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

李俅雖是庸人之資,卻也很清楚,葉暢是在以退爲進。

葉暢乃先皇女婿,大唐功臣,他的姑父,若是他甫一上臺,便令葉暢辭官,跑去爲李隆基守陵,這對他的名聲極爲不好。史書之上,少不得留下一個凌迫先皇功勳故舊的名頭。

但他同時心裡又是極心動。

若是葉暢去職,跑去給李隆基守陵,也就意味着他有三年時間經營,將因爲葉暢的崛起而分散出去的皇權與天子影響力收攏回來。他並不希望直接與葉暢對抗,故此,葉暢這種“退讓”,在他看來或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然後呢,陛下就這樣準了葉公的請辭?”

一個多時辰之後,元載得了消息,匆匆趕到宮中,此時葉暢已經出宮,他聽李俅說完,瞪大眼睛問道。

“留中不發。”李俅苦笑道:“他準備了奏摺,喏,就在這裡。”

元載看完小太監遞過來的奏摺,眉頭不禁緊緊鎖住。

“唉,朕如今算是知道了,他無論是進是退,都讓人爲難啊……這真是一件讓人難堪的事情。”李俅喃喃道。

他確實沒有料想,葉暢無論進退,都可以令他爲難到這種地步。這隻能說,葉暢對於大唐政局的影響實在太大。

“準了”元載思忖再三,突然一咬牙道。

“什麼?”

“葉暢必然還會再上書請辭,他裝模做樣,總得把戲做足來才真。他第二次請辭時,陛下再挽留,不妨還給他加官進爵——哦,他已經加無可加,陛下就賜他兒女晚輩爵位,以示恩寵厚遇。如今先皇剛去,他必然不會接受賞賜,還是要第三次請辭,到這時,陛下就準他辭職”

“這樣好麼?”李俅愣住了。

“陛下已經再三挽留,他仍然不領情,怪得了誰,莫非要陛下將這大寶讓給他,他才願意留在朝堂上麼?”元載道:“反正陛下厚遇先皇舊臣的姿態已經做出來了,別人可怪不得陛下頭上去”

“哦……”

李俅想了一會兒,覺得這是他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

一切如元載所言,葉暢回宅之後,沒有多久,便又來到宮中——他要爲李隆基守靈,同時他將第二份請辭奏章遞了上來。李俅沒有立刻答覆,第二天上朝之時,他將此事交與羣臣商議,果然羣臣都是紛紛出言挽留,李俅也“從善如流”,不僅挽留,還賜三個爵位使葉暢蔭其子侄。

葉暢果然婉拒了封賜,還是堅持請辭。這一次,李俅未經大朝會,直接就同意了。

這個消息傳出,朝野內外俱是震驚,而且葉暢在宮中爲李隆基守靈,元公路等見不着他人,難免就有所猜想。心急如焚之下,元公路再來見孤獨明,卻發覺獨孤明與他一般,都是滿面陰鬱。

“衛王究竟是如何想的,他這樣呆在宮中,豈不是送肉上砧?”兩人還未落座,元公路便急道:“而且如今那位已準了他請辭,這背後之意,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爲何還沒有什麼動作,他究竟做什麼打算?”

“你問我,我問誰?”獨孤明聽他一連串質問,心中不快,也發了脾氣:“誰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難道他不知道,這姓李的天子,可一個個都是面皮厚心腸黑的麼”

這話有些大逆不道了,不過二人份屬同黨,雖然立場還微有不同,可這種話元公路當然不會去告密。見獨孤明也急了,元公路道:“卞平呢,何不召卞平來相問?”

“別提那廝了,衛王回京後立刻召那廝去,然後把那廝打發到日本去了。”獨孤明苦笑:“說好聽些,是讓他去日本爲使,常駐其國,偵知其國港口、人口情形,爲下一步做準備,說不好聽些,就是流放海外”

元公路目瞪口呆:“難道……我們都猜錯了,衛王根本沒有那個意思,他真的是要給先皇當孝婿,給那位當忠臣?”

“衛王年輕的時候就膽大妄爲,從來就不是什麼忠臣孝婿”獨孤明搖了搖頭:“不是說你早年曾評價衛王,他膽大妄爲遲早要爲自己惹禍麼?”

