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順時而變

“陛下,臣以爲劉晉所奏之事,確實是已經到了要進行改制的時候。”

“京城的規模和人口日益增長,順天府原有的編制已經無法滿足京城城市管理的需求,單單是每天需要審理的案件就有幾百件。”

“這其中有常規的民事案件,同時也有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大量的商業貿易案件。”

“除此之外,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的激增,再加上大量工廠、作坊、商行等等的涌現,這些都需要官府進行相應的一些規範和管理。”

“傳統的衙門結構已經無法滿足和適應新型大城市的需求。”

劉健沉吟一番,站出來說道。

他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覺得劉晉所說的事情確實是有必要進行改制,大明這些年來資本主義發展迅猛,工廠、作坊、商行猶豫雨後春筍一般涌現出來。

所帶來的後果就是人口開始慢慢的向城市集中,城市變的更加龐大,人口更加的稠密。

要不是因爲劉晉事先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些問題的出現,提前進行了一些規劃,京津地區早就要出現很多大事情、大問題了。

劉晉很清楚,古今中外,無論是那個國家進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時候都會迎來諸多的問題。

歷史上,英國人進行工業化革命的時候,大量的人口集中到城市之中,讓城市變的無比髒亂差,同時大量的人因爲沒有住房又形成了大量的貧民窟,幫派橫行等等諸多問題。

這一點上面,即便是到了21世紀依然大量的存在。

同時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以爲資本家的過度剝削和壓榨,導致了諸多工人運動的迅猛發展,社會的動盪不安等等。

此外,還有環境污染、醫療健康、交通擁堵等等諸多的伴生問題。

劉晉知道這些問題,所以提前就進行了很多的準備。

京津兩地,大量的土地都是在劉晉的手中,故而劉晉對這些土地進行集中規劃和建設,規劃的工業區,廠房都可以出租,都是帶宿舍樓的,這樣就可以解決居住的問題,再加上房地產的發展,住的問題可以很好的解決,不至於出現大量的貧民窟。

還有就是早早的就制定了法定節假日,制定了相關相對完善的法律出來,來保障工人的權益和休息,並且以自己麾下的產業爲代表和榜樣,充分給予工人自由和權益的保障。

大力開辦新式學校和醫院等等,提供基礎的教育、醫療服務等等,在這些政策之下,京津地區包括淞滬這三個迅猛發展起來的大城市纔不至於出現什麼大的問題。

否則的話,要是按照歐洲人這邊的發展歷史來看,別說到了現在幾百萬人的人口,就是超過百萬人口的時候,這些大城市當中就要出現很多大問題。

像歐洲的城市,規模都不大,有個十萬人口的城市就算是大城市了。

可是即便是僅僅只有十萬人口的城市,它依然臭氣熏天,骯髒不堪,交通奇差無比,同時又無比的混亂。

相比之下,大明這邊的城市就要乾淨、整潔多了,即便是百萬人口的京城,也要比歐洲的城市乾淨、整潔多了。

這些都是劉晉提前做了很多準備的。

資本主義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所帶來的工業化必然會帶來城市化的發展,各種各樣新的問題就會出現。

到了現在,京城人口已經超過六百萬人,各種各樣的問題顯現出來,已經到了必須要從官方上進行規劃的時候了。

“陛下,我大明之京師、天津、淞滬、南京四城,人口都超過百萬,其中京師和天津的人口更是超過五百萬~”

“淞滬和南京,雖然現在的人口數量僅僅只有三百萬,但是發展迅猛,估計很快也可以超過五百萬~”

“同時在我大明各地現在都有一種趨勢,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趨勢,無論是小縣城,還是各州府、省城,城市的規模和人口都在不斷擴大。”

“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類似於京城這邊的問題,可是偏偏因爲各地官府結構的原因,各大城市的管理上面跟不上,以至於很多城市都變的混亂起來。”

“臣以爲,劉晉所奏之事,確實是已經到了必須要進行改變的地步。”

“官府結構的設置要根據現有的情況進行實時的改變,以達到維護社會穩定、保護百姓安定的目的。”

李東陽也是站立出來表面了自己的態度。

劉晉所提的事情,都是現在或者即將要面對的事情,鍼砭時政,指出大明將要面對的事情,並且提出了相應的政策。

自然是要支持的。

此時大明朝局的好處就在這裡,黨派勢力並沒有發展壯大起來,不像明朝中後期,黨爭嚴重,很多時候,明明是有利於國家的政策,卻是因爲黨派之別,遭到了敵對黨派的反對和阻撓,以至於無法針對明朝的問題進行改變和補救。

另外就是現在的弘治皇帝自己掌權,同時又願意和大臣商量着來辦事,這就是一種很好的君權和相權之間的關係,彼此誰也沒有大權獨攬,以至於出現了皇帝和大臣不斷爭權的事情。

總的來說,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對於大明有利的政策和建議基本上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施展,這也是劉晉接連提出了諸多的改革都獲得了成功的原因。

這也就是在弘治朝,放在別的朝估計着都很難實現的。

“城市規模的擴大和人口的激增,確實是應該要對官府結構進行改變,只是,按照劉晉所寫的奏疏來改的話,會不會出現冗官的現象?”

