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

“這倒是奇了,這兩個傢伙,爲何會攜手對付王?”

隨侍在李隆基身邊的高力士撩起眼,用眼角餘光掃了一下王,心裡不禁暗暗可憐他。

想必王根本沒有心理準備吧。

這也難怪,葉暢與楊釗聯手,在四五年前或許還有可能,但自從葉暢成爲李林甫女婿之後,雙方就是勢不兩立之局了。

“葉暢這麼做,自然不會是爲了那些兵卒申張正義,還是要對付王,只不過如今他在朝廷中樞之內,除了一個元公路之外,便是與些貴戚關係緊密……是了,元公路”

元公路如今任御史中丞的時間也有幾年,雖然這幾年其人默默無聞,看上去並沒有做太多大事,但事實上資歷已足,完全可以取代王繼任御史大夫之職。

葉暢得御史大夫,楊釗得京畿採訪使與京兆尹,雙方各取所需,看上去楊釗佔了大便宜,葉暢的收穫有限,但實際上,葉暢是不是還有別的收穫?

無怪乎高力士這樣想,便是李隆基,同樣是這樣認爲的。

到了他們這般地步,別人的任何一個行動,他們都要好生揣摩,猜測出其中的含義來。

葉暢與楊釗攜手,這樣的話,對於整個朝廷中樞來說,可是一場大動盪。對李隆基來說,則是讓他睡不着覺的一件事情。

這時王終於反應過來,他上前跪下,摘下官帽,以頭頓地:“臣一心爲了聖人,此等言語,盡是誣衊。臣與葉暢,乃是死敵,臣子王準之死,與葉暢也有關係,他血口噴人,請聖人裁斷”

王心中明白,這個時候,自己想脫身極難,唯有把水攪渾來,利用李隆基現在懶於政事,將事情拖下去。

以拖待變,乃是他唯一的選擇,他不相信,葉暢與楊釗的關係真的會變得和睦起來,若那兩人真的穿上一條褲子,他反而更有機會,李隆基絕對是要朝廷中有股力量來平衡這二人的。

李隆基咳了一聲,頗有些無奈,他示意太監將王扶起,然後緩聲道:“葉暢也未曾點你之名,你不必多想,此事朕知道了,必不會讓你受委屈。”

他當然知道,王搜刮來的錢,全都堆在了他的內庫之中,他還曾得意洋洋地對楊釗說過,這些錢不是租庸所得,自然不入國庫。楊釗和葉暢拿這件事情向王發難,在他看來,有些小題大做了。

不等衆人迴應,他看着試棚裡,然後“呀”的一聲:“看來算學館也不是一無是處,已經追上來了啊。”

衆人這纔想起,今天在這裡是看算學館與旅順書院比試的。

方纔旅順書院以四比一,佔了絕對優勢,此時再看時,卻發覺雙方竟然成了五比五平了。

旅順書院由楊帆又解出一題,但此後近一刻鐘的時間裡,旅順書院的三個人彷彿是被難題難住了,在那裡苦苦思索,雖然時不時在紙上寫寫畫畫,或者拿起算盤撥打一番,卻遲遲沒有再交出答案來。

相反,算學館這邊,吸取第一題大夥一起做反而沒有效率的教訓丨分成五組來解題,這會兒效率果然高了,這短短一刻時間裡,連接做出了四道題,將解出題目總數持平。

李隆基笑着向葉暢道:“葉暢,你方纔似乎高興早了啊。”

“臣未曾高興早呢。”葉暢一笑道。

就在這時,算學館這邊歡呼了一聲,又將一題的答案寫了出來,在這場比試之中,他們第一次反超。

“你瞧,算學館反敗爲勝了。”李隆基道。

“聖人且繼續看就是。”

葉暢對於旅順書院極有信心,因爲他自己見過那十道題,十題之中有五道乃是這個時代常見之題,雖然難,卻難不住國子監算學館,畢竟這是大唐最高學府的專門數學院,代表了除旅順書院之外數學的最高水準,葉暢也不敢出十道對方根本做不出的題來獲取全勝——那樣只怕適得其反,其不到宣傳旅順書院的作用,反而令人生厭。

