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心情各不相同

兵庫之津港口外面的瀨戶內海之中,幾艘小船在衆多大明戰艦的注視下緩緩朝着兵庫之津的港口駛去。

其中一艘船上面,島津忠昌站立在甲板上面,看着海面上一艘艘大明的戰艦,和大明的戰艦相比,自己乘坐的船隻顯得非常小,就好像小孩和大人一樣。

“幕府這邊還是屈服了,兵庫之津一戰大敗我就知道他們肯定會選擇和談的,原先還想讓大家出兵來對抗明軍,誰會那麼傻?”

島津忠昌看着前方的港口,他已經能夠看到好幾個大名的旗幟了,九州島上面的大名,四國的大名,一個個豪族的船隻靜靜的停泊在港口之中。

倭國天皇、幕府將軍再加上大明英國公向整個倭國的大名發出了命令,要求各地大名必須全部親自過來參加大明和倭國之間的和談,任何不過來參加和談的大名都將視爲對天皇、對幕府的不敬。

當然了這不是最重要,天皇和幕府,現在誰會鳥他們,真是害怕的還是大明,大明駐紮在倭國各地的幾萬大軍。

周防、石見這裡的楊雲大軍,關東地區王守仁的大軍,再加上京都地區的張懋的大軍,任何大名如何敢不聽命,大軍立即就可以殺了過去。

大友家、大內家、上杉家這三個豪族的下場,整個倭國的每一個大名都看的清清楚楚,所以大家都很識趣,都是各個豪族的家督親自過來。

隨着船隻漸漸的進入到兵庫之津的港口之中,島津忠昌看到了越來越多大名家族的旗幟。

九州的伊東家族、菊池家族,四國島上面的河野家族、土佐家族、今川家族,中國地區的尼子、毛利,京都地區的赤松、朝倉,關東地區的鬆平、北條、三好、村上等等。

“還真是夠熱鬧的,整個倭國的所有大名都來了吧。”

“已經很久,很久沒有聚集如此之多的大名了。”

島津忠昌忍不住一陣感嘆。

很快,島津忠昌下了船,在一隊明軍士兵帶領下往和談的地方走去。

因爲整個兵庫之津幾乎都被火炮夷爲平地,根本就找不到一棟像樣的建築,所以劉晉乾脆就找了一塊空地,臨時讓人用水泥進行硬化,修剪出一個廣場出來,和談的地方就放在這裡。

此時,巨大的廣場上面非常的熱鬧,來自倭國各地的大名彼此有說有笑的聊着,各個大名坐着的地方都插着自己家族的旗幟。

整個廣場的佈局是南北佈局,北面是一個巨大的空地,張懋、劉晉,還有緊急從關東地區過來的王守仁、從中國地區過來的楊雲全部在場,坐在椅子上面,彼此滿臉笑容,談笑風生。

“嘖嘖,倭國不是號稱有六十六個國家嘛,怎麼算來算去也只有不到一半啊?”

張懋仔細的數了數南面廣場上面的旗子,笑着對身邊的劉晉說道。

“也只是這樣說一說吧,有很多小的國家連我們大明的一個縣都不如,說是國,其實也不過是夜郎自大罷了。”

劉晉笑着回道。

“也是,他們人都來的差不多了,你說他們能夠答應我們的條件嗎?”

張懋點點頭,接着看了看桌上面劉晉擬出來的條約說道。

“會答應的,不答應我們就繼續打,打到他們同意爲止。”

劉晉非常自信的說道。

“劉晉,其它的條約就不說了,這讓倭國賠償兩千萬兩白銀,這會不會太多了,把倭國賣了也未必能夠湊到怎麼多銀子啊。”

一旁的王守仁有些不理解劉晉爲什麼非要倭國賠償銀子,大明是倭國的宗主國,對自己的藩屬國動武本身就不太好,這還要求倭國賠償銀子,是不是太過分了一點,而且獅子大開口,一來就是兩千萬兩白銀。

“多嗎?”

“我覺得一點都不多,好不容易來一次倭國,怎麼能夠空手而回呢,我做生意從來不做虧本的買賣,我們幾萬大軍人吃馬嚼的這些可都是要銀子的。”

“這兩年陛下雖然有點銀子了,但是我們這當臣子的還是要多替陛下考慮、考慮,這出來打仗啊,他就和做生意差不多,不能做虧本的買賣。”

“打贏了不讓他們割地賠款,這能夠叫打贏了?”

