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

破廟四面透風,夜風吹着燭火,讓廟裡明暗不定。

葉暢看着方氏,神情有些鬱郁。

“嫂嫂。”他低喚了一聲,方氏卻沒有任何反應。

今夜方氏什麼都沒有吃,甚至連喝水都沒有。葉暢想了想,去將自己準備好的稀粥端來,放在了方氏面前。

因爲粥已經冷了,所以並沒有香味,這也是最簡單的白米粥。方氏的目光迷茫,毫無焦距地看着前方,對於被端來的白粥,彷彿根本沒有看到。

“嫂嫂,吃些東西吧,兄長之死,與你無關。”葉暢突然說出一句讓方氏混身劇烈抖動的話來。

“我……我……”

“不知道嫂嫂與三庶人有什麼關係?”葉暢又道。

這一句話,讓方氏目光中充滿了恐懼,她盯着葉暢,彷彿這個小叔子突然間變成了可怕的怪獸。

葉暢目光卻依然平和,將馬紮搬了過來,與方氏相對而坐。

“你……你知道什麼?”方氏哆嗦着問道,此時她顯得柔弱無比,因爲她最大的秘密,亦被掀了起來。

“我記憶中,嫂嫂並非本地人士,乃是幾年前來吳澤投親未遇,最後下嫁與我家兄長。”葉暢緩緩地說道:“嫂嫂識字,而且知書達禮,絕非小戶人家女兒。當年三庶人案牽連甚廣,咸宜公主駙馬楊洄在其中出力甚大,此次兄長不幸,也是楊洄家中管事楊富所爲。”

“楊、洄!”

方氏咬牙切齒地吐出這個名字,彷彿要從這個人身上撕下皮肉來。

“兄長之死,雖是與嫂嫂無關,只是偶然,但是卻與嫂嫂的真實身份有關。”葉暢又道:“我知道嫂嫂爲此自責,但只要根源未去,只要被楊洄知曉,只怕這個結果,便是難免。”

方氏仍然沒有迴應葉暢的話語,不過,她的目光開始凝聚在葉暢的臉上。

“那個楊富,已經被我親手殺死,算是替兄長報了部分仇。”葉暢又拋出一個讓方氏神情大變的消息。

一直沒有什麼反應的方氏,騰地跳了起來,她一把抓住葉暢:“十一郎,你怎麼能做這種事,怎麼能這般冒險?如今該如何是好,你得立刻走,快走……去江南,去嶺南……去朝廷抓不到你的地方,現在,馬上,立刻!”

方氏一邊說,一邊用力推搡着葉暢,她是女子,力氣小,推了幾次都沒有推動。她爲了用全力,幾乎整個人都撲入了葉暢的懷中,一股淡淡的香味因此襲人,葉暢沒有想到方氏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愣了愣,然後向後退了兩步。

“快走啊!”方氏含淚道:“只要今上尚在,你就不要回來!”

葉暢心中一動,方氏的意思很明確,楊洄因爲咸宜公主的關係,所以得李隆基寵信,只要李隆基在位,那麼楊洄的地位就很穩固。但是,若新帝登基,楊洄曾介入廢立之事,定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那個時候他能自保已經是不錯了。

“走啊,你還猶豫什麼,家裡不必掛念,只要我在,賜奴與小娘,總得讓他們長大成人,響兒和淳明,我也會照看好來!”

方氏連推之下,葉暢仍然不動,這讓她急了。她原本身體就較弱,又一日未進滴水粒米,連推之下不免氣短,再一急,眼前發昏,金星直冒,頓時就軟倒在葉暢的懷中。

葉暢發覺她身體下沉,忙將她挽住,方氏想要自己站起,卻沒有絲毫氣力。這讓她羞急交加,伏在葉暢懷裡想要說話,張嘴卻貼在了葉暢胸前。

“嫂嫂,你怎麼了?”葉暢還不明白具體情形,攬緊了她,焦急地問道,心中同時暗暗自責,自己的心還是太急切了。

葉曙身上的玉佩,肯定不是葉家的東西,那麼它的來源就只有是方氏所贈。若不弄清楚它的來歷,方氏與賜奴、小娘都會有危險,但葉暢和人鬥心鬥智慣了,忍不住便也用在方氏身上,想乘着她迎回葉曙靈柩、身心俱疲之際,攻破她的心防,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但這種急切的做法,恐怕會給方氏的心神造成極大的刺激,甚至讓她重病一場。

“放……放開我!”方氏終於緩過氣,羞惱之下,狠狠在葉暢身上掐了一把,偏偏她伏在葉暢的懷中,被葉暢攬住,手伸不出去,所掐扔地方就不太對,葉暢痛得幾乎是“嗷”叫了一聲,卻又不敢真將方氏放下,只能忍着痛,將她扶着在蒲團上坐了下來。

“嘶——”一邊吸着冷氣,葉暢一邊向後退了兩步:“嫂嫂!”

