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

李亨的痛哭嚎淘,沒有人理會,自有武士將他摁倒,跪在地上,向着安祿山跪拜。

安祿山握着璽印,饒是他覺得這個受禪儀式只是多此一舉,此時也不禁咧開嘴,開懷大笑。

就在他咧開嘴的那一剎那,卻見外頭,有人影在晃動。

他此時視力已經相當不好,只看到遠遠有人在晃,卻不知道是誰。但那人既然站在那麼遠,以安祿山猜測,當時來送軍情急報的。

順着安祿山的目光,衆人紛紛回頭,向着那邊望去。

這禪讓儀式當然不是在大街上舉行,而是在大明宮外的一處大院落裡,衆人看着那院門,便見一個渾身骯髒的人被兩個人扶着,正在那邊探頭探腦。

“吃敗仗了?”王維心中暗想。

若是得了勝仗,當然不會是這麼狼狽模樣,那人身上的污漬,十之八九就是血跡。

衆人此時所想着,就是西線戰場上,葉暢可能突然發動進攻,讓安祿山的西線防禦崩潰,否則不會出現如此狼狽的身影。

安祿山眯着眼,旁邊的嚴莊見情形不妙,立刻高聲道:“禮成,百官跪拜新君”

衆人這才省悟,現在還不是好奇的時候,正在舉行非常嚴肅鄭重的禪讓大典呢。

不過無論是臺上的安祿山,還是臺下的百官,都沒有心思,大夥草草應付,這模樣態度讓嚴莊甚是不滿,可是看到安祿山並不在意,他也不好發作。

只怕安祿山的心思也和別人一樣,都在那個探頭探腦的士兵身上。

這所謂的禪讓大典就這樣草草收場,不等百官散去,安祿山就將那兵召到面前來。

其餘人散了,王縉卻跟在劉駱谷身邊,正與他談笑風生,不過劉駱谷眼睛時不時往安祿山那邊瞄去,分明也是在擔憂那士兵帶來的消息。

“什麼,潼關就這樣失了?”

安祿山失聲突然大叫,因爲憤怒,他的五官都扭曲變形了。

“大王,這是真的,真的,咱們回范陽的路,已經斷絕了”那士兵慘然哭道。

“蔡希德呢,他人呢,爲何不來見我?”

“蔡將軍被雷火擊中,城牆塌陷,死活不知,我還是繞道才逃回來的……如今唐軍源源不斷正涌入關內,大王,快去,快去……”

那報信的士兵話沒說完,突然被安祿山擡起一腳踢中下巴,整個人倒飛出去。

今天原本是安祿山大喜的日子,可他的喜氣,就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完全破壞掉了。他原本就喜怒無常,此刻暴怒之下,更是失控,直接下令,將那士兵拖出去斬了。

聽得這命令,嚴莊就是再怕事,也不能不出聲:“大王……陛下,聖上,且暫緩雷霆之怒,史思明如今正趕往潼關,想來他必定能很快收復潼關……”

聽得這裡,安祿山才稍收怒意,冷靜下來後,他明白嚴莊的意思,若是來報信的士兵不受賞而被砍了,那麼今後有什麼消息,誰還敢送來?

“將他帶下去,好生招待,另外,都把嘴給我關緊些,莫要走漏了消息”安祿山看了看左右,都是自己親信,這讓他稍稍安心:“若走漏了消息,當心腦袋”

他手下將士,多是范陽到平盧一帶之人,其中最忠於他的,又是各族胡人。若是給這些傢伙知道他們回家之路已經斷絕,只怕立刻就會哄散了。

一想到這可怕的後果,安祿山就咬牙切齒:他只以爲葉暢會在長安城下與他決戰,卻不曾想葉暢會用斷他歸路這一招。想想他又覺得身心俱疲:若不是與李亨勾心鬥角,花費了他不少精力,他又如何會出現這麼大的疏忽?

