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割據安南

這個時期,越南阮氏王朝進入徹底衰敗時期。

整個王朝,幾乎沒什麼工業,唯一算得上的工業也就是開礦,鑄鐵鑄錢,但全部由順化皇城的工部把持。其他的一些手工業,因朝廷的工匠徵集制度和苛捐雜稅的壓榨,手工業完全荒蕪,工匠逐漸轉行,寧願充當佃戶和流民。而商業方面,更是積弊嚴重。重農抑商的制度,嚴重製約了商業發展,許多貨物交易被禁止。

加上最近越北地區的朱洪英和劉長清兩股勢力鬧騰得厲害,整個越北一帶,一直到河內,周邊一帶,都被禁止收購硫磺硝石等,甚至河內周邊的市集都禁止開放,而通商的道路又被各地的官吏領主把持,從重徵收過路錢。導致整個越北一帶,完全猶如一潭死水。

而順化皇城的中部和南部地區,更是因爲阮氏王朝控制了變強,不但對內的貨物流通進行控制,連對外的貿易也受控制。進口貨物僅限於阮氏王朝需要的生鐵、鉛和硫磺,還嚴格控制出口,嚴禁將絲綢、稻米出售給洋人。甚至,連各地的稅收,也不用銀錢交付,而改爲阮氏王室和朝內官員需要的人蔘、肉桂、荔枝、龍眼等實物代替貨幣作爲稅收,更是嚴重限制了貨幣的流通。

農業方面,本是越南的強項了,但因爲李氏和阮氏王朝的統治,耕作技術落後,還在使用明代的耕作農具和技藝。不但如此,百姓的私田收到官吏地主豪強的聯合剝削,凡是肥沃的田地,均被地主們侵佔,失去土地的農民背井離鄉,成爲流民。

這樣一來,更是很多流民衝向越北,加入朱洪英和劉長清兩方勢力,因此,兩人的勢力越來越大,已經隱隱有與阮氏王朝分庭抗禮的勢頭。

但不知爲何,北邊的廣西等地,一直沒有動靜,那邊的討虜軍並沒有派兵前來討伐攻打兩人。

而此時,朱洪英和劉長清終於爲了爭奪地盤,越來越多的摩擦開始出現,兩人之間,因爲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自覺勢力大增,在還未佔領河內的情況下,便開始相互攻伐起來。幾次衝突之後,雙方均損失上千人,卻發現誰也制服不了誰,於是,兩人又清醒過來,明智地選擇了和談,繼而一致對外,一起對付越南的阮氏王朝。

於是,越北各地紛紛向首都順化求救,越南國王嗣德帝大驚。但由於如今阮氏王朝國內交困,加上因爲十餘年前的攻佔的柬埔寨起義,將越南軍隊重創,如今都沒恢復過來。而且,這幾年,西洋國家法蘭西開始逐漸從南部沿海交趾支那一帶入侵,原本強大的阮氏王朝,如今已經無力獨自面對這些內外威脅,於是,嗣德帝想起要邀請宗主國大清王朝的軍隊來進越南“助剿”。

但當他問起的時候,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大清王朝已經垮臺了!

嗣德帝大吃一驚!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個龐然大物,如此強大的大清,竟然短短時間便說滅亡就滅亡了。

去年,他還只是聽說越北邊界那邊的大清領地裡,有些暴民在反叛,聽說鬧得聲勢較大。但對於這種叛亂,哪年沒有幾十起?最終還不是都被鎮壓下去了?因此,嗣德帝並沒有過多在意,如今,對於大清這個宗主國,自從和暹邏以及柬埔寨叛軍開戰之時,大清的嘉慶皇帝不管不顧之後,他們阮氏王朝就沒有再像幾十年前那麼重視這個宗主國了。因此,當初廣西那邊鬧的叛亂,他也只是下令嚴防越北,不讓越民去參加叛亂,免得得罪大清官府而已。