劉晉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

“再者說了,不狠狠的宰他們倭國人一頓,他們是不會長記性的,我就是要讓他們時刻都急着傷痛,以後纔不敢惹我們,以後纔會對我們大明恭恭敬敬。”

“靠仁義禮教那一套是不行的,只有靠拳頭,狠狠的打他們,打疼了他們自然就會對我們有敬畏之心。”

聽完劉晉的話,王守仁依然還是微微搖頭,儘管覺得劉晉說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但是他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還是讓他覺得大明既然上國,那就應該要有上國的風度,對於自己的藩屬國還是應該以仁義爲主。

縱然藩屬國有不對的地方,教訓是應該的,但對藩屬國還是不能太過過分,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他們真能夠答應我們的條件,那這一戰算是值了。”

張懋也是有些不同意劉晉的擬定的協議,但是張懋又覺得如果這個條件倭國能夠答應的話,那就真的賺大了。

這一次出兵的銀子不僅僅可以全部撈回來,而且還可以連本帶利,看在銀子的份上面,這次和談他也是決定讓劉晉來主導。

有銀子纔是大爺,至於其它的都是假的。

用劉晉的話來說,什麼仁義道德都是狗屁,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其它的一切都虛假的,倭國是藩屬國,但是已經有多年沒有向大明進貢了,而且既然是藩屬國,他們就應該知道保護大明商人的利益,不應該洗劫大明商人,殺害大明商人。

做錯了事情,那就必須要受到懲罰,這是他們倭國不仁不義在先,這就怪不得大明瞭。

南面這邊,倭王后土御門天皇和幕府將軍足利義澄坐在一起,兩個人都是傀儡,此時到時候興致勃勃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后土御門天皇此時心情那是相當不錯,大明人對他是相當的敬重,他的位置都是處於在最前面的,旁邊是幕府將軍和自己的兒子後柏原天皇。

再後面纔是幕府這邊的細川政元、尹勢貞忠、日野富子等幾個權臣,他們的後面纔是來自倭國各地的大名。

這樣的位置安排,讓后土御門天皇是非常滿意的,這讓他體會到一國君主的存在感,所以儘管身體很差,但是他的精神很不錯。

旁邊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澄倒是一臉的茫然,他本身就是一個廢物,只知道吃喝玩樂的那種,又沒有什麼本事,所以纔會被幾個權臣看上,廢除了足利義材,將他給扶持上去,這樣才方便權臣們掌控幕府的大權。

“也不知道明人會提出什麼樣的條件,如此興師動衆的將各地大名都召集過來,肯定是有什麼圖謀。”

細川政元和身邊的日野富子、尹勢忠貞說道。

他的臉色就難看了,這一次能不能讓明軍退軍對幕府來說非常重要,一旦明軍繼續進攻京都、室町地區,幕府就要徹底完蛋了。

一旦幕府完蛋了,他們這些權臣自然就完蛋了,各地大名是不會放過他們的,一個個都想要取代幕府,恨不得現在就讓幕府倒閉了。

“不管明人有什麼要求,我們全部照辦就是了,事後再找他們購買軍火武器,我們還是能夠把控住局勢的。”

日野富子雖然是一個女人,不過卻是殺伐果決。

“對,不管是什麼樣的條件,我們都答應了。”

“我已經和劉晉劉大人聯繫上了,他表示願意向我們幕府出售軍火武器,因爲他覺得只有我們幕府的實力足夠強大才能夠控制整個倭國,而穩定的倭國也符合他們明人的利益。”

尹勢忠貞跟着點點頭說道。

事實上因爲離這裡近,倭王、幕府將軍都是提前幾天就過來了,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提前已經和張懋、劉晉他們接觸過,彼此交換了下意見。

“真的?”

細川政元一聽,連忙問道。

“當然是真的,這個劉大人麾下的密雲鐵廠是整個大明最大的鋼鐵廠,也是最大的武器製造商,有錢不賺纔怪。”

尹勢忠貞點點頭說道,他已經找明朝商人打聽清楚了一些情況,對面那個身穿紅袍的年輕人,在大明擁有着難以想象的巨大影響力和龐大的財富。

“那種火炮,他們也賣?”