但是,其中有三道題,確實不是單純靠着大唐原有的數學水平能解出來的,一道是三角函數,此時天竺已經有三角函數,有正弦餘弦的概念,常用於計算天文曆法,若是瞿曇巽等將自家祖傳之學傾囊授予算學諸生,或許這道題他們能解開,否則的話,就只有等瞿曇巽臨時慢慢解。

另一道乃是平面解析幾何,所出題乃是拋石車攻城,如何能繞過城牆防守,將石頭擊中城牆之後的弓箭手。這題目其實不算難,可是涉及到拋物線,其中原理公式,卻要推導,絕不是一個時辰能解出。

李隆基不知道這個,底下的百姓也不知道這個,只是方纔旅順書院佔了優勢,現在卻發生了情形逆轉。心向着國子監算學館的人,自然少不得嘲笑一下旅順書院自不量力,而心向着葉暢的人,則痛罵國子監算學館卑鄙無恥,倚多取勝。不過有京兆尹安排的人手在,這些人才一叫罵,就被彈壓下去。

因爲球市的緣故,京兆尹如今處置這種事情甚有經驗,故此井然有序,便是有一二意外,也不至於發生災難。

衆人的注意力全都轉到了試棚裡,離得近的,可以看到旅順書院的三名少年額頭也冒出了汗水。雖然有暖爐,可在這三面透風的地方,暖爐能派上的用場並不大,這種情形下他們還額頭冒汗,其緊張可想而知。

葉暢倒是在城頭不動聲色,只是目光四處逡巡,彷彿在城下尋找什麼。

王用眼角餘光關注着他的動靜,心中有些不解,以葉暢的性格,方纔那種攻擊,他應該窮追不捨纔是,怎麼只是隨着李隆基一句話,就不再說了?

時間又過去了一刻,這個時候,蔡晨果低呼了一聲,然後起身,將一組數字交了上去,這樣一來,雙方再度變成了五比五平。

瞿曇巽看了看書院那邊三個人,再又看了看己方這邊,心裡稍稍安寶,他們還剩餘五題,正好分爲五組,每組一題去做,再怎麼也該比對方更快些吧。

但是蔡晨果交題象是一股風,吹得旅順書院這艘船開始加速。蔡晨果坐下去沒有多久,楊帆又站起來,交出一題的答案。

“六比五了,旅順書院再度超出”周圍人一陣小小的騷動,把目光再度聚在了算學館這邊。

算學館這邊諸生,現在也都是滿頭大汗。若說旅順書院只是爲了聲名而戰,他們就是爲了生存而戰,大夥的前途富貴,全在這次比試之中,故此他們比起旅順書院的三少年更爲緊張。

只不過現在雙方剩餘的都是難題,想要解之可不容易,哪怕他們有了解題方向,也需要不停驗證方可得出正確結果。

“第七題,旅順書院解出第七題了”

周圍有人忽然呼出聲來,原來嶽曦又解一題出來,他將答案交與小吏,還有餘暇向小吏笑了笑。

瞿曇巽向着這邊瞪了眼,心怦怦直跳,彷彿要從嗓子眼裡跳出來。他看着蔡晨果,若說書院這邊誰還有可能解出第八題,就應當是蔡晨果了。不過讓他稍稍放心的是,蔡晨果這個時候正拿鉛筆撓着自己的額角,看上去是被問題困住了,凝神苦思,根本還沒有動筆。

“剩餘三題,纔是此次精華,哼哼,這三題盡數是我天竺算數精妙難題,乃是我家傳絕學,非此前七題可比。”瞿曇巽稍鬆了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起先我還是大意了,那些題雖是難,但一行當初能解,想來他侄子也能解,他侄子必然傳授與了這些小鬼”

衆人都知道,這場比試到了關鍵之時,連觀衆都鴉鵲無聲,唯有銅壺裡滴漏的聲音傳來。

“遇到難題了……”陸羽低低嘆了一聲。

“郎君說得是……不過我想,旅順書院定然能勝。”旁邊一人略帶緊張地回答。

陸羽望去,發現此人正是一向在金光門附近賣報的陳小二。

“你對他們如此有信心?”

