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

距建安城五十餘里處,迭剌迪烈捋着自己的鬍鬚,哈哈大笑着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十餘個人。

這十餘人都是當地高句麗、扶余頭人,在他大軍來此之後,從四周趕來表示臣服。

正是靠着這些高句麗人、扶余人、室韋人的臣服,迭剌部才能夠從蓋牟州突進八百里,短短的兩個月時間,便到了建安州下。

“你們放心,我們可汗來此之後,你們的部族,你們的權力,都會得到保障。不僅如此,爲了獎勵你們,你們可以自由攻擊任何膽敢不服從者,所取得的收穫,完全歸你們所有”

迭剌迪烈笑完之後,儘可能地用和靄的話語說道,他身邊的一個通譯,將他的話語譯成高句麗語,說與在這裡的諸人聽,諸部頭人聞言大喜。

他們趕來臣服契丹,爲的就是投機,藉着這個機會保全自己同時清除敵人。得了這位契丹貴人的許諾,他們就可以狐假虎威了。

卻不知迭剌迪烈一路攻來,靠的就是這一手,將安東諸地分化,自己乘機漁利。

“還有誰沒有來?”他又問道。

“建安城城主高箕未至。”他身邊一人點頭哈腰道。

“哦?莫非在我大軍面前,高箕還想着頑抗?”

“此人乃大唐任命的建安州都督,故此不肯降……”

“大唐?大唐范陽軍、平盧軍,都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他一個孤懸在外的破都督,也敢不降”迪烈大怒:“是何人給他這種膽量”

身邊那人輕聲道:“請迪烈汗息怒,息怒……雖然高箕這破建安州都督乃是自己請封的,不過在他往南,卻與大唐積利州相接,得積利州之助,故此敢於頑抗。”

迪烈聽到“積利州”,面露不屑之色。

他最近時常聽到積利州的名字,彷彿大唐的影響隨着這個名字捲土重來。但迪烈覺得,這只是高句麗人被大唐打怕之後的反應。

“那又如何,建安州的高箕既然不從號令,不斬之如何威懾四方?”迪烈哼了一聲:“弓輔,你爲使者,再去一趟,就跟高箕說,我大軍隨後便到,令他開門相迎”

身邊那個通譯便是名爲弓輔的高句麗人,聞言欠身行禮,便帶着兩個隨從出門而去。

他雖是出門,心中卻有些犯難,那位高箕他也打過交道,此人乃高寶藏一裔,高寶藏爲高句麗末代國主,其子高德武被武則天任命爲安東都督,在高句麗故地遺下這一支來。營州之亂後,大唐自安東撤出,這建安州都督,便由高德武后代世襲。

傳到高箕手中,原高句麗王室血脈的威望已經揮霍得差不多了,唯一支持他的,便是大唐的冊封。高箕其人並無雄心壯志,保守家業就是他的全部理想,所以當積利州光復之後,他甚至遣使向葉暢道賀,屢屢有內附之意。

這麼一個人,背後又靠着積利州,如何會輕易開城投降?

如同弓輔所想,他帶來的命令,高箕只作未曾聽道,相反倒是勸道:“大唐擁兵百萬,當今天子又雄才大略頗類太宗,又有葉司馬這般不遜於班超的智勇之士爲之謀略邊疆,我等理當歸心輸誠。契丹既已降伏朝廷,爲何還屢屢不遜,此非爲人臣之禮也”

弓輔聽得他這迂腐的話語,實在有些無語,不過既是奉命而來,有些話還是需要講到:“都督所言不然,都督乃高句麗王族之後,若非大唐侵凌,如今都督便是高句麗國王大唐向來言而無信,許賜公主與我家可汗成親,卻只聞其言未見其行,又縱容安祿山等邊將,誘殺我契丹諸部貴人以爲邊功。如此之國,不背之更待何時?如今我契丹與奚聯軍,正準備大舉進入中原,突厥人都往來依附,土蕃人更是進逼長安……”

那弓輔是個有幾分見識的,將大唐邊境上的大患幾乎全都數了一遍,在他口中,儼然已經有了一個大唐包圍網。高箕聽得連連搖頭:“行了,你是高句麗人,我不爲難你,你速速走了吧……”

