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

“嗯!”

聽到劉晉的憂慮,弘治皇帝也是微微點頭。

大明現在的疆域實在是太廣袤了,除了本土的兩京十三省之外,遼東、西域、河中、南雲、南洋等地都人煙稀少。

即便是朝廷大力移民過去,這些地方的人口依然很少,特別是相比起廣袤的土地來,人就顯得更少了。

更別說澳洲、黃金洲了,這兩個地方,那就更少地廣人稀了,特別是澳洲,即便是移民了幾十萬人過去,但對於整個龐大的澳洲而言,依然人口少的可憐。

北方草原繼續往北,同樣是一片廣袤無比的土地,極其的寒冷,渺無人煙,只有一些野人在其中生活。

如果打下了哈薩克汗國,佔領了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廣袤土地,大明還真的沒有什麼人願意去這些地方。

南洋好歹還是天氣炎熱,降雨充沛,土地肥沃,移民過去還能夠過上不錯的生活。

這廣袤的西伯利亞,除了冰天雪地之外,似乎好像還真的沒有什麼能夠吸引人過去,特別是現在大明人有太多、太多可以選擇的移民之地的情況下,這裡的吸引力不足,註定了大明想要統治這裡的話,必須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陛下,其實這很好解決。”

“哈薩克汗國的自然條件還是相當不錯的,非常適合發展牧業和農業,我們可以照搬河中的模式,建立移民城鎮,以城鎮爲中心,附近區域發展農業,遠一些的地方發展牧業。”

“等我們在這些區域經營幾年,站穩腳跟之後,我們再慢慢的往北進行發展和鞏固,這些區域人煙稀少,和也意味着不用擔心會遭人搶奪。”

“無人經營就無人經營,反正先佔下來再說,等過上幾十年、上百年,我大明人口增長之後,自然而然就有人了。”

“據臣所知,在河中、西域、南雲三地,因爲大量戰爭的緣故,導致當地男丁稀少,我大明移民過去之後,即便是最普通的移民,家家戶戶也可以娶幾個老婆和小妾,再加上這些地區奴隸衆多,故而家中都有外族小妾。”

“這些地區的孩童數量非常多,比例極高,甚至於都可以和黃金洲這邊相比,再過上十幾年、二十年,這些孩童長大,還會愁沒人?”

戶部尚書佀鍾站出來說道。

大明的人口就歸戶部管理,對於大明人口的情況,戶部這邊再清楚不過了。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這樣定了!”

“五軍都督府這邊負責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哈薩克汗國,戶部準備移民以及所需的糧食、物資。”

“此戰,務必要一戰定西北,解決我西域、河中之隱患!”

弘治皇帝聽完也是鄭重的下令道。

“是!”

“大明必勝!”

衆大臣一聽,也是齊聲的起身喊道。

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終於要打仗了,這下子又可以在哈薩克汗國這邊建幾個大牧場了。

對於哈薩克汗國的牧場,大明的這些權貴們可是早就已經垂涎三尺了。

哈薩克汗國的小玉茲、大玉茲、中玉茲可都是天下聞名的優質牧場,得到這些草原的話,足以建起大量的牧場來。

火車都在不斷的往西域這邊修過去,等火車修到了西域、河中這些地方,到時候這些地方的牛羊和馬匹就可以通過火車源源不斷輸送到大明本土來。

這些可都是錢啊!

伴隨着水泥公路的修建,四輪馬車在大明可是非常火的,無論南北,四輪馬車都成爲極爲重要的運輸工具,故而對馬匹的需求量非常大。

儘管這些年來,大明獲得了大量的馬匹,也興建了大量的牧場,可是馬匹的市場和需求實在是太大了,導致馬匹的價格依然居高不下。

而西域、河中這兩個地方,牧場多,牛羊馬匹產量高,偏偏離大明遠,牛羊馬匹很難運送到內地來,這些地方的牛羊馬匹價格很低,質量又好。

一旦火車修通的話,到時候就方便多了,大家牧場的牛羊馬匹,種植園裡面的棉花、葡萄酒都可以快速的運輸到內地來,這些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想到這些,衆人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同時腦海中都在計劃着去哈薩克汗國這邊搶佔牧場的事情了。

…….

羣臣離開皇宮,劉晉卻是被弘治皇帝給單獨留下來。

“劉晉,知道朕爲什麼要單獨留下你來嗎?”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一晃都弘治二十年了,他想起了當初第一次遇見劉晉時的場景,轉眼間君臣共處也是十一年了。

“陛下是爲了皇后娘娘的事情吧。”

劉晉想了想也是說道。

國事上弘治皇帝還重來沒有單獨和自己說過,一般有事都是尚書房議事或者是朝會上討論,不會單獨找自己來聊。

既然如此,那肯定是爲了皇后娘娘的事情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后娘娘的肚子也是越來越大了,弘治皇帝既歡喜又充滿了擔憂。

“嗯~”

弘治皇帝點點頭。

“你也知道,皇后她已經十幾年沒有身孕了,現在年紀也大了,這生孩子危險很大,朕也是擔心的很。”