“那是自然,他們可是葉中丞的弟子,葉中丞還在我這買過報呢。”陳小二昂着頭:“郎君也在我這買過報,我記得”

“你記性倒是不錯。”

“每個買過我報紙的客人,我都記得。”陳小二回了一句,便又盯着試棚去了。

解出第七題之後,嶽曦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看了看對方解出的題,然後笑了起來。

神情非常鎮定,就連額頭的汗都收住了。

他才坐下去,算學館那邊歡呼了一聲,然後將又一道題答案掛出,這樣一來,雙方再度平手,每方都解出了七題。

“看來勝負還是很難料。”陸羽心中暗忖。

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個時辰,必須說,雙方的算學能力都不錯,只用了一半時間,便解出了大半題目。算學館的表現,讓葉暢也覺得有些意外,他原本還覺得自己這方會取得碾壓性的優勢。

不過細細思忖,這也是必然,國子監算學館裡招收的自然不會是權貴子弟,而是從不知多少人中挑出的頂尖這輩。他們當中或許有一二濫竽充數的,但大多數,還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之一。論天賦,其實他們要比葉暢的這三位弟子要高,所缺的,只是更爲合理、規律的後天教育罷了。

“葉暢,朕也看了這些題,你剩餘三道,一道測拋石機所拋石彈軌跡,一測河面橋樑長度,再有便是計算如何修建轍軌最省材料。朕覺得,你之算學,頗有不同啊。”李隆基忽然開口說道。

“臣方纔說過,算學爲天下大道之基,無論是治國理民之道,還是行軍佈陣之道,都離不開算學。”葉暢道:“正因此理,算學亦須服務於各行各業,以助其應合大道。將算學圈起來,只供少數人研習,非教化無私之理。”

李隆基哂笑了一下,葉暢終究是心急,不過他心越急就越好,象他這樣急着推廣算學,只怕除了國子監算學館的學子要非難他,就是這些年被他大撒金錢收買了不少人心的其餘太學諸生,也會漸漸敵視他。

這是大道之爭,理念之爭,即使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必然是此長彼消

不過葉暢越是如此,李隆基就覺得自己的寶座越安穩,當然不會出言相勸。他看了看楊釗,心思再度回到葉暢與楊釗聯手之事上來。

這二人前些時日還在自己面前鬥得不亦樂乎,轉眼間聯手坑了王一局,其間緣故,他還沒有想明白,不過看情形,應當是葉暢爲主,楊釗爲輔。難道葉暢對御史大夫之職就如此迫切,他就沒有考慮過自己這個天子在此事上的作用麼?

無論如何,要保住王。

目光閃了閃,李隆基下定這個決心,他要保持朝廷裡的平衡,就絕不能讓任何一方獨大。

“時間過了多少了?”他向身邊太監問道。

那太監回頭看了看,小心翼翼地道:“回聖人,過去一小時二刻鐘了。”

李隆基也回頭看了看,然後笑道:“葉卿,你這座鐘莫非也是算學推導而出?”

在城頭,李隆基側後方,擺着一個近乎一人高的大傢伙,玻璃的面料之下,是擺來擺去的鐘錘,而兩根指針,則指明瞭現在的時間。這正是座鐘,葉暢在將李林甫一家安置在旅順時,與李岫提出的新產品。

因爲工藝麻煩很多地方都只有手工製做的緣故,現在這座鐘的產量甚低,年底前第一批運入京城的,只有二十具。其中兩具,前些時日葉暢通過壽安獻與了李隆基,而李隆基的性子讓他對此甚爲歡喜,一具留在了溫泉宮,另一具便搬到了興慶宮,他意猶未盡,又從內庫掏錢,在葉暢這買了另五具,總共花費了五萬貫

把其中一具搬到城頭上來,也是李隆基爲了掌握此次比試時間之舉。

“座鐘與此,確實相關。”葉暢道。

他纔開口,李隆基忽然“咦”了聲,不僅李隆基,幾乎城頭城下圍觀者都是“咦”了一聲,大夥的注意力再度集中在試棚之內,只因試棚之中,又有狀況發生

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
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503章 兩紙召令自反覆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