方氏合起手掌,跪在蒲團上,對着葉曙的靈柩默禱。過了會兒,纔回過頭來:“十一郎,你快離開,莫要讓官府來緝拿你!”

“嫂嫂放心,我此次進京,結識了不少有力的朋友,有……有玉真長公主、第二十九貴主,還有太子賓客賀公賀知章、京兆尹韓朝宗等。”葉暢想要去揉一下被掐痛的地方,但當着方氏的面,又不敢做出這樣極失禮的事情,他只能強忍着道。

提起這些人,實際上是狐假虎威,但方氏聽得這些名字,卻是眼前一亮:“玉真長公主?你當真結識了玉真長公主?”

“正是,蒙公主不棄,回來時還贈送了些禮物與我。”葉暢道:“另外,因爲爲國家立有微功,所以我此次還鄉,是天子賜絹放還。”

“你……御前失禮了?”方氏一驚。

“沒有,只是拐了陛下第二十九貴主去逛了一趟西市,我準備回家,想要給響兒制身衣裳,那二十九貴主與響兒身量相當,正好當衣架子先試試。”

葉暢故作輕鬆的話語,讓方氏無言以對,她盯着葉暢好一會兒,然後搖了搖頭:“天家無情,你……回來得好。”

“那麼嫂嫂可以告訴我,兄長的玉佩是怎麼回事吧?”

“我……我原不是姓方,而是姓薛,乃是……乃是……”

即使有所預感,葉暢還是震驚於方氏的真實身份。她之母親,乃是唐睿宗李旦(李隆基父親)女兒鄎國公主,她的父親乃是薛儆,兄長爲薛諗、薛鏽,姐姐嫁與了廢太子李瑛爲妃。三庶人事件中,薛鏽因爲是外戚而且權重的緣故,爲武惠妃、楊洄構陷,開元二十四年時第一次構陷,她便受到牽連,化名隱遁,與原籍修武的方姓乳孃來此,結果乳孃病死,她潦倒無所依,爲葉曙所救,因此下嫁。

她的兄長薛鏽在開元二十五年死於三庶人事件,長兄薛諗於開元二十七年又因爲胡作非爲被玄宗所殺,這兩件事情,更讓她體會到天家無情,更是絕了返回長安的心思。

那玉佩,原是她送與葉曙的定情之物,也是她與舊身份的唯一聯繫,葉曙向來是不離身的。卻不曾想,被楊富發現,引來了這樣的事端。

說到此處,方氏又哽咽起來:“十一郎,是我害死了你兄長,若不是我,他便不會有此飛來橫禍……”

“與你何干,若是這般想,那真正的兇手就會逍遙法外,良善之輩卻要日日飽受折磨了。那些兇手屠夫,個個都是吃糧活着的,按你的說法,豈不是農夫罪責最大,不是農夫養着他們,他們又如何能爲非作歹?”葉暢不曾想這背後竟然有如此故事,他勸慰道。

事情並沒有惡劣到最壞的地步,他兄長葉曙,只能說是運氣不好。莫說方氏只是薛鏽的妹妹,就算是薛鏽的女兒,逃亡了這麼多年,也應該被淡忘了。除非楊洄認出了她,並且決意斬草除根,將仇恨延續下去。

“你離開長安就好,長安不吉之地,以後再也不要去了……”方氏喃喃地說道。

葉暢卻覺得,自己只怕還是要去長安的。

見方氏情緒稍稍穩定下來,葉暢再度勸她吃些東西,這一次方氏沒有拒絕,稍稍吃了些冷的白粥,葉暢怕她繼續想着傷心事,便開始問起賜奴與小娘這段時間的情形。可是纔開口,方氏便又問起他在長安城中的經歷,而且問得非常細緻。

