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

杜甫當時便大窘,對方竟然會把他當成葉暢!

他如今聲名不顯,葉暢對他客氣,已經讓他有些惶恐,如今被人誤認爲是葉暢,等於是他佔了葉暢應有的榮耀。

他慌忙起身避讓:“某非葉十一郎,娘子認錯人了。”

那蠻人少女頓時臉上通紅,杜甫此時也年輕,但面相顯老,因此被她視爲德高望重的長者,又坐於主位,有這個誤會。

她起身明眸一轉,看到笑吟吟在一旁的葉暢,焦遂不是,杜甫不是,難道說這個少年郎是?

也太年輕些吧,不過是十七八歲的模樣,看上去比自己還小一些!

因此,那蠻人少女略有些猶豫,然後向焦遂道:“焦郎君,請問葉郎君……在何處?”

焦遂頓時愁眉苦臉起來,而葉暢則哈哈大笑:“如何,你又輸了吧?”

“是,是,我輸了,我輸啦!再聽你支使三次便是!”

蠻人少女有些莫明其妙,殊不知葉暢方纔與焦遂打賭,便是賭她會認錯人。葉暢輸了自然是供應甘露酒,而焦遂輸了則又要替葉暢奔走三次,杜甫則是見證。

“這位笑得不成模樣的,便是葉十一郎,阿詩瑪,你不是說要拜見他麼,還不快見禮?”焦遂道。

蠻人少女阿詩瑪擡眼望着葉暢,心中再不懷疑,當下又施禮:“奴阿詩瑪拜見葉郎君。”

“免禮吧,你方纔已經施過禮了,子美兄受禮與我受禮是一回事。”葉暢微笑道。

這個少女的名字,讓他有些嘴饞了,喉嚨有些癢,開始懷念起某種原產地在大海另一面的植物。

阿詩瑪倒是落落大方,六詔的女子原本在族中便有地位,往往接人待客,都會出面。因此寒喧一番,認錯人的尷尬就算揭了過去,阿詩瑪又道:“我們遠道而來,略備厚禮,特獻與葉郎君。”

她雖然學唐人話語,說得也很流利,可是有些細節還是未曾注意到,提到自己的禮物,也未用謙虛的“薄禮”。她向後招手,便有兩個蠻人退回去,自馬身上下了一副駝子。

這兩個蠻人將駝子擡到近前,掀開之後,只見裡面是一卷一卷的白布。

葉暢本來只是略略看了一眼,還沒有說什麼,那邊杜甫卻“咦”了一聲:“竟然是白疊布?”

“什麼白疊布,不過是棉布……嗯,如今中原尚未有種植棉花者?”

“何爲棉花?”杜甫訝然反問。

葉暢頓時坐正身體,原本隨意的目光,變得炯炯有神。

棉花很早傳入華夏,但傳入中原卻是較晚的事情,唐末時方在中原有成規模的種植,直到明時才大行其道。這個時候,棉花在西域有少量種植,在南方一些蠻人處亦有種植。西域的棉花不易紡織,而南方蠻人處的棉花則適合織布,織成的布匹,此時被稱爲“白疊布”,因爲稀少,價錢甚至比絲絹還要貴!

見葉暢看到自己的禮物變這模樣,阿詩瑪頓時歡喜:能以財物動之,自己此次的把握就大了許多。

“於娘子,這可是白疊布?”

伸手去撫摸了一番,確認這些布乃是棉織成,葉暢又向阿詩瑪問道。

“正是唐人口中所說的白疊布,在我們部族中,稱爲吉貝。”

“這布可是貴部自產?”葉暢又問。

阿詩瑪微微猶豫起來。

她看得出,葉暢對白疊布極感興趣,她要將葉暢請去,這白疊布當可以起大用場。但另一方面,所謂敝帚自珍,她所屬的越析詔如今勢孤力窘,舊地盤也被南詔佔去,就這麼點特產,可不願意被人覬覦。

“可是這麼高的類似於麻桿之物,果實如桃,秋後綻開,露出內絮,顏色爲白者?”葉暢一邊比劃一邊問。

這一個問題說出,阿詩瑪便知道,對方是真懂行而不是假懂行。

“是,乃是我部自產白疊布。”

葉暢聽得她部族產棉,立刻便動了心思。

如今衣被主要依靠絹麻,絹的產量始終有限,麻則粗糙不易紡織,若是能推廣棉織,便又是一門巨大的產業!

