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鑄幣

對於目前總參謀部,馮雲山總覺得還是徒有其名,而沒有其神。想到上次普魯士的王子殿下腓特烈?威廉?尼庫勞斯?卡爾,他的父親,親王威廉?腓特烈,未來的普魯士國王,在10年後的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中都大獲全勝,得益於一個著名的人物----毛奇將軍,他首創總參謀部,是德國最著名的參謀長。

自己建的這個總參謀部,還是有些欠缺。馮雲山又動起了心思。這個毛奇是大器晚成,現在雖然五十多歲了,但應該還沒到將軍的級別,恰好有小王子這層關係,不如……

想到這裡,馮雲山又讓人請來普魯士公使卡倫威,提出聖國想聘請一些普魯士軍官作爲教官,幫助討虜軍訓練士兵,完善總參謀部,尤其是毛奇。

當然,馮雲山提出,聖國會支付一大筆僱傭金,而卡倫威本人也少補了好處。於是,卡倫威欣喜地答應下來,說是馬上聯繫已經回國的王子殿下去安排。

馮雲山剛想好好睡一覺,財稅部副部長周勝坤和範汝增求見。

周勝坤卻是和範汝增一道來稟報滿清開鑄大錢之事而來的。

“聖王,日前,範兄弟的手下細作探知到,清妖戶部已經開始鑄造大錢,稱之爲咸豐元寶,分別當五十錢、當百、當五百、當千錢幾種,並且,這回清妖下了狠手,當五十者僅僅爲一兩二錢銅,當百者重一兩四錢,當五百者重一兩六錢,當千者重二兩,可謂濫發大幣,彌補財政不足。”周勝坤因爲接觸財稅越多,知道這裡面的名堂,對滿清可謂牙咬切齒。

用少量的銅,鑄造成大幣,當成大錢,這就是赤裸裸地搶奪民間百姓的財富啊。

一旁的範汝增也附和道:“確實如此。據說,清廷國庫已經空空如也。於是,他們便想了個這樣的招數,由戶部組織寶源局和寶泉局,製造濫發大幣,掠奪百姓的財富。”說完,他拿出了幾種樣錢,遞給馮雲山。

馮雲山接過一面銅錢一看,這是一枚面值百文的銅錢,應該是重一兩四錢,銅色黃,皆磨濾精工,光澤如鏡,銅錢做工很是講究。不夠,對於這種用少量銅,抵值高昂價格的把戲,馮雲山當然清楚這種手段。

不過,他非但不能幫助滿清統治區的百姓,還要添一把火,讓清妖的這個鑄幣政策早點宣佈破產才行。

“勝坤兄弟,既然清妖財政如此危機,我們聖國得出份力纔是。這樣,由你去轉告曾玉珩,讓他們工務部早點製出母錢,我們聖國也大量仿造這種大幣,分批投放至清妖佔領區。”馮雲山興奮地說道。

“聖王,這樣,會不會有些損害百姓?”周勝坤有些於心不忍,提醒道。

“勝坤兄弟心底好,不過,這個對底層的窮苦百姓影響不是太大。”馮雲山分析道:“窮苦百姓,都是用原來的老錢,對於這種新錢,暫時還流通不到他們手中。這種大幣,主要在城鎮的商販手中,雖然會對他們造成危害,但只要發行一多,這個當五百、當一千的便不能作數了,至少要折價才行,這樣,便達到了我們的目的,一方面削弱了滿清,另一方面,還變相地幫助了滿清治下的百姓。”

馮雲山想到是,依那些商販的精明,自然很多人會拒絕使用這種銅少錢大的大幣,到時候,這種一千的大幣便實際只值二三百,讓清妖白白花費心思,空歡喜一場。

不過,倒是提醒了自己。聖國一直採用滿清貨幣體系,還沒有自己發行過銅錢,這確實是一個問題。當初,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都發行了自己的錢幣,現在自己有能力鑄造錢幣,怎麼能不發行?

