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

大唐天寶六載三月,春暖花開,洛陽牡丹迎來了極盛之時。

大觀園裡也有一個牡丹園,此時正是李冶最愛呆的地方,她如今已全面組持大觀園,而不僅僅是以往只限於四區中的一個了。

在洛陽城中,她也是個傳奇人物,等閒人物,想要見她一面甚難。自然,洛陽令楊慎名不在其列,故此,楊慎名在此設酒宴宴請羣僚時,李冶便親自出面,爲衆人勸酒。

雖是酒酣耳熱,這位李娘子也是眉宇間萬種風情,在場的官員們卻不敢有調笑之意。任誰都知道,此女乃是葉暢信重之人,而得罪葉暢,韋堅、李邕、皇甫惟明等就是前車之鑑。

更何況他們的頂頭上司,洛陽令楊慎名,與葉暢關係也非同一般,雙方同爲李林甫系的於將。楊慎名之兄長楊慎矜,舊載便得李林甫之薦,成爲戶部侍郎、御史中丞。

故此衆人心癢難耐,卻一個個做出危襟正座的模樣。李冶見他們這番情形,心中既是得意,又有幾分不屑。

唯有到了其中一人面前時,她才發自內心地舉杯:“劉公,奴不勝酒力,當劉公當面,卻不得不盡飲。”

方纔她敬旁人酒,都是淺嘗輒止,甚至敬楊慎矜亦是如此,但唯獨對這位劉晏,卻滿杯之後飲勝。

那些官員本來對這個風情萬種的女掌櫃便懷有些不軌之心,只是畏於葉暢、楊慎名的威勢,不敢發作罷了。但此時,他們便可以起起鬨,哪怕吃不着,過過嘴癮也是好的。因此頓時有人叫道:“李大家,你這樣就不對了,雖然劉公乃是洛陽尉,但楊公爲洛陽令,品秩更在劉公之上,你敬楊公時只是淺嘗,敬劉公時卻是深吞,莫非是欺楊公乎?”

淺嘗、深吞,便有曖昧之意在其中,衆人都是笑了,包括楊慎名與那被稱爲劉公的洛陽尉劉晏,也沒有發怒,只等着這位長袖善舞的奇女子解釋。

李冶笑語吟吟,眼中波光流轉:“這位郎君此言差矣,楊公方纔都說了,今日只論同僚情誼,不說官職品秩,故此奴眼中只有楊公、劉公,而無楊明府、劉少府。郎君出言不當,當罰酒一杯纔是。”

那官員哂笑着舉杯飲盡:“好,某便罰了這一杯不過,李大家,你還沒有迴應某方纔之語呢”

“楊公綽約,美姿容,有威儀,奴心中暗有傾慕,但終比不得劉公翩翩少年,英才早成啊。”李冶一句話誇了兩個人,然後話風一轉,卻又道:“不過奴敬劉公飲勝,卻非爲此,只因奴經營這大觀園,諸公雖都是客,卻唯有劉公,曾賜計兩條,令大觀園客人更多、更愛花錢。諸公皆有大才,可奴卻是個眼睛裡只有阿堵物的俗物,自然要待劉公更不同了。”

衆人聽得她自嘲,都是大笑,那起鬨的官員搖頭道:“汝若俗物,天下盡皆銅臭之輩矣”

這是真話,大觀園這些年來,一直是李冶在操持,每年收入,都不下十萬貫,而李冶往往將其中相當一部分捐出來,修橋鋪路,特別是收養那些被遺棄的孩童、失去父母的孤兒。衆人知道她好錢,也知道她好錢背後,是用這些錢做了善事。雖然背後乃是那位正在遼東的行軍總管府錄事參軍葉暢之令,但經辦的乃是李冶,葉暢連名都沒有露。

也有刻薄的人暗暗嘀咕,這看似慈悲的舉措背後,其實是販賣人口的勾當——每隔一兩個月,那些孩童們就會從洛陽城中消失,據說是被送到了遼東,但誰知道是不是被販去爲奴爲婢了呢。

劉晏自己卻知道,李冶之所以對他另眼相待,原因並不在於自己的那幾條建議,而是葉暢。

因爲王昌齡的緣故,他與葉暢有書信往來,探討過一些生財、理財的觀點。李冶是這些書信的經手人,無論這個女人有沒有看這些書信的內容,都知道葉暢對於劉晏的態度可與一般官僚不同。

