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以後十八歲才能夠成親

“哎呦~”

“朕好像真的將此事給忘記了。”

聽到張皇后的話,弘治皇帝一拍自己的大腿,自己好像真的將這個事情給忘記了。

嗯,這也不怪朕。

主要是朱厚照這貨幾乎天天都不在皇宮之中,基本上都是泡在研究院這裡,連吃住都在哪裡,也就是偶爾回來看看自己和張皇后。

對朱厚照,弘治皇帝算是完全放養的狀態。

反正讓他學什麼治國之道、爲君之道,比殺了他還難受,而且還天天跟一羣太監待在一起,容易被這些太監所誤導。

放養之後就輕鬆多了。

弘治皇帝自己不用操什麼心,而且眼不見爲淨,還不至於生氣。

朱厚照在研究院這邊和一些搞研究的待在一起,這也是好事,總比跟太監在一起更好。

至少這些搞研究的人,性格還是比較好的,帶的方向也是搞研究,而不是吃喝玩樂什麼的,弘治皇帝放心的很。

所以弘治皇帝就這樣將朱厚照的大事情給忘了,一下子朱厚照馬上就要十八歲了。

“朕怎麼就將這個事情給忘了?”

弘治皇帝摸了摸自己的腦袋,仔細的回憶起來。

歷朝歷代,太子的婚事都是極爲重要的大事,一般來說,太子一到了成年的時候,都會爲太子選太子妃,有些時候甚至於在十一二歲都已經選好了太子妃什麼的。

因爲在古人看來,只有更加的結婚,才能夠更早的爲皇室開枝散葉,而皇室開枝散葉了,這江山後繼有人了纔會更加的穩固,而不至於出現太大的波動。

這一點上面,歷史一次次的上演了這樣的一幕。

以明朝來說,歷史上朱厚照就是因爲沒有自己的兒子,所以他死了之後,大明局勢就變的無比動盪,爲了誰當皇帝這事,朝野上下,各地藩王都躁動起來,最後便宜了朱厚熜這貨。

由此可見,歷朝歷代爲何都要會要求立太子,因爲這是確定法定的繼承人,在皇帝出事之後,太子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登基。

這對於國家的穩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可以保證權力的平穩國度。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

聽到弘治皇帝話,蕭敬也是趕緊來到弘治皇帝身邊,小聲的彙報起當年朱厚照還很小的時候看一些少兒不宜的東西。

最後劉晉說了一番關於太早接觸這一方面的事情對身體發育不好,極有可能會導致不育不孕的事情。

弘治皇帝聽到此事之後,非常震怒,下令嚴厲禁止朱厚照接觸這方面的事情,沒到十八歲就不讓朱厚照成親。

事情也就這樣,一晃之下,好幾年的時間就過去了,朱厚照一下馬上就要到十八歲了。

這個時代的人成親都很早,普遍都在十幾歲就已經成親當爹了,很多甚至於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已經成親了。

要是到了二十歲都還沒有成親,那都是老姑娘、老光棍了,要被人笑話的。

“哦,原來如此~”

聽完了蕭敬的話,弘治皇帝一下子也是想起此事來。

當時還特別的憤怒,又聽了劉晉的話,覺得有道理,所以也是下了這樣的旨令。

“太子明年就十八歲了,也確實是到了成親的年紀了。”

弘治皇帝看看張皇后又看看在場的大臣。

這皇帝的事情就是國事,太子的事情,那也是關係到國家的大事。

所以也是有必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

“陛下,按理說選太子妃應該在早幾年的時候就選好,爲何會拖到現在?”

劉健想了想也是問道。

本來這事,他是不該管的,選太子妃這事,是皇帝家的私事,當大臣的看看就好,別插嘴。

但是現在朱厚照都十八歲了,弘治皇帝這纔想起來要選太子妃,這是不是太遲了一些?

“是啊,這十八歲纔來選太子妃,可能需要到十九歲才成親,這有點遲了。”

“在民間,一般十六七歲就已經成親了,很多人甚至於在十八歲的時候,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李東陽也是跟着說道。

“哈哈~”

“其實事情是這樣的。”

“幾年前的時候,朕就有意給太子選太子妃,當時還和劉晉聊起此事,劉晉卻是表示反對。”

“劉晉說,太早成親對於身體發育很不好,而且極有可能會導致生不出孩子,即便是生出來的孩子,也極有可能早夭。”

“朕讓人查閱了相關的歷史記錄,也證實了此事,歷史上太早成親,接觸男女之事的皇帝,大多數都短命,而且生育出來的子女夭折的比例很高。”

“所以朕就下令嚴禁太子在十八歲之前接觸這方面的事情,只是沒想到,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太子就十八歲了。”

弘治皇帝笑着將事情的起因經過說了出來,當然也是隱瞞了朱厚照接觸少兒不宜內容的事情。

“原來如此~”

“這劉晉是高人子弟,他的話必定是有道理的。”

劉健一聽,也是微微點頭。

“確實是如此~”

“有些太早成親的,往往還沒有發育好,即便是有孩子,夭折的也居多。”

