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

玉真長公主鳳眼微微眯了起來。

如果葉暢是讓她向李隆基提議推廣此物,玉真長公主會立刻拒絕。

她雖然深得李隆基恩寵,但她自己有自知之明,向李隆基舉薦人才沒有問題,但干涉到具體政務,必然會被視爲太平公主第二,那時恩寵就會變成忌憚。

但葉暢提出,在她的一二田莊中試種,其謹慎如此,則讓玉真長公主改了主意。她又看了葉暢一眼。這個少年郎風度翩翩,自己拿王維當初與他相比,確實是不對。

他比王維多了許多東西,比如說,自信。

不是對自己才華的自信——王維也有這種自信,而是在葉暢身上,玉真長公主感覺到一種似乎能看到未來的自信。

這種自信,似乎只在那位強悍無比的女子身上纔看到過,而這種回憶,絕對讓玉真長公主不舒服。

武則天,極盛之年的武則天身上,便有這種自信。

玉真長公主的風目突然瞪圓,帶着凌厲的怒氣,看着葉暢。不過旋即,她啞然失笑。

與祖母身上的自信還是不同啊,沒有那種凌厲的霸氣。

葉暢並不知道這麼短的時間裡,玉真長公主心中竟然轉過這麼多複雜的念頭。他靜靜等着,然後聽得玉真長公主道:“這與那蠻女何干?”

“令那蠻人獻出種子,同時遣人來中原教授種植之術。";

大唐對於接受外來先進技術並無多少牴觸,相反,朝廷還積極促成這些事情,樂觀其成。唐太宗李世民便曾於貞觀二十一年遣使去摩揭它國,學習熬糖之法,令大唐的製糖工藝得以突破。

玉真長公主微微點頭:“然後呢,那些蠻人豈肯輕易獻出其族中之寶?”

“此越析詔,存亡只在旦夕之間,若無大唐庇佑,必爲南詔所並。只需略略約束南詔,便可使其感恩戴德。況且,南詔獨大,似乎亦不利於我大唐在南方之利益……”

“利益?”聽得葉暢直接將利益掛在口上,玉真長公主有些訝然。

葉暢意識到,自己說漏嘴了。

這雖不是腐儒橫行的時代,但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直接將利益說出來,還是會被人鄙視。

只不過說出的話,想要咽回去就困難,葉暢也無意掩飾,只是平靜地繼續道:“正是我大唐利益,人與人之間當講義,國與國之間當講利。”

“此事由得你與那些儒生去打嘴仗去,如同你那標點句逗一般。”玉真長公主沒有聽他繼續解釋:“只是如今何種隋形對大唐有利,你卻是欠考慮了。”

“嗯?”

“土蕃連番侵攏,大唐正準備與之進行一場決戰。”玉真長公主道:“大唐需要南詔自東南方向牽制土蕃,而一個威脅不到土蕃析詔,對大唐並無用處。至於白疊布,令南詔獻上,料南詔不敢不獻。”

葉暢默然,過了會兒才道:“怕養虎貽患。”

“癬疥之患罷了,劍南一路,便足以壓制南詔了。”玉真長公主有些訝然:“你不爲那南蠻小娘進言?”

“某方纔已經說了,國與國之間當講利。”

“如此便將那位小娘拋棄了,始亂終棄,葉郎之謂也……”玉真長公主調笑道。

她閱人廣矣,其實看得出來,葉暢與那蠻女並沒有什麼,不過看着這翩翩少年郎,總忍不住要調侃幾句。

“這麼說,法師是允了此事?”

“我尚未答應吧?”玉真長公主目光流轉,看着葉暢,然後笑道:“葉郎如此迫切……須知我一介出家女道,用不着許多錢,便是再有重利,與我又何干?”

這就是矯情了,但偏偏這種矯情的話讓葉暢無法反駁。

葉暢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土地,修武縣畢竟是中原腹地,人口茂殖,就算葉暢攢足了勁去開荒收購,能湊個百十畝地就到了極限。可是百十畝地種棉花,有什麼意義?