不過種棉花需要大量的地,葉暢如今卻沒有地。

閉目思索了一會兒,葉暢才又正視阿詩瑪:“阿孃子……”

“葉郎君呼奴小娓或娓娘便是。”這蠻人女子甚爲大方。

“娓娘……”葉暢又覺得喉嚨有些幹:“你來此處,所求何事?”

阿詩瑪心中微跳,再次下拜:“奴是求大唐天子救我部族,卻無門得入,故輾轉來葉郎君處,只求葉郎君介紹得見玉真長公主。”

原來阿詩瑪所屬的越析詔乃是大唐雲南六詔之一,地處最東,靠近大唐治地,向來親近大唐。但是因爲土蕃勢力侵入,六詔在大唐與土蕃之間搖擺,面對土蕃的威脅,大唐也有意在六詔扶持一方勢力對抗土蕃。

大唐選擇了皮羅閣的南詔,其餘五詔,便成了犧牲品。阿詩瑪所屬越析詔,先是詔主波衝爲白蠻張尋求所害,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雖笞死張尋求,卻未曾替越析詔另令詔主,而是將越析詔部民遠遷,轄地盡歸南詔。

波衝雖無子,但他的侄子于贈原是可以繼承詔主之位的,因此心中不服,遷部族過瀘水,在龍河之畔築雙舍城,與南詔繼續對抗。只不過面對已經吞併數詔的南詔,越析詔殘餘勢力太弱小,因此不得不尋求外部援助。

“南詔外存順義,實則與土蕃相通,隔絕我們向唐天子進貢的道路,凌迫我們的部民,我們已經走投無路,若無大唐支持,我們再能延續。我此次帶人北上入貢,亦受其阻攔,沿途艱險,伏乞垂憐……”

說到此處,阿詩瑪又是一拜,聲音嗚咽,竟至無法繼續說下去。

“也就是說,要我替你們在玉真長公主面前美言?”葉暢問道。

“不敢多求,只請葉郎君搭此一線。”

葉暢猶豫了一會兒,焦遂一臉同情模樣,而杜甫則皺眉。過了一會兒,葉暢道:“你們遠來勞累,且請先住下,等我三思……”

“如今南詔日日凌迫,奴等得,奴部之民,卻是不能等。”阿詩瑪伏地不起:“只求葉郎君垂憐!”

“呵呵,我只是一介平民,卻不是大唐有力之士,就算是有心,亦是無力。”葉暢不喜歡別人這樣乞求,因此避開道:“阿孃子,你如果真心要解決問題,還是請暫去歇息吧。”

話說到這個地步,阿詩瑪無可奈何,她只能跟着響兒一起離開。

“葉十一,不可應允此事。”她們離開之後,杜甫肅容道:“國家大事,非吾等可以謀之,焦遂,你將這些蠻人引來見葉十一,實在是爲十一郎惹禍!”

焦遂卻撇着嘴道:“何出此言,大丈夫當懷天下之志,便是做不得班超張騫,也要做弦高之輩!”

“常聽人說你是從無遮攔焦大膽,果然如此,你不想想,十一郎被賜金還鄉,表面上是榮光,實際上卻是天子棄置不用,他若是隱伏以待時機,天子忘懷之後,還有復出之日。可如今卻勾連蠻人,內通宗室,此乃惹禍之道,而且是滔天大禍!”

杜甫這番話說出來,焦遂悚然動容。

焦遂雖是膽大,也愛攬事,卻無意去害葉暢,杜甫的分析,比他自己想的要深入得多,也讓他意識到,葉暢若真介入六詔之事,會有多大風險。

杜甫一片拳拳之心,葉暢相當感念。

“子美兄說的是,不過,我靜極思動,也確實有意去長安一趟。”葉暢略輕鬆地笑道:“我不進長安城,只在京兆輞川玉真長公主的別業之中等候,想必三郎不會太過懷疑吧?”

“不進長安則無妨,據聞因爲陝郡太守、水陸轉運使韋堅鑿漕渠得成,故將於長安城東望春樓獻禮陛下,此爲盛事,四方集輳來見。”杜甫笑道:“我此次來,原就是邀十一郎一同觀禮的。”

“漕運已成啊?”葉暢不禁心中一動:“那便可以乘舟直至長安?”

“正是。”

“既是如此,便去看這一場熱鬧。”葉暢道。

“看熱鬧歸看熱鬧,但是那蠻女所請之事,以某愚見,十一郎還是不與日俱增得好。”

話題又轉回到蠻女阿詩瑪身上,杜甫又勸道。

他話語不多,寥寥數言,葉暢這也只是與他的第二次見面。但是葉暢覺得,杜甫很適合爲友。

因此他也不隱瞞:“對越析詔存續,我沒有什麼興趣,但對白疊布,我卻是極感興趣。”

“哦,爲何如此?”

