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

大明威壓四方,已經很久沒有國家敢在大明的面前如此囂張了,現在聽到奧斯曼帝國使者竟然如此的狂妄、自大,衆大臣都怒了。

“陛下,臣以爲對這樣的虎狼之國,我大明絕對不能後退半步,否則對方就會得寸進尺,今日只是要求單獨的貿易權,明日就可能會要我們的河中了。”

“我大明應該積極備戰,屯兵河中,只要他們敢惹我們大明,我們就要狠狠的回擊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

內閣首輔劉健站出來非常霸氣的說道,此時此刻的劉健早已經沒有了以前文官的那種唯唯諾諾、怕事的樣子了,反倒像一個武將,喜歡用拳頭來解決問題了。

“陛下,臣以爲劉公所言甚是!”

張懋也是站出來表態了。

反正大明還是要往西打過去的,遲早也是要和奧斯曼帝國打一打的,既然如此,還不如早作準備。

“臣等贊同劉公所言~”

謝遷、佀鍾等人也是紛紛表態,現在的大明應該是無所畏懼的,不需要害怕任何敵人,奧斯曼帝國雖然強大,但如果來挑釁大明,那就是最愚蠢的決定。

突厥人而已,突厥人的祖先都被我大唐打趴下了,不得不往西遷移,幾百年前我們能夠打贏他們的祖先,現在一樣可以揍的他們鼻青臉腫。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沉思一會之後想了想說道:“五軍都督府這邊做好準備,增兵十萬到河中地區,以備戰事!”

“是!”

張懋一聽,頓時就連忙點頭道。

現在大明在河中地區可是已經站穩了腳跟,今年河中地區大豐收,收穫的糧食足夠幾百萬人吃上幾年的時間了。

河中就如同是大明進攻西亞、中亞、東歐的橋頭堡,要糧食有糧食,有基地有基地,這也正是劉晉爲什麼要佔領河中地區的原因,因爲有了河中地區,大明就有了繼續進攻下去的橋頭堡了。

否則如此是從西域這邊出發的、進攻的話,糧草補記都是一個大問題,更何況,如何站穩腳跟都還是一個問題呢。

“這個奧斯曼帝國,得罪誰不好偏偏要來得罪大明,這下估計是有好日子過了。”

劉晉心裡面忍不住爲奧斯曼帝國悲哀起來,這個橫跨三洲的龐大的帝國,雖然此時正在迅猛的擴張發展過程當中,實力極其的強大,有充滿了擴張的慾望和動力。

但是不該招惹大明,現在的大明也正是充滿了擴張慾望的大明,同時也是處於實力極其強大的時期,一旦開戰的話,奧斯曼帝國絕對佔不到任何的便宜。

“陛下,全國的掃黑除惡工作已經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城市內的幫派勢力、交通要道上面的路霸、土匪、山賊、海盜等等都已經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基本上肅清了我大明境內的這些黑惡勢力。”

“但是在地方上,依然還有很多黑惡勢力,地痞流氓,這些人往往依靠暴力手段壓榨地方百姓,壟斷地方買賣,魚肉鄉里。”

“經過錦衣衛和東廠這邊的調查,我們發現,這些黑惡勢力的背後往往都有靠山,很多靠山都是朝廷的官員,因爲有這些靠山,所以纔會肆無忌憚,橫行一方,無法無天。”

很快,張懋也是拿出了一份厚厚的奏疏遞給了弘治皇帝,向弘治皇帝彙報起最近的掃黑除惡工作了。

這事情是他和蕭敬負責,蕭敬是太監,所以自然還是他張懋當主要負責人。

聽到張懋的話,弘治皇帝的臉色都變難看起來,至於在場的這些大臣則是一個個臉色一變。

這一個個都位極人臣,國之柱石,皇帝的肱骨大臣,這誰的背後沒有一大家子?

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家人、族人之類的利用自己的名號去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像內閣首輔劉健,他是河南人,在河南老家就有非常大的一片田地,這片田地怎麼來的?

這其中有些是資源投靠到劉健名下的,有些則是家裡面強買強賣的,還有一些則是下面官員送的蕭敬。

劉健有幾個兒子,成器的兒子有,不成器的兒子也要,多少也是有禍害鄉里的行徑。

李東陽也是如此,他有一個兒子,還是獨子,從小就寵愛有加,以至於他兒子天天尋花問柳,最後還染上了花柳病。

至於謝遷,他家教很嚴,幾個兒子倒是一個個都很有出息,但是他的族人在浙江餘姚,那也是餘姚的地頭蛇,欺壓下鄉里,那也是有的事情。

“你們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非常快速的看了一些,看完之後則是將奏疏拿給蕭敬,示意他遞給大臣們都看看。

從劉健開始,衆大臣們一個個都輪着看起來,越看衆人的臉色就越難看。

因爲上面記載的非常詳細,各個地方有那些黑惡勢力,主要的靠山是誰,又幹了那些違法亂紀,魚肉鄉里、橫行霸道的事情。

甚至於有大臣翻到自己家鄉這邊,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家族的人藉着自己的名頭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事情。

“陛下,臣有罪,教子無方!”