葉暢撿那些不危險的說了,諸如用數學遊戲、足球戲來吸服遊俠無賴,再通過他們打聽得葉曙事情的真相。饒是他有意迴避了鬥毆、遇刺等事情,可是方氏卻仍然覺得驚心動魄,特別是面對吉溫的步步追索,最後以西市改造的工程拖住吉溫,方氏聞語扼腕嘆道:“十一郎,日後儘可能離這吉溫遠些。”

“是,我也知此人深沉,能避則避。”

“一定要避,原本他只是懷疑你,如今只怕已經確定你在長安城中做出不法之事了。若非如此,你爲何要想法子絆住他?只不過此時他覺得,營建西市的功勞,要大過在你身上追查出一個結果的功勞,故此他暫時放開。”

wωw ☢тт kān ☢℃o

葉暢心中一驚,確實是有這個可能,他離開長安京兆府之時,吉溫還來相送,特意問了他的籍貫住址,當時那意味深長的笑,讓他回想起來,不禁不寒而慄。

方氏不愧是與李唐宗室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她對於官場人物的心思,有時比葉暢還要透徹。

“應無大礙,我自此少去長安就是,他一門心思上爬,總不會來我們修武爲官。”

兩人談了一些別後之事,方纔的尷尬彷彿就不存在了。到得夜深時分,葉暢靠着牆壁漸漸睡着,隱約着聽得有人叫他,他睜開眼,看到的卻是大哥葉曙關切的臉!

“兄長!”葉暢激零了一下:“你……你沒事?”

“我沒事,只是要出趟遠門,家裡就交由你照顧了。”葉曙低聲道:“吾妻與子,汝且養之。”

說此話時,葉曙眼中淚光閃動,彷彿無限深情。葉暢猛然皺眉:“兄長,你……你……”

“好自爲之,我先去了。”

看着葉曙離開,葉暢心中覺得哪兒有些不對,但一時之間,卻想不出來。他想要送葉曙幾步,再細問他究竟要去哪兒,可是腳下卻象是被縛住一般,怎麼也移動不了。

“兄長,兄長!”葉暢情不自禁呼喚出來,可是葉曙只是回過頭,向他揮了揮手,然後又重複了一遍方纔的話語:“吾妻與子,汝且養之!”

然後,葉曙就消失不見了。葉暢心中覺得極大的恐懼與極大的不安,他正待高喊,卻聽得身邊有人道:“十一郎,你怎麼了?”

葉暢回過頭,看到了嫂嫂關切的目光。他剛要說自己方纔見着了兄長,卻看到嫂嫂的臉貼得很近:“你無礙吧?”

“沒事,方纔見着兄長,他讓我照顧你們。”

“我知道,我知道曙郎不會忘了我們的……他一向心善,便是故去,亦總將我們孃兒放在心間,他必是知道那玉佩會給我們惹禍,故此不肯說玉佩來歷,才遭此橫禍……”

方氏邊說邊哭,葉暢原是想要勸的,但只覺得心神俱疲,開口卻未能發出一聲,然後人便又陷入半暈睡中。

他往來奔波,甚是辛苦,如今纔算是真正放下心神,沉入夢中。迷迷糊糊之間,便覺得自己象是被什麼纏住了一般,渾身燥熱難當。

此時心神放鬆,又是十七血的年紀,少不得春色入夢。在一片朦朧之中,他隱約覺得象是有什麼人在纏繞着自己。他想推開那人,手着處卻是一片柔膩,四肢也沒有力氣。他還沒有從迷夢中醒來,便覺得魂銷髓蝕,情不自禁叫了一聲,整個人都顫動起來。

方氏被葉暢的低呼聲驚醒,她在方纔的迷糊中,彷彿看到了葉曙,聽得葉曙吩咐,說是將她與賜奴、小娘都託付給了葉暢。醒來還沒有從那迷糊中回過神,聽得葉暢口中隱約傳來聲音,她便睜開眼,藉着燭光,發覺葉暢滿臉潮紅,靠在牆上,渾身輕顫。她以爲葉暢旅途奔波病了,上前去察看時,隱隱聽得葉暢叫了聲什麼,然後,便嗅到了一股異樣的氣息。

對於已經成親六年,都有了兩個孩子的方氏來說,這氣息,絕不陌生。她甚至看到葉暢衣襟下襬出現的一圈溼漬,這讓方氏的心如鼓一般跳起。

羞,怒,交織在一起,讓她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了。

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
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