至少要一兩個田莊,有個千畝之地,才能算是小規模種值,也才足夠爲進一步擴大積攢人才與經驗。

莫說中原很難弄到千畝耕地,就是開發得較晚的江淮、江東,此時也難弄得成片之地。

或許江南還有,但那是生地,真正變成可耕作的熟田,也得幾年的功夫。

“法師之意如何?”

沉吟了一會兒之後,葉暢問道。

玉真長公主並不是真正拒絕,而是在和他談條件,葉暢很清楚這一點。

“我在都畿道有兩處莊子,離修武倒不是太遠,大約共有莊田一千五百餘畝。”玉真長公主道:“莊中出息,我原是有意在山上建道觀,以供晚年之用——若是將莊子借與你,我這道觀之費,從何而來?”

雖然後世有炒作者稱玉真晚年隱於敬亭山,李白還爲其寫下“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之句,但實際上玉真長公主在進入天寶年間後就開始規劃自己的晚年,她看中的地方,並不是僻遠在江南的敬亭山,而是就位於東都洛陽之北的王屋山。

“哦,那某要如何,方能借得法師這兩座莊子?”

“倒也不難……我要京中球市。”玉真長公主緩緩地說道。

葉暢愕然。

前些日子與賈貓兒等相會時,賈貓兒等說起今年球市收益,當真是眉飛色舞。同樣是半年聯賽,在去年三萬餘貫的基礎之上,已猛增至六萬貫,翻了一倍不說,其增勢還不減。

按着賈貓兒的估算,今年破十萬貫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甚至有可能逼近十五萬貫!

這樣的收入,着實燙手,便是賈貓兒這般膽大者,也向葉暢提出自己的擔憂:現在從球市獲益的利益集團,會不會發生分化?南衙等京中勢力,目前並未介入球市,他們若也要分一杯羹,當如何是好?

果然,賈貓兒的擔憂不是沒有根據的,玉真長公主便瞧中了這一塊。

“法師明鑑,球市之事,雖然某出謀劃策不少,但某卻非決定之人。”想了一會兒,葉暢委婉地道:“況且球市方興,聯賽至今也才一年,此時介入……咦,是王夏卿之意?";他正說間,突然靈機一動,霍然擡頭,直視玉真長公主玉真本人對球市的興趣應該不大,否則她不會等到現在才提出來。肯定是近期有人對她施加了影響,而最有可能的人物,就是王縉。

這樣的話,王縉對他的敵視也就可以解釋了:這廝想要奪取球市的控制權。

在葉暢灼灼的目光之下,玉真長公主微有些赧然,王維兄弟情深不得不幫王縉說項,而她則是舊情難忘,也不得不做這巧取豪奪之事。

“此事確實爲王夏卿所提議,不過,亦是我的意思。”她緩緩說道:“當初先皇在時,爲我與金仙姊姊造宮觀,頗惹羣臣非議,如今我欲於王屋造宮觀,三郎必是要傾國庫而爲之,只怕羣臣又免不了進諫攻訐。若我能自籌錢糧,建成宮觀,不動國庫而成其美事,也算是功德。”葉暢笑了起來。一是爲王縉的貪婪,二則是爲玉真的胡扯。還有第三重含義,則是因爲這些人的短視與愚蠢。玉真便是建宮觀,有兩三年便可完工,球賽兩三年的收益用於宮觀,之後的時間便全是白得——這個如意算盤,倒是打得響。

但是王縉何許人也,太原王氏支裔,文才是有,頭腦也不缺,但這是指他當官鑽營的頭腦,他真有能力主持好球賽這等新生事物?

葉暢幾乎可以想得到,王縉在開源上沒有什麼本領,他能做的,無非是節流,也就是減少球賽發展的支出,比如說孩童球技培養、正規球場興建,再挪動這部分去奉迎玉真。

短時間內這是可以見效的,但長遠下去,則是在挖聯賽的根基。

“王夏卿倒是打得好主意。”葉暢慢慢說道:“某並無意見,他王夏卿不知,但是法師卻是知道的,某在球市之上,並無半點獲利。”

玉真心中有些歉然,她確實知道此事。略一沉吟之後,她覺得還是必須透露一點細節給葉暢,也好安葉暢之心。

“賈貓兒之流,終究是十一郎你找來的人,雖然十一郎無利益在其問,但他們的利益,看在十一郎的面子上,我也要照顧一二。”玉真略一沉吟:“你莫要以爲只有王縉盯着這一塊,靠着賈貓兒,終究是守不住的。”

“法師話中有話,還請爲某解惑。”

“王夏卿只是出面的說客,其實另有其人……十一郎在長安呆的時間少,不知王元寶此人,十一郎聽說過否?”