“百姓民生,無非四字,衣食住行。絲絹麻裘,卻衣不盡天下之民,此時雖爲盛世,我去年入長安時,卻也看到道有饑民衣裳襤褸。若能在衣食住行事務之上,能爲大唐百姓做些事情,我怎敢推託!”

葉暢這番義正辭嚴的話語,說得杜甫肅然起身,向着他一拱手:“原來如此!然則十一郎自己安危,亦不可不顧啊!”

“苟利國家生死與,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句詩又將杜甫鎮住,他捻鬚反覆吟了兩遍,又向葉暢長揖:“當初聞十一郎《題風陵渡》詩,便覺十一郎定是我輩中人,如今再聞此句,甫唯五體投地,方能表心中敬意之一二。”

“休要被他嘴巴上的話騙了,這廝可沒有那麼聖人。”那邊焦遂看不下去了,陰陽怪氣地道:“莫看他說的大義凜然,實際上唯有二字,孔方!”

杜甫愕然,他知道焦遂雖然喝了一點酒就愛說話,但他一般是言之有物,不至於毫無根據。比起對葉暢的瞭解,他自然是比不過焦遂的,焦遂這般批評葉暢,葉暢豈有不着惱?

他看着葉暢,卻發現葉暢毫無怒意,而是哈哈笑了起來。

“倒是被你看穿了,方纔說的確實是大話,實際上麼,這白疊布有利可圖啊!”

“如何個有利可圖法?”

“若能廣種,布料衣被天下,你想想看,這能售多少,當不在絹綢之下!”

“若真如此,倒確實利益不小!”

見焦遂與葉暢開始討論白疊布能帶來多少利益,杜甫一時之間有些糊塗了。他不知道,方纔那個正氣凜然的葉暢是他的本色,還是現在這個爲了銅錢阿堵物眉飛色舞的葉暢纔是他的本色。

文爲心聲,詩爲心曲。能寫出那般爲國爲民詩句的,才應該是真正的葉暢吧?

“可惜,你便是算計得再好,終究也是難將棉花推廣開來。”

倆人扯了好一會兒,焦遂又冷笑起來,說了句掃興的話。

葉暢嘿然道:“所以,我要去見玉真長公主,此事我出頭,絕無多少好處,但若是玉真長公主出頭,何愁事情不成?”

“你不想獨佔其利?”

“笑話,我葉十一好利,從不諱言,但何時見我獨專其利了?”葉暢聽到這頓時不幹:“這棉花……白疊布若真能象桑麻一般推廣起來,百姓可以以之繳納賦稅,國家可以以之充實府庫,商人可藉此牟利,軍士可以以此禦寒——皆大歡喜之事!”

“行行,你便是賺錢也要賺大道理出來。你既說不獨專其利,何不將你家紙坊與印坊的手段都公諸於衆?”焦遂毫不客氣地打臉。

“紙坊印坊卻不歸我名下,乃是我嫂子產業。”葉暢立刻道。

經過幾次事情,葉暢爲防萬一,還是將紙坊與印坊直接交給了嫂子方氏。這

“噗,你啊你!”焦遂嘲笑了他兩句,然後把自己早就憋着的話說了出來:“那甘露酒呢,你願不願將甘露酒拿出來公諸於衆?”

“自然願意,但是焦遂,你如今還未娶妻啊。”

“什麼?”

“若你娶妻,我便送你一座酒坊,專造甘露酒。”

“果真!”

“我葉十一可有言而無信之時?”

“方纔你就琢磨着騙那蠻女的白疊布,卻不準備幫他們延續部族!”

這二人又鬥起嘴來,讓杜甫實在無語。他來臥龍谷之後,便聽得這二人不停爭吵,大多都是焦遂想着法子要騙甘露酒喝。

不過杜甫又有些羨慕,他二人這種爭吵,看似激烈,卻不傷情誼。

有時杜甫覺得,自己與葉暢還有些隔閡,葉暢看自己的目光,似乎有些悲憫,又有些鄭重,全然不象他對着焦遂放得開。

不過總這般沒正經也不成,去長安是很重要的事情,葉暢年輕浮躁,自己年長一些,當有所規勸纔是。

想到這裡,杜甫咳了一聲:“十一郎,你既然已定決意,那何時啓程,還有這臥龍谷是不是要安排一番?”

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353章 奇功偉績名自高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
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353章 奇功偉績名自高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