“臣以爲,此事不僅僅是太子的事情,也是關係我大明的大事。”

“在民間,早婚的習俗很常見,在很多地方十三、四歲就結婚了,對於女子的身體而言很不好,而且生出來的孩子夭折的比例很高。”

“所以臣以爲,朝廷當出臺律令,嚴厲禁止早婚早育的事情和顯現,應該鼓勵大家在十八歲之後再來成婚生子。”

李東陽想了想也是立即非常正經的上奏道。

“臣也贊同~”

“根據臣身邊的情況來看,往往太早結婚生育的子女都會夭折,唯有等到雙方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生育出來的子女身體才更健康,更容易養活。”

謝遷也是站出來說道。

他們都是老人了,從小到大見過的事情太多了。

不僅僅是看過身邊很多人因爲結婚太早生的孩子容易夭折,他們年輕的時候,成親也很早,往往前面幾個孩子都很容易夭折掉。

唯有等到自己真正成年長大了,自己的妻子也真正長大了,生出來的孩子才更健康,更容易養活。

“嗯~”

“此事確實是不應該僅僅只是皇家的事情。”

“皇家的傳承固然重要,但天下黎民百姓的繁衍生息更加重要。”

“太早成親生子的危害確實是非常大,特別是對於女子的危害更大。”

“這是一個陋習,既然是陋習,那就要改掉。”

“明天將此事放到早朝上面讓大家在討論一下,李東陽,你這邊制定出一個詳細的婚娶制度出來,以後男女都是十八歲纔算成年,唯有十八歲之後才允許婚嫁。”

弘治皇帝也是鄭重的點點頭下令道。

歷朝歷代鼓勵早婚,甚至於大齡未婚青年進行催婚,那是因爲人口多了,徵收的稅收就多了,同時有更多的兵源、稅源等等。

但卻是往往忽略了早婚早育所帶來的巨大危害,現在大明免除了人丁稅,不指望着靠人丁來收稅,至於徵兵就更不用急了,義務兵役制度,整個大明範圍內徵兵,所以也就不需要鼓勵太早的結婚生子,而是應該注重質量。

“陛下聖明!”

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也是連忙站起來齊聲的說道。

“陛下,這劉晉是高人子弟,這選太子妃又是關係到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臣妾以爲是不是可以聽一聽劉晉的意見,對以往選太子妃的制度進行一定的改變。”

張皇后對自己的兒子,那自然是最上心的。

從小到大,朱厚照都是被她寵着長大的,現在到了選太子妃的大事上面,她也是想要聽聽劉晉的一些意見。

“嗯~”

弘治皇帝也是微微點頭。

古代給太子選太子妃可是有着極其嚴苛的制度,特別是明朝,制度非常嚴格,一開始先海選出五千人進宮。

接着再對這五千人進行各個方面的仔細甄選,剔除掉身上有痣、有疤痕、有狐臭、有口臭、皮膚黑等等,剩下的還要仔細的測量身高、體重,矮的不行、太高的不行、過重的不行、過輕的也不行,又淘汰掉一大把…….

總之就是一個字,嚴!

不僅僅要長的漂亮,而且身材要好、要勻稱、要柔軟,不能僵硬,連聲音都要好聽,稍微粗一點都要淘汰掉,而且這些都達標之後,還要在宮中工作一段時間,這段時間都有專門進行觀察。

仔細的觀察你的性格、爲人、品行等等是否能夠達標,不合格的一律會遣返回去,到了最後只留下幾十個人,再從裡面由皇后或者是皇太后挑出三人,接着皇帝來欽定太子妃和側妃。

這樣一套嚴格的制度下來,能夠達標的人一百個裡面都沒有一個,絕對妥妥的萬種挑一。

這一點來說,我們的老祖宗比起歐洲的那些皇室來就更有智慧多了。

歐洲的皇室基本上都是近親結婚,以至於歐洲皇室基本上都有家族的遺傳病,比如大家熟知的血友病,下顎突出症等等。

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335章,才子雲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84章,先洗澡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503章,興王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01章,衝突第11章,唐老虎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426章,搞事情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888章,腸癰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675章,田二牛的麻煩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76章,曬鹽法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20章,爭相降價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768章,蒸汽機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84章,先洗澡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28章,京師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2152章,電話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619章,美食火鍋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364章,考察鹽市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
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335章,才子雲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84章,先洗澡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817章,騎兵的較量(下)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1503章,興王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101章,要轉變思路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001章,衝突第11章,唐老虎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932章,豪門聯姻第426章,搞事情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880章,大慶油田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888章,腸癰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675章,田二牛的麻煩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275章,關於鹽的問題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849章,風波平息第276章,曬鹽法第1443章,震怒的葡萄牙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1997章,搶佔非洲內陸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20章,爭相降價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768章,蒸汽機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216章,寧國的猶太人第325章,被發現了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2071章,提高大明人均壽命20年第84章,先洗澡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28章,京師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73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速度第1670章,愛上大明第2152章,電話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619章,美食火鍋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364章,考察鹽市第880章,日進斗金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1996章,被衆人孤立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695章,上位者要學會偷懶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467章,當今之大明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