“陛下,不必過於擔心,有大明醫學院和太醫院的教授、御醫們在,必然可以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

劉晉也是笑着寬慰道。

說實話,擔心是正常的。

劉晉自己兩個老婆生孩子的時候,劉晉那也是急的團團轉,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要知道即便是在後世,有着先進醫療技術和條件的時代,女人生孩子都要遭大罪,受很大的苦,同時具有不小風險。

在古代,醫療技術和條件都極其匱乏的年代裡面,女兒生孩子基本上和在鬼門關走一遭沒有任何的區別。

在大明這邊,生孩子的死亡率高達30%,這還是大明,各個方面比起世界其它地方來都要好很多的地方,但死亡率依然高的嚇人。

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一個是受限於醫療技術和條件,所以死亡率高,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

另外就是古代結婚太早,一般女子到了十三四歲的時候就要出嫁,出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基本上都會懷孕。

十三四歲的年紀,正值青春發育的時候,肚子裡面的寶寶會搶掉孕婦的營養,再加上身體發育需要營養,這很容易導致低齡孕婦的身體素質非常差,很容易就熬不過去,直接死掉。

其次就是身體沒有發育完全,生育小孩的時候,產dao容易裂傷,出現產後大出血等症狀,母親和孩子的死亡率都極高。

當然,還有古代接生的方法不科學,穩婆都是野路子,沒有經過學習和教育,全憑經驗來的,很多穩婆本身什麼都不懂,就是因爲自己多生了幾個孩子就當起來穩婆,用錯誤的辦法、錯誤的經驗,很容易就導致孕婦和孩子的死亡。

古代沒有消毒、分娩的環境衛生差,又容易感染產婦,導致感染疾病,再加上身體虛弱,一個不小心就人就沒了。

還有就是穩婆缺乏必要的醫學知識,不會急救的措施,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又使用錯誤的辦法,導致嬰兒和孕婦出事。

再加上還有胎位不正啊、孕婦脫力、休克、虛弱啊等等之類,這些都很容易導致孕婦和小孩的死亡,當然,還有一些愚昧的分娩辦法,更是加劇了死亡。

在中世紀的歐洲德國,在分娩的時候,如果孕婦遲遲無法分娩,可能會遭到鞭打或者是看着別人被鞭打,以此來刺激分娩。曾相傳德國一位皇后遲遲不生,就被帶到一個一個刑具房間內,看着20多個人被鞭打,其中2人被打死,因爲驚嚇過度最後分娩了。

有些地方的穩婆在接生的時候會攜帶幾樣寶貝,分別是頭髮、擀麪杖、鐮刀,孕婦遲遲生不出來的時候就會將頭髮讓孕婦吃下去,引起腸胃的不適引發嘔吐以此來增加腹部的壓力,促進胎兒下滑產出。

總之各種各樣的土辦法非常多,有些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大部分都是愚昧而無知的,即便是能夠順利的生下來,往往也會留下極深的心裡陰影、終生的傷害、疾病之類的。

古代在涉及這方面事情上面,又顯得極爲保守和隱秘,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對外說,也是不能隨意亂說的,故而有些好的經驗也沒有辦法傳下來。

接生的穩婆都是女的,基本上都是文盲,又沒有辦法像大夫一樣寫書將好的經驗記錄下來,傳授下去。

穩婆們的經驗往往都是口口相傳,或者是道聽途說獲取的,也沒有進行過考據和研究,不知道好壞,反正生不出孩子的時候就是輪番試一遍就是了。

而且在這種事情上面,即便是皇家其實和老百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皇宮裡面皇后、貴妃、貴人什麼的生孩子,也都是從宮外請穩婆的,辦法估計着也就是更文明點,但本質上並無差別。

這也是古代皇帝的子女夭折的概率也很大的緣故,說到底還是技術、愚昧和無知!

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85章,規矩真多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771章,山民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93章,魚溪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106章,魁北克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637章,徵稅開始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第1807章,大明的春耕3第1249章,奧斯曼帝國使臣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85章,規矩真多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512章,文官的分裂第2050章,瘟疫肆虐第1961章,破除迷信,啓迪民智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1273章,再次來到天津造船廠第1771章,山民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1274章,蒸汽輪船下水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580章,由東往西橫推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1774章,一路的風景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178章,大明人會魔法?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622章,不虛此行第322章,張氏百貨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648章,大明皇家海軍學院第293章,魚溪第1393章,機器有沒有用?第1430章,非洲形勢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761章,獨享貿易權第1806章,大明的春耕2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311章,水泥真乃神器也第1555章,逛菜市場第729章,大明遊記天津篇(下)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790章,來自天子的關心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887章,大明醫學院附屬醫院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1355章,維也納大戰(一)第923章,糧食太多也是愁(加餐)第1586章,氣急敗壞第811章,外科手術和輸血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345章,帶歪的太子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106章,魁北克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2174章,科舉考試改革和分數制第447章,張氏造船廠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669章,到底得罪了那一尊真神?第637章,徵稅開始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863章,耕地如此簡單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648章,大明讀書人的鄙視鏈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131章,你可別後悔第1336章,流放北海(2)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