不是嘛,以前的時候這三輪摩托車想要運到我們成都來,還不知道要費多少的人力和時間呢,運費太貴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火車直接就拉進來了,這價格和外面也都差不多了。”

“那得要買一輛,這三輪摩托車確實是有力,速度又快,運東西的好手啊。”

大家不斷的討論着,鐵路帶來的變化開始逐漸的顯現出來。

不僅僅這四川的物價開始大幅度下降,從衣食住行到方方面面,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開始降價了。

同時因爲出川更加的方便、快速了,也是有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出川去工作,大家對於外地的收入也是早就已經有所耳聞了。

報紙也好,早早出川的親朋好友也好,都向大家說了這個外地工作的收入情況,現在鐵路一通,大家自然是會想着去外地工作了。

“賣報~賣報~”

“重磅好消息、重磅好消息~”

“朝廷出臺了振興西南的政策,將大力投資四川、投資西南地區,帶動四川和西南地區的發展!”

“未來五年內,四川成都這邊的商稅將大幅度的減免。”

就在這時,外面有報童在不斷吆喝,伴隨着報童的吆喝,頓時整個成都都炸開了。

這鐵路纔剛剛修通,朝廷這邊又出臺了鼓勵發展的政策了。

“快,快~”

“去買幾份報紙回來。”

蘇明一聽,也是趕緊吩咐自己的夥計去購買報紙。

很快,報紙買了回來,衆人趕緊看了起來。

報紙上面報道的事情主要就是朝廷這邊爲了發展四川、帶動西南地區的發展而制定一系列政策。

其中包括招商引資方面的優惠政策,在未來五年的時間內對在四川開設工廠、商行的進行稅收上的減免,以此來吸引工廠、商行、作坊等等到四川這裡來辦廠。

還有朝廷這邊將在未來持續的增加對四川以及西南地區的財政撥款,主要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橋樑等等。

“好啊!”

“太好了!”

蘇明等人快速的看完,頓時就忍不住高興的叫了出來。

朝廷對四川真的是非常的重視,不僅僅將投資大量的資金修築鐵路,現在更是還要大力的發展四川、發展西南。

天子並沒有忘記四川的老百姓,時刻惦記着這裡的一切。

大家都可以看到在未來,四川將會迅速的發生翻天覆地的鉅變,迎來一次飛躍式的發展。

“或許我也該考慮下將這個店給拆了,重新建一棟外面的百貨大樓。”

蘇明心裡面也是在思索着,這一次去長安,他去百貨大樓看了,真的非常的大,商品種類不計其數,每天的銷售也是非常的旺盛,一天賣出去的量都比自己一個月的量都要大。

自己要是在成都這邊也弄這樣的一個百貨大樓的話,肯定也是很不錯的。

下面的一兩層可以用來做零售,上面的幾層就可以用來做批發,大小生意一起做了,這未來的成都極有可能可以發展成爲像長安這樣的大城市。

這意味着有大量的人口會不斷的涌入成都,就如同京津地區一般,人口衆多,這有人了,自然而然,什麼生意都好做。

“大明電氣商行、大明石油商行、密雲鐵廠、天津水泥廠、奔馳摩托車廠、自行車廠等一大批的工廠都在報紙上說了,將會來四川成都這邊投資建分廠呢。”

“很快,我們四川這邊就可以用上電了,有大量的工廠了,到時候大家在成都這邊就可以找到工作了。”

有人看着報紙,看到後面的時候興奮的喊了出來。

“真的啊?”

“當然是真的,你們快看這後面,足足有幾十家大工廠、大商行都表示要來我們成都投資建廠呢。”

“還有你們看,這個大明醫學院也表示將會來我們四川成都這邊投資建四川分院呢,不僅僅要開辦醫學院教人行醫,還要開醫院,治病救人呢。”

“連新學教學部這邊也表示將會來四川這邊創辦一所四川大學,開辦更多的新學學校,這以後我們川娃子讀大學就可以直接在成都了,不用去京津地區了!”

“這可是太好了!”

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5章,孫夫子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340章,放風箏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002章,影響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879章,冰城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8章,京師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459章,鄙視鏈第296章,傻眼了第695章,瓊州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89章,授課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18章,長蘆鹽場第20章,分銀子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25章,孫夫子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520章,都該殺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536章,西域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549章,買房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687章,讀報先生第518章,殺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02章,一把利刃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42章,開業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341章,改土歸流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936章,世道好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0章,分銀子第695章,瓊州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440章,偷襲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00章,建乾清宮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300章,建乾清宮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
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5章,孫夫子第2157章,新學人才濟濟第1340章,放風箏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002章,影響第160章,拖網捕魚第1879章,冰城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369章,先站穩北方市場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28章,京師第2093章,歐洲圈地運動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894章,崩潰的朱厚照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2112章,大明天子的賀禮2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459章,鄙視鏈第296章,傻眼了第695章,瓊州第1958章,瘋狂斂財的寺廟第2054章,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859章,澳洲的土著第2章,好歹也是金手指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89章,授課第1650章,大明資本的衝擊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18章,長蘆鹽場第20章,分銀子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25章,孫夫子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520章,都該殺第1379章,人會死三次第536章,西域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21章,人手問題第1549章,買房第720章,躁動起來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687章,讀報先生第518章,殺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502章,一把利刃第2193章,大明的皇子們第640章,成立稅務捕快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802章,發兵西域第142章,開業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341章,改土歸流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936章,世道好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0章,分銀子第695章,瓊州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440章,偷襲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00章,建乾清宮第2100章,想要武器就拿羊毛來換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300章,建乾清宮第790章,文官們比武將還好戰了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1172章,後悔的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