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

長安城在晨鐘聲醒來了。

所謂晨鐘暮鼓,並不是象有些人誤解的那樣,乃是寺觀中的鐘鼓聲,而是長安城的城禁。早上報時的鐘聲響起,人們開始起牀活動,而傍晚,當太陽落下地平線,鐘鼓樓上的鼓聲就會分三段響六百撾。聽得這鼓聲響,還在坊市間流連的人們便知道,必須儘快趕回家——雖然坊中是不實際宵禁的,但坊外的街道則會行宵禁,沒有什麼特殊原因,被拿住少不得二十板子。

“夏卿還沒回來?”

王維揹着手,在堂前踱來踱去,心中憂急。

王縉昨日下午出城,說是去看一場熱鬧,但看到現在,卻還沒有回來。

因爲玉真長公主的緣故,王維對葉暢的瞭解,比王縉要深得多,知道這個少年郎,根本不象外表看的那樣雲淡風輕。

若是自己的兄弟有個三長兩短……那該如何是好!

王維心中既是懊惱,又有淡淡的恨意,恨葉暢,恨王縉,也恨自己。

他向來不是個果決的人,所以約束不住王縉,他又是一個重情義的人,所以兄弟情深。

“回來了,回來了,夏卿郎君回來了。”

就在王維心急如焚的時候,聽得僕人嚷道。

王縉滿眼都是血絲,目光直直地走了進來,口中還小聲嘀咕着:“這不合理啊,爲何沒有武士來……”

“夏卿,你沒事吧?”王維過去一把將自己兄弟攬住,仔細看了看,沒有看出他有什麼異樣,這才鬆了口氣。

多大的人了,卻還和個孩子一般。

琢磨了大半夜的王維,覺得自己有必要和兄弟好好談一談,見他沒有事,便開口道:“夏卿,你想着借球市揚名,如今球市已經要到你手中了,你何必還去與葉十一糾纏?那葉十一,豈是個好相與的?”

想着自己爲了他的事情,趕着從南山回來,王維心中更是難過,自己這個兄弟,怎麼就不聽勸呢。

“兄長何出此言,小弟哪裡是與葉十一糾纏……唉呀,一夜沒睡,倦了,倦了,兄長,且讓小弟暫歇……”

王縉一臉倦容,隨口應付了王維一句,回去之後倒頭便睡。他這一睡便是大半日,醒來之後,腹中飢餓難耐,便讓家僕裡給他準備食物。那家僕接到命令卻沒有走,而是陪笑着道:“方纔王家來了管事,問郎君有沒有起來呢。”

“讓他先候着,我餓了。”王縉有些不滿地道。

洗漱吃喝,花了小半個時辰,一切打理已定,王縉才讓王元寶家的管事進來。

“有何事?”

他倨傲地向那管事問道。

“某來有二事,一是奉命問夏卿郎君,驅離葉十一的事情如何了……”

那王元寶的管事一句話,便讓王縉咬牙切齒。

直到現在,王縉還是沒弄明白,爲何二十九娘跑去與葉暢私會,結果葉暢卻還是沒有事情。

不過他想不明白的事情,自然不會和人說,莫說眼前只是王元寶家的管事,就是王元寶本人,他也會隻字不提。

“快了,快了,快見分曉了。”王縉含糊地迴應:“第二件事情呢,不要吞吞吐吐,誤了大事,你擔待不起!”

那管事心中暗罵,若不是你這廝大白日裡睡大覺,哪裡會耽擱時間。但口中恭聲迴應道:“葉十一昨日爲胡源祥所出的主意,已經知道了,家主人問夏卿郎君,當如何是好?”

“這點小事也要問我?自然是在他基礎之上改進,到時力壓其一頭了!”王縉不滿地道。

那管事看了看王縉,嘴角抽了一下。

這麼簡單的迴應?

