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先遣隊

天津港口內,十多艘大船靜靜的停泊在港口的碼頭內,碼頭上面非常的忙碌,堆積如山的物資在不斷的往船上搬運。

這十多艘大船它和一般的船不一樣,普通的船一般都是福船的樣式,天津造船廠這邊再加以改進,但總體依然還是福船的樣式。

而這十幾艘大船,如果是歐洲人看到了,肯定會非常的驚訝,因爲這十幾艘船更像是歐洲人的風帆戰艦,這種船總共有四層,每一層都有很多開口,這些窗口全部都可以用來裝火炮。

準確來說,這些大船,它其實是戰艦。

這些劉晉之前就已經通知天津造船廠這邊進行研製的,算是爲未來海洋戰爭而準備的戰艦之一。

當然此時,這些船上面的窗口全部都封閉住,但每一艘船上面劉晉也是偷偷的讓人安排了十幾門密雲鐵廠鑄造的新炮。

這個事情劉晉也是向弘治皇帝和太子朱厚照請示過的,東南沿海地區海盜、倭寇橫行,如果真的沒有一點武裝力量的話,這十幾艘船過去了,一旦被人發現了,它就成了肉包子了。

毫無疑問,絕對會成爲那些海盜、倭寇的攻擊目標,到時候就虧大了。

更何況,這些船是第一批前往琉球的船隻,而第一批前往琉球的人並不是招募過來的農民,而是劉晉從麾下各大產業當中抽出來的骨幹。

他們的去琉球這邊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先去建造一個先遣基地,爲後面的大規模移民做好準備工作。

此時的琉球上面還有蠻夷,這些蠻夷非常的兇狠,建立基地自然也是要考慮這方面的事情,沒有武器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在請示了弘治皇帝和太子朱厚照之後,每一艘船上都有十幾分火炮,這些火炮可以用來自衛,同樣的到了琉球之後,還可以用來建設基地,將火炮安裝在基地的城牆上面,用來守衛基地。

除了火炮之外,刀劍、弓弩之類的也是沒少帶,這些也是自衛用的,算是特事特辦,弘治皇帝這邊也是考慮再三之後才批覆答應的,而且這支先遣隊擁有如此多的武器裝備,都可以算是一支軍隊了。

所以弘治皇帝這邊也是專門派遣了宮內的太監來監軍,當然和軍隊監軍的太監部隊,先遣隊監軍的太監主要是爲了監督先遣隊的軍火武器使用情況,這些東西只允許先遣隊用來對付海盜、倭寇和保衛琉球島上面的基地。

先遣隊一旦抵達了天津或者其它的地方,他們是無權動用這些軍火武器的。

當然這其中其實也是有弘治皇帝另外一個層次的考慮。

大明的軍隊自從土木堡之變後,軍隊的所有權力都落到了文官的手中,即便是皇帝想要調動軍隊也需要經過兵部的同意才行,沒有兵部尚書的印章,皇帝也是調遣不動一兵一卒的。

因爲軍權被文官集團所控制,再加上文官集團對武將勳貴的打壓,所以大明的軍隊從土木堡之變後那是江河日下,軍備廢弛、戰鬥力越來越弱。

曾經朱棣縱橫草原的大軍到了現在也只能夠依靠高大的城市來和草原人戰鬥一二了,根本就不敢出城應戰,以至於草原人年年扣邊劫掠,大明卻是拿他們沒有絲毫的辦法。

以前的弘治皇帝被文官忽悠瘸了,但因爲劉晉穿越過來的緣故,現在的弘治皇帝和文官之間是產生了間隙,並且裂縫越來越大。

甚至兵權的重要性,當然更重要的也是爲後面朱厚照鋪路,弘治皇帝這一次也是嘗試着繞開朝堂來構建一支只聽命於皇帝的軍隊。

先遣隊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先遣隊這邊確實可行的話,未來弘治皇帝就想着靠這樣的一個方式來打造一支只聽命於皇帝的軍隊。

先遣隊的人數並不多,僅僅只有兩千多人,這其中大部隊都是劉晉從麾下諸多產業當中抽調的骨幹,少部分則是弘治皇帝這邊從親信軍隊當中調遣過來的人組成。

此時先遣隊的兩千多人全部聚集在天津海事學院裡面進行訓練,而且已經訓練了差不多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嘖嘖~老劉,我發現你真是一個人才,這做生意厲害,你這訓練軍隊也是槓槓的啊~”

天津海事學院內,劉晉陪着朱厚照視察這支先遣隊,按照弘治皇帝的安排,朱厚照這段時間以來也是一支在天津這邊,重點盯着這支先遣隊,而且這支先遣隊的指揮權是朱厚照說了算的。

從五月份大家商議一起開發琉球,接着各自出資,組建先遣隊,僅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支拉到天津海事學院來訓練的先遣隊就已經被劉晉訓練的有模有樣了。

此時在天津海事學院寬敞的水泥操場上,先遣隊兩千多人排列的整整齊齊,在指揮官的指揮下不斷立正、稍息,進行着日常的訓練。

天津海事學院這邊本身就實行的是半軍事化的管理和訓練,所以天津海事學院出來的這些學院,一個個拉出來都可以很快形成一支軍隊。

先遣隊也不過是對付一些海盜、倭寇和琉球上面的蠻夷,劉晉覺得拉到天津還是學院這裡來訓練一番就足夠了。

“殿下過獎了,這哪裡算是什麼軍隊啊,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看起來有樣子,但真正拉到戰場上的話,肯定是沒有多少用的,真正的軍隊是需要在戰場上才能夠訓練出來的。”

劉晉笑了笑搖搖頭說道。

“一羣烏合之衆?”

