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

卞平一臉陰鬱,站在春明門的門口。

與他一般,站在這門口的還有無數官員百姓,他們到這裡,是迎接返回長安的李隆基的。

這些天,卞平心情一直不快,倒不是因爲被葉暢訓丨斥後懷有怨言,而是埋怨自己,稍有些成就便有些忘形。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在那天擅自行事。他出身卑微,深知自己就是一根藤蔓,若不是依附於葉暢這棵大樹,絕對爬不到現在這麼高的位置。所以他希望將葉暢推到更高位,最好是九五至尊,但是葉暢卻另有打算。

“葉公究竟在想什麼……此時他聲望之隆,天下無雙,便是不行禪讓,也不應當退縮……”

正想着,便見李隆基的車駕出現在視線之中。

李隆基是自西而來,原本走金光門最爲合適,但是李隆基覺得,自己是從金光門狼狽逃出的,那裡似乎不太吉利,而現在則是凱旋而回,所以還是走面向東邊的春明門更合適。

“哼,那位昏聵天子,若是見着春明門外被炸塌的城牆,不知會如何作想。”卞平向着南面望了望,滿懷惡意地想。

他望的地方,是攻城時炸塌的城牆,因爲時間緊的緣故,還沒有修起來,如今只是用布幔圍着,勉強遮醜。

車駕之上,李隆基確實看到了布幔,他身邊是周相仁,正在爲他解說這段被炸塌的城牆:“足有十餘丈長的城牆,完全塌倒下來,每日裡諸胡來此觀看,都是霍然變色,說是大唐天朝有這等神兵利器,關隘險阻再也難擋天兵,一個個都說回去之後,定然要將大唐威儀宣示四方呢。”

“行了,哄人的話,就不要提了。”

李隆基哼了一聲,歪着眼睛看了看周相仁。

身邊沒有得用的人,也只能矮子裡拔高個了,這個周相仁,實在是個廢物

那種哄人的話能相信?四夷聽聞大唐內亂,一個個興高采烈,只恨不得立刻撲到大唐的身上撕啃幾口。雖然有火藥這樣的神兵利器,可是四夷的風格,向來是沒有打到身上那就當不存在的,威懾?威懾有用的話,還要官兵做什麼

李隆基心情煩悶是有原因的,他得到消息,無論是安西,還是犬戎,還有范陽,諸胡都有異動。

大唐發生內亂的消息已經傳出去了,這些邊境上的白眼狼們蠢蠢欲動,那也正常,可是對於大唐來說,短短的一年之內經過兩場大亂,核心精華的中原地區滿目瘡痍,實在是無力支撐幾場同時而起的邊疆戰事。

遠的不說,單以兵力而言,這兩場內亂,消耗掉大唐近三十萬兵力,其中有二十萬是久鎮邊疆的精銳——他們成了叛軍,雖然如今大多被俘投降,可是李隆基如何放心讓他們再回邊疆去?

再就是糧草物資。李隆基很清楚,如今大唐朝廷,靠的是遼東的財富在吊着,遼東雖富,經營的時間畢竟短了,能吊一時性命,卻不能長久。葉暢急着將安、史聚於一處消滅,也正是這個原因。邊疆大戰,糧草籌措難,轉運更難,曠日持久的話,對於大唐來說,又是一個大麻煩。

當然,邊境之患只是李隆基衆多煩惱中的一個,他心裡還暗藏着兩個巨大的煩惱。

其一是自己與葉暢如何相處,葉暢功高震主,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即使葉暢本人忠心耿耿,也難奈手下某些人推波助瀾,如何既可維持君臣之誼,又不令功臣寒心,李隆基想了許久,實在是沒有辦法。

其二則是儲君之位事宜,狼亨謀逆,自然被廢,僥倖逃過安祿山屠刀的其餘王子,要麼附逆,要麼碌碌,完全沒有誰可以繼承他的皇位。李隆基自信,自己活着,還能處理好與功臣重將的關係,可若自己的繼承人繼位之後,葉暢等重將,還會忠心耿耿?

