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

就在馮雲山盤算對付黃淮一帶的捻軍和地方團練時,他惦記的地方,黃淮一帶的安幑毫州內,一名身穿正二品京官補服的滿清官員,率領城內的四千餘名兵勇,站在城牆上,望着城外黑壓壓的賊兵,不禁眉頭大皺。

此滿清官員正是去年便奉詔命,接替故去的兵部侍郎周天爵,統率兵勇鎮壓皖北捻匪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安徽提督兼團練大臣袁甲三。他最近半個月來,一直被零零星星的賊兵圍攻,封鎖在毫州城內,連對外邊的消息都一無所知。

他身邊兩人,卻是毫州知州宮國勳和毫州營參將宋慶。

宮國勳有些慌張地對袁甲三道:“軍門,這些捻匪,怎麼越殺越多了!如今聽說京師被粵賊圍困,大清勢危,這些捻匪賊兵便紛紛蜂擁而出,彙集毫州南部的雉河集。”

袁甲三嘆口氣道:“國遭大難,我等爲臣子者,更應負擔起守土之責。即便不能飛身去搭救京城百姓苦難,護衛君上,也要在這毫州之地解救一方百姓!不過,各地大肆收取關卡厘金,又向鄉間百姓攤派重賦,百姓活不下去,自然效仿粵賊起事了。只不過,爲何今日賊兵竟然有如此之多,真是奇怪?莫非真出了什麼事情,宋將軍,你手下的探子打探到消息沒有?”

身披參將皮甲的宋慶連忙稟報道:“稟軍門,這捻匪突然增多,應該是整個皖北渦河一帶的各地捻黨都聚集到毫州來了。前些天末將聽探子報,說是皖北各路捻匪要在亳州的雉河集聚集會盟,想不到竟然是真的!”

袁甲三不滿地看了一眼宋慶,寒聲道:“如此重要的消息,怎麼不稟報本官?若是提前知曉,說不定可以去那雉河集……”袁甲三沒有說下去,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去雉河集設伏。按城外的捻子來看,怕是有近兩萬的精壯,若是加上那些年老體弱者,只怕有三四萬之衆。若真是憑藉自己城中的四千兵勇,就算全部前往,只怕也不夠,到時不是伏擊捻賊,而是被捻賊包餃子了。

宋慶連忙躬身行禮道:“末將知錯!”

一旁的毫州知州宮國勳和宋慶是同鄉,連忙幫忙岔開話題:“軍門,賊兵人多勢衆,若是組織強攻,只怕我方堅持不了多久。要不派人前往北方的歸德府求援,那裡還有勝保大人留下的數千八旗精兵。”

袁甲三卻搖搖頭,道:“歸德府城內的八旗兵不能調動。歸德府扼守菏南和安幑前往汕東的咽喉,且封鎖了這些捻軍北上的道路,若調至安幑來,便將歸德府又拱手讓給賊兵了,反而讓捻賊北上,進入直隸,可就糟糕了。”

宮國勳卻道:“軍門,可如今的直隸,還有拱衛的必要麼?”

袁甲三一呆,說不出話來。可不是嘛,如今的直隸,已經差不多被粵賊所掌控了,皇上也已經離開京城,前往熱河北狩,說是被狩,實際上,不過是逃跑而已。

“那今夜便派人偷偷摸出城去,往歸德府求援。”袁甲三一咬牙,又朝兩人道:“宋將軍隨本官一同巡城,宮知州,你速速回城內再組織一批民夫上城防守,賊兵很可能馬上便會攻城。”

兩人應下,袁甲三剛準備巡城,忽見城下不遠處的捻賊兵滾滾翻動,手舉黃、白、藍、黑、紅五色旗幟的五隊騎兵,拱衛着幾十騎人馬,來到城外二里遠的一處土坡上,上萬捻賊發出齊聲吶喊:“大漢永王!大漢永王!”

