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章 出兵東洋

長崎的唐人坊,如今,已經不叫唐人坊了,也不是海港邊的一個小堡壘了,而是大變了模樣。

“九州府官衙”五個籮筐大的漢字,以鎏金的銅匾掛在一處牌坊大門上,牌坊的後面,是一座巨大的水泥澆築的城堡,將原本的土神堂、天后堂、觀音堂、福建會館等全部包含在內。高聳的城牆,更是沿着海岸邊的懸崖穩穩地佇立着,隱約可見,城牆上架設的幾座巨型海岸炮,發出黑黝黝的冷光。

而城牆的旁邊,專門設置了一座水門,將長崎港納入城堡的防守範圍。

此刻,長崎港外和港內,上百艘運兵船和兵艦停泊在那裡,連綿十數裡,絡繹不絕。碼頭上,林鴻年和鍋島玄瑞兩人,領着九州藩的一大羣官員和一些討虜軍士兵,前來給李觀龍、羅森、福澤諭吉三人送行。

如今,林鴻年和羅森通過九州藩藩主鍋島玄瑞,加上率領三萬討虜軍將士的李觀龍,已經完全掌控了整個九州藩,或者說是整個九州島。私底下,這個由佐賀藩、薩摩藩等9個藩國以及外邊小島上的2個藩國聯合組成的九州藩,已經改名爲九州府,只不過,卻沒有任何歸屬省份。

前段時間,他們便接報,長州藩和四國藩的反幕聯軍突襲京都,將駐守京都的幕府軍隊擊敗,在這過程中,日本的明仁天皇蹊蹺死亡,反幕聯軍擁立了其兒子睦仁繼任天皇。按照林鴻年的計劃,九州藩的藩兵和駐守九州島的討虜軍保持不動,待價而沽。畢竟,早在兩年前,皇帝便有過交代,長州藩和幕府的矛盾加劇之下,遲早會爆發戰爭,最好讓他們相互殘殺,等兩敗俱傷之際,九州藩出面收拾殘局,坐收漁翁之利。

果然,幕府按耐不住。沒過幾天,雙發各組織大軍在京都城東面和南面的伏見鳥羽爆發激戰。當時,李觀龍便提出率領討虜軍出征,擴大地盤。

不過,老成持重的林鴻年認爲還沒到時機。

無論是長州藩的反幕聯軍,還是幕府,都清楚九州藩已經是中華帝國所控制,一旦九州藩出兵或是乾脆討虜軍直接出兵,必然會讓雙方停止戰爭反而聯合起來,說不定還會拋棄成見一致對外,對付九州藩和中華帝國,因此,他堅持再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時機,要一個最好的藉口。其實,這倒不是是林鴻年的文人心理作祟,做什麼事情都要堂堂正正的講究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他在九州島呆的時間越久,便越發覺腳下的這個民族雖然有許多劣根性,但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比如衆多的中低級武士,不管是天皇、幕府還是藩主,總願意爲其中之一而悍不畏死地獻身。

李觀龍提出的直接調派駐守在九州島上的三萬討虜軍駐兵出征,實在不行,再從國內調來兩萬步兵,加上東洋艦隊的配合,直接將日本徵服也不是什麼難事。對於這一點,林鴻年也認爲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他還是覺得不是最好途徑。他力排衆議,直接上書皇帝,建議不急於直接武力征服東洋,而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一邊以經濟入侵,大量出口工業布匹、聖油、瓷器、白糖、儒家和佛經書籍等物資,另外少量的中藥、迷你丸、英雄丸等福壽膏提純物,將日本的財富通過貿易手段掠奪過來,同時,又摧毀了日本的原生態農耕經濟,加劇了其國內武士階層和平民百姓的矛盾。

而且,林鴻年通過對日本的瞭解,斷定強大的長州藩和幕府之間,必定會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引發戰爭,事實上,他也聯合特務司派出不少細作煽動引發這些矛盾的爆發。林鴻年的謀算便是先讓那些經濟崩潰走投無路的幕府和地方藩主大名之間發生戰事,這樣便會造成其國力大損,最好是一批能征戰的武士軍隊自相殘殺得差不多了,中華帝國再以九州藩的名義出面收拾殘局,這樣能將自身的損失降到最少,而且還讓日本有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九州藩適時推出招募和安撫流民的計劃,便能很快收攏人心,獲得整個日本民間的支持。進而,中華帝國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控制日本。

林鴻年的老謀深算打動了皇帝,皇帝批准了他的計劃,並指令九州島以及在日本事務,全部由他負責。這也是爲何李觀龍雖然統帥三萬討虜軍,但仍然聽從林鴻年的原因。

因此,在反幕勢力佔領京都,派來使者,遞交國書,希望能獲得中華帝國的支持與承認的時候,林鴻年根本沒有將國書遞交聖京轉呈皇帝,而是直接扣留使者和國書,不做任何迴應。

而過了兩天,當幕府將軍德川家茂和大老井伊直弼的接連兩撥求救信使趕到長崎時,林鴻年知道,他等待的時機已經到了。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求救信非常實在,只要中華帝國幫助幕府擊敗長州藩等討幕勢力,幕府願意將四國島也交給給九州藩納入其治下,並且,一次性出黃金150萬兩,充當出兵的軍費,討虜軍將士若有戰死,均由幕府進行高價撫卹,而且,日本國還願意尊中華帝國爲宗主國,世代對帝國朝貢。

不得不說,井伊直弼是下了血本,看來幕府也是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纔會如此以慘重的代價進行交易謀取中華帝國的支援。