一旁的英國公張懋頓時無語了,身爲國公爺,他算是見識過了大明的所有軍隊,他可以拍着胸說大明沒有任何一支軍隊有眼前這支先遣隊這樣軍陣森嚴。

兩千多人在教官的指揮下行動如一,宛如一體,而且這些先遣隊隊員,一個個身材高大,精神飽滿,大明根本就沒有一支軍隊能夠和它相比。

“當然是一羣烏合之衆,真叫他們上戰場廝殺的話,包括有人要嚇的尿褲子。”

劉晉笑了笑非常肯定的說道。

“那什麼樣的才能算是精銳的軍隊?”

聽到劉晉的話,朱厚照想了想很是好奇的說道,在他看來,眼前這兩千多人的先遣隊就是一支強大的軍隊,可聽劉晉的意思,他們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和軍隊都談不上邊。

“一支精銳的軍隊,它必須要從兩個方面來評價,第一個就是忠君愛國。”

劉晉想了想緩緩的開口說道。

“一支軍隊,它必須要有自己的理念和思想,也就是軍隊的靈魂,軍隊的人員可以不斷的變更,但是軍隊的靈魂,它不能變。”

“忠君愛國,只有擁有這樣靈魂的軍隊,它才能夠稱之爲軍隊,而沒有靈魂的軍隊,它永遠都是一羣烏合之衆,打打順風仗還行,真要遇到硬骨頭,肯定是不行的。”

劉晉所講的自然是來自後世的一些觀念,後世軍隊的建設,它不僅僅講究人員、武器裝備、訓練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強調對軍隊思想的建設。

“忠君愛國!”

朱厚照仔細的聽着,聽到劉晉提到的最重要的是忠君愛國,小眼睛都閃爍起光芒來,接着也是猶如小雞吃米一般連連點頭。

沒錯,忠君愛國纔是最重要的,身爲君王最怕的就是軍隊造反,爲什麼君王會更多的信任文臣,因爲書生造反,自古以來就沒有成功過的案例,文臣再怎麼鬧,他頂了天也就是權臣,這江山啊它始終改不了姓。

但是武將勳貴就不一樣了,歷朝歷代的江山易主,很多都是武將勳貴們弄出來的,像西漢亡國於外戚王莽之手,隋朝被勳貴集團的李氏所取代,宋朝開國的趙匡胤也是武將。

所以說啊,對武將勳貴的不信任,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爲有太多、太多朝代都改名換姓都是武將勳貴們搞出來的。

爲什麼武將勳貴們很容易就讓一個朝代改名換姓,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古代的軍隊,往往都是統兵的將領說了算,將領說幹嘛就幹嘛,即便是造反也會跟着一起造反。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重視軍隊思想的建設,當然了,在古代也談不上什麼思想建設,當兵的都是一羣苦哈哈,大部分的是目不識丁。

他們這些人只看錢,有奶便是娘,誰給他們吃飯,誰給他們銀子,誰許諾他們高官厚祿之類的,他們就會跟着誰,根本就不會管你誰是皇帝。

現在朱厚照聽到劉晉關於軍隊方面的觀點,頓時就覺得非常有道理,這軍隊必須要忠君愛國,這種忠君愛國,它並不是指軍隊的統帥要忠君愛國,而是指整個軍隊的上下,整個軍隊的核心思想和靈魂上要忠君愛國。

這樣的話,這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和將,任你人員的更迭,統帥的變換等等,它始終都是一支忠於君王的軍隊。

“說得好啊,忠君愛國,忠君愛國~”

朱厚照的小衍訣閃爍着光芒。

第338章,誰會贏?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312章,撤兵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715章,煤油第880章,日進斗金第41章,收徒第609章,稅改方案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768章,蒸汽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414章,硬槓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845章,退股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71章,神器水泥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582章,背叛者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414章,魔神第206章,海魚進京第1222章,當家難第835章,第一批藩國
第338章,誰會贏?第1882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563章,未來要面對的人口問題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980章,我們只向大明人投降第234章,拉劉晉入夥第312章,撤兵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135章,玻璃鏡子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715章,煤油第880章,日進斗金第41章,收徒第609章,稅改方案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753章,摧枯拉朽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768章,蒸汽機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160章,年終分紅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834章,明葡第一次海戰第1251章,阿里帕夏的日記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414章,硬槓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808章,這是不可戰勝的第1344章,都是送菜的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881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上)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581章,當過俘虜的艾哈邁德王子第1818章,子女教育第655章,激動的朝鮮商人第829章,囂張的葡萄牙人第845章,退股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23章,天降祥瑞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633章,這個冬天不冷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997章,真香(加餐)第171章,神器水泥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582章,背叛者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862章,好玩的元宵節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1045章,哈布斯堡家族的友誼第414章,魔神第206章,海魚進京第1222章,當家難第835章,第一批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