袁甲三面色一緊,他已經認出當中的一名四十來歲的彪形大漢是誰了,正是亳州雉河集一帶活動的捻賊頭領張樂行。此賊頭被他擊敗多次,可每次沒多久便又捲土重來,如今這次竟然率衆二萬之多。

這時,一名滿身帶血的探哨被幾名親兵帶上城樓,稟報探知的消息:“軍門,小的已經打探到,來的捻匪,是亳州、蒙城、宿州、永城四地的數萬捻賊精壯,在毫州雉河集聚集,推賊頭張樂行爲盟主,號稱‘大漢永王’,數萬捻賊建立黃、白、藍、黑、紅這五旗,賊頭張樂行自領總黃旗主,率領五旗的精壯二萬前來攻打毫州城。”

原來如此!袁甲三臉色一變。上萬的捻匪,他並不害怕,這些捻匪都是些地方鄉民,雖然有些騎兵,但缺乏統一的指揮,散如亂沙,又無攻城武器和作戰的方法,他有數千兵勇鎮守毫州堅城,倒不必過於擔心。

但如今,卻是不一樣了,捻匪竟然團結起來結盟,還推出一個盟主,這與以前的散亂截然不同,不得不讓他大爲擔心了。有了統一指揮,他再想像以前那樣,各個擊破,就難了。但不各個擊破,依他手下的兵力,根本無力與捻匪的主力決戰。

“還有,軍門,出大事了!”這名渾身是血的探哨張張嘴,有些想說又有幾分猶豫,最終咬牙道:“小的聽幾名從菏南陳州府鹿邑縣的客商說,粵賊早就攻佔了北京的紫禁城,十來天前,賊酋馮雲山便在紫禁城中登基稱帝了!而我大清皇帝在熱河行宮駕崩,皇幼子在輔政大臣的張羅下已經繼位,但原來的恭親王奕訢也在山西綏遠稱帝,整個大清亂套了!”

“什麼?”袁甲三臉色大變,一把抓住這名探哨,大聲吼道:“你要是胡說八道,本官活剝了你!你說的可是真的?”

“軍門,小的不敢,小的也是從那幾名客商處聽來,他們也是聽來的消息,不似作假!”探哨嚇得連忙跪地解說。

袁甲三如遭雷擊,臉色蒼白,望向城外英姿勃發的捻賊頭領身影,喃喃地道:“天吶,怎麼會這樣,天欲亡我大清啊!”

旁邊的宮國勳也滿臉惶恐,腦中一片空白,他也被探哨的消息嚇呆了!若是大清皇帝都駕崩了,又出現兩個皇帝爭搶皇位,便意味着大清朝完蛋了。他們再堅守這毫州城,還有何意義?而且,城中的兵勇聽到這個消息,別說再鎮守毫州城,不開門降賊都不錯了,很可能四散而逃。只怕,到時候,他這個知州,不會有好結果。

“混賬,一派胡言,你是城外捻匪派來的奸細吧!擾亂我軍心,該死!”忽然,袁甲三回過神來,大喝一聲,抽出腰刀,一刀將這名探哨斬殺,不讓其繼續說下去。

“都全力守城!不得有惑亂軍心之言,違者斬!”袁甲三想的是不管消息真假,都要先當成是假的,全力守城,否則,都得完蛋。不過,心底,他卻不由懷疑這消息,很可能是真的。

而這時,城外的捻匪,也開始高聲吶喊起來:“毫州城內的清妖聽着,你們滿清主子的老巢北京城都被人家端啦,皇帝老兒也駕崩啦,趕緊開城門投降,跟隨我們大漢永王,饒你們不死!否則,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袁甲三大驚,城外捻賊的齊聲吶喊,讓城頭上的清軍兵勇驚疑不定,議論紛紛。他連忙朝參將宋慶下令:“快,快讓兄弟們開炮,不要讓城外的捻賊說下去!”

頓時,城樓上早就準備好的火炮點燃,轟轟地開起火來,不過,儘管聲勢隆隆,卻完全沒了準頭,離城二里遠處,便不知道打到哪裡去了。即便這樣,也確實打斷了城外捻軍的喊話,算是收到了一些效果。

ps:感謝週五不喝酒人生路白走、backup59的打賞!

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258章 羅李衝突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447章 準備擴軍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870章 燃燒彈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113章 葬身大海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541章 醫護兵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750章 繳獲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七章 天火破城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
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158章 普奧戰爭爆發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258章 羅李衝突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668章 卡爾.麥喀士的救星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447章 準備擴軍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217章 會見秦日綱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十九章 太平軍主力的消息870章 燃燒彈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552章 咸豐罵天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872章 墨西哥城四國條約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1113章 葬身大海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06章 破南寧(下)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541章 醫護兵第1086章 南部聯盟國的苦衷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93章 坑人的談判(下)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239章 計劃攻打湘軍老巢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750章 繳獲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七章 天火破城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