細川政元沉吟一會,想了想問道。

“那種火炮不行,那是他們大明最先進的火炮,是不能出售的,不過他答應賣我們一些淘汰的火炮,另外鎧甲武器就沒有限制,想要多少都可以。”

尹勢忠貞微微搖頭說道。

“太好了~我們幕府想要繼續保持控制力,沒有強大的武力是不行的,這次我們元氣大傷,估計很多大名都已經虎視眈眈了。”

細川政元聽完,也是高興的點點頭。

這個可以,倭國這邊不缺銀子,倭國雖然是島國,國小,地少,但是島國有島國的優勢,那就是生產金銀,倭國的金子比大明的金子還要多。

大明這邊是金銀比差不多是一比十,倭國這邊現在是一比八的樣子,這還是因爲這兩年兩國大規模的貿易往來,導致了倭國金銀流逝的情況下,以前可是一比五。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倭國其實金銀產量是非常高的。

“你們兩國別高興的太早,明人可以賣給我們武器,也同樣可以賣給各地的大名。”

日野富子想了想微微搖頭說道。

反正都是賣武器,誰給錢就賣給誰,反正都是一樣的,只要這武器不用來對付大明就可以了。

事實上劉晉確實是這樣打算的。

在後面衆多的大名當中,尼子和毛利家的兩個家督也是坐在一起,彼此也是在討論着什麼。

這兩個家族是最先倒向大明的家族,楊雲一打下石見國,尼子家族和毛利家族就屁顛、屁顛的示好。

尼子家族和毛利家族的實力都很一般,歷史上毛利家在戰國中期是非常強大的家族,特別是當毛利家大敗了大內家,同時也是讓尼子家臣服之後,毛利家一度成爲了倭國最強大的大名。

但這個時代的毛利家實力非常的弱小,尼子家也是如此。

因爲實力弱小,所以就會審時度勢,知道大明的強大,所以明軍一到,他們就立即倒向大明這邊。

不僅僅爲楊雲這邊提供信息情報,更是爲楊雲這邊提供了糧草、幫忙負責後勤之類的,表現的非常好。

這一次過來和談,其他的大名一個個多少都很忐忑,也不知道這明人會如何對他們,但是他們兩個家族的人卻是興高采烈。

因爲大明贏了,將倭國的幕府、各地大名按在地上摩擦,一聲令下,倭國的天皇、幕府的將軍,各地的大名都不得不過來兵庫之津這裡參加和談,因爲誰都不能承受大明的怒火,不來不行啊。

他們就不一樣了,因爲早早的就選擇投靠了大明,張懋和劉晉都在私底下已經提前接近了他們兩個大名,向他們許諾了諸多的好處。

大內家、大友家被滅了,劉晉這邊是打斷讓尼子家和毛利家來接受這兩個家族的地盤,同時也答應了向兩個家族這邊出售軍火武器,另外還答應了以後帶兩個家族去黃金洲這邊發財。

總之對於聽話的狗,劉晉還是很大方的,許下了諸多的好處,這讓逆子家和毛利家也是興奮若狂。

選擇投靠明人果然是對的,他們兩個家族其實做的也不多,但是這收穫絕對滿滿的,他們都信心滿滿,打定了主意。

以後只要跟着明朝人混,他們肯定可以很快成爲倭國最有實力的大名,說不定以後還可以擴散到倭國之外的世界去。

他們現在可是已經知道在大明、倭國之外的世界非常的浩大,黃金洲、澳洲、歐洲、非洲等等,整個世界大的很,倭國卻是非常小。

第464章,新的潮流第339章,會試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19章,有貓膩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47章,房地產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2章,賣鹽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888章,腸癰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476章,要你命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71章,流民第101章,萌芽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906章,以殺止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1841章,大山裡的躁動1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634章,牛耕田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97章,真香(加餐)第89章,授課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375章,蔗糖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30章,一對三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25章,孫夫子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658章,崑崙奴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267章,回京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2062章,世紀婚禮
第464章,新的潮流第339章,會試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2214章,武俠電影的開端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446章,肆虐的海盜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219章,有貓膩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250章,給我留一套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103章,大明的糖庫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247章,房地產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2章,賣鹽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2009章,鬧騰起來的朝野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900章,悍勇的大明人第888章,腸癰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1476章,要你命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71章,流民第101章,萌芽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457章,太陽城一期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906章,以殺止戰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895章,埃爾津詹城炮擊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75章,最終目的第1551章,沒完沒了的鬧第1841章,大山裡的躁動1第1146章,第二次西英戰爭第634章,牛耕田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676章,試點改制第1352章,驅狼吞虎第997章,真香(加餐)第89章,授課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375章,蔗糖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371章,鹹魚產業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2120章,萬國來朝2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30章,一對三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25章,孫夫子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210章,大明的新年2第658章,崑崙奴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914章,切除腸癰手術(加餐)第267章,回京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2062章,世紀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