“萬歲,萬歲,萬歲”他在車駕之中傷腦筋,卻聽得外邊歡呼聲如雷。

高力士伸出腦袋向外看了看,然後回稟道:“聖人,百姓在向聖人行禮

“扶朕出去。”李隆基收斂心中所思,吩咐道。

此時寒意已淡,春煦初生,李隆基穿着夾襖出來,並不覺得寒冷。他一出車,百姓們見他的服飾,便知道是天子,又是齊聲歡呼,聲如春雷,滾滾而動

聽得這麼響亮的歡呼聲,卞平的臉色又陰鬱了些。

今日葉暢讓他來此,並不是負責安全保衛——情偵系統只有偵察之權,手中並沒有什麼兵力,更何況那日他擅自行動之後,葉暢便已經奪去了他對情偵系統的掌握權。此時卞平也已經明白,爲何葉暢會讓他出現在這裡,並不是要羞辱他,而是讓他看清楚局勢。

大唐雖然內憂外患,但李氏民心尚未盡失。

特別是李隆基,畢竟是勵精圖治幾十年的皇帝,近十餘年來雖有失德,卻還在百姓心中地位甚高。葉暢或許憑藉功勞,足以壓制住他,可壓制的結果,也必然是兩敗俱傷,在百姓士民當中,得一個欺君專權的罵名。

意識到這一點,卞平總算明白自己的錯誤了,葉暢批評他心太急,完全沒有批評錯。而心急之下的擅自行動,則犯了大忌,就算他認識到錯誤,今後也不可能繼續回到情偵系統了。

想到這裡,卞平嘆了口氣,意有不捨。

他卻不知,此次因擅自行動,只是給了葉暢一個藉口,即使他不曾有這種舉動,葉暢也會在不遠的將來將他從情偵系統調走。

葉暢以爲,象情偵系統這樣的機構,應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任何一個負責人,都不能在這個系統內擔任太長時間的職司。卞平在這個系統已經八年,也該調離情偵系統了。

卞平想着自己接下來可能會被安排的職司,不免向葉暢瞄去,卻看到葉暢邁步向前。

夾道歡迎李隆基的,最外圈是百姓,然後是官員,卞平就夾在其中,而最內圈,則是軍士。葉暢上前之後,原本以放鬆的姿態站着的軍士全部繃緊,葉暢也與他們一般。

眼見李隆基到了面前,葉暢厲聲喝道:“敬禮”

李隆基見着全軍將士,刷的一聲,如同一人般向自己行禮,包括葉暢都是如此,他心中一振,面上浮起了微笑。

“十一郎,辛苦了。”他掙開高力士的摻扶,加快腳步,來到葉暢面前。

不等他到自己面前,葉暢拜倒下去:“臣幸不辱使命”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李隆基忙攔住他,想要阻止他拜下。

但論起力氣,年老體衰的李隆基如何比得上葉暢,葉暢還是深拜下去,李隆基親手將他扶起,口中埋怨道:“你征戰辛苦,功勳卓著,何必如何”

“逆賊叛亂,皆因目無君上,心無禮儀,如今人心初定,臣施這禮,可使百姓知曉,大唐終究是有君”葉暢道。

“真純臣也。”李隆基讚了一聲,心中方纔的疑慮,不免爲之一輕。

不過葉暢如此敬君,君亦不可薄待了功臣。想到這,李隆基笑道:“十一郎如此大功,朕也沒有什麼可以賞賜的,只能賜你無須跪拜——你既是目中有君上,心中有禮儀,當知君無戲言,不必拒絕。”

葉暢愕然,沒有想到自己拜一下,竟然免了以後之拜。對於拜李隆基,他倒沒有太多的矯情,莫說這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就說兩人的關係,李隆基遲早要當他的老丈人,拜拜老丈人算得了什麼大事?

“來來,隨我上車”

在軍士官民歡呼聲中,李隆基徒步進入了春明門,見百姓官民都在身後,李隆基拉着葉暢的手道。

葉暢隨他上了馬車,李隆基還賜錦團令他坐下,然後笑道:“十一郎,我看到你的新奏摺了,竟然從安逆賊人手中奪回了這麼多財物……不過國庫中雖是有錢有帛,卻是缺糧,還需要你多多操心啊。”

戰爭中糧食的損耗並不只是軍士的伙食,更大的是破壞。安祿山他雖然丟長安丟得倉促,但是在控制長安的兩個多月時間裡,他將長安的存糧折騰得所剩無幾。

“此事臣已有計較,原本爲了備災備荒,臣去年就請用大海船自安南調糧,又請自遼東調糧,再組織饑民以工代賑,外出就食,熬過這青黃不接的時間沒有問題。只要等到秋收,淮南的糧食上來,國庫就能充實了。”