“此外,多增設衙門和官員、官吏、衙役等等,必然會增加相應的財政支出。”

戶部尚書佀鍾想了想也是站出來說道。

他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官員多了之後,官府的開支變大,畢竟以前窮怕了,現在也沒有富裕幾年,國庫裡面的銀子看的還是很精貴的。

“多增設衙門,多設置官員,增加官吏和衙役,肯定是會增加財政支出,但相比起城市發展的需求來說,這些都是有必要的。”

“更何況,我們是根據城市人口規模來進行設置的,沒有達到一定人口規模數量的城市,自然是沒有必要進行相關的改變。”

“至於說出現冗官的現象,這就更不需要擔心了,目前我大明的官員數量依然偏少,多年積累下來的舉人都已經委派爲官。”

劉晉想了想也是回道。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現在的問題就是事情多,官員、官吏、衙役等等數量太少了,無法管理越來越龐大的城市和人口了,必須要進行改制了,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官員、官吏等等的數量。

“按照你上面所寫的,設置捕快局、稅務局、官司局、衛生局、工商局、教育局這六個衙門,來分化原先衙門的事務。”

“這衛生局是不是有些多餘了?”

謝遷想了想說道。

“不,我覺得衛生局一點都不多餘,相反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

“當年黃金洲阿茲特克王國和印加帝國爆發天花的事情,相比大家都應該還記得,一個龐大的城市因爲一種流行疾病,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死域。”

“我們大明的城市規模比起他們的規模還要更大,人口還要更多,這人口一旦過於集中,各種疾病的傳播速度就會超乎想象。”

“我們除了發展先進的醫療技術之外,應該是在官府層面上對此事進行高度的重視。”

“比如對城市的衛生進行嚴格的管理,嚴禁亂倒垃圾、亂扔垃圾等等之類的行爲,同時統一集中處理垃圾,建設自來水、公共茅廁等等。”

“另外還有就是推廣牛痘預防天花病毒等等這些,儘可能的預防各種各樣疾病的出現,同時對出現的疾病能夠及時的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補救。”

“這就是衛生局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劉晉連連搖頭說道,衛生局太重要了,怎麼可能是多餘的呢。

“嗯~”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衆人也是直點頭。

當年關於阿茲特克王國和印加帝國的事情,大家至今都記憶猶新,據說當年的天花病毒流行,讓這兩個龐大的帝國人口減少了一半。

要不是大明這邊及時派遣了大量的醫護人員前往黃金洲,並且使用了牛痘預防接種的辦法阻止了天花病毒的擴散和傳播,搞不好這兩個龐大的帝國都要徹底的消失。

再想一想一些關於歐洲黑死病的歷史,那更是讓人不寒而慄。

中世紀的歐洲,一場黑死病幾乎將歐洲的大城市給掃的乾乾淨淨,死掉了上千萬的龐大人口,以至於至今,歐洲人談到黑死病都要臉色大變。

“就按照劉晉所提的這個建議去執行,當然,具體情況要具體去做和分析,後面也還可以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補充。”

“官府的職責就是守牧一方,維持一方的安定,既然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自然是要改的。”

弘治皇帝沉思一會也是拍板定案。

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74章,和我有緣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6章,環境?森林?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903章,買女人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257章,大西安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51章,天津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634章,牛耕田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568章,暴跌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602章,納妾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205章,四輪馬車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256章,捕鯨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599章,與民同樂第247章,房地產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86章,安南和占城
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860章,殺戮驅逐土著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411章,吏治問題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74章,和我有緣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6章,環境?森林?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51章,海納百川第903章,買女人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014章,奧斯曼帝國震動第515章,抵達呂宋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1145章,大明鏢師第690章,抵達淞滬第1257章,大西安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973章,唐老虎的末日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441章,氣急敗壞的東方月第1240章,我姓馬,不再是賤民第151章,天津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2237章,人爲什麼而活着?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310章,看誰先急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49章,六十萬兩的單子第1165章,埃及運河上市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780章,聖人之心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1301章,思想觀念的束縛第634章,牛耕田第2194章,大明的皇子們2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568章,暴跌第1314章,別說還真是有用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602章,納妾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740章,都爭着當先鋒第117章,人太多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500章,血戰到底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652章,解放軍戶第1416章,還是有人做的很不錯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205章,四輪馬車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256章,捕鯨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599章,與民同樂第247章,房地產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588章,瀋陽之戰(下)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718章,弘治皇帝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第560章,淘金生活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86章,安南和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