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

“這只是一個開始”

李俅陰沉着臉,看着面前的大臣們,這些大臣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就是沒有一個願意開口說話。

“你們說,朕要如何去做,你們說啊”

三十七家商會、行會的會首,就代表着三十七種行業,從筆墨紙硯的文具行業,到賣布匹的布行,這些都是關係到百姓生活的行業。他們一起罷市,既是向李俅的警告,也是自己力量的展示。

“若是不及時處置,不僅事端有可能擴大,而且會失了朝廷體面。”終於,一個李俅新近安插的大臣出班稟奏:“以臣之意,當派兵抄拿,擒其渠首,此時還爲癬疥之患,不應姑息”

他說得振振有辭,卻不曾注意到,朝廷之內,有大半官員,都用一種看傻瓜的目光看着他。

就是李俅,也是用看傻瓜的眼神盯他。

若能輕易動兵,何必他羅嗦

這些商人只是罷市,動兵的話,以什麼爲理由?人家關門歇業不做生意不賺錢,你還能去抓?更重要的是,這些商人背後,有沒有誰在支使,那支使之人,是不是就在等着動兵?

李俅是不相信,僅憑藉着一些商人,能夠有這麼大的膽量,與朝廷法度相抗衡,就象他不相信,《民報》背後沒有葉暢的指示和庇護,敢於罵他是周厲王一樣。

因此,想要動兵,就必須考慮葉暢的態度。

“陛下,事已至此,何不稍退一步,罷專利之說,行先皇舊法?”元公路咳了一聲,出來說道:“種種事端,皆是專利之說引發的,對症下藥……”

“夠了,朕要你們想辦法替朕分憂,不是讓你們替那些不法刁民爲難朕,你這個御史大夫,是替朕擔任,還是替那些不法之輩擔任?”

李俅大怒之下,口不擇言,不等元公路話說完,便將他噴了回去。元公路吃驚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發覺獨孤明向他暗暗擠眼,彷彿是在嘲笑他一般,他只能默默摘下自己的冠冕,叩首道:“臣不才,陛下既覺臣不稱職,願乞骸骨回鄉野。”

“你”

一直以來,元公路這個御史大夫在朝廷中的存在感很弱,李俅知道他的一些往事,故此對他並不看重,方纔喝斥起來,也絲毫沒有給先皇老臣留顏面的意識。但現在元公路直接請辭,讓他不禁愕然。

這豈不意味着……要攤牌?

元公路乃是葉暢塞在御史臺的人,將他逼得辭官,也是李俅口不擇言之舉

只是在這種情形下,自己莫非要退?

退一步,也就意味着全部退,自己的收權大計受挫不說,天子的威望,皇帝的尊嚴,都要置之何地?

“元公路,你是在要挾朕?”李俅被李隆基當成接班人來培養只有五年,李隆基“看聖孫”看中的是他的平庸,在李隆基看來,唯有平庸之君纔可以和葉暢這樣有爲之臣和平共處。葉暢念在他的恩情之上,對李俅會多有扶持。但是他卻不曾想,一個平庸之人坐上了九五之君的位置,權力地位的膨脹與自身才能之間的矛盾,就決定了這樣的人必然會急於做出些事情,好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李俅沒有選擇退讓,而是近乎攤牌。

元載渾身冒着冷汗,顧不得別的,出班奏道:“陛下,今日所議之事,非是元大夫的去留,而是如何解決商會罷市之事,不宜別生枝節……元大夫,國家有事之時,正我輩擔當之際,此時你輕言辭官,多年讀書,忠義禮儀,都到哪兒去了?”

李俅得他提醒,纔想起,此時不是與元公路興義氣之爭的時候,如果他的計劃能施行,一個元公路算得了什麼

“是朕失言了,朕也是急,先皇將江山基業予朕,以前有衛王在朝中輔佐,朕不必擔憂,現在衛王只是剛剛請辭,便出了這樣的事情……朕總不希望,朝中出一丁點事情,就要去打擾衛王這些年來,衛王爲了大唐江山有多辛苦,朕都看在眼中,往私下說,他是朕姑父,往公里說,他是先皇舊臣,諸卿能爲他分擔一些就分擔一些吧。”

說到這,李俅咳了一聲,忽然間覺得,自己方纔那段話說得有幾分先皇風範了。他目光轉了轉,移到獨孤明面上,又繼續道:“至於罷黜專利之法,就不必再提了,元侍郎向朕提出專利之策,正是考慮到刂民,之道統,若非民間辦工礦百弊從生,朕又何苦爲之?”