葉暢說得很簡單,李隆基知道這背後需要極其複雜地操作,不過現在他也只能依靠於葉暢了。

“府庫中不缺錢糧,朕就放心了,朕看長安城中,滿目瘡痍,宮室摧折,如今國庫空缺,不宜大興土木,重修宮室之事,先放一放。但有一事,卻是不可再拖……”

李隆基難得要暫緩修建宮室,葉暢對此報之一笑。長安城中的宮殿,在數次兵火中損毀嚴重,其中受創最重者就是興慶宮。別的可以暫緩一下,興慶宮還是要修整一番,否則李隆基沒有合適居住之所。而且葉暢心中有數,此時適當的基礎建設,不僅可以⊥一些失業之民有了賺錢的工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經濟流通,只要將修建宮室的規模控制住,然後按市場規律來組織勞力購買材料,其實是有益無害的。

但李隆基說的不能再拖的事情,讓葉暢心中暗暗警惕。

“陛下所言,不知是何事?”

“你與二十九孃的婚事,不可再拖了。”李隆基道:“年華易老,轉眼之間,二十九娘也到了這般年紀,再拖下去,你就是在耽擱她了”

葉暢垂下頭,過了會兒,他道:“臣這就請玉真長公主、韋丞相爲媒,聖人以爲如何?”

“甚好,甚好。”李隆基哈哈大笑起來:“不過醜話說在前頭,你富可敵國,彩禮少了,朕可不依”

葉暢也笑了:“那是自然,不會委屈了二十九娘。”

“朕欲封你爲衛王,以遼東爲封地,位在諸王之上。”李隆基看着葉暢,輕聲說道:“榆關之外,盡爲你之食邑,此算是二十九孃的嫁妝了。”

葉暢心中一凜,擡起眼看着李隆基,李隆基昏黃的眼中,並沒有太多的情感流露出來。

“臣非是矯情,實在……實在是不敢當之。”葉暢硬着頭皮道。

“朕知你之忠心,若無封國之建,如何能褒美你之功勳,又如何能讓你之部下安分?”李隆基緩緩道:“你葉姓出自顓頊氏,《左傳》中說,衛,顓頊之丘也。你又是修武人,故此封爲衛王,也是想你記着當初季札所言,‘衛國多君子,其國無患,。”

“臣必不負陛下厚望,只是封王建國之事,陛下還請三思……”

“擎天保國,力挽狂瀾,封王之賞,正是爲此。此亦是爲我心安,朝中諸臣,人皆稱可,十一郎,你就從了吧,哈哈哈哈……”李隆基半是玩笑地道。

葉暢其實早就知道這回事情,李隆基身邊,豈會沒有他的耳目。最初之時,李隆基是在燕王與代王這兩個封爵間猶豫,封地是遼東倒是早就定下了,但後來安祿山自稱燕王,乃至大燕皇帝,這燕自然就不成了。代王亦不爲李隆基所重,最後的選擇,就是衛王。

“臣實是不敢當。”

“此話休說了,還有一事,朕心難安,國之根本,在於儲君,朕獲罪於天,立嗣不當,乃有狼亨之禍,如今年事已高,儲君之事,不宜再拖,以卿之見,當立何人?”

聽得李隆基直接問葉暢當立何人,旁邊的高力士毫毛都豎了起來,他看了李隆基一眼,發覺李隆基神情專注,顯然,是真的想從葉暢那兒得到答案。

“此聖人家事,臣安敢置喙?”

“放在以前,自然不用你操心,如今你是朕之愛婿,朕之家事,亦你之家事,你如何能不開口?”李隆基苦笑道:“朕這些年識人不明,特別是在儲君之上一再犯錯,你自說你的,聽不聽,還在朕,此事出你口入朕耳,別人都不知道……高將軍,你會不會到外邊去說?”

高力士一抖:“奴婢近來耳聾得厲害,什麼都聽不到。”

李隆基再看着葉暢,似笑非笑:“現在,你總可以說了麼?”

葉暢猶豫了好一會兒,然後終於開口,說出了三個字。

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
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