元公路老臉微紅,當年舊事,沒有想到獨孤明竟然也知道。

“那衛王究竟是何用意,卞平雖是膽大了些,可究竟是爲他好……”

“我也不知道。”獨孤明嘆了口氣。

“我是外臣,入不得宮,你可以請公主入宮,聽聽衛王究竟是什麼打算

“此事婦人不可介入。”獨孤明搖了搖頭:“而且,我在宮中見過衛王了

“他怎麼說?”

“別的事情也沒有交待,只是說他如今終於可以閒下來,做一些他早就想做的事情,比如說,編一部史籍,匯聚自商周至今的史料,以備執政者參考…

元公路聞得此言,頓時跳起來:“葉公話中有話”

“什麼?”

“他若是去編實學典籍,我會相信,編史,我纔不相信”元公路眼睛一翻:“編史,那是閒着沒事的翰林纔會動心思的事情”

獨孤明想想也是,愣了一會兒,拍着自己腦門道:“當時我爲何就沒有想到,他怎麼會去編史?”

“當時他是提起一個什麼話題時,說到要編史?”

“這個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話題,只是說先帝在位五十載,壽近八十,自古罕有,然後又說他早好歷史,喜讀《史記》,太史公以紀傳爲體,後世國史多仿之,他欲以編年爲體,編一部史籍,供後世察問得失……”

獨孤明記性還好,將葉暢的原話基本複述出來,元公路琢磨了好一會兒,然後道:“你這有《史記》麼?”

“有,我令人取來。”

託活字印刷的福,如今書籍價格降了下來,而且造紙與印刷的工藝不斷改良,所印的書籍越來越精美,種類也越來越多,獨孤明家中便收藏了各個版本的史記。僕人很快就抱了一堆書來,既有《史記》,也有旁人的注書,看着這些厚厚的書,元公路與獨孤明相視苦笑。

“葉公有什麼話,爲何不直說,怎麼要打這啞謎?”

二人還是放棄了翻書的計劃,畢竟要翻這麼多書,實在是有些困難。

在沒有得到結果的情況下,元公路回到自己的家中,於書房中枯坐了會兒,他搖了搖頭:自己不要去瞎操心了,從認識起,葉暢就不是需要別人爲他操心的人。

打定主意不再主動,一切等着葉暢的安排,不過他的好奇心卻被葉暢的啞謎所吸引,當下每日除了公務,便是抱着本史記看。

他優哉遊哉,朝中的變動卻是極大,首先是人事調整,李俅將一批與葉暢沒有太多關係的官員,安排到了各個崗位之上,雖然現在還不是主官,但可想而知,用不了幾年這些人將會取代親近葉暢的那一批。不過這個動作並不顯咄咄逼人,葉暢又跑到金粟山去爲李隆基修泰陵去了,因此諸官對此並沒有什麼反彈。

“看來葉暢去職,朝中這些人失了主心骨,果然成不了什麼氣候。”在一連串的人事任免完成之後,李俅召來元載,喜上眉梢地對他道:“今日朕始知天子之貴矣”

“陛下還勿自滿,事情纔剛剛開始。雖然陛下安插了不少人手,可是他們如今所居,都是無足輕重的職務,朝中重臣,真正站在陛下這邊的還不多。”元載道:“陛下要真正掌控朝廷,宰相、尚書,都需出自陛下任命,各邊鎮鎮將都應是陛下親近之臣,唯有如此,江山方能永安”

“談何容易,你不是勸朕不要太急麼,若是太急,衛王那邊不好交待。”

“人事任命可以不急,但有一事卻非急不可……”

元載所急之事,乃是財權。葉暢雖然去職,可是朝廷的財權還控制在朝中重臣手中,李俅數次提出修葺宮殿、蓄養新軍的撥款要求,都被重臣拒絕了。沒有財權,就無法收攏更多的官員,故此,元載建議李俅,第一步先將礦山與工場的專營之利收歸天子。