劉健第一個站出來主動向弘治皇帝請罪,因爲這奏疏上面赫然就急着劉健兒子在河南老家橫行霸道的事情,連河南的布政使、巡撫都不敢管,畢竟劉健可是內閣首輔,自然而然的那就更是肆無忌憚了。

“陛下,臣也有罪,約束族人不力,以至於族人魚肉鄉里,橫行霸道。”

謝遷也是趕緊站出來表態道。

至於李東陽倒是沒有說什麼,他就一個兒子,雖然不成器,尋花問柳的,但畢竟沒有強強搶民女,也沒有幹出什麼欺男霸女的事情出來,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爲都帶在京城,帶在身邊,也不敢做這些事情。

“好了~”

“你兒子是你兒子,你是你~”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健說道,自己的老師,他還是很尊重的,而且劉健一直以來也是忠心爲國,不能因爲他兒子的事情來怪罪劉健。

“不查不知道啊,我們朝廷上下的這些官員,一個個都在爲國家的江山社稷操勞,可是嗯在這些官員的背後,官員們的子女、兄弟、族人、親戚又都在爲禍一方。”

“甚至於連一些官員的僕人都敢橫行鄉里,無惡不作,大家都看看,都看看~”

“欺男霸女、魚肉鄉里、強買強賣、強搶民女、敲詐勒索、放高利貸、開賭場、走私貨物……都看看,都好好看看,這難道就是我們大明的官員嗎?”

“不知情的就算了,很多官員都清楚自己的子女、兄弟、族人在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是不僅僅沒有任何的懲處,反而還助紂爲虐。”

“官官相護,老百姓有冤無處伸!”

接着弘治皇帝又站起來,怒氣衝衝的說道。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衆人臉色都變的非常難看。

雖然弘治皇帝沒有直說是他們,但是說到大明官員,大家都是大明官員,這自然而也算在其中,而且大家背後多少也是有些不乾淨的,家裡人多少也是幹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大家說說看,這事情該怎麼辦?”

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要解決的,光生氣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氣過之後,弘治皇帝很快又恢復了冷靜,想了想也是說道。

“陛下,臣以爲絕對不能姑息養奸,必須要嚴厲的進行懲處,不管這些黑惡勢力背後的靠山是誰,都應該要嚴厲的懲治。”

張懋想了想也是站出來表態了。

他太懂弘治皇帝了,知道弘治皇帝內心之中是怎麼想的,他愛民如子,看不得這些東西。

“懲處自然是要懲處的,不除掉這些黑惡勢力,如何還老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但是這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今日除了這些,明人又會有新的黑惡勢力出現,如何根治纔是難題。”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他是皇帝,自然是要考慮長遠的事情。

“劉晉,你說說看~”

弘治皇帝掃了一眼羣臣,對着劉晉問道。

劉晉一聽,頓時就無奈了,這得罪人的事情能不能不要總是讓我來做啊。

不過皇帝都點名了,不背鍋也要背鍋啊,而且穿越過來的劉晉對這些黑惡勢力也是深惡痛絕,對保護傘那更是如此。

沉吟一番,仔細想了想說道:“陛下,臣以爲想要維護大明社會的治安,一來要將這掃黑除惡工作常態化,不能今日抓,明日鬆的。”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只是現在大明各地的衙門、官府,官差和捕快不僅僅數量不夠,而且專業素質都非常的差,所以臣以爲應當建立專門的捕快學院,培養高能力的專業捕快,用來打擊犯罪,同時也擴大各地衙門、官府的官差和捕快數量,以打擊罪犯,保護一方平安。”

“第二就是需要建立老百姓上訪的渠道,給予老百姓伸張冤屈的渠道,在這方面各州府衙門以及京城都要建立專門的受理舉報的地方,專門受理此類時期。”

“第三就是要對官員進行約束,如果官員的子女、兄弟、族人爲禍一方,必須對相關的官員進行相應的懲處,如果官員有故意包庇,甚至助紂爲虐的,理應對官員進行嚴厲的懲處。”

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815章,各懷鬼胎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652章,解放軍戶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460章,衆生皆苦第60章,對外擴張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414章,魔神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048章,大旱2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2104章,正德朝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360章,敗家子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304章,剖腹產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614章,先洗腦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54章,土娃進城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24章,甩手掌櫃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
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85章,小偷小摸也要嚴懲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592章,這樣的日子真好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815章,各懷鬼胎第529章,送禮的學問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929章,大奴隸商人寧王1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652章,解放軍戶第388章,規矩真多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397章,又是一年回家時第1712章,不愧黃金洲之名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460章,衆生皆苦第60章,對外擴張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587章,瀋陽之戰(上)第414章,魔神第1780章,萬里長江,險在荊江第2048章,大旱2第364章,考察鹽市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225章,胡獻的野心第2104章,正德朝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926章,電和電風扇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360章,敗家子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1492章,攻打阿拉克殖民點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304章,剖腹產第1488章,波斯帝國的復仇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614章,先洗腦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297章,沒有缺口第1498章,教科書式的偷襲第745章,種植園主的好日子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254章,土娃進城第47章,五萬兩白銀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190章,線路規劃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220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道路第35章,劉晉瞎扯淡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07章,海魚大甩賣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2225章,全球乾旱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68章,流水線和計件制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24章,甩手掌櫃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