可沒想到,才這麼點時間,大清竟然就被推翻了。他連忙派人朝賀新掌華夏江山的新皇朝,並聲稱願繼續尊奉新朝爲宗主國。

偏偏還沒有迴應,越北就開始亂了起來。

兩股來自廣西的叛軍勢力,不斷蠶食越北,竟然將大半個越北都給佔據了。

那個叫劉長清的,還是原本大清的廣西提督,竟然不遠歸順自己,還將北部漁村海防,還有吉婆島,都給佔據,組織的數十艘戰船,竟然時不時襲擾紅河海灣。

而那個叫朱洪英的,更是將河內以北的越北地區,幾乎全部佔領。如今更率一萬多名大軍,攻打到河內城外。

整個北圻,都被這兩股勢力侵擾,如今更是兩放比賽一般的襲擾河內。

嗣德帝無奈之下,只得再次派出大將陳踐誠,率領一萬人的軍隊,趕赴河內支援。這回,嗣德帝是動了真怒火了,派出朝廷精銳的禁衛軍五千人,再調動安南一帶的五千地方駐兵,趕往河內。

阮氏王朝的禁衛軍,裝備的一大半是西洋火槍,雖然還是六七十年前的老式遂發滑膛槍,但也算是武器精良了。於是,陳踐誠抵達河內後,佈置妥當河內的駐防,便率領七千人主動攻往越北。

剛開始,朱洪英和劉長清還以爲手下敗將又來了,渾不在意。沒想到,幾場仗打下來,兩人均是損失慘重。劉長清還好點,畢竟是朝廷命官出身,手下還有幾本的操練,武器也不是火槍火銃就是刀矛,而且繼承了清軍優良傳統,一見打不過就跑。朱洪英的義軍可就折損嚴重了。他的手下,只有少量火銃火槍,其餘的,一半用刀叉,另一半人,甚至還用竹竿削尖的竹槍,又沒任何防護,並且還憑藉勇武,猛打猛衝,一時間被越南的禁衛軍打得招架不住,最終落敗而逃。

兩人只得又合兵一起,商議辦法,最後得出要將越南軍隊引入樹林中進行伏擊。

在折損七八百人的代價後,朱洪英終於成功地將大意的越軍引出了河內百餘里之外的山林裡,和劉長清一道,成功伏擊了越軍。一番大戰,將越軍殺得死傷慘重,連陳踐誠也被朱洪英當場斬殺。越軍折損二三千人,被當場俘虜千餘人,又逃散上千人,只餘一千餘人逃回河內城中。

朱洪英和劉長清的手下在繳獲二三千杆火槍後,勢力大漲,趁勢反攻。他們將部分俘虜和一些在越北本地招收的手下,冒充打敗逃回城的越軍,出其不意地偷襲,一舉攻佔河內城。

河內城一破,除了二千阮氏王朝的禁衛軍奪路逃走外,其餘的越軍紛紛歸降。這下,形勢大變,失去河內的屏障,整個紅河河谷地區,全部被朱洪英和劉長清侵佔。

朱洪英和劉長清兩人以諒山沿滄河一線,經郎商到河內,爲分界線,滄河以東歸劉長清,以西歸朱洪英。河內爲兩人共管,各佔一半。

兩人一番密謀之後,朱洪英自稱大明朝皇室後裔,在河內登基稱帝,宣佈重建大明朝,年號安南,並封劉長清爲定南王,屬於一字並肩王,可不聽宣調。

於是,兩人正式在越北地區割據起來。

嗣德帝接到陳踐誠兵敗身死,河內城被佔的消息,又驚又怕。但此時的他,已經無力再派兵出征了。

無奈之下,他只得再次派出使者,備齊無數象牙、黃金和珍珠等珍貴之物,從海路前往廣州,再轉道前往中華帝國的皇城聖京,覲見皇帝,請求出兵幫助鎮壓越北的叛軍。

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762章 謀略朝鮮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799章 南洋艦隊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878章 馬路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908章 芬尼亞社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768章征討朝鮮(三)第592章 談判(上)812章 請求停戰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739章 起義爆發(上)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785章 移民安排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
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654章 對付叛徒的新處決方式第256章 攻佔衡陽城(下)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1198章 如同兒戲的談判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762章 謀略朝鮮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378章 建立駐美領事館799章 南洋艦隊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512章 胡雪巖幫助破杭州城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420章 必須無條件投降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950章 瓦勒夫斯基的來意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878章 馬路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101章 可憐的秦日綱908章 芬尼亞社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678章 洪災來臨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九十五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四)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410 章 洋人和天國的反應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145章 美國駐華代辦伯駕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768章征討朝鮮(三)第592章 談判(上)812章 請求停戰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739章 起義爆發(上)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785章 移民安排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222章 內閣定製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098章 三國和平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