“衛王自草莽間而能名動天下,無非就是因爲他能使同黨致富,當初隨他的那些市井無賴,如今都是一擲千金的豪客。而且逆亨之亂之後,長安城中的百姓都覺得將錢鑄成銀球藏於窖中乃是最蠢之舉,倒不如去山中開礦或者在市裡辦工場,故此長安城裡一小小辦工場之民戶,家財亦勝過微臣陛下欲收大權,先須收財權,若能控制住這個,則上自朝中高官,下至市井民戶,都不得不仰賴陛下鼻息,如此大事濟矣。”

李俅不禁點頭,長安城中的富裕民戶何止比元載富,比他這個天子,只怕家產也不少

以前長安就王元寶等寥寥數人豪富,天下聞名。可是現在,長安城中象王元寶一樣富可敵國的民戶,絕對超過二十家。他們不僅在外地開辦礦山,就在長安城中,也辦了不少工場,長安城內靠近城牆的永陽、昭行、大安等坊,原本是比較空曠,居民不多,現在卻已經佈滿了工場,甚至於城外,靠近水流的地方,各式需要水力爲動力的工坊,也是星羅密佈。

去年的人口統計,長安城的人口數量,不僅從五年前的戰火中恢復過來,還一舉超過,達到了一百八十餘萬人,其中有不少,就是這些工場僱用的工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王土之上的財富,自然也該歸天子。”元載又道。

他二人說這番話的地方,在李俅的御書房內,屋裡只有他們兩個,連服侍的小太監都被李俅打發出去了。聽得元載這樣說,李俅眼前一亮,目光不免閃爍。

李俅父親李瑛死得早,他打小就交由伯父李琮所養,在那個時候,他的用度是比較緊的。身爲皇孫,錢財上不乘手,讓他對財富看得非常重。元載提出收攏財權,正合了他的心意。

這又不是賣官鬻爵,想來清議的反對不會那麼大吧。

“不過……衛王爲宰相時,對這些礦山工場都頗爲優容,我這樣做,會不會引起他的反對?”

“衛王如今正在督造泰陵,哪裡有功夫管這閒事。而且,我有一策,便是有人將事情捅到他那兒去,他也必然不會反對”元載說到這個,突然笑了起來。

“何策?”李俅大感興趣,向前傾着上身問。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陛下你看”

元載將一疊紙奉上,李俅接過來看,這疊紙不多,但上面卻寫着幾樁工場中的慘事。

那些工場主們爲了賺取更多利潤,壓低工人的工薪,延長勞作的時間,減少危險的防護,這是難免會發生的事情。長安城、洛陽城,包括遼東,是葉暢眼皮底下,自有人管理監督,這等情形要好些,但那些稍遠的礦山工場裡,這等事情,就是葉暢也無法杜絕。

“竟然有這樣的慘事?”李俅連看着這幾個例子,不由拍案道:“好,好

他喊好,自然是因爲這些例子,正給了他藉口,可以將礦山工場專營之權收到自己手中來。

“雖然有這藉口,但是陛下,此事不能由咱們捅出來,而須藉助外力。”元載又道。

李俅深以爲然,如果是他們在朝堂上拋出這些材料來,是人就會明白,他們其實是針對着財權去的。但藉助誰的外力,這又需要仔細斟酌,到這個時候,李俅就有些遺憾,自己手中堪用的人實在太少。

“臣薦一人,可辦此事。”元載道:“盧杞”

“盧杞?”李俅也聽說過這個名字,對此人,他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因此他搖了搖頭:“此人不宜爲官,有沒有別的人選?”

“他不需要爲官,只需要辦一家報。”元載笑道:“臣傾盡家當,給他湊了五萬貫錢,只等陛下應允,他就要仿《民報》報一家報,然後第一期便推出這些材料,第一期免費放送,印個數萬份,長安、洛陽,還有各道各郡,皆要送上,如此一來,聲勢便做大了,那時陛下不提此事,朝中自有人也會提及此事,陛下來個順水推舟……便可事半功倍。”

李俅心中怦的一跳,不要官,只辦報……明顯是想請他這個天子行個方便,同時也向他尋求資助來了。

葉暢以杜甫所辦的報紙爲喉舌,他似乎也可以另擇一家爲喉舌,不說與葉暢唱對臺戲,至少不讓其獨掌話語權

當然,和通過這樣的手段收攏的財權相比,這只是附帶的贈品了。

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楔子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22章 討個彩頭(下)
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楔子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22章 討個彩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