獨孤明低着頭,暗暗撇嘴,這位天子漸入狀態,至少,終於會說漂亮話了

若換作一般時候,會說漂亮話的皇帝也算是一箇中上之君,可是這個時候,同葉暢這個做實事的相比,說漂亮話的皇帝就只能招人反感。

“以臣之見,此事當由京兆府出面,何至於朝會上商議?”元載卻覺得,李俅這番話說得甚好,他順着往下道:“陛下總攬全局,定下方略,百官去執行就是了。若是這等小事,也要陛下在朝會之上親自問計,要百官何爲?”

“京兆尹解決不了呢?”李俅又問道。

“那便是京兆尹失辭,陛下責之即可。”元載面無表情地將京兆尹架了起來。

如今的京兆尹,正是劉晏。此人雖然不是葉暢的嫡系,卻與葉暢關係比較近,乃是當初葉暢與李隆基都可以接受的人選。元載對京兆尹這個職位虎視眈眈,知道此位置甚爲關鍵,因此將責任推給劉晏,目的就是逼得劉晏做選擇。

劉晏也在班列之中,聞得此語,他出班奏對道:“此事古所罕見,臣實在是不知應對。元侍郎既是責之於臣,那臣斗膽請問,陛下方略如何,臣去執行就是。”

說到這,劉晏看了元載一眼,似笑非笑地又道:“陛下若以爲當以雷霆手段去除之,臣就派差役去緝拿這些帶頭鬧事的行首。陛下若以爲當以溫和手段懷柔之,臣就召集這些會首,與其商議當如何化解。”

這是反將一軍,元載既然說皇帝決斷臣子執行,那麼李俅就要先做出決斷再說。

李俅心裡暗暗憤恨,先皇對葉暢太過縱容,致使朝中其黨羽遍佈,自己想做一點事情都受到明裡暗裡的牽制。

球最終還是踢到了李俅腳下,不過他雖然名俅,球技卻不怎麼樣,最後朝會的結果,還是決定先將那三十七家會首帶到京兆尹去再說。至於請到京兆尹之後怎麼做,他卻沒有說。

“今上終究是少擔當,好謀而無斷,色厲而膽薄。”

從杜甫口中吐出的這個評論,並沒有讓在坐的衆人驚訝,他們都是報紙的評論員,如今對李俅,可謂同仇敵愾。

《民報》要向李俅發難,並不只是因爲葉暢長期對其的支持,還因爲這涉及到《民報》各自的利益。如今這家報紙,無論是杜甫這個主筆,還是普通的編者、評士,家資都頗爲不菲,原因就在於他們接受了大量工礦廣告。

而且他們也是對工礦興盛改變大唐有最深切體會的一羣人,與那些坐在家中胡編亂造者不同,杜甫對此報的要求還是很嚴格的,要他們深入到市井之間進行調查,有真憑實據方可寫報道。故此,他們都是葉暢道統論的積極擁護者與鼓吹者,其中激進者甚至認爲,葉暢這些年利民之舉,功勳已經可與上古聖人並論,理當受命於天。

“我們怎麼辦,再批判麼?”有人問道。

“不必急,先緩一緩,等事情再進一步”

杜甫話聲未落,外頭傳來敲門之聲,三長兩短的聲音,讓他臉色一變:“朝廷的爪牙鼻子倒是挺靈的,咱們快走”

衆人笑了起來,然後到後院從暗門悄然離開,杜甫走到最後,還有餘暇爬上旁邊的一座酒樓,要了幾份小菜,一邊淺酌一邊看熱鬧。沒多久,便看到一隊差役小跑着過來,督促他們的人,正是相識的盧杞。杜甫平靜地望着這個傢伙,搖了搖頭,暗暗嘆了口氣。

差役們闖進他方纔呆的院子,鬧騰得沸沸揚揚,酒樓裡的食客紛紛擠來看熱鬧,也有大膽的好事者尋相識的差役問這是在做什麼。

那差役帶着怨氣道:“這位盧郎君檢舉,說是民報的一夥欽犯藏在此處,結果撲了個空,根本什麼人都沒有——這已經是第三回了”

盧杞聽得臉色微微發青,不過他面上原本就有胎記,即使發青也無人能夠察覺。眼看這些差役鬧騰完了事,酒樓裡的酒客也開始小聲談論起來。

“三十七家行會會首已經爲此罷市了,接下來,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情。

“還有什麼事情,民不與官鬥,真激怒了皇上,還不是會首倒楣?”