“都督,南面的使者到了”就在這時,有人進來稟報道。

南面使者,就是積利州派來的人,高箕神色微微一變,若是被積利州使者見到弓輔在此,還以爲他心懷二意,那情形就慘了。故此他擺擺手,讓人將弓輔帶出去,自己親自來迎積利州的使者。

那使者卻也是高句麗人,正是鉗牟丁。

葉暢自長安歸來之後,他也得了個封官,朝廷任命他爲平郭縣令,改青泥浦爲平郭縣。不過這只是名義上的職務,實際上青泥浦的大小事務都是葉暢一手抓持,而鉗牟丁真正的職司,乃是積利州歸化司司事,專門負責各族歸化事宜。

鉗牟丁一身漢裝,他進入高府時,卻不曾注意到,有一個人正盯着他。他此前便作爲使者來過建安州,在高府中與高箕相談甚歡,直到午宴之後,有人引他到住處休息。落下腳沒多久,他的隨從中有一人進來稟道:“司事,有一人求見司事。”

“什麼人?”

“那人不肯說,只是請司事想法子避開建安州耳目,說是有要事與司事相商”

鉗牟丁心中一動,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好,你和他說,我過會兒會假作去市集上看,在市集等我。”

建安城乃是原高句麗重城之一,城中繁華,更勝過卑沙城。受大唐影響,城中也有坊市,鉗牟丁轉到市中,沒多久便見有人向他示意。

“閣下是?”鉗牟丁問道。

“某乃弓輔,崇順王、松漠都督、阻午可汗帳下效力。”弓輔笑眯眯地道:“閣下可是積利州歸化司司事、平郭縣縣令鉗公?”

這廝一口漢話說得相當流利,鉗牟丁看到他彷彿就看到了另一個自己,當下道:“原來……等一下,你那個阻午可汗……就是迪輦阻裡?”

見鉗牟丁大驚失色的模樣,弓輔捋須一笑:“正是我家可汗。”

鉗牟丁盯着他,神情有些驚訝:“你怎麼可能出現在此處?”

“我到此處,乃軍機,不可外傳,倒是鉗公,你如何到此處來?”

鉗牟丁臉色變了好幾變,滿心都是猶豫。因爲建安州與積利州關係尚可,而且願意遵從大唐號令,所以當契丹人出現在其境內之後,便立刻向積利州告急求救,鉗牟丁此來也正是爲了救援建安州。但這個時候,契丹人的使者,怎麼會出現在城中?

“某來此亦是軍機,弓君,你邀我相見,究竟是何意?”

“聽聞朝廷以爲我家可汗叛唐,故此特請閣下轉奏大唐天子,我家可汗並未叛唐,實是爲安祿山欺凌過甚,不得不爲之耳”弓輔道:“勞煩鉗縣令,只需閣下轉奏,我家可汗必有重謝”

“呵呵……”鉗牟丁冷笑起來:“只怕不是如此吧?”

“爲表赤誠之意,我家可汗願替大唐收取建安州,征伐不臣之輩”弓輔又道。

鉗牟丁臉色稍稍變了一下,這個弓輔,倒是能言善辯,黑的能說成白的,白的能說成黑的。不過他爲何會出現在這建安州城裡,確實是一個疑問,方纔與高箕相見時,高箕沒有說出事,至少他心中對大唐,並不是象表面那麼實誠

“罷了,不管你來此有何用意,既是遇見了,那便替我家司馬傳兩句話。”鉗牟丁琢磨了一會兒,琢磨不出什麼來,便中規中矩地道:“實不相瞞,聞說契丹迭剌部進犯安東,甚至兵犯建安州,我家司馬十分震怒,已親起大軍,不日便將於此,我只是先來之使,通告建安州刺史此事。若是你家可汗真心向唐,不欲謀逆,即刻罷兵休戰,返回松漠,我家司馬必然上奏朝廷,表爾等輸誠之意。如有不然……待大唐天軍至時,汝等盡爲齏粉……哦,對了,我家司馬還讓我專門說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

他說完之後,自覺與這弓輔沒有什麼再說的,轉身便走。他身邊幾個隨從警惕地護着他,慢慢遠離而去。

弓輔身邊的一壯漢呸的吐了口唾沫,瞪着弓輔道:“你不是說此人乃是大唐大官麼,爲何不讓我們動手,先取了他性命?”