林鴻年當即決定出兵。由李觀龍作爲主將,統率30000討虜軍步兵將士,會同東洋艦隊和九州藩藩兵2萬同時出兵,同時,又請求朝鮮的陸順德也一起出兵,出征日本。

二天後,李觀龍率領的以步兵第十二師爲首的2萬步兵抵達兵庫港,將京都退往本州島西部長州藩的退路全部封鎖,另外1萬討虜軍步兵會同九州藩兵,直接在運兵艦和軍艦的掩護輸送下,登陸高知,攻打土佐藩老巢。而東洋艦隊也將九州島、四國島和神戶、大阪、名古屋等港口都封鎖起來,還派出軍艦進攻長州藩的馬關。

第四天,朝鮮總督陸順德率領步兵2萬餘人,船艦數百艘登陸本州島最西端的馬關碼頭,在東洋艦隊的配合下,徑直攻打長州藩的核心駐地山口和荻城。

這些犀利的出兵,整個日本都爲之變色!

.........

京都和大阪之間的一個叫茨城的小鎮上。

東征大總督熾仁親王和副總督桂小五郎兩人面前,剛從京都急匆匆趕來的高杉晉作來不及見禮,便手持一張蓋了天皇玉章的諭旨高聲宣佈:“奉天皇陛下詔令,放棄進攻大阪,立即收兵回撤京都。”

宣詔完畢,高杉晉作憂心忡忡地向兩人見過禮,滿臉陰鬱地道:“總督和副總督兩位大人,九州藩和它的主子出兵,想必已經聽說了吧?”

熾仁親王驚慌失措:“早在出兵大阪前,我就說了,先不要出兵,要出兵也得先等中華帝國表態同意,起碼他們提出一些條件滿足之後再出兵,現在好了。單是九州藩的藩兵幫助幕府,我們便難以支撐,再加上中華帝國的軍隊,我們如何是對手?依我看,還是快快派出使者到長崎,向林大人解釋清楚纔好,或者乾脆直接向聖京那邊上書請罪。”

桂小五郎不樂意了,不滿地看了熾仁親王一眼:“我們派出的使者到了長崎後便沒有任何消息了,想必是哪個姓林的扣押了!中華人狼子野心,侵吞朝鮮之後,又暗地扶持佐賀藩控制九州島,對我日本虎視眈眈了,只差一個藉口了。”

說完,桂小五郎看了眼高杉晉作,期盼地說道:“晉作,兄長知道你心思和主意多,與那巖倉具視是如今新朝廷的兩大智囊。你一心想爲老師報仇,爲日本開創一片全新的未來,但如今的日本,已經是面臨亡種滅國的危險,我希望你能拋棄對幕府的芥蒂,說服巖倉具視一起代表天皇和朝廷向幕府他們求和,甚至暫時歸順幕府,不要再和幕府自相殘殺,讓外族人漁翁得利了。”

高杉晉作狠狠地咬着嘴脣,直到出血劇痛才狠狠地說:“老師的仇,不能不報!老師的願望,也一定要實現!大不了,我親自去長崎見那個姓林的,就算捨棄一些代價,也要說服他們退兵!他們願意出兵,肯定是井伊直弼那個可惡的賣國賊給了什麼大好處,實在不行,我們可以給得更多一些,只要中華人和九州藩不插手我們和幕府之間的事情,便是當一回賣國賊出賣一次祖宗又如何?等我們統一全日本,按照老師指定的路線強大起來,遲早連本帶利地收回來!”

桂小五郎嘆了口氣:“晉作,你爲何如此固執?我們向幕府求饒,暫時退讓,也只是內部之爭,總好過便宜外族。要是井伊直弼他們不解恨,將我桂小五郎交給他們任憑處置。”

高杉晉作搖搖頭:“兄長,不必再說了。向幕府求饒,便是讓日本重新回到黑暗愚昧,我日本便斷絕了強盛希望,遲早被中華帝國吞併。不如孤注一擲,我這就去長崎。”說完,又朝兩人囑咐道:“不管怎樣,便先按照天皇陛下和親王的意思,先退兵回京都吧。”

PS:推薦三位羣友的小說,文筆很好:《紅樓大商人》、《不朽大皇帝》、《神通渡世》,用心在寫,值得呵護。

PS:感謝一葉知秋、太陽下倒影、流弊克拉斯、明天更好mm四位老大打賞!

第436章 擋路者死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570章 步騎激戰815章 損失巨大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1190章 縱兵三日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764章 南洋戰略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731 章 攻打盛京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155章 招標(下)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870章 燃燒彈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693 章 議策(四)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968章 移民情況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54章 招標(中)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354章 鑄幣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
第436章 擋路者死931章  馮雲山的計劃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1067章 普魯士受到啓發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260章 《南方日報》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895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570章 步騎激戰815章 損失巨大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1190章 縱兵三日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764章 南洋戰略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127章 城內善後事宜第1142章 普魯士的五大軍團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731 章 攻打盛京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231章 叛亂頭目,全部處決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047章 各懷鬼胎(感謝諸神大大的萬賞)第715章 割據安南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305章 聖王賑糧救大家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325章 五金鋪生意火爆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1018章 不能讓美利堅成長爲第二個中華帝國第155章 招標(下)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870章 燃燒彈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693 章 議策(四)第1151章 附庸國組成的戰爭機器第687 章 另類科舉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第690 章 變革(一)(致謝諸神成爲掌門!)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第209章 攻佔高雷瓊(下)968章 移民情況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54章 招標(中)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1069章 河西聯合王國第115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三)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354章 鑄幣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628 章 殘清的內鬥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