他這個時候,完全就是找替罪羊,他與李亨便是不內訌,也只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葉暢身上,畢竟那裡不僅有葉暢本人,還有老皇帝李隆基,這二者只要控制了任意一人,基本上就定下了大局。

他這邊吩咐保密,那邊遠處,王縉若無其事地離開了。待回到自己宅中,他才臉露喜意,立刻來找王維。

“兄長,大喜,大喜”

王維這幾天一直都是悶悶不樂,雖然他也不恥李亨爲人,可是畢竟李亨是大唐太子,政變之後成了長安的天子,安祿山這樣篡位,他身爲大唐之臣,往常也以忠義氣節自詡,卻不敢站出來喝一聲,這不免有些讓他慚愧不安。

此刻聽得王縉一臉喜意過來,他精神一振,起身道:“葉暢又打勝仗了?

“正是,哦,不是葉暢那邊,是潼關,官兵不知怎麼的,收復了潼關”

“潼關?”王維吸了口氣,滿頭都是迷霧:“這怎麼可能,葉暢主力都在長安之西,如今還在金城一帶,怎麼……怎麼跑到潼關去了?”

“必定是葉暢佈下的奇兵”王縉道:“潼關既然光復,再加上前些時日,我隱約聽說,蒲津關已入官兵之手,兄長,你知道這是什麼模樣麼,這是關門打狗,安逆的後路已斷了”

王維不太通軍事,但經過王縉解釋,他也想明白,不禁動容道:“據我所知,顏杲卿在常山,他與顏真卿乃是兄弟”

常山離安祿山的老巢極近,顏杲卿在那裡,此時安祿山的歸路又被斷,顏杲卿只要稍稍使力,便可以同遼東聯絡上。雙方合擊,安祿山的范陽老巢都要被唐軍收復

陰鬱已久的大唐局勢,彷彿在一瞬間出現了曙光,王維也喜形於色,這些時日的苦悶隨之一減。

“不僅如此,我等候多時,一直就盼着這個機會。”王縉咧着嘴,笑了笑:“安賊令人閉口,不許潼關已失的消息泄露,我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大肆宣揚,總教他不好受”

“賢弟,雖是如此,千萬要當心”喜歸喜,但聽得王縉要做如此冒險的事情,王維嚇了一跳,他思忖了會兒,咬了咬牙:“此事不可賢弟一人來做,若有什麼差池,我們兄弟都是保不住的,我們一起來做,只是定要做得小心謹慎才行”

“兄長說的是,我這不就來與兄長商議麼,怎麼樣能將事情做成了,又可以不讓安賊發覺。”

兩人低聲商議了幾句,都覺得相當困難,他們只是書生,怎麼才能將這消息傳遍長安,自己卻不惹人生疑?

想了好一會兒,外邊突然傳來扣門之聲,王維心中暗驚,起身問道:“是誰?”

“有一位杜夫子求見。”門外僕人道:“他說來找縉郎君。”

“杜夫子?”王維琢磨了會兒,看了看王縉:“是你朋友?”

“我不記得有什麼杜夫子此時會來尋我……”王縉搖了搖頭。

“那位杜夫子說了,他是陳二郎介紹來的。”

“陳二郎快請,快請他進來”王縉聽得這裡,心一跳,然後叫道。

他態度突然的變化,倒讓王維嚇了一跳:“這是何許人也?”

“誰?”

“陳二郎。”

“什麼陳二郎,就是以往我們見過的,常在我們這裡賣報的那陳小二。”王縉壓低了聲音:“他是葉暢的人,我與葉暢搭上關係,便是他居中傳遞消息

王維聽得這樣提醒,頓時想到是誰了。這陳小二也是一個奇人,早年孤貧,有一頓沒一頓靠着給人當學徒爲生,後來報紙出現後改賣報紙,積攢下一些家當,如今不僅成了一個報紙的批發商,還開了家不大不小的書鋪。年紀輕輕,長得也不好,但談吐舉止,卻不是俗人。

他竟然是葉暢佈下的暗棋……當真是讓人料想不到

“那這位杜夫子?”