此人說的是契丹話,弓輔失笑道:“原本是想先刺死一個大唐官員,令高箕無法在大唐那邊交待,不過發覺此人也是高句麗人,我改了主意,殺一高句麗人,大唐未必心疼,殺之有何益,倒不如想法子爲我所用。”

又看了那壯漢一眼,弓輔再次笑道:“撒懶,我知道你勇武冠絕一部,要不然也不敢想着在這刺殺一名唐官,原本就是想仰仗你逃出建安城。不過,與唐人鬥,只靠着勇武卻是不成的,當初可突於,還有如今的雅裡,爲何能玩弄唐人,甚誅殺唐人公主都無礙,靠的是這裡……”

弓輔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那名爲撒懶的契丹人又呸了一聲:“我們原本胡兒,胡兒學了漢人的把戲,就比漢人更陰毒……安祿山是這般,你也是這般,方纔那個鉗牟丁,還是這般”

“欲打敗狡猾之敵,就需比之更爲狡猾。”弓輔嘿嘿一笑道:“好吧,至少知道了唐人來得挺快,咱們先回去稟報”

他們回到大帳,得知唐人已經被人來援建安州,迪烈不懼反喜,當即下令全軍開拔,搶在唐人來之前先攻建安城。

他此令一下,不僅他所統轄的迭剌部,包括此來裹挾、徵募的安東其餘諸族聯軍,足足有六萬人便一起進發。轉眼之間,便至建安州城下,他令各軍將建安州城圍住,試探着攻了兩回城未果之後,便休兵入營。

“這建安州城倒不易攻。”回營之後,打發走依附的各部,帳中唯留下他自己親信,迪烈笑着說道。

“大汗說的是。”弓輔也笑,迪烈乃一部之主,亦可稱汗:“不過大汗這等神情,分明是有主意了。”

“那是自然,弓輔,你說的是,這建安州城能堅守,所仰賴者無非就是外有唐人救援,若是將唐人的援軍打敗了,此城便可不攻自下。”迪烈看了看身邊:“撒懶”

“在”

“我給你六千人,盡爲精壯,你去半道截殺唐人,將唐人將領的首績取來,如何?”

“只需兩千人便可”撒懶奮然道。

“唐軍兇悍,非輕易可與之爲敵,六千人我猶嫌少了,只是調離太多,怕壓制不住諸部。我本部勇士,給你兩千,你另取四千與你交好的其餘各部戰士

弓輔在旁邊神情略有些異樣,給迪烈看到之後,嘴微微下彎:“弓輔,你有何話就說,莫要吞吞吐吐”

“漢人奸詐,撒喇雖是我部第一勇士,勇則勇矣,就怕其輕敵冒進……”

“弓輔你胡說些什麼,我何時會輕敵冒進?”撒喇聞言大急:“迪烈汗,你只管放心,我奉大汗之命來你帳下效力,必不會輕敵冒進”

迪烈臉色微微一變,卻是不好說撒喇什麼。正如撒喇自己所說,他原本不是迪烈部下,乃是阻午可汗派到迪烈身邊的,既是輔助迪烈,亦是在一定程度上監督他。

“若是撒喇不輕敵冒進,那麼此戰必勝,聽聞那積利州不過三千五百兵馬,便是舉州來援,兵力也不及我。而且積利州兵都是在遼地招募的漢人,不如安祿山部下百戰之兵只要防着他們奸計,此戰必勝”看出尷尬來,弓輔連說了兩個“此戰必勝”,總算將撒喇的不快安撫下去了。

撒喇興高采烈地跑出去點齊兵馬,迪烈問道:“弓輔,你是少有的智者,你說撒喇此去,是真的必勝麼?”

“只要不輕敵冒進,就算不勝,也不會吃敗仗。此爲我們與漢人在遼東的第一仗,撒喇武勇,乃是萬人敵,非他旁人更難取勝。”弓輔道:“不吃敗仗,摸清積利州漢人戰力,我們便可再思戰和之策。”

“你說的是,大唐太大,也只有撒喇這樣的莽人才會以爲,能夠一直戰勝之。若是積利州的漢人真的很善戰,反正我們搶到的人口牲畜都已經足夠了…

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
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27章 開門揖盜狼入室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