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

馮雲山原本還想好好鞏固下自己的地盤,等民政治理好點,基礎打牢點,再擴展自己的勢力,可太平軍比歷史上一月千里還要快的神速進軍,徹底讓馮雲山的計劃變成泡影。他不得不被動地接受現實,迅速調整。

此時,剛剛改制過來的討虜軍,主要的精銳,都沒時間進行集中訓練。不過,這倒正好印證了馮雲山的那句話:做好的練兵之法,便是上戰場實打實地廝殺,活下來的,便是精兵。

這話雖然有些殘酷,但確實很有效果。原本在道州、桂陽郴州一帶參加太平聖軍的民壯和天地會衆,經過數十場大大小小的戰事,如今已經都成長爲一股帶着濃烈殺氣的悍兵。

農曆二月初十,經過二天不到的倉促準備,乙一師的一萬將士,在師長何祿的率領下,從廣州城正東門出發,至碼頭乘船沿北江逆流而上,趕赴韶州府,與那裡的數百作爲嚮導的韶州本地討虜軍會合,稍稍休息,便取道南雄直隸州,徑直開赴茳西的贛州府城。

而由羅大綱率領甲五師、樑培友率領乙五師組成的水師戰船船隊,運上林鳳祥的甲一師和陳玉成的甲三師,已經繞過港島海域,來到了大鵬灣海域。

港島上的文翰總督,雖然知道這是叛軍的水師,在進行對滿清的戰事,但從自己眼皮子底下過去,浩浩蕩蕩地船隊,雖然大部分的船還是小型木帆船,但數量之多,還是讓人心驚不已。

大鵬半島上駐紮了一支廣東水師的大鵬協,領兵的參將李知德乃是李見微的父親,早就派人表達了降意。討虜軍水師剛到大鵬灣,李知德便派了2條掛上白旗的小船前來迎接。

羅大綱也不害怕有什麼埋伏,在己方絕對的壓倒性實力面前,就算有什麼陰謀詭計也奈何不了自己。開玩笑,不算林鳳祥和陳玉成他們那些陸兵,光自己和樑培友兩人帶領的水師便有二萬多人,加上運送陸師的船隻,合起來大小戰船近八百多條,更別說那幾艘體型龐大,完全能碾壓滿清水師的西洋軍艦了。

李知德是個四十多歲的武將,行伍出身。他身材高大魁梧,跟他那有點像讀書人的兒子李見微,完全兩個不同的類型。

李知德果然是真心實意地投降,當然,他的屬下也不想妄自送死,都贊成投降討虜軍。不過,對於大鵬協裡的幾十名滿清旗人官兵,因爲都是他的屬下,相處多年,總歸有些情義在,李知德卻是也沒有將事做絕,而是提前禮送他們從陸路扮作百姓逃走。

羅大綱得知,不但沒有怪李知德,反而認爲李知德是個性情中人,加上年紀差不多,又都是水師將領,一時間,兩人很快就熟絡起來,宛如兄弟。

李知德感念羅大綱的恩義,加上自己妻兒都在廣州城內,便自告奮勇,挑選了五百心腹,率領十餘艘主力戰船,當即帶領水師,繼續沿着海岸,朝東進軍。

其餘的一千五百兵勇,調回廣州,接受聖王的統一安排。而大鵬協大營和水寨炮臺等,一概由寶安縣的駐軍臨時接管。同時,爲了隨時能接管攻克下的新地盤,羅大綱調用大鵬協的戰船充當運輸船,趕赴寶安縣境,準備接上等候在那裡的乙三旅4500名將士,跟隨主戰船隊後面,一路接管。

李知德告訴軍銜最高的主將羅大綱,前面不遠,便是惠州府緊靠海邊的海豐和陸豐兩縣,縣城都是出於河流的入海口處,大型戰船可以直接接近縣城。這兩座縣的基本沒什麼城防,就是數百地方城汛兵,只要船隊一道,估計立馬便棄城而逃。

爲了節約時間,同時也儘量讓那些城汛兵少逃走些,免得爲禍鄉里。羅大綱決定與樑培友兩軍分開,同時撲向海豐和陸豐兩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之勢,馬上將縣城圍困,逼迫縣城投降。

沒想到,這海豐的縣令非常硬氣,組織城內的清兵和百姓用擡槍、土炮進行反擊。

這可惹惱了討虜軍,羅大綱命令甲五師的五艘軍艦和數十餘艘紅單戰船,直接團團圍住縣城,用火炮覆蓋後輪番傾瀉炮彈,一炷香之後,海豐縣城被炸塌的城樓上,掛起了幾面白布充當白旗。見城內的清軍投降,羅大綱讓軍艦停止開會,派人上去打聽一看,原來是城內的民壯和天地會衆,直接將幾名衙役和縣令一道抓了起來,打開城門,請羅大綱他們進城歇息。

羅大綱將城內的綠營兵派人押送廣州,便請乙三旅的將士,分出一些,先進入海豐縣城安民。他率領的甲五師,甚至沒下船,便調轉船頭,繼續往東沿海岸進軍。

而後,兩軍水師合兵一處,排成一個月弧行陣型,浩浩蕩蕩殺向廣東水師碣石鎮總兵署所在的碣石水師大營。

碣石水師按編制本應該有三千餘人,就算清軍吃空餉嚴重,總歸應該有上千人在,但此時的水師哪裡還有多少人?甲五師用火炮射程最遠的五級戰船和木帆炮船射了兩輪炮彈,正中水師大營,但空蕩蕩地亦無人模樣,碼頭處戰船也不見蹤影。

