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五大內閣成員

大內皇宮內,文德殿中。

馮雲山看着面前的五位內閣大臣,都是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有些感嘆。

李鴻章雖然與之見過的次數不多,但因爲此人在歷史上的名聲太盛,馮雲山對其很是瞭解,不過更多的卻是那日後的李中堂,而對眼下的李鴻章,還只能通過特務司收集的信息來判斷。不過,從出任江蘇巡撫的這些年來看,其執政已然是一把老手,且思路開闊,手段老辣,也正因爲如此,馮雲山纔將其提爲內閣排名第一的委員。

而對於羅澤南,其實也與李鴻章差不多,馮雲山也是先聞其歷史名聲,而後才用他。不過從浙江省的發展來看,羅澤南治理得也還不錯,尤其是教育和農業方面,竟然讓人口不多的浙江變成了科舉大省,不但在浙江建起了十餘個高等學堂,還讓浙江的衆多學子紛紛考上帝國各地的知名高等學堂。除此之外,羅澤南治理浙江的農業也是很有一套,他不但招募鄉民興修溝渠水利,圍堰造田,開辦聖肥等工廠在浙江大量擴展運用聖肥,讓農業連年豐收;還在嘉興、寧波、溫州等沿海一帶建設海塘,既防治了颱風和海潮等災害的同時,又在海塘處開起了海產養殖,甚至承包了大內皇宮的海鮮供應,每天一早通過火車運送至聖京.......

至於另外三人,伍崇耀、劉長佑、周勝坤,這些可謂是馮雲山的嫡系了,更是一個比一個更爲熟悉,而對方也是一個比一個對馮雲山忠心。

伍崇耀本是廣州十三行的領頭人,但馮雲山率領太平聖軍攻克廣州城之後,他便識時務歸順了馮雲山,還將家中的所有財產全部獻出,雖然是算買命錢爲了自保,但無論如何,也算是忠心了。而後,伍崇耀成爲聖國的外務部負責人,負責整個聖國的商務和外交等事宜,在馮雲山最初的發展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伍崇耀還兼南洋公司的總經理,幫助太平聖國經歷了最初的發展和壯大,特別是從西洋國家購買各種新式火器,購買各種機器設備,幾乎都是依靠伍崇耀從中牽橋搭線,功勞巨大。

而劉長佑,更是比伍崇耀更早地便歸順馮雲山。他還是早在馮雲山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不久,率領太平天國的後軍隊伍剛剛攻下道州城的時候,便使計讓劉長佑歸順於他。從那時起,便成爲主要的幕僚,一路追隨,攻克整個湘南、兩廣,直至滅亡整個滿清,建立中華帝國,劉長佑一直在馮雲山旁邊鞍前馬後地參謀,功勞不小。而後,劉長佑又出任內閣農業部長,幫助帝國分田地進行土地改革,又推廣聖肥,將帝國的農場進一步發展,勞苦功高。

至於周勝坤,則是兄弟二人都是馮雲山的廣西老兄弟了,早在金田團營前便是馮雲山的忠實信徒,一路追隨,忠心程度,更是毋庸置疑。周勝坤作爲原本的太平聖軍的總聖庫,而後又稱爲太平聖國和中華帝國的財稅部部長,乃是馮雲山的錢糧總管,這樣的人,更是心腹中的心腹。

因此,馮雲山對於這五人搭配組成的內閣,還是極爲樂意的。

李鴻章他是作爲新內閣的首輔大臣的,這是馮雲山早就定好的,其他人雖然比他更忠心,比他資歷更老,甚至羅澤南比他學問更高,但卻沒人比他更懂得處理繁雜的政務和對外國務的處理,尤其是大規模發展工業和交通經濟方面,沒人比李鴻章更爲大膽。劉長佑本來是個很好的人選,但還是有些眼界不夠開闊,受儒學太深,對洋人有些成見。