“怎麼,還不去回報你家郎君?”見管事沒動,王縉又喝道。

浮屠說衆生平等,王縉雖是篤信之,可是實際上,他眼中的衆生當中,有些人要比別人更爲平等。他喝了一句,那管事原本還想問他有沒有別的吩咐,當下轉身就走,連告辭都沒說聲。

王元寶在京城中也頗有地位,雖然只是一位豪商,可結交的權貴與才子,連帶着他家中的管事,也不能以普通大戶人家的家僕視之。可王縉對他揮喝,讓他甚爲不滿。

故此,回到王元寶宅中,這管事免不了添油加醋,將王縉種種不堪描述了一遍。原本只是白晝倦睡罷了,但在管事口中,就成了王縉晝夜宣淫,疲憊不堪,有意怠慢。總之,一分的事情,被說成了三分,三分的事情則被說成了十分,一個傲慢無禮的王縉,頓時活脫脫出現在王元寶面前。

“王夏卿好大的聲名,竟然這般不堪?”王元寶將信將疑。

“郎君,知人知面不知心,依小人見,這王夏卿究竟有幾分本領還不好說,但他的心卻大,以某之見,還須妨着一二啊。”

“這話,你休要再提起。”王元寶笑着一擺手。

那管事跟着他多年,是他一tl,H復親信,知道他雖是如此說,心中卻是記得了。當下也不再說什麼,只待王元寶吩咐。

王元寶起身轉了轉:“那葉十一郎給胡源祥的計策,當真巧妙,以我們之能,怕是難再有所超越。王夏卿說的不錯,既然無法超越,原樣造搬就是,至少在綵樓上,咱們拼個勢均力敵,再接下來,看就是其餘二項了!”

他雖然稱讚葉暢的構思,卻覺得自己依然能夠與胡源祥拼個勢均力敵,而且自己這邊可能還要佔些優勢。

打發走了王家的管事,王縉依然在想着如何趕走葉暢的事情。那管事好糊弄,他不給個明確交待,也不敢追問他,可是見着了王元寶,王元寶問起來,他卻不好不答。

因此,要在六月初六之前,將葉暢趕走!

走天子的路線,看來是不行的了,王縉心裡說了句對君父不敬的話,不是滾在楊玉環的牀上太久,連外邊的事情都不管了。不過沒關係,葉暢在長安城中得罪的人多,皇帝不出面,還有駙馬會出面嘛!

玉真長公主可是把葉暢與張垍的矛盾曝露了,王縉心念一轉,先是寫了封信,想想此事不可聲張,便又將自己貼身小廝喚來。

正是昨日給二十九娘送消息的那小廝。

“寧親公主府?”聽得又要跑這送消息,小廝心中不情願,卻終究不敢違抗,只能趕往城北的公主府邸。

寧親公主府離宮城甚近,小廝在門前張望了一番,看到門前衛士趾高氣揚的模樣,心中有些嘀咕。這可不是昨日的道觀,還能混得賞錢,即使是報了自家郎君的名頭,只怕也是進不得門的。

弄不好就要吃耳光。

想到這裡,小廝眼睛一轉,自家郎君可只是讓自己將消息傳到,卻不曾說怎麼傳法。

當下他看到街邊頑童,便喚了一人來,給了一文錢,讓那頑童去公主府傳話。他不敢久呆,遠遠地看到頑童傳了話,也不待回報,轉身便溜走了。

公主府的門房哪裡會把一個頑童的話放在心上,更何況張垍與葉暢的衝突,他們略有耳聞,更不敢將此事稟報上去。

若是一提到葉暢,便讓自家學士不高興,豈不馬屁未拍着反拍到了馬蹄上。

於是王縉又等了一日,卻也沒有見着張垍有什麼動靜。

這讓王縉勃然大怒,召來小廝問明情形,立刻讓人打了小廝一頓,此時再去傳話,怕是不及了,他想了想,便來尋兄長。

“近來心煩,欲出城散心?”聽得此語,王維連連點頭:“好好,當如此,當如此,你與葉十一,不過些許口角,原不必放在心上。”

“兄長何不邀駙馬張垍一起出遊?聽聞近來他與那個李太白交遊甚密,兄長請他一起出遊,如何?”

