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

原本自己是想讓石達開將這程嶺南處理了,遠遠地送走,不要讓她再武昌城內被天王東王兩人發現,以免發生如後世歷史上一樣的,兩人爭搶女人的戲碼來,過早內鬥。

但沒想到,竟然陰差陽錯,最後弄成這樣!

見馮雲山苦笑不得的神情,程嶺南以爲他不樂意。頓覺有些委屈,儘管算正式成親了,但沒有明媒正娶過,不由道:“聖王,嶺南雖然蒲柳之姿,又是翼王搶來送給你,但現在嶺南已經是您的人了,以後自會永遠跟隨於你,還請聖王憐惜。”

馮雲山看程嶺南淚光漣漣,不由憐惜之心大發,道:“放心吧,你既然成了本王的女人,安心侍奉,本王自會好好待你。”

想起這歷史上本是天王和東王的女人,如今卻成了自己的,不由一陣報復性的爽快自心底泛起。

馮雲山翻過那份“合揮”,轉到背面,卻是馮雲山交代過的用現代詞語寫的“結婚證”,旁邊寫着:

夫:馮雲山(聖王)

妻:程嶺南()

廣州府南海縣結0000001

那串數字,卻原來是這個結婚證的編號。

想不到,自己成了這王府準備頒發施行的結婚證,南海縣第一份了。

不知爲何,馮雲山總是受到後世那部電視劇的影響,認爲這程嶺南是個有點心機的女人,所有即便是程嶺南美如天仙,但心中免不了還是有點點…但是,既然已經連結婚證都有了,想必是自己那些屬下爲自己辦理的,就遂了他們那份心思吧。不過,他又暗暗提醒自己,不能讓她插手政事。

打開房門的馮雲山,卻見到門外圍着大羣人。見開了門,幾名侍女忙遞上洗臉水盆。洗漱好,馮雲山忽然覺着後側有道熾熱的目光,盯着自己,猛地轉身望過去,卻發現一道倩影驚慌地扭過頭,裝模作樣在掃地,正是程嶺北。

剛想走過去對自己這小姨子表示下關心,門外,左宗棠卻拿了份急報跑了進來。

程嶺北趁機跑掉。

左宗棠帶來的急報信息是,乙一師的一萬將士,在師長何祿的率領下,已經輕取南雄直隸州和茳西的贛州府、寧都直隸州,現已向福鍵汀州府進軍。

而在衡州府長寧境內的樑立泰,率領整編爲甲四師的討虜軍將士,已將衡州府城團團圍住。只是,由於缺少重型火炮,衡州府城周圍地勢又難以開挖地穴,甲四軍討虜軍強攻幾次,均未將衡州府城攻下,反而傷亡很大,傷亡數百人。

而在永州府城外湘江上的彭玉麟率領四千內河水師,也趕赴衡州府助戰,封鎖湘江河道,阻止長沙的清軍救援衡州。

………

剛從嶽州趕回長沙沒兩天的曾國藩,便收到粵賊攻佔了寶慶府城,圍攻衡州城的消息。

曾國藩大驚失色:“衡州乃我故鄉,不可有失!”由於水師未成,他連忙調遣已初具規模的長沙的湘勇陸師前往長沙迎戰支援。

當日,長沙出兵之時,鼓點陣陣。曾國藩命人將自己早就起草的《討粵匪檄》命人大量謄抄,四處張貼,務使鬧市僻壤,人人皆知。

湘潭縣城內,一名年輕人的讀書人模樣,擡頭看着城門處張貼的《討粵匪檄》,只見檄文上寫着:

爲傳檄事。逆賊洪秀全、楊秀清、馮雲山稱亂以來,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數千餘里。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則剝衣服,蒐括銀錢。

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男子日給米一合,驅之臨陣向前,驅之築城浚濠;婦人日給米半合,驅之登陴守夜,驅之運米挑煤。婦女而不肯解腳者,則立斬其足以示衆婦。船戶陰謀逃歸者,則倒擡其屍以示衆船戶。

…….

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爲也。

……

年輕的讀書人哈哈一笑,便朝城外湘江邊碼頭走去。

不久,大隊船隻從湘江逆流而上,經過碼頭,讀書人朝停靠在碼頭邊的船隻朗聲道:“在下湘潭王闓運,求拜見部堂大人。”

未久,一隊湘勇將自稱王闓運的讀書人請上一艘大船,正是曾國藩的座船。

王闓運被人帶到一間密室內,卻見幾人圍着的中間爲首之人,卻是裹得嚴嚴實實的,正是不能聽見水聲的曾國藩。

“足下便是王闓運?”曾國藩將王闓運細細地打量一番。見他相當年輕,約在二十歲左右,中等身材,寬長臉,兩隻眼睛烏亮照人,身穿灰色粗布薄棉袍,頭戴黑布單帽,腳着寬頭厚底單樑布鞋。雖穿着樸素,卻神采奕奕。

曾國藩心中喜歡,親熱地對王闓運道:“不必拘禮,請坐。”

曾國藩對於這名叫王闓運的讀書人,可謂聞名已久。王闓運是衡州東洲書院的讀書人,聰明異常,在衡州府極爲有名,作爲將衡州府當成自己家鄉的曾國藩,自然早有耳聞。

王闓運卻不落座,作了一揖,說:“明公在長沙和嶽州訓練士卒,建起水陸兩師,一掃糊南官場疲玩之積習,振作三湘士農工商之精神,功在三湘,有口皆碑,尤爲我東洲三百學子所傾心景仰。”

“足下過獎了。”曾國藩心中一樂,被人誇的滋味還是不錯的。

王闓運這才坐下,說:“晚生今日誦讀《討粵匪檄》,此文筆力雄肆,鼓舞人心,其作用當不亞於一支千人勁旅。但願我糊南一地,憑此一紙檄文而定。但是,《討粵匪檄》好則好矣,然此中有一大失誤。不知此文出自明公幕中何人之手,明公可曾注意否?”