而且,發行錢幣,有很大的利潤在裡面。

不說像滿清這樣,以二文銅錢的重量強行規定作爲10文銅錢,扣去成本,能盈利6文錢,更別說當百者重一兩四錢,也就是10個標準制錢的銅份量,直接便可以盈利80文以上。

即便是正兒八經的鑄造標準銅錢,也可以盈利。

就拿滿清的康熙年間標準制錢來說,每文銅錢都是一錢四分,都由黃銅鑄成,而黃銅是由銅、鋅組成的合金,其中還摻雜了鉛、錫、錳、鎳、鐵、硅等,都不是純銅,成本約爲0.6~0.7文,這樣每製造一文銅錢,便至少能賺取0.3文。

這只是銅錢,若是像銀元的話,利潤就更高了。

就拿滿清在後世大肆流通的墨西哥鷹洋來說,因爲每一銀元,也就是標準的27.07克,銀色爲90.30%,但它代表的價值卻是七錢二分白銀,這個代表的價值可是純銀的價值,這樣一來,相當於每發行一枚銀元,都賺了8%的差價,也就是賺了2克銀子。

可別小看這一克銀子,鑄造的銀幣多了,鑄造一億枚,就可以賺取20萬公斤白銀。這已經是不得了的數字。

想到這裡,馮雲山告訴周勝坤,讓財稅部做好準備,組建聖國中央銀行,並開設聖國鑄幣廠,決定鑄錢。

一是仿造滿清開鑄的大錢,分批投入滿清統治區,購買貨物,兌換出去。這個,馮雲山要求財稅部和工務部、外務部三個部門聯合好,儘快開鑄,將聖國手中儲存的銅等全部鑄成面值五十、一百、五百等面額,吸收一批財富。

二是聖國自行鑄造自己的錢幣。

儘管馮雲山知道中國的黃金實在太少,但他還是決定暫時採取金銀複本位制度。按理,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是採用銀本位,但哪怕國內白銀產量也不高,可其他國家的銀產量卻很高,一旦白銀產量上來,就會導致銀價大跌。

馮雲山記得,在19世紀70年代,金銀比價還在1:15~1:16之間,可到20世紀初的時候,已經變爲了1:39左右。

而白銀價格大跌,以銀本位的國家,便會資產大縮水,陷入爲金本位國家買單的厄運。

並且,像英、法、美等主要國家,都是採用金本位體系,所以,馮雲山不得不也考慮。但說來可笑,中國的黃金實在是太少,哪怕是採用金本位,還是不能防止被那些歐美國家侵佔資產的命運,想到這裡,馮雲山唯有暗暗決定,必須要佔領些有黃金產地的殖民地才行!

至於鑄幣的種類,馮雲山決定,採用金幣,銀幣,銅幣三種。

金幣,則直接仿造英鎊,金幣大小和重量、成色都參考英鎊來。並且,根據物價水平,折算出一英鎊的金幣,含有7.32238克純金,按照現在黃金和白銀1:15的比例折算,相當於110克白銀,也就是4.4銀元的兌換比例,當然,這只是在現有的金銀兌換比例。

下來便是銀幣,每幣爲一銀元,也是直接照搬墨西哥鷹洋,標準的27.07克,銀色爲90.30%,以便日後可以在國外使用和貿易。這個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因爲廣州的貿易中,每天都有大量這種墨西哥鷹洋流入。

當然,金幣和銀幣的圖案和花紋肯定不會照搬洋人的樣式,馮雲山讓周勝坤設計出樣式,交給自己過目。

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659章 魏源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1251章 出鐵水910章 密約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41章 起義爆發(下)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1265章 未雨綢繆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915章 檳城襲擾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815章 損失巨大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53章 招標(上)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204章 煙土生意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
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659章 魏源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1251章 出鐵水910章 密約第647章 天王歸天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741章 起義爆發(下)882章 養子民之人格,擴子民之德量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1265章 未雨綢繆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611章 南方戰事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915章 檳城襲擾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815章 損失巨大1014章 馮雲山的河西計劃929章 炮臺還是堡壘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1009章 目標對準俄美公司和澳大利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53章 招標(上)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676章 招募民夫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209章 帝國國庫收支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204章 煙土生意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201章 西征軍大捷的震撼消息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二章 夜晤石羅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699 章 昌隆繅絲廠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五十九章 礦洞密道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767章 征討朝鮮(二)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93章 杜邦火藥公司碰到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