王維的臉色頓時有些不好看。

王維不喜歡李白,李白同樣也不喜歡王維,兩人詩名卓著,而且都喜歡交友,有不少贈送友人的詩。兩人也相識,但是彼此間卻無一首詩唱和。

更重要的是,兩人現在都在長安城中,都需要象玉真長公主、駙馬張垍這般權貴人物的舉薦、支持。而且兩人文名皆重,李白入長安之前,王維可謂長安城中第一支筆,但李白入爲翰林之後,這個名頭,已經落到了李白頭上。

“說得是,我這就去邀張四學士。”

王維略一沉吟,當下便寫信一封,讓人拿着他的名剌,送到了寧親公主府中。

張垍與其兄均,此時正在張垍府中。

“這又是聖人所賜?”望着一枚玉如意,張均回頭向張垍問道。

“此爲婦翁賜與女婿,非天子賜學士也。”張垍玩笑道。

“前些日子,安祿山在京城中時,贈與你的珍玩,不亞於天子所賜吧。”張均問道。

“乃是二十九孃的壓驚之禮,小弟卻不敢獨擅。”

安祿山進京時途經修武縣,因此正好在修武縣祭仙的二十九貴主蟲娘隨侍驕橫,得罪了安祿山,結果爲其所殺。這件事情傳回京城,當真惹起了一陣風波。但最後事情還是被壓了下來,原因之一是安祿山那句“只知天子不知貴主……”還有一些原因,就是張垍之輩了。

安祿山可是沒有少在這些權貴身上使錢,北地的珍珠奇寶,流水介般送了出去,買得這些人一個個交口稱讚。加上如今天子最爲倚重的李林甫也閉口不提起事,故此事情竟然就這樣壓制住了。

不過安祿山會做人,託張垍送壓驚禮給二十九娘,只不過送來的禮物中有大半都沒有出現在禮單上。張垍自然會意,笑納了這些不在禮單上的禮物

“宅外王維遣人送信。”他兄弟二人正說話,外頭管家道。

“王維?”張垍略皺着眉:“他遣人送信?”

“賢弟與王摩詰倒是關係不淺啊……”張均意味深長地道。

張垍如今官爲中書舍人,主持翰林院事務,李白乃他治下。王維現在官爲左補闕,屬門下省,按理說,與張垍關係不大。但一直以來,張垍與王維的關係都頗好。

“總得給玉真長公主面子……況且,當初王十三一曲《桃源行》,唱遍長安城,詩名早盛啊。”

一邊說,張垍一邊打開信,看到裡面的內容,不由得微笑。

“怎麼了?”

“近來天子有些偏好李太白之文,謫仙人之名,傳遍長安,王維有些坐不住了,說是前些時日見望春樓下景緻,頗有可觀之處,邀我一起前往再看……呵呵,卻沒有說要邀李太白。”

聽得此語,張均也笑了起來。

文人間的爭風,與女人的吃醋一般,便是再有品味的人,一但發生此種情形,也必然會斯文掃地。

“乾脆那日就帶着李太白去,讓王摩詰心急一回。”張均出了一個損主意。

“想倒是想,不過……”

張垍想帶李白去,目的是看這兩位當今詩才最強者的對決,但轉念一想,他又不覺得王維能壓制住李白。

若是王維壓不住李白,那麼李白在長安城中的名聲會更盛。

儘管最初張垍與李白的關係不錯,甚至直到現在,兩人表面上都還維持着比較親密的友誼。但是張垍心中,對李白是有嫉妒的。張垍之父張說,曾有“燕許大手筆”之稱,文章之道,甲於當世。而張垍自己也擅文,故此才能爲翰林學士,但是李白入翰林院之後,曾發生過分明是張垍當值,李隆基卻點名李白署文之事。

這讓張垍在內心中對李白同樣產生了嫉妒之情。

“還是不帶他去吧,免得起了爭執,掃了遊興。”張垍沉吟了一會兒,終於道。

他下了決心,便手書了一信,讓王維派來的家人帶回去。那邊王縉等得象是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比起王維,他有急智得多,待得了準信,他忍不住一撫掌:“成了!”

“什麼成了?”王維有些狐疑地看着他。

王縉笑着道:“自然就是出遊之事成了……春明門外避暑納涼,亦是長安城中一快事!”

王維盯着他好一會兒,張了張嘴,卻沒說出什麼話來。

他自己好釋教,雖然現在任官於朝,實際上卻是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大多時候,都是隱居於長安城外,現在在長安城中,也是寄住在王縉的宅邸裡。他們兄弟倆年紀相差不大,一個年頭一個年尾,而且這個弟弟向來有主見能決斷,王維知道,自己就算追問,只怕也問不出什麼來。

明日出遊時,注意一些就……

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
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422章 一人生死動天下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