曾國藩心裡吃了一驚,坐在一旁的羅澤南等人也感到意外。

曾國藩不露聲色,面帶微笑道:“《討粵匪檄》倉促寫成,有不妥之處,還望足下坦率指出。”

王闓運站起來,意氣風發地道:“《討粵匪檄》雖然鼓舞人心,但可惜的是,此文迴避了洪楊叛逆的主要意圖。明公可否讀過粵賊的《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曾國藩點點頭,他確實讀過。

“不怕明公怪罪,恕晚生直言,粵賊的《奉天討胡檄》雖然膽大妄爲,罪不可赦,但就文論文,在蠱惑人心、欺矇世人這點上,卻有它的獨到之處,極富煽動性。”

曾國藩的眉頭微皺,王闓運卻沒有察覺,繼續高談闊論:“其實,粵賊檄文不值一駁,說什麼滿人是夷狄,是胡妖,純是一派胡言。若說夷狄,粵賊自己也是夷狄,而我們南方一帶,都是夷狄。荊楚揚越一帶,春秋時爲蠻夷之地,我們不都是夷狄的後人嗎?滿洲在明代還受過朝廷封爵,怎麼能說滿人不是中國人呢?”

曾國藩心中一驚,跟身旁的羅澤南等人看了看,均是點點頭。想不到,這位剛過弱冠的後生,竟然眼光犀利,不由讓人刮目相看。

曾國藩微笑着說:“足下高見。足下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見識,將來前程不可限量!”

王闓運起身答謝:“明公誇獎,晚生榮幸至極。請屏退左右,晚生尚有幾句心腹話要稟告明公。”

曾國藩不知對方有何話語,但前陣子才被刺客刺殺,不得不防,便令羅澤南、王錱?、李續賓三人留下,其餘人出了密室。

“此三人乃本官臂膀和好友,卻是不需介懷。足下有話可直說了。”曾國藩道。

王闓運臉上有些無奈,面帶難色,先是小心翼翼地關好房門,這才壓低聲音,對曾國藩說:“晚生愚見,《討粵匪檄》不宜再張貼,以免有人從中挑刺,議論長短。滿人入關二百年來,歷代都對漢人防範甚嚴。明公今有水陸精兵上萬衆,且皆爲明公一人所招,兵強馬壯,訓練有素,此爲我朝從未有過的事。朝廷對此,將會一喜一懼。望明公師出以後,於此等處時時加以檢點注意,免遭不測。”

曾國藩正奇怪他爲何會這樣說,王闓運卻將聲音再壓得更低了:“明公治軍嚴明,禮賢下士,衡州湘潭一帶的有識之士均以爲,明公乃當今扭轉乾坤之人物。秦無道,遂有各路諸侯逐鹿中原。來日鹿死誰手,尚未可預料,願明公留意,或許可以自立......”

這幾句話,卻將曾國藩驚得嚇出一聲冷汗來,聲音雖輕微的話,卻如千鈞炸雷,使曾國藩爲之心驚肉跳。

曾國藩連忙望向兩邊的羅澤南、王錱?、李續賓三人,卻見三人震驚之餘,卻兩眼放光,一臉激動之色。暗道不好,三人肯定都是聽見了,不由後悔,早知道這王闓運說這般大逆不到道的話,還不如不要讓這麼多人在一起聽到。

曾國藩臉色陰沉,不快地喝道:“小子何出此言?休得胡言亂語!來人吶,送客!”

王闓運本想自己學了一身的學問,滿懷希望地來找曾國藩,想賣與帝王家,博個好前程,沒想到,纔剛開始自己的謀劃,便被冷淡下來,不由鬱悶萬分,只好悻然告退。

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943章 轟動英國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693 章 議策(四)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68章征討朝鮮(三)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370章 福州陷落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692 章 問策(三)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866章 胡亞雷斯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915章 檳城襲擾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513章 胡雪巖的發家史(謝諸神打賞)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
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四十二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上)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943章 轟動英國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693 章 議策(四)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265章 大興土木的天京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768章征討朝鮮(三)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350章 楊秀清的算盤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769章征討朝鮮(四)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370章 福州陷落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293章 統一火炮口徑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三十四章 江華王氏兄弟(上)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觀瀾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第692 章 問策(三)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400 章 他們有何資格封賞本王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第244章 回府的豔遇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866章 胡亞雷斯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第531章 海路出征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656章 五大戰區的構想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915章 檳城襲擾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第513章 胡雪巖的發家史(謝諸神打賞)第1064章 倫敦震動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873章 巴拿馬公司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753章 吾皇萬歲,帝國永昌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