劉晏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一股淡淡的苦澀味道在舌尖盤旋起來。

這是葡萄酒,而不是葉暢釀製的高度白酒。高度白酒對於酒鬼們來說是非常過癮的好東西,但因爲太容易醉人,真正的宴飲場合,爲了防止失儀,衆人都寧可去喝葡萄酒。見劉晏喝完,李冶盈盈一笑,正待說話,卻見一個人影在門前晃了晃。

她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見那人影,便怔了怔,然後欠身告罪,向外邊出去。

這個舉動有些失禮,衆人跟着向門口望去,不過看到的只是李冶的背影。

“這位李大家倒是不拘俗禮,咱們在此宴飲,她卻就這般離開了。”有人嘀咕道。

“若是你手中每年流過幾十萬貫的生意,只怕也會如此。”又有人回道。

“莫說這些,大夥喝酒,喝酒”

劉晏沒有參與這種討論,而是若有所思。能讓李冶離席的人或事可不多,莫非是遼東的那位葉司馬回中原了?

葉暢回中原的事情,已經傳了許久,原因就在於此前他的戰功。收復建安州,殺俘契丹等叛族過萬,這般大捷,絕對值得獻俘於長安闕下。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長安城中對此事的反應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大夥都覺得,向來爲葉暢撐腰的李林甫會乘機給葉暢表功,讓他坐實這個遼東行軍總管府的總管一職,至少是副總管,可事實上直到現在,也沒有消息。

也有人說,此次葉暢功高,故此難賞,朝廷裡還有些爭議。

反倒是安祿山,藉着葉暢擊敗契丹人主力的時機,“收復”了安市州,朝廷的賞賜早就頒了下去,他的朝官職務,從御史中丞,也升爲了御史大夫。

宴席散後,劉晏正準備離開,卻見李冶又匆匆而來,給衆人送別,同時向他使了一個眼色。

劉晏會意,有意留到最後,待衆人都離開後,見李冶嫣然笑道:“奴失禮了,劉公,葉司馬回到了洛陽,欲請劉公相見呢。”

“理當拜會。”劉晏心中有所準備,笑着應道。

但他內心深處,卻有幾分疑惑,葉暢與楊慎名的關係很不錯,雙方在朝中同屬於李林甫陣營,當年安置災民之事,雙方合作得非常愉快,直到現在,楊慎名對葉暢仍然是讚不絕口。葉暢既然到了洛陽,楊慎名又在場,他爲何不見楊慎名,卻來見自己?

跟着李冶拐過一座小院,便進到一處屋子,外表來看,這屋子樸實無華,但入內之後,劉晏便覺得其中裝飾擺設,都帶着一種讓人舒適的感覺。

然後他便看到葉暢笑吟吟地向他一揖:“來得隱密,不好在外相迎,還請劉公見諒。”

劉晏忙還禮,搖頭道:“葉司馬何出此言,你我雖是初會,但神交已久,葉司馬經濟之才,某甚爲欽佩,而葉司馬復疆之功,更令我五體投地,只恨自己乃是百無一用的書生,不能效法葉司馬,去邊疆爲國效力”

劉晏乃是七歲就出仕爲官的神童,哪裡不知道葉暢對他示好的用意,無非就是要招攬他罷了。但他的聲望資歷,都註定了他前有大好的前途,不象是王昌齡這般年過半百尚一事無成的過氣人物,也不象是岑參這樣缺乏名望提攜的年輕士子。

故此這一句話,既是向葉暢表示敬意,也其實是擺明了立場。

葉暢笑道:“劉公前程似錦,而且在邊疆在東都,都是爲國效力……我請劉公來,是知道劉公慧眼識珠,能識人薦人,不知劉公是否有合適的人才可以舉薦與我?”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葉暢堅信,在劉晏身邊,肯定是有一些同他一般善於經營理財的人物存在的。劉晏挖不動,能挖到這些人物也好。

聽得他這般問,劉晏心中一動,神情便有些異樣。

“遼東二州之地,百廢待興,急需人才,若劉公囊中有此等英物,還望勿吝。”葉暢察顏觀色,便拱手道。

略一猶豫,劉晏看着葉暢:“有一人倒是極合適,但他身上……卻有些麻煩。”

“哦,不知是何人,又有何麻煩?”葉暢聽到這個,卻是一笑。

他不怕麻煩,只怕無人。積利州、建安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他的獨立王國,朝廷的政令在此,都比不上他的一句話管用。再有什麼麻煩,把人帶到了遼東去,誰還能伸出手來?