葉暢愣了愣,然後動容:“竟然是他?”

他在長安城呆的時間不長,但這王元寶的大名,卻如雷貫耳,幾乎每天都有人在他耳畔提起。稱讚一人富足,便說“家財如王元寶一般”,說一人奇遇,便說“如元寶遇財神”。這王元寶,乃是長安城首富,富可敵國這個詞,幾乎就是爲他而設。

民間傳聞,便是三郎李隆基,也聞其富庶,專門問過他家產幾何,他頗爲自矜地稱自己家財換成縑,可以將終南山昕有的樹都繫上還有餘。

“不意王元寶竟然也看上了這點小生意。”葉暢啞然失笑道。

“他原是有意自己另組聯賽,不過忌憚我與二十九娘,便請王夏卿爲說客。”玉真長公主又透露出一點信息。

只忌憚玉真與蟲娘,卻不忌憚球市另外的利益方,這隻證明一個問題,象京兆和京城中的寺廟道觀那邊,王元寶已經打通了關節。

想到玉真方纔說的話,葉暢忍不住又問道:“那貓兒手下呢?”

“賈貓兒雖是主持,底下兄弟亦忠誠,但再往下的二十四位管事當中,有十六位,已經願意另謀高就。”

也就是說,王元寶已經在不動聲色之中,將長安城的足球聯賽管理人才挖去了大半,賈貓兒恐怕也是聽得些許風聲,所以纔會問葉暢應對之策吧。

儘管不是很看重足球聯賽,葉暢心中還是覺得有些沉重。

這便是此時的特點,開劍者胼手胝足,好不容易闢出一條財路,然後虎狼便蜂擁而來,將開劍者趕開,他們來獨佔利益。

這虎狼官商勾結,甚至會將開劍者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故此葉暢纔不得不結交權貴,否則,他就沒有絲毫自保之力。

若不是與玉真長公主等人的關係,他的紙坊、印坊,也會遭遇同樣的命運。他之所以要借用玉真長公主的田莊試種棉花,同樣也是如此——不是長公主的地,單官府就不會允許他去種植新的作物。

“我願去勸說賈貓兒等,不唯讓出聯賽經營之權,而且還會離開長安。”沉思了許久,葉暢舉出三根手指:“不過,他王元寶想得這聯賽經營之權,不付出些代價亦不行。”

“你說,我必爲你取之。”聽得葉暢答應下來,玉真長公主也是歡喜,當下慨然應諾。

反正付出代價的是王元寶,又不是她。

“第一,賈貓兒等完全退出聯賽經營,其所執股權,算爲五萬貫,王元寶須得一次付清。”

五萬貫換取一個每年收益十餘萬貫的行業,當真是便宜至極,玉真長公主毫不猶豫地搖頭:“太少,八萬貫,賈貓兒等五萬貫,十一郎你有三萬貫!”

“我有萬貫足矣,剩餘兩萬貫,算是爲法師營建道觀賀。”葉暢當然不會拒絕這個,他正需要錢呢。

“便如此,第二呢?”

“我欲造船,以求蓬萊,請法師爲我尋方便。”

大唐制度,私人造船有諸多禁忌,故此葉暢現在只是在武陟辦了間修船坊,由崔秀景主持,今年幾個月間便投了千餘貫進去,好培養造船人才。若得玉真出面,官府開方便之門,那麼他就可以擴大規模,廣募工匠了。

“此事易耳,十一郎當真是去尋蓬萊仙山?”

“確有此心。”葉暢不動聲色地道。

歐洲的大航海時代來臨的動機,乃是諸國王侯富商對金錢財富的追求。大唐王公貴族們對於海外求財並不動心,但對海外求仙卻是極爲熱衷,葉暢此時埋下這個伏筆,便是爲了日後能掀起屬於華夏自己的大航海時代。

“還有其餘否?”

“二條足矣。”葉暢道。

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楔子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
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楔子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