羅大綱等人派出幾艘小艇上前一查看,發現整座大營已空無一人。繼續擴大搜查範圍,終於,在一處山洞裡發現了百餘人,卻是水師裡的老弱病殘者。

原來是逃到此處的水師提督吳元猷,知道了叛軍水師來勢洶洶,便提前下令碣石鎮的水師,全部跟隨他一道撤往南澳鎮水師大營。

羅大綱一聽便明白了。

根據討虜軍總參謀部的情報分析,南澳鎮水師屬於粵閩兩省兼管。其下沒有下轄營,全部爲本標,一共一協五營,一共三千五百人。分爲左右兩部分,左部分三營隸閩,右部分二營隸粵。

顯然,這廣東水師提督吳元猷是收縮兵力,集聚起來。另外,也將兵禍引向福建水師,讓他們也不得不前來幫忙。

看來,在南澳那裡,將會有場惡戰!

輕鬆佔了海防重地碣石,剩下旁邊的碣石灣裡面的陸豐城便猶如剝開的雞蛋,隨便討虜軍怎麼吃了。

也許覺得沒什麼勁頭,對於陸豐這座小城,羅大綱沒什麼興趣,直接讓樑培友的乙五師上前佔領。

乙五師雖然沒有西洋軍艦,但師內的紅單戰船都是很多,而且以大船居多,每艘戰船上的火炮雖然不多,但加起來就是數量驚人。

也是陸豐城外的螺河河道太窄,紅單戰船也就排成一排,擠得密密麻麻地也才勉強擠了近百艘,再擠也就擺不下了,而且還擔心被火攻。

不過,等紅單戰船火炮同時開炮後,一直羨慕羅大綱那邊有西洋軍艦的樑培友,此時才發現,其實紅單戰船也挺不錯的,只要戰法得當,火力集中起來。

當然,這也是因爲陸豐縣城只有零星幾座土炮防守,而且是在那不動,讓樑培友的紅單船有條不紊地佈置好炮擊陣型,要真是海戰,斷不可能會如此順利了。

本來準備觀望一下的陸豐縣令,此時慌慌張張地讓人打開城門,並跪在城門外大呼願降,只求不要傷害百姓,也不知道是真心愛民還是怕死演戲愛民,不過樑培友是個粗人,也不管他是什麼目的,讓人將他和其他城內清兵一道押送至廣州城。

剩下的駐守縣城安民和掃蕩周邊鄉鎮的後續事情,便交給了隨後趕到的乙三旅將士。

而坐在船艙裡的甲一師和甲三師將士,在師長的命令下,甚至都沒下船,便直接當了回過客看官。

討虜軍徵東的大軍,便連夜出發,開往駐紮着南澳水師的南澳島。

這回,戰略安排不是羅大綱定的,而是總參謀部的二名參謀,再會同甲五師、乙五師兩部參謀人員以及隨同的幾名投降過來的洋人一起討論後,制訂出來的。

總參謀部的人,在那幾名英國海軍軍官的建議下,將整個水師中,大型火炮超過10門的戰船,全部編上名稱,跟人一樣,有了稱號。說是這樣便於指揮。

繳獲的那艘五級戰船,則被當成了甲五軍的旗艦,因爲是虎門炮臺繳獲的,便取名爲“虎門號”;而二艘木帆炮船,因爲有艘是陳開義軍繳獲的,另一艘是陳玉成繳獲的,恰好繳獲時候被擊中了四個洞口,因此,一艘叫“陳開號”,另一艘叫“四眼號”;另外的一艘快速戰船由於速度真的很快,被沙角炮臺損傷,便叫“飛沙號”,蒸汽武裝商船,已暫時完全當初戰船使用,由於是蒸汽機,參謀部的人給它取名叫“鐵牛號”。

新的計劃,是在原有的計劃上進行了適當的改動,便是直接將甲一師、甲三師等陸師,放在惠來縣登陸,攻佔惠來,而後繼續攻佔普寧、揭陽,最終圍攻潮州府城。

而水師,則不驚動沿岸的潮陽,澄海兩縣,而是直接圍攻南澳水師。兵分兩路,一路由乙五師擔任,在南澳島西面主動進攻,另一路,由羅大綱率領的甲五師主力,繞到南澳島東面,截住清軍水師逃往福建一帶。

佈置完成,羅大綱命令五艘繳獲的英國軍艦領頭,率先朝南澳島的水師進擊。

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807章 坤甸要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748章 英軍大敗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684章 佔領巴蜀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943章 轟動英國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963章 說服麥喀士728 章 英法插手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866章 胡亞雷斯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693 章 議策(四)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788章 廣州會館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813章 巴達維亞768章征討朝鮮(三)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
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871章 墨西哥帝國第1133章 你這是親華投降派807章 坤甸要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748章 英軍大敗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684章 佔領巴蜀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943章 轟動英國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963章 說服麥喀士728 章 英法插手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第1124章 這是皇帝自己放的煙霧?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776章 日本風雲(四)第八十一章 攻略韶州府(六)第190章 烈士紀念碑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866章 胡亞雷斯第238章 天地會義軍的安置第693 章 議策(四)第1143章 可惜毛奇不在普魯士了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470章 驅趕清兵去緬甸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319章 經濟危機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788章 廣州會館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86 章 天下名臣盡歸朕矣(大章)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500章 悲慘的胡以晄990章 被否的蟒蛇行動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813章 巴達維亞768章征討朝鮮(三)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790章 四大船政總局和機器製造總局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