羅澤南則是馮雲山看重的用來側重教育的,畢竟此人在歷史上能創立自己的學說,如今在中西混雜的巨大社會變革時代,就算不能創立新的學說,至少也可以總結提煉適應這社會變革的理論,形成一套系統的理論,對於正在摸索中強大的中華帝國來說,十分的重要。而羅澤南在內閣的地位,便如同理論智囊一般,更何況,這羅澤南便猶如明代的王陽明一樣,知行合一,完美地將自己的理氣之學用於施政之中,而他治理的軍隊,更是嚴於律己,軍紀嚴明,各部下猶如打了雞血一般每日勤練不休,令行禁止全軍如一,以至於馮雲山曾有將他調往總參謀部或國防部的想法,後來想想有些浪費才作罷。

伍崇耀和劉長佑、周勝坤不必說,乃是馮雲山的三頭六臂。整個內閣的重心雖然放在李鴻章身上,由其發動,大肆發展殖產興業,開辦工廠生產貨品,而這出售的重任,則交給伍崇耀來把關。劉長佑是穩定農業大局的角度,這是帝國的根基,不必多言,而周勝坤則是帝國的錢袋子。這些總的便構成馮雲山心目中的五人內閣。

“五位愛卿,今日朕召見,無他,也非正式朝會,只是閒聊,與衆愛卿交交心。”馮雲山打開話匣子:“前任內閣總理曾觀瀾前日已經離開聖京,前往加爾各答。李愛卿,都交接好了麼?”

李鴻章連忙回稟道:“回稟陛下,曾總理都細心給微臣講解過了,所有內閣批文、賬目都已移交。”

馮雲山點點頭道:“那就好!衆卿可知,朕爲何同意曾愛卿辭去內閣總理一職,改由愛卿5人組成內閣?須知曾愛卿也算勤政勞勉之人,從未懈怠?”

皇帝的這句問話,5人均不好回答,都不肯做聲,無奈之下,李鴻章自知自己是爲首之人,只得出頭回答道:“陛下,微臣大膽猜測,是爲帝國的進一步發展壯大計!”

“不錯!”馮雲山雙手一拍,站了起來,走到大殿的一側將一面牆上的幕布一揭開,露出後面的一張巨大的世界地圖來,指着上面的中華帝國龐大的疆域,道:“衆愛卿請看,如今帝國的疆域何等龐大,而人口更是整個世界人數最多,佔到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因此,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時機,是我們中華帝國站在世界最頂峰、華族百姓過上最好的日子,讓後世子孫徹底擁有最好的生存繁衍之地的好時機。而這一切,都是帝國的進一步強大!

唯一的途徑,便是帝國再度革新!而這帝國的革新,從帝國建立開始,雖然便已經開始並一直推進,但經歷了數年之後,朕發現,力度便慢了,懈怠了,推不動了。因此,必須重新進一步推動起來,而這最根本的,便是朝廷的內閣。必須重新啓用新內閣,進行大改制!”

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854章 宣戰870章 燃燒彈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854章 宣戰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927章 威遠炮臺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354章 鑄幣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205章 ****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859章 進軍浩罕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807章 坤甸要塞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937章?大獲全勝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780章 孝明天皇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659章 魏源874章 巴拿馬運河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300章 擊敗巴西743章 聲東擊西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430章 幕府紛爭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
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854章 宣戰870章 燃燒彈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854章 宣戰第四十四章 好事不斷927章 威遠炮臺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155章 正式宣佈大不列顛王國戰敗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354章 鑄幣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1099章 英俄公使的失意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96章 聖軍改制(中)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第1091章 攻佔芝加哥市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205章 ****956章 說服馬沙利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1290章 建立財團更是建立利益集團859章 進軍浩罕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807章 坤甸要塞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123章 攻奪廣州城(六)937章?大獲全勝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780章 孝明天皇第475章 江上巧遇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第七十九章 攻略韶州府(四)(求收藏!)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723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下)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659章 魏源874章 巴拿馬運河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107章 天地會之爭(一)第533章 粵賊不是賊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35章 馮雲山的石油戰略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37章 俘獲“密西西比”號巡洋艦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936章?遠征艦隊的末日第1300章 擊敗巴西743章 聲東擊西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430章 幕府紛爭1002章 背後黑手是羅斯柴爾德?(感謝鬼狐毒士老大的打賞!)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