“十有八九是葉暢派來的人……”

聽得有可能是葉暢派來的人,王維有些心跳加速,他命僕人將人迎入客房,自己再過去。到了那兒一看,卻啞然一笑。

“原來是你,杜子美啊。”他笑着拱手道。

來的正是杜甫。

潛入長安的杜甫,看上去極爲精於,與王維的豐逸飄然不同。他與王維、王縉見過禮之後,衆人賓主入座。

雙方互相觀察了一陣子,雖然此前都打過交道,但彼此間的交情並不算深厚,此時見面,免不了試探一番。因此雙方的話題是從杜甫所辦報紙《民報》開始的。

“子美,《民報》之名,乃葉公所擬,據我所知,葉公爲人豪放不羈,故此不知偏諱,未避太宗之名。子美乃博學多才之人,當初爲何不建議,換爲《氓報》或《人報》皆可啊。”王縉笑着道。

“太宗之時,並未避諱,魏公徵文章中,有用‘民,處頗多者,今人文章銘志,也頗有用‘民,者。”杜甫很認真地道:“甫雖短陋,亦知太宗皇帝曾頒佈過《二名不偏諱令》,不敢傷太宗皇帝寬厚仁和之名,故此並未避諱這一‘民,字。”

“這個……”比起王維,王縉學識稍弱,對於這《二名不偏諱令》也不是很熟悉,故此不禁看了看王維,王維點頭,表示確有其事,他才笑道:“雖是如此,我觀還是避諱者多。”

“兄諱縉,若非要避諱,今後兄之子孫,怕是不能考進士矣。”杜甫道。

話說到這,王縉在一愣之後大笑起來:“不愧是杜子美,在報紙上伶牙利齒慣了,我說不過你”

“子美此時來長安,可不是時候。”王維咳了一聲,微向前傾身體,小聲說道:“安……”

他話還沒有說完,王縉卻道:“子美此時來長安,正是時候,方纔我們兄弟正有一事,頗爲傷神,如今見到子美,大事成了”

杜甫精神一振,他原本是想在這兒打聽安祿山搞的禪讓鬧劇情報,卻不曾想趕上了“大事”。在陳小二那裡,他知道這王維王縉兄弟雖淪陷賊手,心中卻還向着大唐,故此慨然道:“爲國爲民之事,不敢拒之,二兄只管吩咐”

他這麼不問細節直接應承下來,讓王維心中暗暗讚了聲,王縉卻是一聲輕笑:“杜公可知,潼關已經光復?”

這消息絕對勁爆,杜甫潛入長安城已經有兩日,與外界的消息並不是很通暢,故此並不知道這個消息。他又驚且喜,忍不住站起身來:“當真?”

“自然千真萬確,今日安賊的禪讓大典,便被這消息攪了。”王縉道:“安賊封鎖消息,此後只怕長安城內外消息更難聯通,我欲將此事宣告全城,故此求助於杜公”

“要我如何去做?”

“《民報》在長安城中,原有印刷器械,如今都藏起來了麼?不知是否落入安賊之手?”

“你是說?”

“印上幾百份,將這消息貼滿大街小巷,一日之內,全城皆知”

說到這裡,王縉頗爲得意:“全城百姓都知道的話,叛軍就也會知道,叛軍若是得知歸路被斷,特別是我們還可以給他添油加醋,說叛軍老巢亦已經爲官軍所收復,如此一來,叛軍必再無戰意”

“好此事杜某當仁不讓”杜甫聽到這,也不禁拍案叫絕。

三人暗中計議,不一會兒便擬定條文,杜甫將之背了下來,事不宜遲,他便要出去辦此事。王維與王縉將他送到客房門前,王縉突然拉住他的胳膊,長嘆了一聲道:“此事須得謹慎,杜公爲人,我們兄弟自然是信得過的,但安賊狡詐,不得不妨,杜公一定要記住,要用信得過的人”

“放心,若有什麼意外,杜某也一人擔了”杜甫慨然道。

“非是我兄弟懼死,實在是還得留下有用之身,待葉公兵臨城下之時,我兄弟可以爲內應。”王縉拱手肅容:“我就將這長安京中百萬百姓的性命,託付與杜公了”

杜甫雖然覺得王縉反覆交待有些做作,可他是一個血性的人,既是應下,便絕不後悔。他轉身離開之後,王維嘆了口氣,責備王縉道:“杜子美實誠之人,賢弟何必如此捉弄他”

“哪裡是捉弄,兄長不要太小看他了,實誠人能當《民報》主筆?”王縉嘿嘿一笑:“況且我說的也不假,你我兄弟,豈是他能夠相比的”

王維搖了搖頭,知道自家兄弟本性如此,除了對自己這位兄長甚爲關心之外,對於別人,當真算不得赤心。他只能看着杜甫消息的地方,略帶憂色地道:“但願他此次所爲能一切順利”

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
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