連梅妃那麼麻煩的身份,不都在旅順過得好好的?

“此人複姓第五,名琦,字禹畦,京兆人士。”劉晏微笑起來,盯着葉暢道:“曾爲陝郡太守從事,後貶官歸家,但近來聽說他處境不妙。葉司馬若想用此人,此正其時也。”

“處境不妙?”葉暢問道:“如何一個不妙法?”

“說起來與葉司馬也有些關係。”劉晏泰然自若地道:“他本是韋堅在陝郡太守任上的從事,受韋堅之事牽連而被免官,如今傳聞長安有人爲韋堅等鳴冤,他受其牽連。雖尚未入大理寺獄,卻也有些危險了。”

難怪他方纔的神情有些異樣,這人竟然是韋堅一黨。葉暢可能是韋堅一黨最痛恨者之一,劉晏將這個第五琦舉薦給葉暢,一來是想借着葉暢之力,幫助第五琦擺脫如今的處境;二來也有試探之心,看看葉暢的器量究竟如何。

葉暢聽得牽涉到韋堅的案子,便知道有些不妙,這可是李林甫盯得緊緊的案子,他居中伸手,會不會引起李林甫猜疑?

不過心中雖是猶豫,面上葉暢卻笑了起來。

“我不問他有何麻煩,只問他是否當得起劉公舉薦。”葉暢凝視劉晏。

“自然當得,他理財經濟之能,不在劉某之下”

“既是如此,請劉公書信一封,以取其信任。”葉暢便又道。

劉晏失笑起來,用手指頭點了葉暢一下:“葉司馬哪裡年少,分明是老狐精也”

這是半贊半諷了,他給葉暢出了個難題,葉暢同樣給他出了個難題。這封信可不好寫,若是第五琦真因爲韋堅之牽連獲罪,那麼這封信同樣可以將劉晏牽連進去。

葉暢只是笑,李冶察顏觀色,奉上筆墨紙硯,劉晏揮毫而就,完成之後,向葉暢一拱手:“可遂葉司馬之意了。”

“也請劉公放心,至少這位第五先生的性命,我會想法子保住。”葉暢也道。

“我看葉司馬行事如此隱密,此次回關內,想必也有不小麻煩吧?”劉晏聽得葉暢這般說,心中微微有些感動,葉暢對他的意見當真是極重視,因此他略猶豫了一下,便開口道:“若不嫌劉某愚駑,有什麼需要我相助之處,請吩咐就是。”

葉暢苦笑起來,聰明人的眼光就是準,只憑借他行蹤隱密一事,便覺察到他此行的尷尬。

與上次是得了詔書回長安不同,這一次,他可以說是私自離開遼東,回到中原。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爲與李林甫的密約出了大問題。

原本李林甫答應,從中原給他補充人口,但自入了天寶六載之後,此事就被叫停。不僅如今,登州司馬元公路也得到消息,說他的位置頗爲不穩,似乎是有人覺得這個位置乃是美差,準備取而代之。

元公路與葉暢算得上是利益同盟,而且他所主政的登州,乃是遼東與大唐本土聯絡往來的咽喉,此位置之上,葉暢當然希望能安排上親近他的人物。若是元公路實在要調離,也應該爭取其繼任者。

“只是有些小麻煩,有勞劉公過問。”這兩個問題,其根源都在朝堂之上,甚至有可能在李林甫身上,卻不是劉晏能夠解決的。而且有些事情,也不宜劉晏知曉,故此,葉暢向劉晏道了謝,卻未直言,而是轉到其他:“劉公上回信中曾說到以鹽稅支撐國用之事,某卻另有想法,願與劉公商榷”

見他不欲直言,劉晏自然也不強求,兩人討論、辯析了一番之後,葉暢又道:“經濟之術,士大夫往往以其理財而輕賤之,但我以爲,所謂經濟,經世濟用之意也,爲官當政者不懂經濟之術,即是不通經世濟用之學。當今天下雖是有許多人號稱名臣,不過庸碌因循之輩罷了,通經濟者少之又少。我與劉公商榷之言,我欲將之結集成書,廣印四方,不知劉公意下如何?”

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4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32章 除夕夜宴(中)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27章 皇公子瑁(下)
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48章 慢束羅裙半露胸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32章 除夕夜宴(中)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64章 忽聞遼東起干戈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27章 皇公子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