“那倒也未必,據我所知,過兩天,罷市的可就不只是現在的三十七行了

“哦,還有什麼會罷市?”

酒客們正議論間,卻看到一輛馬車,拉着滿滿的貨物停在酒樓前,夥計們除了幾個侍應之外,其餘人都紛紛下去搬運東西。又有好事者奇道:“你們生意不錯,採買這許多東西?”

“不過是些米啊面啊之類的,客人要吃飯,總得備齊了。”酒樓掌櫃嘆了口氣:“諸位難道沒聽說麼,長安城的糧商,也要加入罷市了。”

“什麼,這是何時的消息,爲何我不曾聽聞?”

酒客們大驚失色,此前那三十七家罷市,雖然也有影響,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終究不直接影響到吃飯,只是會給生活造成一些麻煩。但糧商要是也罷市,那麻煩就大了,除非朝廷發官倉之米,否則長安城中近兩百萬人的吃嚼,去哪兒尋去?

“就是半個時辰之前,我接到別人的消息。實不相瞞,這樣鬧下去,說不得我們酒樓茶館,也須得關門歇業了。”

“朝廷要行專利之法,辦工礦的反對那是正常,與這些糧商有何關係?”有人不憤道:“他們來湊什麼熱鬧,莫非是乘着這個機會,囤積居奇,乘機哄擡糧價?”

“你這就想差了,天子搞專利之法,爲的是什麼,爲的不過就是搜刮百姓錢財。現在想着動工礦,下一步想的,只怕就是動轍軌了。”

“轍軌不是朝廷控制着麼?”

“將運費提個一倍兩倍,你除了罵罵外,還能怎麼樣?如今長安城中的糧商,大半糧食調運都要依靠轍軌,今日拿工礦下手,明日就會利用轍軌拿他們下手”說這話的人頗有見識,講到這,冷笑了一聲:“而且,你們莫以爲這又只是他們的事情,依我看,這般鬧騰下去,所有人都要被捲進去”

“你如何知道的?”

“看報,當然不是看那什麼大唐報。”那人略帶鄙夷地道。

杜甫啞然失笑,方纔還覺得那人有見識,現在才知道,他竟然是看了自己在報上的文章。

但他說的不錯,這件事情,肯定是要將所有人捲進去的。

糧商們一罷市聲援三十七家商行,事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長安米貴居之不易,所有的食材價格都飛漲。各酒樓飯莊撐了兩日之後便撐不住,也一家家宣佈關門歇業,整個長安,瞬間蕭條,就連球市,都不再熱鬧起來。

“劉晏究竟是怎麼辦事的,讓他抓人,他將三十七家行會會首請到衙門裡好吃好喝,結果沒有絲毫震懾作用,他這是縱容包庇,他自己也包藏禍心”李俅在宮中聞得此訊,大發雷霆,在他看來,這些商人紛紛罷市,根本原因在於劉晏未曾殺雞駭猴,若是劉晏當初直接抄了那三十七家行會會首的家,將他們遊街示衆,則必然沒有人敢跟進。

“如今看來,劉晏不去職是不行了。”元載眼睛眨了眨:“不過這也是好事。”

“哦?”

“若非如此,陛下有什麼理由將劉晏拿下?”元載笑道:“如今我算是明白了,只要陛下不動刀兵,葉暢就不會理會,如今咱們之爭,終在葉暢容忍範圍之內,他畢竟揹負着忠臣之名,不想將這青史之上的名聲毀了……”

“既是如此,傳旨下去,罷了劉晏京兆尹之職,元卿,你就勉爲其難暫署其事”李俅覺得他說的有理,便下令道。不過他終不敢太過,未治劉晏之罪,只是罷職。

此令傳下,劉晏自己倒未抗辯,大笑三聲,交印而去。

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
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